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奉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九洲艺术鉴赏文论集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2:27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8 19:14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继续……


发表于 2009-10-25 20:35:09


2002年的5月,6月,
我接连获得两张宋画。
从我买到画的情况来看,当时几乎没有任何人“感觉到”这个市场可能有奇迹。


我保留着拍卖册,
这些拍卖册现在看来让人感到很吃惊,
那么明显的事情,
当时就是没有人看出来。


这其实也显示出,
2001年以后,
我们的拍卖市场推动了参与者眼光的重大进展。


而且是以残酷的方式。每天都在淘汰人,淘汰资金。
真得很可怕。

2002年7月,我开始第一次为了看古画而旅行。
那个时候特别想看宋画,
除了宋画,其他绘画,啥也不看。


在此前,
2001年12月,我去波士顿美术馆,
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了《五色鹦鹉图》,可惜只看了10分钟,
就下班了。
当时给我的感觉是,画得很粗,绢也粗。
《北齐校书图》也看到了,当时看不懂,反复看也看不懂,
但是并非惊心动魄,这一点我记得清楚。


2002年1月,在洛杉矶,
看到了项圣谟的名作《招隐图》,
其实也看不明白。要知道,那个时候,朵云轩拿出项圣谟名作出来拍卖,
没有几个价钱的。


2002年夏天,
我就开始去看博物馆了,
这是一个运气差到透顶的旅行。

在匹兹堡的郊区,
看到了著名的流水别墅,
说实在话,
感觉不好,内部空间不好。


建筑专家一定会嘲笑我这么说的,
就像我会嘲笑一个人说《五马图》画的一般一样。


不是专家,就靠感觉,如何能评判?
评判又如何做准?


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著名别墅,
以至于我没有任何评价标准,这也是没有足够的艺术史知识的人看画时候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华盛顿特区,
我参观了弗瑞尔美术馆,
当时我有些幼稚,以为能看到《溪山秋霁图》,
去了之后,自然是大失所望,
几乎都是二流明清画在常规展览,
只有一个昏暗的展柜里面,展览着张勘《人马图》。


我当时完全不知道这张画,
只是靠近了看,模模糊糊,所有色调都很淡,
几乎看不到用笔,我带着满肚子疑惑看了很久。


2003年,我在安娜堡看到《白银与白纸》的时候,
才发现台湾学者完全不知道这张画还存世,
这是吴荣光收藏的第一张宋画!


2006年初,我参加《宋画全集》欧美卷编辑,
将此画收入《宋画全集》,并且写了说明,
2008年,《宋画全集》欧美卷出版,这是此画第一次清晰完美的出版与展示。
这个出版的缘分,
真是来源于2002年夏天那次我在昏暗展柜边与此画的巧遇。


此画在弗瑞尔美术馆多年被作为14-15世纪绘画对待,
可以展示20世纪学术界“疑古”的特征。


2007年,彭慧萍博士在弗瑞尔美术馆做博士后研究,
发现了这张画右上角身份不凡的宋代印章,
在她的论文中,讨论了这张画,发表于《文物》杂志。


这是我第一次去弗瑞尔美术馆的留影。当时日本的一些艺术还有些流行。





当时,
我们住在华盛顿特区阿灵顿公墓西边的一个DAYS INN 里面,
每天黑人大妈来收拾房间,
我们没有去白宫——当时似乎也不开放了,
也没有去国会,
在市区也就是在北面看了一些景点,
其实我们不了解这个社会,只是看客。


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到郊区看了华盛顿总统的故居,
在那个附近的小镇,吃了一顿很好的法国风味,至今难忘。


三天以后,我们开车去费城,去宾西法尼亚大学,
看看那个在民国历史上给中国现代人带来美感的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母校。


这张照片是我在弗瑞尔美术馆拍摄的著名的元代龙泉梅瓶,
八面三层开光,
还是很罕见的。
现在想来,瓷器的标准,还是有点“古董味道”,不太纯正。哈哈。。。。
应该引入“文化味道”的评判。







宾西法尼亚大学,在费城的核心区边上,
费城核心区比较破败,
但是宾大则相当典雅。


其考古博物馆,建立多年,
最好的房间,用来展示中国文物,
其中最触目的自然是著名的“昭陵六骏”其中两件。
说实在话,第一次看,也没有啥感觉,
直到两月前,2009年我去西安,
看到其他四件真品,
以及宾大这两件的复制品放在一起,
才感受到那种艺术品的气息。


但是这个博物馆的绘画很差,很差。当时啥也没有看到。


两年之后,我才在杂志上,看到英国韦陀教授写的文章,
说这里收藏着一件北宋易元吉花鸟大幅,我大为吃惊。
后来经过考察,确认是北宋绘画,
于是将其收入《宋画全集》。
2006年,
经过多次与该博物馆联系,反复拍照,方才取的比较好的照片,
《宋画全集》中的出版,也是这件易元吉绘画的第一次清晰大图片披露。


20世纪中期,“疑古”态度同时弥漫在东西方,
导致一批宋代绘画在博物馆就被冤屈了,也算是博物馆历史上的一段奇怪的时期。

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门口小广场上,有一个中国人开的流动餐车,
卖广东汤河粉,
大约7块钱一份,
我们尝了一下,差点晕倒——实在太好吃了。


当时我们出国已经将近一年,
早已不知道好的中国菜是什么味道了。


2006年,
当我们再去这家博物馆的时候,
这个流动餐车依然在,
我们又吃了一顿。



从宾西法尼亚大学校区向北走上半个小时,
跨越一个很不错的大桥,
就会找到重要的费城艺术博物馆,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博物馆,
这里收藏的西方艺术品堪称最佳博物馆之一,
通过长廊就可以看到正中挂着塞尚的《浴女》原作,
“震撼”不足以形容其风华。


这个博物馆依然展示着令我吃惊的宋元瓷器,
还有一个完整的中国明清建筑,这是非常出名的一个展示,
但是依然没有展示什么好的书画。


这里其实收藏着一件很重要的宋代绘画,
虽然是册页绘画,
但是由于被一再引用,其地位也就重要起来,
那就是《仕女修竹图》。

这件作品,
后来自然也被收入了《宋画全集》,
这是费城艺术博物馆被收入《宋画全集》的唯一作品。



西方博物馆的宋代绘画,
其实没有被完整的整理过,
也就是没有做过《中国古代书画图目》那样的工作,
日常仅仅是各个不同的学者对不同的绘画进行研究。


所以,
一些收藏中国绘画不多的博物馆的早期藏品,
在编辑《宋画全集》的时候,就成为很重要的事情,也是很棘手的事情,
既不能丢失,
也不能把非宋画收入。


这就是《仕女修竹图》。





2002年夏天,
我预先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作为我们游玩的休整地点,
在那里住了三天,
看了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那一次真是叫不巧得厉害,
所有重要书法,包括王羲之《行穰帖》,
全部借到日本去展览了。


当我看到一大堆与我几乎没有关系的展览品的时候,
我当时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


很是挫败。


似乎也就是那一次开始,
我学会了认真观赏博物馆中其他类别的展品,
从此我开始对宋代木雕佛像感兴趣,
虽然到现在我也没有这个方向的收藏。


那一次的普林斯顿留给我的印象只能说是糟糕透了。
其实那是非常美的一个校园。


心情决定一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3:40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8 22:27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继续……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继续


