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奉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九洲艺术鉴赏文论集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3-9-19 21:44 | 只看该作者
92#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3:49 | 只看该作者
黄叶 发表于 2013-9-19 21:44


很多帖图的网友,
很显然是想在这里进行销售,
这是不需要隐瞒的。

但是据我观察,
这里销售状况并不乐观,
所以我开这个帖子,
请大家讲述一下不顺利的情况,
并且,
请大家自己分析、判断一下,
这是什么原因?

讲故事最好,
大家容易帮助一起分析。
我的观察是,
如果都是玩林散之书法的,
凑到一起,
做点买卖不难。

但是如果与玩亚明的碰到一起,
可能就没有交易了。

再扩大范围,就更没有数了。
我还有一个发现,
就是嘉德四季抢了这里不少生意。

嘉德四季像一个黑洞,
吞掉了很多外面本来存在的交易。
我们其实没有办法让更多的人立即成为富翁,以提高这里的交易额,
但是在交易诚信方面,
应该还可以有所作为。

最好的良性循环道路当然是诸位在这里买到东西,跑到嘉德卖了大价钱。


93#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3:51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3:49
很多帖图的网友,
很显然是想在这里进行销售,
这是不需要隐瞒的。

学习的顺序

以前人们总是说学习艺术史(尤其是绘画史),应该从现在学习,
溯流而上,最后熟悉宋代艺术。
以我今天的感受来看,
像我这样,首先熟悉宋代,然后再顺流而下,就容易得多。
不知道前人为什么说一个相反的道路让别人去走。
上午去看了何家英画展,线条水平一点也没有,真是奇怪。就是一个傅色画家嘛。

何家英的画以前从来没有集中看过,
这一次集中一看,
万分失望。


确实比我一直瞧不上的程十发差了一大截。
程十发至少有线条。



94#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3:55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3:51
学习的顺序

以前人们总是说学习艺术史(尤其是绘画史),应该从现在学习,

也说“发上等愿”——要做第一流的事情

搞收藏,
其他不说,首先得“发上等愿”。


你一定要准备去打老虎,
你才可能成为武松。


如果你上山就准备找松鼠,那么和准备打老虎的,确实说不到一起去。


当然,
打老虎有风险,
不如人家抓松鼠显得保险。


可是,
就算打不到老虎,
也不需要羡慕抓松鼠的,对吧?


更加不能出现抓松鼠的嘲笑打老虎的吧?


现在我们不能在论坛,推崇抓松鼠。
更加不能羡慕抓松鼠。
如果满地都是老虎,
到处都属武松,
武松也就贬值啦。


所以,
叫“发上等愿”。



国人数百年来,素来比较的谨小慎微,
以至于积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不少民众注入了梦想与进取的力量,
但是还有人可能没有受到胜利的影响,
伸手就是谨小慎微,
于是乎,
一定要捉老鼠,不要打老虎。


一定说不到一起的。
我说,
我上街买了一张清宫旧藏的宋画,
100块大洋。
谁能办到?


只有在100年前的某个月,可能办到。


现在绝对不可能了。


但是今天有今天的机会,
因为今天资讯发达。你可以辨认出前人遗漏的东西。


可以把世界上所有真迹照片放在一起研究,
发现特点。


这样可以指导你自己去打老虎。


打回来了,
大家分析研究,找证据,摆事实。


现在打老虎,
每年就这么一两个机会,当然要靠水平,靠运气,靠勇气,
也可能会打错了,
这都不是问题。


问题还是在于,你想打老虎么?


只要你想,就回去想办法。

刑事鉴定,是自然科学。


书画鉴定,目前还做不到。


关于绘画体验与鉴定的关系,
我不想多说,
因为说多了得罪人。


9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3:56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3:55
也说“发上等愿”——要做第一流的事情

搞收藏,

我的就职演说

接任斑竹,本来在大千世界中,也算得上是小事情,
但是演说还是要有的。


首先,我们聚会到这里是干啥来的?
最初,有人是来买东西的,有人是来卖东西的。
这么几年下来,
老朋友大约都知道了,
大致说来,这里卖东西也不成,买东西也不成,
于是乎,这里成为一个休闲场所。


为啥买东西也不成,卖东西也不成呢?


