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4970|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砂杂项] 1950年代的紫砂花盆,风釉,红皮龙泥料,刻字从左到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5 0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肯定有点意思。刻绘部分,算来都快70年了,确有皲裂现象,稍稍泛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12-8 0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奉橘 于 2019-12-9 04:33 编辑

感谢楼主的专业拍照!
如何看得出这件是1950年代的作品?

看字,是一般学徒手艺
亮点在梅花花瓣的弹性和力度
是熟练工手的精彩瞬间!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彭小闲 于 2019-12-8 11:03 编辑
奉橘 发表于 2019-12-8 04:04
感谢楼主的专业拍照!
如何看得出这件是1950年代的作品?

这种泥料是宜兴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初,做花盆用的泥料——红棕泥——之精纯者。红棕泥中精纯者,宜兴人就起个名字叫红皮龙。这个花盆,泥料就是非常精纯了。可惜是风釉了。推测是因为在外表面又刷了一层红皮龙泥料制成的红浆,而这次涂的红浆太稠了。在烧窑时候,遇到弱还原气氛,含铁量最高的,涂了浓浓厚红浆的表面,黑化了。里面的铁被脱氧,变成了二价铁,颜色变深。

不过也是一个好标本。过去窑烧紫砂器,成功率是很低的,不会高于2/3。这个是外表面还原变黑,属于还能卖出去的。还有起泡啊,烧裂啊,直接当废品扔掉的呢。

此种泥料,到1960年代初期,紫砂厂成立研究中心,拼配泥料。以后就再也不用纯自然的红棕泥来做花盆了。

近年盗挖也能挖到红棕泥,但即使做壶,都很难用纯料,更别说做花盆了。

为什么敢肯定是1950年代。因为盆底没有任何约束的记号,就不说中国宜兴的章子了,就是阿拉伯数字等记号都没有。大概率是紫砂厂正式成立前的1959年之前,紫砂厂前身的合作社组织制造的产品。

这个花盆是我买到的第三个大红泥(红皮龙)花盆。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但推测应该是1982年,紫砂厂在北京故宫端门大办展览,然后售卖紫砂品。总共卖了20万件。这20万件中,不少是紫砂厂积压的库存品。翻读紫砂厂历史,知道紫砂厂大翻身其实就是在北京这次展览过后,国内掀起了紫砂热。以前只是香港比较捧宜兴紫砂,不能跟北京热捧紫砂的力量相提并论。20万件都销售干净,应该是价格低廉的倾销了。也应该是卖了不少库存的瑕疵品。

这件花盆,因为风釉,其实在1982年可能都不到1元钱,甚至不到0.50元就卖了,北京人当然消费得起。当然也有昂贵的。20万件,没有低价倾销,是不可能全部卖出去的,尤其是在1982年。


4#
发表于 2019-12-8 11:56 | 只看该作者
恕我直言,这盆的年纪最多到80年代,泥料是很普通的拼配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2:00 | 只看该作者
洗衣服去 发表于 2019-12-8 11:56
恕我直言,这盆的年纪最多到80年代,泥料是很普通的拼配泥。

肯定不是的。手法都是老旧的,包括涂红浆。1980年代后也有红盆,刷红浆的,前期的刷的小红泥,后期刷的化学浆料,可能化学浆料含铁量高,与大红泥颜色近似。小红泥比较朱红一点,还不一样。

红皮龙泥料与1950年代普遍的水仙盆用料相近,比后者深沉一点红,也比较纯。1980年代的盆,只有化学红浆的呈色与红皮龙有点类似,其他全不同。仔细看看,不可能有这么红的底。
6#
发表于 2019-12-8 12:13 | 只看该作者
彭小闲 发表于 2019-12-8 12:00
肯定不是的。手法都是老旧的,包括涂红浆。1980年代后也有红盆,刷红浆的,前期的刷的小红泥,后期刷的化 ...