发表于 2009-10-27 14:17:45


普林斯顿大学距离纽约70英里,
所以我在一个早上从普林斯顿出发,
到达纽约,
直接把车开到了大都会博物馆的地下停车场。


迎接我的当然还是失望。


书画展厅在展览明清之际的石涛和八大山人,
我简直要气晕过去了,
当时除了想看宋画,其他我都不想看。


我只好闷闷得看了瓷器,雕塑,文房,壁画。


这些之外,
让我高兴的还是那些印象派绘画,
反复观看,
补偿一下吧。


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失望的情绪。哈哈。

那几个月,
我最想看宋画真迹,
其它全部不感兴趣。


那个时候,
上海博物馆还没有搞那个著名的展览,
北京的大量藏画几乎没有好好展览过,
世界上展出宋画最好的地方,
其实就是上海博物馆与美国这几个博物馆,
我本来想,
总能看几件。


没有想到,要是扑空的话,
就是彻底的扑空了。


纽约之后,转向大瀑布,
再转向克里夫兰博物馆,这是数月内第二次去克里夫兰博物馆,
看到了两个宋代册页。
实在是比较不走运,不走运。


但是,这使得我保持了对宋画的全部兴趣,
一直延续数年之久。


我其实很感谢这一次全部碰壁,碰壁有时候就是大好事。


很多人多强调外部因素,
说环境不好,
其实,
只要有足够的内部因素,
外部环境是可以改善的。


甚至,
外因有时候可以促进内因的加速发展。

2002年夏天之前,
应该是我与春眠第一次在网上开始对话,
那个时候,他叫另外一个著名的名字。哈哈。


本来我也记不得那个对话的时间了,
但是在一个特定的电脑间上网的景象,
记忆得很清晰。


当时好像就是忙了两件事情,一件是上网下棋,另外一件就是与春眠吵架。


那个时候,
我对古代瓷器关注还比较多,
因此,
汉龙网上的最初核心成员中,有我一个,
大家日夜讨论各种瓷器,很有趣。


有一天,
汉龙网因为技术问题,上不去了,
江阴的老高,还有欧洲的范玲,还有我,我们一拨人,就到了雅昌网,
他们当时是第一次注册,我其实比他们更早在雅昌游玩过,
但是我也临时注册了一个“WY”,
这就是这个名字的由来。


我最早在雅昌注册的名字,是另外一个,那个名字,是雅昌网的39号。
现在雅昌已经成为一个我们当时也想不到的规模了。



我查阅了一下,
"WY" 的注册时间是2003年4月10日,
UID 是720号了。


那已经是我到安娜堡的第8个月了。

2002年9月,
我到了安娜堡,
当时去的时候,
我完全不知道这个小城,集中了那么多中国艺术史专家。


去了不久,
就遇到高居翰藏品展,
这是他的藏品最集中的一次展示,
因为很多藏品早已捐赠给各处博物馆了,
这一次为了展览,集中展示,
非常难得。


高居翰也是在这里拿的博士学位,
他的导师罗樾在这里也有很多年。


这个展览延续了一个多月,
我也去看了10多次,主要是观看了宋元绘画这一块,其他的东西,
当时我不感兴趣。完全不感兴趣。


也听了他的两次演讲,说实在话,
他的演讲实在很乏味,没有他的藏品给我启发多。


在高居翰一个比较公开的演讲结束散场的时候,
我认识了当时在读考古学博士学位的李旻,
他们夫妻俩,成为我们在安娜堡四年中很重要的朋友,
李旻现在是加州洛杉矶分校东亚系助理教授。


在高居翰另外一个小范围演讲的时候,
我们与包华石教授初次认识。

最近,
瀚海拍卖行,中茂圣佳拍卖行,
都在庆祝他们各自成立15周年,
在我的印象中,
这15年来,
当然还是嘉德给我的印象最深,影响最大。


拍卖行的这15年,
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现实,
就是古书画的数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尤其是明清书画的真迹数量,
远远出乎我们的预料。


其中一些重要人物的作品数量,
尤其出乎预料,
最典型的就是王铎,还有董其昌。


15年前,
你要是告诉大家,
还有400件王铎真迹没有出版过,
估计谁也不相信,
现在看来,确实发现了大约有这个数量的王铎真迹。


董其昌真迹的数量,
可能比这个还要多一些。


这是拍卖行大规模生意之前,谁也没有料到的事情。


但是,
宋画毕竟不多,
新出现的宋画的数量依然非常有限。
这反过来说明,
在2000年以前,
各家博物馆关于宋画的收藏,成绩是非常杰出的。


在2001年秋天的时候,
我开始全面关注所有拍卖行的拍卖,
其中一些作品,
当时也给我带来的巨大的疑惑。


现在看来,这些作品当然可以简单排除,
但是当时却不敢简单排除。


这个附图就是我关注过,当时又放弃的东西。




现在看来,
当然不是早期绘画。





在安娜堡的第一个冬天,
我就开了一件事情,
扫描,
扫描《中国绘画全集》的前面几本。


非常有趣的事情是,
密歇根大学这个堪称整个北美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中心,
却没有购买《中国绘画全集》,
这导致借书需要从别的学校调运,
而且还有时间限制,
时间限制,导致我只能去把这几本书籍扫描了一次。


扫描导致了我对细节非常清楚,
则是事前绝对没有想到的意外收获。

2003年3月,
我的关注,
收到了一个回报,
那就是《风竹图》。


当时市场上的人们,似乎还完全不知道如何判断早期墨竹,
就让我轻易得手了。

那个时候刚开始有一些佚名绘画拍卖,
但是底价大多数是100元。


譬如说,
北京荣宝当时拍卖的一些佚名绘画。

2003年4月,
是我在汉龙网上出没比较多的时候,
那个时候遇到了望野,
与他讨论瓷器很有收获。


也就是那个时候,
认识了小莽苍苍。


因为我想起来,当时我与小莽苍苍同时判断上面那张《竹雀图》没有价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15:39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8 23:40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发表于 2009-11-1 08:01:08




春眠的回忆又帮助我想起了不少东西。


大学毕业以后不久,
我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在大学里面干过的一些事情,我自己都快要忘记了,
但是我的同学记得很清楚,
我的一些生活片断,
其实在别人的头脑里。
2002年秋天,
我还买到一件品质很好的翁同和书法,
那是我在拍卖场上第二次遇到这件书法。




那些年我对书法与绘画是同时关注着。


但是书法与绘画的鉴定,
说实在话,
完全是两个领域。


需要完全不同的知识与完全不同的逻辑。

2003年开始,
我开始“听”了一些统计学原理,
谈不上学习,
就是“听”,
慢慢的我发现一些门道,
那就是在很多貌似复杂的事务背后(也包括历史事件),
存在规律。


如果把事件的合适的指标信息化,
就可以使用分析信息与数据的办法,找到其中随便看看,看不到的那些规律。


当时每天都在看几册最原始的文献,
什么《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录》,当然还有《图绘宝鉴》,
看的熟悉了,
我就发现其中明显有一些规律,
但是很难表达,
于是我就与我太太开始尝试使用统计学工具,
看看是否能发现什么,
我负责数据的录入,以及提出假说,我太太负责使用统计学工具进行验算。


这个工作说起来简单,
但是当时各种杂事也不少,
陆陆续续花费了两年,才写好了一个20页左右的论文,
但是在那个顶级学术杂志审稿的时候,
不知道哪个昏头昏脑的教授,
提出了极其古怪的反对理由,说是这个结论“看看就知道了”,为啥还要写论文?


