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56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全手》《半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30 1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rminco 于 2012-8-30 19:25 编辑

紫砂有路钱为径,壶海无涯苦作舟------想必这是很多新壶友的感慨,学费无止境!
众壶友对紫砂的钟爱,义无反顾的缴纳学费。刺激市场无疑也就推动了生产力。于是乎铺天盖地神态呆滞的壶具涌向了市场,这样会导致市场饱和,曾几何时,业界一蹶不振。乃至爆出丑闻、例如化工壶,导致消费者没人敢用又爱又恨的紫砂壶,茶客们几乎清一色的使用瓷器,致使紫砂市场格局一度陷入低谷。在整个市场格局均沉迷于炒作的大环境下。起死回生的机会降临了。为了迎合大环境的需求于是乎商家与陶手珠联璧合强强联手,完美的缔造出一套非常成功的营销理念,横空出世------《全手工》《半手工》《职称》。显然这套理念很成功,但成功的背后必然存在着隐患。在利益体的刺激下,想必流水化作业的工艺也一定在进步。支撑业界市场格局的永远是消费者,一次又一次的刺激消费者的结果那是显而易见的。市场的反应永远是无情的。这一轮的复苏会不会是下一轮的沉寂呢?
紫砂壶可以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后代要做的应该是传承并创新,而不是肆意的践踏。

前几天一位朋友刚刚迷上紫砂壶,买了一把壶让我给看了看。幸运的是此壶身筒是手工起的。但是盖是模具的。他找商家要求退货。商家道:“手工起的身筒就是全手!不予受理。(还好他得到的答复不是这样:”这壶绝对不是脚做的。全是手做的。)-----于是乎,他说这就是玩壶与被壶玩的辩证关系。哈哈
关于紫砂壶的成型方式,个人十分认同乔丹的观点。(钮、盖、子口、流、身筒、把、底、均由传统手工艺成型的才叫做“全手”也就是纯手工),一件作品任何一个部位借助模具成型的壶均为“半手”也就是模具壶。
经过此事,闲来无事上来碎嘴几句,其实商家大可不必以全半为噱头,诚信才是根本。俗语有云:”对物九毛九,对人一块一“


2#
发表于 2012-8-30 19:1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小论文。
3#
发表于 2012-8-30 19:35 | 只看该作者
兄的这篇文章提到的几点虽然确有其事,但有些言过其实,没那么夸张,有些以偏盖全,人云亦云了,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4#
发表于 2012-8-30 20:08 | 只看该作者
有意思,点个灯!
5#
发表于 2012-8-30 21:09 | 只看该作者
明嘉靖吴经提梁是手工捏制,木模成型。
时大彬再成型技法方面,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吧“打身筒”成型法与"镶身筒"成型法结合起来,由此确定了茗壶泥片镶接成型的基本方法。
6#
发表于 2012-8-31 00:24 | 只看该作者
不识愁滋味。
7#
发表于 2012-8-31 00:28 | 只看该作者
模具壶别卖全手价
8#
发表于 2012-8-31 16:19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存在这种情况
9#
发表于 2012-8-31 18:36 | 只看该作者
没艺术水准的全手壶不买也无妨
10#
发表于 2012-9-1 09:3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5 23:0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