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95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是谁把茶友逼上了茶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2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麒麟

       这两年,每逢收茶季,不仅茶商们上山,越来越多的发烧友乃至游客也都跟着上山了。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坐着飞机、火车、轮船、大巴小巴、私家车等一切可能交通工具,不是在茶山上就是在去茶山的路上。而随着“山头茶”“古树普洱茶”概念的火热,云南普洱茶的各大产区,尤其是名山名寨古树茶,更是成为茶友们进山的焦点。


      2015年的春节还没品出味呢,马上3月初了,新的一轮采茶季眼瞅着就到了,贴吧、论坛、朋友圈,茶友们又在摩拳擦掌共商进山大计了。回忆这些年我们去过的茶山,小伙伴们是不是有点小忐忑呢。想想茶山上我们遇见的各路大仙,膜拜的各种专家,走过的崎岖坎坷,交过的各种学费,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本血泪史,是不是也有点心累了?

      那么是究竟是谁把我们逼上了茶山?谁又可以让我们不用再为了一点“真材实料”的茶叶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地跋涉千里,如西天取经般历经磨难呢?

    (一)上茶山现象背后,反映古树普洱茶行业现状

    首先,因为诚信缺失、行业混乱。
    其实,最初茶友们上茶山,只是为了学习和放松心情的。受不了城市生活压力的围追堵截,渴望籍一片茶叶子,赴一场田园之旅。何况,云南,普洱茶的故乡,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普洱、版纳、临沧,茶山风景各异,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采茶季还有盛大的“祭茶祖”活动。

       采茶季,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去茶山,住在茶山上。每日咀嚼着大自然的纯生态食物,体验着迷人的民族风情,顺便跟着茶农亲自体验一下做茶流程。晨起沐朝晖,日暮踏夕阳。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茶园漫步,感受着返璞归真的静谧,灵魂仿佛都能净化。上茶山,是一场跋涉乃至一场修行。而对于喜欢普洱茶,爱喝古树茶的茶友而言,因为爱所以学习,对古茶山总是好奇的,一定要去过源头,才敢说自己入了门。

        但后来,茶友变成了“求真”专家。古树普洱茶稀少,而需求市场巨大,于是“假古树”“以次充好”“价格混乱”“标准不清”等等行业问题便出现了。因为巨大的利益诱惑,家家古树,家家头春,没有更纯只有最纯等某些茶企业的无良行为,也深深伤害了消费者的信任。出的是古树茶的价儿,买来的是台地茶;要的是老班章,买来的是新班章;你买时说是冰岛,回头才发现不知道是丙山还是坝卡。怎么办呢,上山吧。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山,亲自见证真实。

    说到底,是乱象将喝茶的人“逼”上了茶山,让消费者被迫成为“专家”。

    其次,因为有名茶无名牌

      中国有六大茶类,类别丰富了消费者的味蕾,但大类下有近千种地方性小品类构成,具备较高知名度的茶品类有300种之多,任何一个细分品类里,却没有一个标杆性的、占据高市场份额的茶叶品牌。

        或许你会说,有凤凰单纵、大红袍、武夷岩茶、西湖龙井,但其量之少,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庞大的高品质消费市场,也是众人皆知。古树普洱茶作为普洱茶的一个细分品类,它天然、健康,零污染、无农残,内质醇厚、养生价值高,云南独有且产量丰富,具备了名茶的特点,可惜的是古树普洱茶现今鱼龙混杂,需要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因此消费者只能选择品类,在众多所谓的“品牌”里进行选择,而没办法举出每一个品类下某一个响当当的茶叶“品牌”。古树普洱茶也一样,也因此,众多茶友才会亲自上山找茶,找自己的喜欢、信任的茶。

    (二)“上茶山”的现象,对古树普洱茶行业发展产生的冲击。

      不可否认,茶友上山将古树普洱茶市场推向了理性消费、专业消费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源头,探究古茶树、茶叶的秘密,便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了解古树普洱茶的知识、文化,影响越来越多的古树普洱茶消费者。这有利于肃清古树普洱茶行业里价格不透明、产地不透明等不好的现象。