我们看到这样的审稿意见,当时有点晕菜,
第一次感受到西方学术界里面混混也有的。
这样基础的学术原理,
居然也不知道。


学术不是在追求结论,
因为有些结论太简单了,
不是正就是负,
按照概率,50%的大街上的人,都可以获得正确的结论。难道他们是可贵的吗?


至今我们也没有去思考这是谁在审稿,因为我们毕竟不靠艺术史的学术界资金吃饭,
但是我们有比较强的“真理观”,
相信真理总归是真理。


这个稿件,
用统计学涉及艺术史的稿件,
在2009年,才在“俞剑华学术国际研讨会”中发表出来。


发表出来就好,
论文有其自身的生命,
让其自身慢慢发挥作用好了。



现在回头看看,
这个艺术史的论文,居然被我们写得像一篇数学论文,
难怪有些审稿教授要生气,
哈哈。



关于我如何选择宋画作为我的主要目标,
前天的事情,倒让我自己发现一个我自己以前没有注意的事情。


前天去苏州参加一个拍卖,
没有啥好东西,
于是转到苏州文物商店看了一下,
我极其熟练的翻看了大约200多张扇面,
旁边人问我:你看得怎么这么快啊?


我突然才想起,
10年前,
我有一段时间,总有机会在上海文物商店翻阅大量的书画,
不算是堆积如山吧,起码也是浩如烟海。


大量的书画,是一钱不值的,
这是我在10年前就发现的,
这可能是我一下子就抓住宋画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我比市场上大多数人,更早的从“数量”这个角度思考过书画了。


只有宋画是极其稀少的。


即便是王铎,董其昌吧,
其实他们传世真迹数量,还是非常大的。



研究艺术史的人,
要对“数量”有一个很好的概念,
因为这是历史事实,
不搞清楚数量,
则完全是抓瞎。

引起我对宋画兴趣的,
还有徐世平收藏的《海会图》,
2001年夏天,我在上海看到这件作品的复制品,
感到非常震惊,
当天晚上,一个小时就写好了一篇文章,
说出了我对这张画的认识。


现在想来,那个文章可能幼稚得很,但是那股生猛气难得了。


2002年夏天,
我在纽约看到了《海会图》真迹,
当时感觉满脸发麻。


真是恐怖的感觉。

现在回忆起来,
2003年的时候,
似乎没有做很多事,
大多数时间,我怀疑,都是在网络上度过的,
主要是雅昌网的早期时代。


那时第一次遇到安娜堡的冬天,
不知道那个冬天的厉害,
也就浑浑噩噩的,不知不觉地迎来了2003年的春天,
那个春天第一次跑到大雾山游玩,感觉很快乐,
夏天去了北密,
密歇根湖在那里,与湖边的大沙丘一起,成为近乎天下奇观的景色。


那个春天,第三次去了克里夫兰博物馆,
那个秋天,与李旻他们两个,第四次去克里夫兰博物馆,
我们把那里的展品看得很熟悉了。


也就是在那个秋天,
我第一次彻底地感到数码相机的作用很大,
在看博物馆的时候,
如果没有数码相机,就不可能记忆什么,
相反,有了比较好的数码图片,就会不断地回忆那个展品,
对展品的认识就会不断的延续。


应该就是2003年秋天,我们购买了第一个数码相机,
是一个尼康995,
特别适合博物馆拍摄,
因为那个变焦镜头是在固定的框里面变化,
这样,
就可以采用数码相机抵住玻璃柜的拍摄方法,
可以获得相当好的图像。


后来几年中,
我在博物馆中能拍摄到比较好的照片,
依赖这一款相机的这个不经意的奇怪的设计。

由于那个统计学软件,
我发现了南宋早期绘画的规律,
然后以此理论利刃,
割向存世那些南宋绘画,
立即突破南宋早期绘画是一团糟糕的局面。


也就是2004年春天的时候,
我就在《宋画史稿》中发现了南宋早期绘画的特征,
也发现了理论的决定性作用。


那个时候开始,
我就不断的“讨论”方法论与理论的问题。


这里想要说明一下,
方法论与理论在学术研究中,其中占据绝对主要的位置,
至于搜集资料,展开研究,
那都是属于力气活,
但是方法论与理论不是力气活,
是需要脑筋的。


我在往复上前些年与他们开网站的不断开学术玩笑,
这些王牌历史系的朋友们,
有些架不住了,
最后恼羞成怒把我封掉。


后来我换一个名字上去,
他们也就装作不知道,一直让我混到今天。


往复上多是北京大学出身的人,
要说他们没有学习过方法论那一套东西,也冤枉他们了,
但是他们就靠看书和记忆,
那是绝对学不好方法论的,理论也一样。


西方一些学术之所以厉害,
在我看来,
就是这一套东西厉害,
而起他们有很好的讨论氛围。


往复上那一帮子朋友,
没有讨论的“氛围”,于是成了书呆子,
书呆子其实做不好学术,
这一点很少有人指出来。


我关于这个方面的想法,
一直没有写文章,
直到2008年底,林树中教授要我拿一篇文章参加会议,
我才本着“不管人家是否理解”的心态,
花费6天时间,
写出了我对艺术史学界在这个方向上的缺失的讨论的,这么一个不算学术论文的稿件,
发表出来。


我认为这是一篇写得非常清楚的文章,
也是一个很简单的文章,
没有包含任何深奥的内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2:23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29 15:39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发表于 2009-11-4 15:02:11


现今,
中国艺术史界,最缺乏的,
就是对研究方法,理论,以及这些带来的所有相关知识,
近乎完全不知道。


这恐怖事件。


如果是学术态度不好,知识差一些,
那倒还好办,
找一些态度好的学生,开一些好的课,就可以弥补。


但是方法论理论这些东西,
需要脑子够用,才可能接收。


脑子不够用的,完全不理解这是在干啥。


而我们的大学,完全不理会这些东西,
恐怖。


这会导致新一代学生,学者,在这个方向上完全没有知识。


而且他们还不知道这个方向他们缺了。


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这是学术中最重要的环节。


我只能说,恐怖。







2003年年底的时候,
江阴高先生万里之外,邮寄给我三本他的藏品的挂历,
我转送一本给李旻,
他们第一次知道国内藏家开始这样在一个圈子里面互相交换审美的信息。


他们回赠我一个日记本,
2004年开始,
我就开始有了日记,
这样查找当年发生了什么就很容易了,
倒是2003年这一年,
到底干了什么,
我现在其实还是很糊涂,哈哈。

我在做有关艺术史的事情嘛,
那么,
什么是艺术史呢?