嗯嗯,我是初学,半懂不懂的,东西在兄手上,以兄的为准。

其实说的功利些,道理很简单,从唯心主义角度来说,
一件东西的年代,
如果主人不卖,以东西主人的看法为准;
如果拿到市场售卖,以掏钱的买家的看法为准。

从大面上看,一切都是玩,能一直开心就好。

点评

盆兄好,翻您的帖子想起来您是那为了,一直关注您家宝贝哦,微信也有你  发表于 2019-12-9 22:33
观兄之主题帖即知实力,兄谦虚。  发表于 2019-12-9 20:06
兄过谦了。  发表于 2019-12-8 13:25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2: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彭小闲 于 2019-12-8 12:27 编辑
洗衣服去 发表于 2019-12-8 12:13
嗯嗯,我是初学,半懂不懂的,东西在兄手上,以兄的为准。

其实说的功利些,道理很简单,从唯心主义角 ...

如果市面上拿个红皮龙出来对照对照就知道了。现在是拿1980年代的红盆来对照。当然不一样啦。

当然,说到最后,这个东西也可能是1980年代的跟其他红盆不一样的红盆,对吧?什么都有可能。

但是,没有红皮龙,也可以看看其他呀?

比如。1980年代,还有这种风釉吗?

1980年代的白泥填料,到现在会开片而且开片这么多吗?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还开心不开心的。当然有标准的啦。

可能网友会有红皮龙标本拿出来,我想至少不是瑕疵品。像我这个瑕疵品,都受宜兴1982年在北京倾销所赐。
8#
发表于 2019-12-8 13:24 | 只看该作者
洗衣服去 发表于 2019-12-8 12:13
嗯嗯,我是初学,半懂不懂的,东西在兄手上,以兄的为准。

其实说的功利些,道理很简单,从唯心主义角 ...

兄过谦了。
9#
发表于 2019-12-9 04:32 | 只看该作者
彭小闲 发表于 2019-12-8 12:25
如果市面上拿个红皮龙出来对照对照就知道了。现在是拿1980年代的红盆来对照。当然不一样啦。

当然,说 ...


我的意见和看法

第一,泥料不必故弄玄虚,所谓底槽清,红皮龙,大红袍都是很晚近的新词汇,
宜兴紫砂行数百年来没有这些花哨词汇。

第二,所谓风釉,就是生坯进窑之前的过长时间存放导致泥料干湿度不均匀,
或者窑烧过程中其他缘故产生的花泥或者说泥料发色不均匀瑕疵。
这样的瑕疵,一直存在,不是什么断代标准。
今天很多花泥或者风釉瑕疵,可以通过喷浆后再次窑烧来掩盖。
所以,今天的市场上,貌似风釉不多见
是人为的技术掩盖,好比二次整口可以使得壶盖子配合紧密,
说开了是很简单的一个新工艺。

第三,一楼作品,就字画来看,是改开三中全会以后的学徒作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0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彭小闲 于 2019-12-9 07:21 编辑
奉橘 发表于 2019-12-9 04:32
我的意见和看法

第一,泥料不必故弄玄虚,所谓底槽清,红皮龙,大红袍都是很晚近的新词汇,

奉版辛苦,都是工作到深夜,才有时间看贴回贴。感谢仔细看贴回贴。

泥料问题,主要是两个原因吧,一个是现在假的太多,对别人的东西,尤其是老的,都抱有怀疑;所以一说红皮龙,就是有人不相信,其实红皮龙也即大红泥是1960年代之前非常普通的泥料,只是红棕泥中精纯者。第二个,1950年代之前的红棕泥的确距离现在有点远了,1950年代时,国内消费水平低,香港消费也不太高,产量就不太高。故此,到目前为止,网友没有拿出来大红泥花盆来对照。

我觉得大红泥与底槽青还不一样。底槽青真是事后追认,原来底槽青只是矿物的位置,并不是有绿泥斑点的紫泥的意思。而且紫砂厂用拼配泥料,在认识到绿泥鸡眼紫泥的特殊性时,其实已经将四号井的紫泥用得差不多光了、现在底槽青泥料,忽悠人的成分大。