很简单,这是书画市场的特殊性导致的。
与瓷器、家具等项比较,
书画有非常大的特殊性,那就是,最低级的东西,到处都是,
最高级的东西,很多人以前都没有看到过。
也就是说,
书画市场层次分得很多。


家具其实很简单,
最好的紫檀家具,2700万,但是我这样不玩家具的人,也有清代紫檀家具。
这样聚到一起,总有些话可以谈。
瓷器也一样,最好的瓷器,2亿人民币,
但是价值2亿人民币的瓷器的碎片,只需要几百元,几千元,
这样大家聚到一起也可以谈。


而且,拥有整器的收藏家,
未必比拥有残片的人眼光好。


书画就不一样啦,
故宫有《清明上河图》,谁有《清明上河图》的碎片?
谁也没有。


而且,从《清明上河图》往下算,
需要下降多少层台阶,
才能到齐白石?我都计算不出来。
即便是齐白石,我们这里有几个人曾经拥有?


实在话,没有几个人的。


连齐白石都没有,那么《清明上河图》就不要谈了,
那么大家聚到一起谈啥?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无话可说。因为中国书画层次太丰富。


论坛每天贴上来很多书画的那些“热心人”,
大多数还是想来卖点东西的,
但是这里的资深网友都是老江湖,
怎么会买那个?


从价格上看,
据统计,今年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艺术品,
成交了55件。
请问,我们这里有人买过一件吗?
我估计是没有的。


这说明啥?


这说明,不仅书画的层次是巨大的差异,
金钱的差异也是巨大的。


那么我们是否无所作为?


我们拥有知识。


这是我们论坛的唯一有可能出现的优势。


如果我们不能发扬知识优势,
我们就是一无所有,
拍卖行,
收藏家,
不会重视这里,
也不会有资金出现在这里,
我们就是一个普通论坛,没有魅力。


但是,
论坛现在还有很多麻烦,
不能发扬论坛的知识优势。


第一,就是有人喜欢捣乱,有人说,我发言,怎么是捣乱呢?
没有知识基础的发言,就是捣乱,因为对论坛没有任何建设性。


第二,缺乏正确的上升到路。
我们都希望在此活跃数年,能有所提高,
论坛不能够保证你买画从10万级别变成100万级别,
但是可以让你的眼光可以循序渐进。
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上升到路,你的眼光永远停留。


第三,垃圾帖子比较多,
谁都可以发言,
导致这里人气将来上升的时刻,
垃圾帖子可以把好的帖子淹没在汪洋大海中。重新把论坛变成一个垃圾论坛。


对策是什么?


就是发言需要贴图片。
我们不赞成提出一个观点的时候,没有图片,
没有图片,就不会进步,
我们如果需要发扬知识优势,就需要贴图片。


不贴图片,就不要大规模的胡乱发言。


有图片的发言,才是被赞扬的。


有了图片,才会出现优势知识,
才会吸引更多的网友点击,
最终,才会吸引那些购买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群到我们论坛上来!


因此,我的演说的题目就是:《发扬知识优势,加强图片力度,打击负面行为》。


谢谢大家!

96#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4:01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3:56
我的就职演说

接任斑竹,本来在大千世界中,也算得上是小事情,

今天是一个文化假象消失的日子

今天凌晨2点半之前,发生了几件事情,
3件书画,在保利的拍卖中,获得了1亿元左右的成交价。
今天太阳落山之前,在嘉德拍卖场中,成生了价格1亿左右的两个书法手卷,以及将近5000万的董其昌手卷,
这个成交,再次告诉人们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这一天,有五件中国书画类作品,超过了1000万美元,其中有一件超过了2000万美元。
五件作品中,四件是中国古代书画,一件是近现代书画。
五件作品中,三件是中国古代书法作品。
各种博客已经开始评论与计算这意味着什么。
其实,不要去猜测与评论,
价格的形成,至少需要两个人争夺,
而且,在这个层次上,金钱不是关键因素。
这拍卖仅仅是告诉人们:当中国人需要用钱去装点江山,装点历史,装点门面的时候,
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让非中国人闭嘴,
那就是中国古代书画。
20年来没有被认清的事实,今天清晰地浮现出来。
数十年来一直蠢蠢欲动的、花里胡哨的明清瓷器,一直试图“代表中国”的明清瓷器,
今天遇到的空前的、堪称毁灭性的一击。
这一击,只有几个小时,
但是数十年来,无数次拍卖制造的文化假象终于消失了。
数十年来不少来自汉文化边缘的、不懂文化的商人们制造的汉文化假象没有了,
所有怀疑中国古代书画的疑问也没有了,
因为古代书画,今天只鸣了一下,市场为之失色,格局为之倾斜。
中国艺术的代表,只能是中国古代书画。