大家有各种说法,
但是,
研究艺术史的过程,
对我来说,
就是抓紧各种时间在图书馆中翻阅各种图像资料,


就像这样的场景,
是应该经常出现的。





当然,
还有不断的琢磨这样的图片的场景。







刚才费了不少力气,
找到了以前电脑里的一个文件夹,
看到了我的收藏品纪录。


从书画方面来看,
2003年,
确实是我收藏收获比较平淡的一年,
那一年,
主要是得到了《风竹图》,
但是那一年我关注了很多很多“问题”,
大约有30多个问题,
这可能给我带来了很多机会。


人的记忆其实靠不住的,
我明明记得《桃竹锦鸡图》是在一个冬天买到的,
但是记录中显示这是4月初买到的。


只有一个解释,
就是2004年的4月,
安娜堡还在下雪。


只有在这么一个一年下雪5个月的城市,
才有可能坐下来,
不出门——反正外面在下雪,
看点书,
研究一些被称作“学问”的东西。


实在是除了这个没有其他事情好干。

《桃竹锦鸡图》的研究似乎就不费力气了,
当然,
也消耗了几个月时间。




费我最大力气研究的绘画,
还是我最初得到的两件,
2003年也许都在捣鼓那两张绘画的真相了。


因为现在看到的最初的文章,
与定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十易其稿也不止了。


人们总说个案研究很重要,
当然很重要。
但是如果仅仅是一般性的研究研究,那么个案研究也没有用处。


需要深入地研究,
深入地研究,
什么叫深入?大多数时候,就是自己否定掉自己的次数。

我还没有那么强,
不要夸大我。

我刚才查阅了我数年来的图片,
发现我最用功的是2003年,
也就是记忆不清晰的那一年,
因为那一年我拍摄了大量的古代绘画图像资料,
而且其他图像很少。


在人的学习过程中,
总有那么一两年的短暂时期是突飞猛进的,
不会是一种匀速前进的过程,
突飞猛进以后的时间,
多是在一个新的平台上休整。



2004年2月,
我们再去了一次纽约,
再次去了大都会博物馆,
那个时候我与这家博物馆真是没有缘分,
居然在展览八大山人与石涛,
让我怎么说呢,
人不顺的时候,就是不顺。


15年前,
我也迷恋八大山人与石涛,
那个时代认真阅读教科书出来的人,
没有不上当的,也就是没有不迷恋八大山人与石涛的。


但是你只要真的开始全面的,平心静气地看待中国艺术史,
就会发现,
至少,
八大山人与石涛没有那么神奇。


几天前,
纽约一个重要收藏家在上海问我,是否喜欢石涛与八大,
我断然回答:不喜欢。
他愣了一下,说,这么多年来,他遇到说不喜欢把大石涛的,这是第一次。


说实在话,
在我现在看来,
如果你现在还在倾心的喜欢石涛与八大,
你真懂中国艺术吗?


我非常怀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3:26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12:23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发表于 2009-11-5 20:52:39
2004年2月底,
我们第五次去了克里夫兰博物馆,
那个博物馆距离我们很近,单程开车3小时,
因此可以每年去看两次,
这是当时仅有的看中国书画真迹的机会,我只有牢牢把握。

比起很多条件好的人,
当时我在美国真的条件很不好,
但是客观条件也有时候可以迫使你作出与之抗争的动作。

现在我呆在上海,
每周至少去上海博物馆一次,
去的原因很简单,
我总是想,当时在美国很艰苦的每年去两三次克里夫兰博物馆,
花费很大的精力,
有的时候还要冒险,我们在美国遇到的最大的一次龙卷风,与最厉害的一次高速公路冰雪,
都是在去克里夫兰博物馆的来回路上。

现在只要20分钟,就可以到上海博物馆,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第五次去克里夫兰,
我看到了元代张渥《九歌图》,
这卷绘画,居然是徐邦达的旧藏,这让我很吃惊,
于是拍摄了一些照片,
并且开始注意到以前我从来不会去思考的问题。

这是克里夫兰收藏的《九歌图》细节图片,
以及徐邦达的题跋,
三件绘画的真伪,
只要仔细对比,就会豁然开朗。


这件《九歌图》其实就是从《海会图》这样的画法来的。


一对比就非常清晰,
但是以前没有好的出版物,
也没有数码相机,
大家只能吹胡子瞪眼。



这个帖子的题目,是《八年抗战》。

对我来说,
这八年中,
最艰苦的时期就是2004年4月,到10月,
这半年压力非常大。



这张照片是2004年4月拍摄,
在密歇根大学艺术图书馆那个“东方艺术阅览室”,
那是一个需要钥匙才能进入的阅读室,
比西方图书管理严格很多。

2004年6月9日,
我们第六次去克里夫兰博物馆,
这一次看到博物馆正在喜气洋洋的展览他们新获得的《道子墨宝》。

展览在大厅中,
而不是在东方艺术的房间。
当时我们仔细观看了展出的两页,拍摄了很多照片。

2006年,在我参与编辑《宋画全集》欧美卷的时候,将此画收入《宋画全集》,
这是一个大型册页,
一下子占据了克里夫兰博物馆那一本的大约40%的厚度,
但是终于清晰彩色出版了这件很出名的作品。

这个出版的缘分,也是来源于我们那次去克里夫兰,
那是他们第一次展示《道子墨宝》,
第一次透露这个收藏消息。

否则大家还不知道克里夫兰2004年买到了《道子墨宝》。

大家可以透过照片看一下,
估计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册页是这样装裱的。哈哈。




2004年的6月22日,
我们去了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那也是芝加哥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艺术展览大约有10个房间,
很体现中国艺术的成就,
但是书画是芝加哥的弱项,
所以,
只有4小时车程的芝加哥,
我等待了两年才去看看。

应该是那个时候压力非常大,
于是连续安排了几次参观游览。

在美国其实很闷,
如果宋代绘画研究是一个必须要做好的功课的话,
估计我肯定做不好,
正是因为这不是功课,
我就“行于当行,止于当止”,不搞强行研究,
而且,全面广泛的接触各种学科,从各种人的博士研究中去“偷学”一些他们的思想,
这样一来,
效果还是很好的。

美国各大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品收藏真的很丰富,
但是从这些丰富中可以看到,
书画依然是最珍贵的,
宋画尤其珍贵。

芝加哥这个博物馆,
器物方面应该说非常的突出,
香港的徐展堂先生则在那里捐款修建了堂皇的展览室,


博物馆也不可谓不重视中国艺术,
但是缺乏一级书画的博物馆毕竟让人感到些许遗憾。

2004年7月18日,
我们去了托累多博物馆,
距离我们1小时车程,
其实每次去克里夫兰都可以顺道去看看,
但是我们都怕麻烦没有去。

这一次专门跑了一次,
还是让我很吃惊,
这么一个在我看来不算出名的博物馆,
西方艺术收藏也很牛,
中国艺术品居然也有四间以上的展览室,
其中还有一级展品,
当然也是器物方面的。


有时候想想也感到有些可惜,
也许我应该花些时间把我的器物方面的研究也写出来,
因为也毕竟关注了10年之久,
但是书画方面,目前还是我最愿意努力的方向。

托雷多博物馆的这个北朝的乐俑,
让我难以忘怀。



也是在2004年7月,
我在上海出版的书籍中,
发现朵云轩收藏的张石园《江南春》的笔法(如图),
与我几年来困惑不已的一件自己收藏的册页,
完全一致。

因此,
张石园就是在作伪书画,


民国时期一些画家,在做这个事情。

与此同时,
我还注意到,
比我们早一辈的大师,谢稚柳,徐邦达他们,
一直津津乐道于“鉴伪”,
是有他们的时代环境,时代特征的,
同时,
也正是这个“鉴伪”思想,在学术上害苦了他们,
学术的关键在鉴真,不是鉴伪。