目前盗挖的浅层泥料红棕泥,其精纯者当然是大红泥红皮龙了,这个从清朝到现在,都没有变。关键变的是,大红泥已经稀缺了,是否做壶全部用红棕泥,有问题。是否用精纯的红棕泥而不使用杂质多的红棕泥也即真正的大红泥来做壶,都是问题。

我这里讨论的花盆,是老盆,不是新盆。它有可能不是红皮龙,也不会是新盆。

第二个问题,还是有力的。就像现在要整口,过去不整口。现在风釉会处理,过去不处理。这个用来说是老盆还是有力的,除非有人认为这是故意的。这就跟第一个一样了,因为时下造假太多,信任度的问题。

第三个。因为刻绘我是外行。同意奉版关于刻绘艺术性不高的判断。或否还有一种可能,这是1958年时,学徒的作品。看鲍志强的回忆文章,他学刻绘时,过了不长的时间,是去做坯人家里,去刻绘的。彼时紫砂厂自己的做坯人,和不是厂里人,但为紫砂厂做坯的人,还是在自己家做坯。好在他们都在丁蜀街,住得很近。还有就是开片,只要不是作假,1980年代的,不至于这么干涩,裂纹多了。

总之,其实验证这个花盆是1950年代还是1980年代很容易。别的网友拿另一个类似的出来。不管是1950年代,还是1980年代的,应该都不稀缺。

红皮龙名字有点神秘,东西可不神秘。应该是易得的。不易得的,是现在,什么本山料都缺。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07:51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9-12-9 04:32
我的意见和看法

第一,泥料不必故弄玄虚,所谓底槽清,红皮龙,大红袍都是很晚近的新词汇,

奉版,我认为讨论什么是红皮龙泥料是有益的。在我看来,时下如果打着红皮龙名号,实际却用化料着色,应该都比实际的红皮龙泥料更红更黑。无他,化料比实际的料,纯度高。要拿捏实际自然之料各成分的比例,不是容易事。不是个体能做到的。
12#
发表于 2019-12-9 1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洗衣服去 于 2019-12-9 10:33 编辑

真的还是在学习的路上,所谓学无止境,
以前以为自己玩紫砂已经到半山腰上了,
现在回过头来,发现其实自己还是在山脚下转悠。

论坛里高手如云,兄是老前辈,向兄学习,
看兄左边的头像金豆子一大堆,榴莲也有几个,
说明兄是有故事的人,
在我看来,论坛的榴莲,一部分的功能,
是奖励给那些(冒着得罪人的危险)敢于说真话的人的,
以后请兄多多指点!

点评

客气!  发表于 2019-12-9 11:30
13#
发表于 2019-12-9 12:22 | 只看该作者
改革开放以后的东西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9 12:33 | 只看该作者
ZHANGLINJCB 发表于 2019-12-9 12:22
改革开放以后的东西了。

能否详细指点一下?这个是老百姓烧的吗?
15#
发表于 2019-12-9 2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济南老壶 于 2019-12-9 20:50 编辑
彭小闲 发表于 2019-12-8 12:00
肯定不是的。手法都是老旧的,包括涂红浆。1980年代后也有红盆,刷红浆的,前期的刷的小红泥,后期刷的化 ...

花盆成型工法不是紫砂厂的工艺,兄可以找找专业论坛的花盆售卖帖,各个部位贴图比较全面清晰。
厂版花盆无论圆器、方器:修口沿、开孔、倒角、修底足等等工序都十分清晰利落。
紫砂厂产品都有明确的制作工序,专门的质检师傅,制盆手艺有高低但是每道工序都落实到人。
泥料状态、发色也不是紫砂厂的花盆用泥。
彭兄这盆比之近似体积的盆是否沉重些?
看外底足工法,外底泥门状态,尤其是底的开孔状态,似是注浆成型。
紫砂工艺厂1958年曾经引进过注浆成型工艺制壶,未见有制作花盆记载。
有年份的器物最好是:料、工、形、刻综合判断。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4-27 22:4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