97#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4:07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4:01
今天是一个文化假象消失的日子

今天凌晨2点半之前,发生了几件事情,

收藏如何面对“开门”的问题

有人说,
收藏一定要收藏开门的东西。


在很低的层次上,
可以这么说,
不这样思考,就可能收到赝品。


但是在比较高的层次上,
“不很开门”恰恰是艺术史前进的关键所在。


譬如说,
谢稚柳收藏中,一生最高的成就,就是《水墨本烟江叠嶂图》,
在当时,这件东西很不开门。除他之外的所有鉴定家都说假。


钱镜塘收藏中,最高成就是《雪竹图》,
《雪竹图》到今天也不能说开门。


王己千的成绩,我都不好意思说,
你可以说是《朝元仙仗图》,也可以说是郭熙《山水》,
甚至,1980年代的马远山水册也可以算,
没有一个在当时堪称开门。


总之吧,
我现在不屑于讨论王铎这一类东西的是否开门问题,
因为这一类问题极其简单,
不需要我这样的人来讨论。


如果有可能推动艺术史前进的问题,
那么是否开门,我可以参加讨论。


至于有些人狂叫收藏要开门,
小狮子馆说得很有趣,你都错杀一千了,再不买张真迹,那你还是人吗?


开门其实就是一种做生意中需要的因素,
也就是一个对书画提出“傻子也能看懂”的要求,
这不是高水平,
这是低水平。


作为我这样的收藏者(不是做生意的),
第一,我没有那么多钱,与市场中那么多傻子拼抢那些低级货色。
第二,我肯定要做一些现有知识边缘的事情,那才是值得我去做的事情。


如果不是很喜欢王铎,
我甚至不会讲钱放在王铎作品上,
因为在我看来,
王铎没有任何值得研究的地方。


开门的东西,
对艺术史是没有帮助的,
因为那是大多数人都认识的东西,
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新知识,所以,在知识的领域内,那是低级货色。


没有任何专家,去研究开门的东西,
一流鉴定家也没有办法在任何开门的东西上建功立业。


所以,
所谓开门的东西,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购买王铎那样开门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感到有些浪费。

用股票打一个比方。


开门的货色,相当于上市公司,
非常明确,
但是意义不大。


作为投资银行,
你会关注已经上市的公司吗?


你当然要关注那些即将上市的公司。
这些公司,
在没有上市之前,
都是“不开门”的。。。。





9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4:10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4:07
收藏如何面对“开门”的问题

有人说,

徐邦达,值多少钱?

鉴定家,值多少钱?


一个有趣的问题,
鉴定家,到底值多少钱?


今天下午的北京翰海拍卖回答了这个问题。


拍卖中,1823,1824两个拍品号,是六件册页绘画构成的,
拍卖册中,都标为宋代,其实,1823号中,至少一件不是宋代的。
这两个标号的拍品,今天下午,被国家宣布购买了。
这是徐邦达病倒,启功去世后,傅熹年当主任的国家鉴定委员会第一次公开购买宋代绘画。


作为一个长时间参与市场的人,
我最为奇怪的是:去年的《瑞应图》国家为什么不买?
这个时候突然买这几个价值不及《瑞应图》10%的册页,何也?
这真是一个典型的庸才的决定。


我没有去问任何人,自己想一下,也许是,《瑞应图》的真伪与价值在国家鉴定委员会内有不同意见。
而这几开价值不高的宋代绘画,真伪上确实不存在难度,于是乎容易“一致意见”。
真是庸才集合。
缺乏了徐邦达的鉴定委员会,其实就是放走了《瑞应图》。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去年嘉德拍卖场上,至少有10批人(至少10批人潜在参与了拍卖)的鉴定眼光,
超过了国家鉴定委员会中的一些人员。
徐邦达一病倒,缺乏一语定乾坤的人物,使得国家在去年丧失了购买《瑞应图》的天大的机会。


徐邦达值多少?
他生活一年,就值得一卷《瑞应图》。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所以古人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古人逻辑关系非常清晰。

最近一个朋友去探望徐邦达,
说徐先生还好,
还认识人,
不容易说话而已。


99#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4:14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4:10
徐邦达,值多少钱?