看到今天很多媒体还在津津乐道的鉴伪,
以及传播“赝品很多”的言论,
我就知道,
他们的负面影响,
还在影响着新一代人。

真是可怜的新一代。

春眠也谦虚了,
太谦虚了。

当年的海棠花落,还是给我制造了罕见的压力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3:36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13:26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发表于 2009-11-5 23:38:0


老一辈学者的问题,
我今天终于可以阐述清楚了,
他们缺乏“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
一,只相信事实,不相信感觉,天王老子也不认。
如果夹杂太多私利,
一流天才也做不好事情,
何况,那些老一辈人也不一定是什么一流天才。


二,尽一切手段去接近事实。
最关键的手段,是抽象的理论。
这一点是他们奇缺的。
他们没有通过理论获得哪怕一点点成就。。。。。


缺乏足够的科学精神,
因遁守旧,过于相信老一辈的话,过于相信“经验”,
这就是他们普遍的问题。

2004年9月,
我在旅途中,对着镜子拍了一张照片,
今天仔细看了一下,
当时明显瘦,而且脸色不好,显得有些弱。




费心费力的事情,
没有轻松的,
何况当时到了宋代绘画研究的一个非常复杂难解的环节。

2004年12月,
我在研究宋代册页的时候,
第一次因为研究,搞得病倒了。颈椎病发作。


真的很痛苦。
头晕眼花,想呕吐。


没有想到,
网络在这个时候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潘良桢先生准确地判断我是颈椎病,
荒坡居士,告诉我一个非常简单的治疗方法。


一天之内,
霍然而愈。


但是大约有2个月时间,
看到宋画的资料就会恶心。
我就放开不管了,两三个月以后,才逐渐平复,可以重新研究。


简直不敢想象的奇迹。

这个动作有些危险,
非至亲好友,不敢告诉。


或者我在现场,
也可以帮助你做一下这个动作。


否则要使出问题就是我负责了,太危险了。

2004年的困难过后,
我感觉长舒一口气,
很多事情就逐渐顺利起来。


南宋早期的绘画史被我用实物逐渐阐述清晰——至少是向前迈了一大步,
我心里也有点如释重负的感觉,
从此我掌握了这个时间段上的知识上的武器,
每多搞清晰一个环节,
就会在排除法中,
大幅度前进一步。

有些朋友问我,
为啥不写网络上的事情?
网络对我来说,
带来的一直是愉快,
没有“八年抗战”的感觉,
所以没有详细写。


当然,
网络的出现,是一个“客观事物”,沟通了世界,
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早那么10年,
在美国,
想像我这样既利用美国的大量资料,又可以随时知道国内的信息,
那几乎是妄想。


所以,
这个抗战的主题,还是要感谢网络的。


2003年6月,我在书法江湖注册,
到现在已经6年过去了,
八年抗战中,
有六年可以在书法江湖上查阅到我的行踪。

2004年6月,
我们与高居翰教授联系,
征求他关于我们藏品的鉴定意见,
到当年10月份吧,
高居翰教授在认真地看了藏品以后,给与正面的鉴定意见,与热情的回信。


一个学者,
他的著作,演讲,与信件的水平居然是不一样的,
这是我们大为吃惊的一件事情。


高居翰的主要著作我们都看过,
他的“社会因素”的学术倾向我们也很清楚,
而且我们听过他的演讲,
感觉都不是特别吸引人。


他的藏品在西方学者中当然是最好的,
但是西方也有两三个特别有财力的人收藏品比他好,
但是考虑到他财力并不能与那些财阀相比较,
他的收藏成绩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他的信件水准,还要高于他的藏品,他的信件,总体来说,非常地准确和有深度,
这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
与高居翰教授就大量学术问题进行通信交流,
获益良多。


与第一流学者交流,
是学术道路上绝对不能缺少的过程。

如果说,
中国早期绘画的资料上的“天涯”,
是我自己,忙前忙后,搜集到的,
这个方面的学术水准、学术波动范围方面的“天涯”,
主要是与高居翰教授反复交流以后,看到的。


从那时开始,
我就知道,
这个领域,我看到边了。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说话口气可能是有点改变了。
哈哈,不好意思。


当然,2001年出国之前,
我也与国内顶级鉴定家进行过交流,
但是那个时候我水平还不够,
摸不透。

高居翰就是在安娜堡获得的博士学位,
他的导师是罗樾,
一定是罗樾在艺术品的形式分析方面的天才表演,
使得高居翰灰心丧气的放弃了这条道路,
转向艺术史的“社会因素”的研究。


但是我们可能都忘记了一点,
就是高居翰本人的艺术品的形式分析方面,
也是超一流的。


他的博士期间,
以及博士之后的起步阶段,
就开始与张大千等人尽可能的联系了。


这张照片说明了这一点。
照片中那个外国小伙子就是高居翰。





高居翰在通信中,
对我启发最大的,
还是他对于中国绘画研究的方向的看法。


在信中,他是以抱怨的口气说,
他不知道现在的学者为啥做那种“纯粹社会因素”研究,而不做绘画的风格分析了。
这使得我感到很有趣,
因为我自己是完全做图像分析、风格分析这一块的,
别的学者为啥不做了呢?


在1999年,
高居翰在普林斯顿大学演讲时说,
如果不把形式风格分析做好,就完全转向“社会因素”,
那么相当于还没有消灭问题,就放弃了武器(大意如此)。


2009年,在他旧著的新中文版序言中,
再次说,
如果不重视图像,
就等于研究音乐而不听音乐。


这个比喻,艾瑞慈教授与我们谈话的时候,
也两次说到。用的是同样的比喻。


这些话,是高居翰说的,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因为西方中国绘画的“社会因素”研究,
几乎就是高居翰的立倡之下才发展起来的,
但是现在,
他在自己反思这个方向带来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现象就是:西方的艺术史博士,不少人,不太会看画了。
但是他们热衷于创造社会理论。


在中国艺术史领域内,创造社会理论,本身没有错,
这个方向也许是最好的学者,包华石教授,
芝加哥大学博士,艺术史的嫡系传人,
他完全搞社会理论这一套,
但是,但是,他对于中国绘画的形式分析的水平非常高,
他告诉我,那都是他在博士期间的训练获得的——我们为什么目前缺乏这个训练?


这才是最怪的地方。


高居翰,包华石,都做社会方向的中国艺术史,
但是他们的图像分析能力可以称为超强。


现在继续走向条道路的人,
大多数缺乏图像非能力。这就非常成问题了。


白谦慎教授告诉我们,
这可能与西方的艺术史图像分析领域已经非常成熟了有关系。
西方艺术史教授,如果看到中国艺术史教授还在高图像分析,
可能会感到这是一个“落后”的研究。


这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发展不平衡,彼此又不完全了解,
导致目前大多数中国艺术史方向的博士们,不太会看图像。


我在今年4月底北京的“俞剑华讨论会”上,
即席发言,就完全抛开了我的文章,
谈了上述这个问题,
大家都有同感。


为啥不训练?
大家可能很奇怪。
答案其实很健答:训练成本太高。


我们看看历史就知道,
每一个我们称为绝对大师级别的教授,
在他们道路完全正确的情况下,也就是大约40-60年前,
他们一生也只能培养大约3-5个学生。


为啥?