       这两年,古树普洱茶界一个新兴茶企,还专门成立了“茶山行”的活动。在每年春季、秋季,古树普洱茶的采摘季节,接受全国各地希望了解普洱茶、对古树茶充满好奇的人们的报名,每隔四五天便组织一批报名者上山:游览古茶山、观摩古茶树,走进他们的制茶坊,体验传统手工制作古树茶的各个环节,零距离见证古树茶诞生的每一个时刻,全程公开透明。已接待了近五千人次,见证真实。实在是古树普洱茶行业的一大幸事。但上山现象,造成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催生众多小茶圈子,行业更加混乱。
    上茶山,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就像取经到了西天一样,也让“上茶山”催生了无数“专家”。

      一开始本是茶友,或者是喝茶的人,因为好奇而去到了茶山。茶叶市场价格混乱,自己亲自上山收一点,为的就是“货真价实”。一来二去,相熟的朋友纷纷要自己带,就形成了一种茶圈子生意。一起去茶山,一起收茶,随后也都做起了茶圈子生意。于是众多神一样的茶圈子诞生了。“精品都是小众的”魔咒一般的话,也为茶圈子提供了市场,古树茶价格居高不下有利可图,也吸引了更多自由“茶商”的加入。
         但云南山头众多,口感难以区分,价格千差万别,抱着“山头名号”卖茶的比比皆是。茶圈子收的是老百姓家制作好的毛茶,且不说制茶环境,老百姓制作的茶,是百家茶,没有标准,品质参差不齐。
       并且茶圈子多是玩的性质,今年行情好收一点,价钱高了就不收了,随意性比较大。同时因为属于个人行为或者小众行为,资金实力都有限。有些好一点,收来的毛茶蒸压成饼,与茶友分享了。有一些直接是毛料分享,但普洱茶的标准定义来讲,必须是蒸压成形的茶叶,毛茶属于普洱茶的原料,顶多算半成品,品饮口感不佳,后续转化更无法保证。
      二是,诱发茶农的投机心理,伤害行业。
      上茶山的游人或者茶友,是流动的,他们是茶农不固定的客人,今年这里热门来这里收,明年可能到别处去了。因为收的量比较少,价格或许会给的比较高一点,但要的人多了,供需不平衡,又会造成新的以次充好。
      此外,古树茶高价和火热的表象,可能催生茶农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的心理,或者盲目涨价,对真正做茶的茶企也是不利的。且一旦古树普洱茶市场回归理性,冷却下来,损害的最终还是茶农自身的利益。

      (三)谁可以让喝茶的人不用再受“上茶山”之苦?
       其实,无论好坏,反观这些年我们上的茶山,你可以总结到:以目前古树普洱茶的混乱现状,采茶季上了茶山也很难如你所愿,得到你想要的真实。
       为了单株,为了最纯的山头纯料,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浴风雨,饮尘沙,一路颠簸疲惫寝食难安。到了茶山之后,还要为了“纯”跟茶农斗智斗勇:知道你要单株,夜半挂鲜叶上树,晨曦为你上树采摘,产量四五公斤的古茶树,愣是给你采下来七八公斤,钱你照出,喝的仍旧不明就里。紧盯着慢盯着,不留神的时候给你的茶叶掉了包。以次充好还算轻的,缺斤少两也不算什么,主要是你买来你以为纯正的古树茶宝贝,回到市场上一检验还是假的,闹不闹心?
     “山头茶”只是个伪概念,云南古树普洱茶产区众多,村寨数不清,如何纯料?喝“真正的古树茶”才喝茶人最应该关注的。什么抢夺资源,古树茶原料价格日渐上涨,喝茶而已,操碎那个心做什么。行业的越来越规范,会有正心正念做好茶的茶企们为我们解决这个“上山”的难题。这样的茶企必定是诚信,有担当,有标准,深扎源头“以茶为本”的茶企。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3-12 11:2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好,市场终会要规范些,必定会有正直企业为茶友们奉上真正意义上的古树茶。
3#
发表于 2015-3-12 11:28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4#
发表于 2015-3-12 16:39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3-13 14:29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3-13 21:50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6-18 02:2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章要顶
8#
发表于 2015-6-18 06:23 | 只看该作者
分析透彻
9#
发表于 2015-6-18 08:20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5-6-18 10:23 | 只看该作者
顶起!!!!!!!!!
11#
发表于 2015-6-18 11:27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5-6-18 11:47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5-6-18 11:5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14#
发表于 2015-8-4 16:02 | 只看该作者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5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