鉴定家,值多少钱?

书画鉴定和收藏其实有一个台阶

一开始总以为自己是被排除在历史之外的人,
是一个小人物,
不可能遇到“历史”的。


直到有一天,
你会发现,
当代历史正是由你参与的,
你这个台阶就迈过去了。


为什么说,
鉴定需要一些见识多广呢?
就是因为,
从大量的数据中你可以看到真相。


数据,
懂吗?数据。


像裴光辉这样的,
书本,未始没有阅读过,
但是他打死也不敢相信,历史居然在他身边。


在这个思想驱使下,
他只能说:假的假的,赝品赝品。
所以,
只有讨论老虎,不讨论松鼠,
才有可能认识到台阶。


有些致力于松鼠的家伙,
没有啥好谈的。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4:17 | 只看该作者

徐政夫说,
在法国集美,
人家告诉他,没有好的观音的博物馆就不叫博物馆。

这使得我有点恍然芝加哥艺术学院那个观音,为啥如此突出展示。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7:01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4:17
徐政夫说,
在法国集美,
人家告诉他,没有好的观音的博物馆就不叫博物馆。

我最近几天的反思结果

前几天,连续看错了几件林散之,
我一直在思考,
发生什么事情了?

确实,
林散之已经有8年不研究了,
但是林散之已经去世20年了,
他的作品就一直在那里。

看错林散之的道路也很一致:
就是看其中有些成分,写得非常不好。以前记忆中,林散之作品不是这样的。

今天想到,
现在,
不要说林散之,
就是看王铎,也可以看出一堆毛病。
看董其昌,也是指指点点。

8年前,
王铎还是天神一样的人物,
董其昌,还摸不着门呢。
根本不熟悉王羲之。

8年过去了,
很多坐标都改变了,林散之没有变化,
所以看错了一些。

这就是我自己研究的结论。

研究其他人研究多了,
林散之的艺术水准,其实当然不能与王铎、何绍基相比。
这样就不能简单的以“我今天的眼光”来看真伪。

有些人嘛,
哈哈,
没有知识,体现在任何方面。

林散之问题,
我网上看看局部照片,不清晰照片,看错几张,及时回顾总结。
这是我的强处。

要是林散之的作品,原作放在面前,
完整地看全局,
我不见得会错。

看看我自己的林散之藏品就知道了。
虽然林散之早不是我的关注点。

至于其他,
说实在话,有些人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等你自己买上一张王铎,
再来我这里说王铎。

至于宋画,
我不认为你这辈子一定能买到,所以我也不说了。

我没有把林散之赝品看成真迹,
只是把写得不好的真迹局部照片,看成赝品了。

资料多少关系不太大,
你是否抓住鉴定的关键点,才是重要的。

我再看王铎以上诸人,
当然是特征、加水准一起看,
这个办法回到林散之的时候,有点出问题了。因为林散之有些字的水准,就是不高。于是看误了。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知过能改,
善莫大焉。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个帖子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道理还是要说清楚地,
否则真如鲁迅所说,
一堆苍蝇,也敢于嘲笑战士。

林散之我虽然出错,
但是还是比这堆苍蝇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这堆苍蝇是不认识什么林散之的,
但是每次翁嗡嗡少不了他们。

林散之出错,
就不能看王铎,不能看宋元?

这不是笑话吗!脑子不正常的笑话!

张大千画真伪一案中,
谢稚柳、徐邦达,必有一人错了,
难道,谢稚柳、徐邦达,看宋元,还不如你们有些苍蝇?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7:49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7:01
我最近几天的反思结果

前几天,连续看错了几件林散之,

宋元之间,南方道教题材绘画:《叱石为羊》

这是一件佚名道教题材作品,
2008年12月,购于香港嘉士得秋拍。

这件绘画的题材,
嘉士得拍卖公司完全疏忽了,
以为是《牧羊图》,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画面,
就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惊人的细节,
草坡上,一只羊正在站起来,
在这只羊后面,
一块石头,
正在逐渐变成羊的模样!