因为这确实是一个极端昂贵的行业,废品率极端高的一个行业。
其实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个行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5:37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13:36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发表于 2009-11-5 23:38:0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发表于 2009-11-7 20:01:39


这个行业的每一个成功者,
都可以称为幸运。


老天爷让他们在这个行业中运行,
这是上帝的恩赐。

我在浙江美院听过一个讲座,
当时是洪再新讲座,其中谈到高居翰,
洪再新是知道高居翰水平的,因此评价很高。


但是浙江美院的学生有人提问,
大意是:外国人能懂中国画吗?


我建议大家以后不要问这样的问题了,
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基础。


一个纽约的收藏家曾经很感慨地说,
这些洋鬼子,
每天吃饱了黄油面包,就在那里看画,一看几十年,比我们强!


我不知道中国有什么特殊神秘要素,
能够把外国人拦在大门外,让他们进不来。
哈哈。

在美术学院还有一种论调,
就是不会画画,
能看懂画吗?


以后希望也不要听到这个问题了。


厨师评选大会上,
你看那个评委是厨师?

在这个帖子里,
我不想吵架,
谁要是想来吵架,
我一律删。

培养一个艺术史的会看图像的博士,
确实存在难度。


他首先要通过博士的所有关口,
包括优秀的本科,以及后面的一道又一道的考试。
其次,此人必须有一定天才,对图像的天才。
在我接触的人中间,对图像有天才的其实不少,但是要他们把世界一流大学的博士资格考过去,
难上加难。
然后要对这个领域抱有兴趣,兴趣还不能被没完没了的事件淹没。
最后还要一点运气,就是没有被市场上新资料压垮的运气。


总之吧,一个理想中的艺术史博士人才,
需要好的老师(否则肯定没戏),
好的学校(否则不愿意委屈自己去读博士),
好的世道——他成长的环境中有这个艺术品流通(全部是博物馆的器物,不能锻炼人),
具备相当的图像天才,
具备优秀的智商以及考试能力,
有坚强的意志力,不被市面上的情绪左右,不要随时想去读一个电脑博士(存在这个智商的人都可以去读电脑博士)、律师、医生啥的,
家里有钱,
自己有正确的金钱观。


几乎是难上加难。


所以,谢稚柳、徐邦达他们,不是幸运,而是必然。
现在,没有哪个条件,更难。

艺术史训练的强度,
这个可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秘密。


什么样的强度,
多长时间,
就可以大致上“可以了”。这显然是一个秘密。


从历史上看,
很多著名鉴定家在30多岁的时候,就基本上成绩斐然了。


这说明,
如果道路正确,训练的时间并不需要很长。

作为艺术史研究来说,
理论上的突破,方法上的前进,
其实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但是材料上的积累,
确实可以积少成多,慢慢进步的。


在材料积累方面,
最需要寻找其他领域相关资料,
而不是本领域的资料,
因为本领域的一般性资料应该都挖掘差不多了,
不应该还留给我们去开矿。


其他相关领域的发现,
版本,壁画,器物的问世,等等,都是特别值得留心的地方,
如果运气好,
往往得来毫不费功夫。

从抽象的角度看,或者说从实践上看,
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从学术上看,
也就是有限制性前提的情况下,
艺术史决定了鉴定。

可以这样理解。


因为艺术史家不一定懂的鉴定。
特别是某些领域的艺术史家,完全可以不懂鉴定。

这可能会是一个比较长的帖子,
因为刚写了三年嘛。


才到2004年嘛。哈哈。

我只能用我个人感受给其他人提供一些我的建议。

很多人,搞绘画,重视“看真迹”,
其实,当你脑袋中空空如也的时候,
看任何真迹都是没有用的。
只有你的脑子中全是问题与资料的时候,
看真迹才有用。

书法呢,早点看真迹可以树立信心,
因为书法的印刷品,往往看起来比真迹要厚实,
书法就是厚实难以做到,
所以,
要早点看真迹。
在安娜堡有一个重大好处,
是上海北京都没有的,
那就是博士多。

到处都是博士,
到一起吃饭,彼此也问一下你研究啥,
一般都不会是一个专业的,
于是乎每次都能从其他专业学到不少东西。

几年下来,真的听了不下15篇博士论文的详细内容,
不一定都对艺术史有作用,
但是借鉴,是绝对存在的。

他们听我说也感到很有趣,
我还比较正规的搞过一次讲座。哈哈。算是彼此交流吧。

这个帖子,
我倒是不想谈网络恩怨,旧怨,
楼上这个文字,
无非是一个叫散悟道人的人,
他贴一个林散之对联照片,
我说假的。

他痛苦得几年不忘,
哈哈。

值得吗?

楼上网友,
本贴不讨论其他具体鉴定问题,
其他问题,
您可以另外开帖子。

不要怀疑我在这个帖子中控制话题的决心。

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西方画家敢于说他比鉴定家更加会鉴定。

这本是很简单的事情,
画家与鉴定有啥联系,我没有看到。

画家与鉴定之间的联系,
未必比清洁工人与鉴定的联系更加近一些。

2005年之前,
即便是我学习最为紧张的时刻,
节奏大约是每周去图书馆三次,
每次大约2-3小时,
再多的时间也没有效率。


三次去图书馆,
大约有一半的时候,是带着问题去的,
另外一半是漫读。


我现在觉得,这样的节奏就很有效果了。


当然,
不去图书馆的时候,也需要随便多翻看资料。


今天知道王世襄先生去世。

王世襄先生《锦灰堆》,
可能是我在美国阅读次数最多的书籍,
因为其中有几个小菜做法,
一到没有好吃的时候,
我就去翻这里面的菜谱,于是乎就彻底熟悉了这本书籍。

《锦灰堆》给人的启发是:能出版成果,就要出版成果。
2001年10月24日,
我跑到美国,
8年之后,
2009年10月24日,我把《重现》交稿,
这就是这个帖子《8年抗战》的来历。。。。。。。

现在《重现》已经印出来了,
呵呵。



我觉得,
对中国绘画比较隔膜的,
倒是很多中国学者,
不是外国学者。

这些外国学者,
其中大多数,通过博士训练以及多年教学,
他们对基本资料的熟悉程度,是让人吃惊的。

另外,
他们也足够聪明,脑子还是比较好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5:46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15:37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发表于 2009-11-7 20:01:39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发表于 2010-3-1 10:10:52


其实中国人中,研究西方绘画的人不是太少,
而是很少去接受正规学术训练,
而且,
西方艺术史研究比较实力强大,
要现在取得成绩相对困难一些。


中国艺术史研究就是一片荒漠,稍微用功一点,就可以获得成绩。

我写到哪年啦?