这个细节,
是到目前为止,
我们在中国绘画史上看到的仅见的“描绘动态变化”的画面。

从画面特征分析,
可以看到,
这不是宫廷绘画主流风格,更加可能是民间著名画家的作品。

关于“叱石为羊”的故事,
我简单介绍一下。


黄大仙名初平,因在赤松山修炼成仙故又号赤松子,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八月十三出生于金华丹溪。

据道藏《赤松山志》载:
丹溪皇氏婺之隐姓也
皇氏显于东晋
上祖皆备德不仕
明帝大宁三年四月八日
生长子讳初起是为大皇君成帝
咸和三年八月十三生
次子讳初平
是为小皇君
二君生而颖悟拔俊秀耸
有异相。

黄初平八岁开始牧羊,牧至十五岁时在山中遇神仙广成子,见他聪颖善良忠厚,于是带至金华赤松山石室洞中学道。
从此初平绝弃尘世追求,潜心修行。积世累功逾四十年,终修得正果。

其兄黄初起,思念初平,加之多年来音信杳然,于是跋山涉水四处寻找初平,历年不得。

四十年后在市中遇一善卜道士,问卜初平下落。道士告之在金华山有牧羊儿与其弟相似,并将其带至赤松山石室洞,兄弟终于相见。

“叱石成羊”的故事,就发生在兄弟见面时。
兄长问他,你当年放的那群羊呢?黄初平说,在山坡上。
兄长在山坡上只看到很多石头,
黄初平就对这石头大叫:起来,起来。
于是这些石头就一个接一个变成羊——这件绘画就是描写的这个故事。

初起见初平神通如此,遂抛妻别子,专心修行。并在仙师的指引下,共服松果茯苓饮泉水,聚天地之灵气,精心研究道义,双双修炼成仙。

后隐居山中石洞教授弟子,均得道成仙。玉帝命小皇君主赤松山并赐神姓,掌管天上世界。

宋代元符淳熙两位皇帝先后诰敕“崇其美名,褒其有求必应”淳熙十六年封大皇君冲应真人小皇君养素真人,景定三年加封冲应净感真人,养素净正真人。

唐本观道士舒道纪有诗为证: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7:56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7:49
宋元之间,南方道教题材绘画:《叱石为羊》

这是一件佚名道教题材作品,

证据无非就是史料或者绘画,
只是要多找资料。

在评论马未都发言的那个帖子里,
我说了关于鉴定的大意,
那就是:你是在艺术史范围内讨论鉴定,还是根本没有学习艺术史就讨论鉴定。
这就是差别。

从来源上讲,这也是香港嘉士得大拍的东西。
从收藏上讲,你要是也能帖一件类似的,也算是为网站做贡献。
先谈“不同意见”问题:

1,你有“不同意见”吗?

2,你那算是“不同意见”吗?

3,你有发表够质量的“不同意见”的资料吗?

谈是否可以断代问题:
基本原理,自己去看书,这不是我创造的。

落实到这张画,
如何研究,
两位顶尖学者,资料摆开来以后,观点已经趋于一致。

我要是去“找认同”,
去找你呢,还是去找那些有资格说话的大学者?

在这里帖东西,
说实在话,
一再显示了我的购买方向,对我也未必是好事情,
但是我对这个栏目是有感情的,
所以才把够质量的东西贴出来,
以后别人翻看,
也许会说,书画版还是有些东西的。

你去翻看《宣和画谱》,
开篇四卷,就是道释,
然后三卷,是人物。

这件绘画早不到北宋,假如按照《宣和画谱》来编辑,
这件绘画,
是“道释”呢?还是“人物”?

《宣和画谱》牛气呢?
还是《石渠》?

在艺术上,
赵佶厉害呢?还是乾隆皇帝?

要玩引用,
就得严格一点,玩得高明一点,地道一点。
不要翻本《石渠》在这里说话。

宋画全集,
是一个“公器”。这是一个很重的词。

在此之前,没有人做过这个工作,
这个环节上,历史上没有反映这个时代绘画全貌的书籍,
2005年,张曦书记能够下决心开始这个工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能够具体承担、并且初步做到阶段性成果,浙江大学和浙江省文物局真的非常了不起。
这中间的困难,作为参与者,我是深知的。

从心情上说,
能够把宋代绘画100%全部编辑出版,而且不收那些不是宋代的绘画,
是理想境界。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还不可能完全达到这个境界。

客观条件有限制,
已经发掘出来的宋代绘画,大约只知道98%到99%在哪里,
还有大约15-20张左右,我们也不知道在哪里。
譬如说,
《御鹰图》在哪里?估计谁也说不好。
《五马图》在哪里?有人说在日本,有人说在宋美龄那里。到底在不在?很难办。
萧照《中兴瑞应图》在哪里?谁能回答出来?
马远《女孝经图》真迹在哪里?80年没有露面了。
以上简单的例子,还都是20世纪出版过的。

另外,还应该有目前没有被发掘出来的宋代绘画——因为过去50年中就发掘出来大约80件前人不知道的宋代绘画——各大博物馆都有,其中包括重要的作品《朝元仙仗图》《易元吉花鸟》等多件。
这些是客观条件。

从主观条件上看,
工作是人做的,
我们既要尽可能要克服局限性,又要把书籍推出来。

从目前情况来看,
《宋画全集》到目前的出版状况,
总体来看,超越了前人所作的工作。

诸位网友所提的各项环节,
应该说,
在编辑的时候我们都考虑到了,而且都讨论过了,
譬如说,
册页对题如何处理的问题,这不是一件册页面临的问题。

故宫收藏大量宋代册页,都有乾隆对题,
难道全部收进去?那《宋画全集》的一个部分,大约会变成“乾隆对题宋代册页集”。

从全局来考虑,
很多问题就很容易判断了。

面对《宋画全集》这样的公器,
作为我这个参加者来讲,
想到的是,要在专家那里过关,要让未来的读者,认识到我们在这个领域,做了大量的推进工作,就可以了

我在美国,
最近10年来,
阅海外藏宋画数百,非宋画数千,
著《宋画史稿》,
参与编辑《宋画全集》,
而后敢说宋画。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18:09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7:56
证据无非就是史料或者绘画,
只是要多找资料。

王铎1643年初草书大条幅

这是件作品有三个特点,
第一呢,就是绫的底子特别白,肯定是由于悬挂少导致的。
2007年香港拍卖的一件王铎,
也是那么白的绫底,而且那件绫边都没有裁切,更是罕见,
可惜那件是一件行书,
而我比较喜欢王铎草书。

第二,这件王铎草书,上中部有大量的墨迹染的痕迹,
很多观者问这是为什么?
其实王铎自己已经回答了,“舟中临”。
舟中位置不大,
写到下面,上面旧染掉了,很自然的事情。

第三,有明确的书写日起,
根据这个日期,
可以确认是公元1643年初的作品,
当时王铎离开了朝廷,
在河南江苏一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0 22:32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0 18:09
王铎1643年初草书大条幅

这是件作品有三个特点,

我好像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说了,
我期待展示帖子,
经得住历史检验,
不完全期待今天所有人叫好。


说到底,
王铎是很容易鉴定的。


王铎书法,决非难题,相反,是鉴定中初级题目。


当然,我也尊重各种意见,
因为不同的意见背后,
总有其道理。
即便不关注意见,也可以关注他们的“道理”。


只有一种道理是不被采纳的,那就是,“看新旧”。因为这种看法过于外行。

不指望现在每个人同意真迹,
但是期待经受历史考验。


每个人真实地说出看法其实对大家都好,
有些网友看到大家的看法分布情况,就会很高兴。

鉴定的知识是随着文物的聚拢而不断发展的,
你发的这个东西,
20年前就是当作真迹的。


现在出版物太多了,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发现一些问题。


时代进步了。


所以我经常说,
真东西不要卖,越留越真。


假东西赶快出售,
否则,
再过几年,
入门教材上都能教会人们怎么鉴定这样的东西。

要奖励先知先觉的人。


知识落后就要挨打。


武器落后就要被侵略。


马甲披上就要被扒光。


一脚踏进陷阱就要把腿丢下。


这就是21世纪的法律和规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4-28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