开这个帖子的时间,
是2009年10月份,当时距离我去美国正好8年。


2009年12月,《重现》出版,
那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汇集了。

现在回想起来,
2002年底开始,把思想从经典书籍中拉出来,
在空地上慢慢的探索,
那个感觉非常恐怖。

其实人都有依赖性的,
这是一种本能的安全需要。


但是学术就是需要你最终抛弃这种安全需要感。。。。。这真是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当你放弃了书本知识,
开始找点新东西的时候,
相当于你离开道路,走进荒野。


没有离开道路的人,是不可能感觉到这个恐怖的感觉的。



不是一个人。。。

最近发现,
学了很多东西,就是要用起来,才有价值。


知识不使用,
就没有价值。

大约6年之后,
我又走了一次这条旅游的道路。


至少我已经不是那么瘦了。

你去摸纸牌,
当然是一半对一半,
当你带着可以透视的眼睛去摸纸牌,
情况就变化了。


不对的牌,
你就拒了。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5:48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15:46
八年抗战——主观与客观
继续
发表于 2010-3-1 10:10:52

关于圆明园的新闻,有点这个奇怪
发表于 2009-10-21 17:39:06
中国日前启动的 “圆明园寻找海外流失文物”活动引起诸多海外媒体的关注,英国《泰晤士报》在对该活动进行详细报道时,提到大英博物馆作为全球三大博物馆之一,内藏丰富的中国文物。对此,大英博物馆媒体部维多利亚·本杰明20日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未收到来自中国专家的申请,但大英博物馆欢迎就此与中国文物专家讨论,并将对该活动提供协助。   中国专家组欲建数据库   圆明园寻找海外流失文物活动于18日正式启动。下月,圆明园管理处工作人员、清华大学专家等将奔赴第一站美国,希望能够摸清海外现存圆明园文物情况,建立完整清册。按照计划,赴美寻找流失文物预计今年底完成。明年,将启动欧洲和亚洲(主要是日本)的流失文物寻访工作。   英国《泰晤士报》20日对此报道称:“中国将派出一组专家,奔赴近50个国家,追踪数千件于150年前被外国军队掠走的文物的下落。”   报道称,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博物馆、图书馆及私人收藏都是这些专家的“目标地”,他们将通过拍照及目录的形式,收集原属于圆明园的文物的信息。   文章还援引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的话称,中国并不是要求归还这些文物,“我们已经澄清,这是为了收集信息,而不是寻求归还。我们希望一些以前未曾所知的文物可以浮出水面,或者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一些文物有望回到我们的国家。”   陈名杰说:“我们希望就圆明园遗失的文物建造一份完整的数据库,使我们对于被掠劫前的古皇家花园有更清晰的认识。”   他还表示,由于圆明园的物品清单在火中被毁,当时到底有多少文物已无法考证。目前还有多少圆明园遗物存世,现在在哪里收藏,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总的目录。从目前所存信息看,大约有150万件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分布在47个国家的2000个博物馆中。   大英博物馆表示欢迎   不过,《泰晤士报》的报道中同时提及了中国追讨文物的行动。文章称,中国曾希望重新获得在法国的两件文物,即圆明园12兽首里的兔首及鼠首。这两件文物曾于今年2月被拍卖,一位中国收藏家竞拍成功,但最后拒绝付款。   文章还提到,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中满是精美瓷器,不少都来自圆明园。大英博物馆的收藏中还有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这被认为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该画曾是乾隆皇帝的收藏,在1900年被掠走。1903年该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针对中国政府计划派员到英国等国家寻找流失的圆明园古物,晨报记者昨日致电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媒体部维多利亚·本杰明告诉记者,大英博物馆目前仍未接获中国的申请,“不过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专家来我们大英博物馆,并就此进行讨论。”   本杰明告诉记者,现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的馆长正好不在英国,“所以我们还要等馆长回来后,具体看如何对中国专家进行协助。”据其介绍,目前大英博物馆并不存在一个专门记载圆明园文物的完整目录,“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收到来自中国专家的信息,这样我们才好沟通,看如何具体开展工作。”   作为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据统计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
新闻来源:
作者:徐惠芬    2009-10-21 09:43:04    来源 :《新闻晨报》







目前还有多少圆明园遗物存世,现在在哪里收藏,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总的目录。从目前所存信息看,大约有150万件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分布在47个国家的2000个博物馆中。


------------------------------------------------------------------------------------------------------------


很希望圆明园管理处、清华大学的人们,清醒一些,
目前北京故宫一共收藏了多少文物?


我不知道150万件文物堆满圆明园的时候是一个什么式样。


他们难道不知道150万件是一个什么概念吗?

圆明园要是敢于说,
他们只是需要150万枚铜钱,
那么到也好办。


我看他们不过是想出国游玩一通,
以为各家博物馆是敲门就可以进去的,
真是太可笑了。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15:54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15:48
关于圆明园的新闻,有点这个奇怪
发表于 2009-10-21 17:39:06
中国日前启动的 “圆明园寻找海外流失文 ...

这才是值得关注的新家伙
发表于 2009-10-21 11:25:1


很有趣啊,
你也发现07年秋天,那件万木奇峰的临摹作品?


我还以为只有我发现了,
哈哈,
看来天下很大啊。

这是最接近董元万木奇峰图的作品,
而且,
大家想一下,
董元以后,
有这么接近董元的作品么?

秘密藏在有史以来最昂贵的黄鼎那张画中。
所有的秘密,
都在《万木奇峰图》这几个字上。


说出这个名字,
董元的名作《万木奇峰》就再次出现了大致面貌。

董北苑为画中大成。余所见有三:一万木奇峰,一龙宿郊民,一秋山行旅半幅。龙宿郊民以设色掩其笔墨,且神韵已脱,仅存骐骥之骨;秋山行旅气韵固高,惜非完璧;万木奇峰为北苑第一等之星凤矣。廿年前曾於商邱宋氏借临一过,溪径神韵恍然胸次。雍正春二月,尧文老友命余作画,因思北苑遗法,遂写此以应,净垢老人黄鼎。


奥,
我明白了,
哈哈。。。

看起来董元的原画应该是2米高,1米宽的大画。
所以王翚,黄鼎,都临成大画。


格局就是这个,
没有一问了,
王翚这件说白了,细节画得很不好,
远不如杜琼这件。

此画摹写精心之极,
想来杜琼见董元真迹不易,
因此全力摹写了。


画中极为清淡的花青等颜色,
都显示了杜琼的用心之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91#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20:26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15:54
这才是值得关注的新家伙
发表于 2009-10-21 11:25:1

启功1974年7月给林散之的信件,其中信息不少
发表于 2009-10-18 23:19:07




散之先生函丈:久钦 /
山斗,瞻近无缘。累奉 /
惠赐书画,敬悬斗室壁间。起居瞻对,如承 /
提命;攻错他山,获益深厚。且蒙以长句 /
赐题,大作讽诵回环,精醇莫喻,此种分量求之元明 /
诸家,(不能)无可擅相比拟者,有清六家更无论矣!石溪画笔略近 /
椽毫,/
而题咏惜时杂禅和子气。後学妄论,敢求 /
棒喝,亦足见景慕之深,所陈难尽百一耳!功十馀年 /
来痼疾纠缠,至为苦痛。去冬住进北大医院,经四阅 /
月。今春出院後,病况略减。所谓略减者,只是发病距 /
离较长,发时情况较轻而已。然所苦不但不能根除,/
且不能多看书,尤不能深思。构思稍久,立致发眩。最 /
近一月馀,又有增重之势。医有新方,即服“长效硝酸 /
甘油”,此亦救急之法,非长久之计也。友朋书问,每致 /
稽延,盖过简不足申怀,稍详便忧病作,而修敬久阙,/
亦直此故。伏维 / 杖履增胜,诸符颂祷。又闻 /
寄兴挥毫,不殊夙昔,此上寿之徵,亦 /
颐养之有素也。功生于壬子,今始六十过三,而衰病 //
侵寻已竟若此,所恨不能日侍 /
笔砚。时获 /
箝棰,则十年夙疾,不愁不“涊然汗出,霍然病已”也。未 /
悉 /
尊址地名,敬肃寸笺,由韩瀚同志、田原同志代呈。功昔 /
曾略学吟咏,每苦贻笑于人,积压敞箧中,未尝敢录之 /
行卷。今拟于贱疾得间之时,謄写入卷,就正 /
宗匠。又,  先祖昔在安徽,曾制墨数种,今犹什袭数 /
铤,因韩瀚同志行期在即,不敢烦其代发邮裹。请俟 /
获得 /
详细通讯地址,迳为邮寄,以为 /
笔砚之助。倘蒙 /
恕其烦渎,当时修笺牍,以求 /
教诲。头昏笔战,纸短意长,瞻望 /
南天,不胜依泝。专此,/
敬叩万福!        後学启功谨上。七月廿四日。




大家看看,
我只有照片。。。。


前一阵子似乎有人说林散之如何,如何,如何,
其实还是静心看看为好。


信件的释读,
主要是“小陆”网友做的,
在19楼,
大家自己翻找。
谁学一下雷锋?


把文字都阅读出来。


我有几个字认不得。

感谢小陆等网友。

有的时候,
一些史料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胜于无数胡说八道。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1973年的林散之让启功获得了巨大的审美享受。

我则发现信中说,启功63,
难道,是1974年的信件?


1974年?真是很古怪。

启功不可能算周岁的。
不需要查,


这个年份我清楚,
本来我稍微有点奇怪,
林散之1973年才搬进百子亭,
信件上写着这个地址,但是又不知道具体地址,
也许是1973年?


如果是1974年,
那么说得通。


如果是1975年,那就完全不通了。


因为两个人在1972-1973年之间某个时刻,
启功看到了林散之的书法,
后来林散之又通过某些人,
送给了北京一些人书法,包括启功。


这个信件不可能晚到1975年才写。因为看起来是两个人得第一封通信。


1974年写的,我已经感到不算及时了。

他们两个都是酸文人,
因为林散之把《江上诗集》托启功作序,
故才有论诗之语。



编写年谱,
与他自己说自己多少岁,
完全是两回事。

1972年8月,林散之通过亚明的介绍,写了条幅。是韩瀚带去北京的。
1973年刊登出来的。此前启功,赵朴初等就看到了作品。


1973年,林散之身份改变,搬回到南京,住在百子亭。


有一个传说,林散之是田原介绍的,
从启功的信件中看,
田原也是参与其中的。

林散之有一封给亚明的信件,
说得很清楚,
肯定是亚明推荐的。


田原一定没有那么早,参与其中。这是可以确定的。



我觉得啊,
启功把他家里祖上做的墨都送过去了,
足够说明问题了,
不见得是给林散之写诗的,
还是给他写字的。

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
何必复杂化。


你如果真的知道这些前后紧张的关系,
如何会想到1975?

老一辈人,
不说周岁的。


这点事情也要我来说?


林散之自己签名说80岁,难道是80周岁?这不是笑话吗!


这封信,
我说“信息多”,
请问,
我什么时候说启功在“请教书法”?你把我说的话找出来看看。


至于林散之的价格,
你在这个不着边的帖子上,居然也担忧上了,哈哈。。。。


是不是我说胡锦涛好,
你也会认为我在炒作胡锦涛?

(指这封信,奉橘案)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买了,
65000落槌,
他们提货之前,
我拍摄了一下,供大家阅览。


偏有人心存杂念,
奈何?

以前人,
要是直夸人家字好,
相当于说人家诗文不好,
与骂人也就很接近了。


今天书法是单独的艺术了,
但是艺术史还是要学习的。

年70可以,
年90就未必成啊,


文征明可以啊,
那么文征明就很了不起?

一些新的信息还是值得大家分享的。


一些私人藏起来就没有意思了。

启功的字当然还是好的,
但是比较一下就知道差距在那里了。

字不能写得太尖锐,
也就是不能“妄生圭角”。


要圆浑才好。

何绍基一旦厚实,
启功马上就架不住了。





你只要把王羲之的书法贴出来,
就可以发现你没有看到的那一面,
就是“圆浑厚实”。

天下也有认为启功比何绍基好的。


这就是书法界胡扯的事情多的原因。

宾南说:
没有崇拜说明你还不知道高山。
不知道高山,给你树叶也没有用。
因为你没有眼睛。

要有一点历史观,
赞扬何绍基,
可以说是最近150年来大家一直做的事情,
也就你自己不理解,不知道,
这也就罢了,
何苦为你自己那点小想法,
在这里,
说大话闪舌头。

是不是权威,
不是我说了算的,也不是你说了算的。


但是你要“绝倒”,
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哈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92#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20:31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20:26
启功1974年7月给林散之的信件,其中信息不少
发表于 2009-10-18 23:19:07

沈尹默书法的问题


发表于 2009-10-14 23:18:00


今天第三次看谢稚柳画展,
有一件沈尹默长篇大字题跋,
仔细看了,
沈尹默的书法,
单字还是比较圆浑的,
照顾得比较好,
但是整篇作品,没有起伏,也没有节奏感。


作为单字,
也不敢于冒险,
都是走在平地上,
审美创新不够。


沈尹默的一些小字,
由于在小范围有些随意,
所以显得有些好看,
其实依然没有思想上的创新,依然不是真的创新。



实话实说,
只是看常规展览,顺便看谢稚柳展览,谈不上特别喜欢。

这个说法是有来源的,
当时一个人的纪录。


谁记的,我记不得了,
1980年代的文章中有引用的。

我没有成名,
我一个普通人,
很开心。

说错了,
现在是评论好,才能写好字。

看清方向才能写好字,
这是21世纪写字的优势所在。

唐代以来,
说话有说服力的书法评论家,
未必字都好。


这些大问题,
21世纪了,要有基本认识。


不能停留在19世纪。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20:41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20:31
沈尹默书法的问题

上海博物馆的藏品来源


发表于 2009-10-10 09:59:28


宋元书画部分,
看起来,
很多都是当时北京人看不懂的,
才被上海博物馆买到的,
看来当时也面临着古书画人们懂不懂的问题。


有些书画,
略有异常,
北京就不敢买,
现在看来,
是北京张珩、徐邦达当时还不成熟。


叶恭绰给徐森玉推介韵古斋于仲民信件说:“于君有梁楷卷颇异常类,可一观也。宋道君芦雁,北归无所遇,华东不妨再商耳”。
于是,《八高僧图》,《柳鸦芦雁图》,就进入上海博物馆的收藏。
现在成为上海最好的藏品啦。


叶恭绰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鸭头丸》,《高闲千字文》,也是他的藏品,后来进入上海博物馆,
他似乎也很想在收藏上有一番见解。


他的信件中还说过:
陈叔通昨来访,说及近日收藏似仍拘于有大名诸家,而不能放开眼界,云云,,,,,


但是他自己后来也不免上当。。。。

与谢稚柳有关系的那个靳伯声,
为上海博物馆带来了《高逸图》,水墨本《烟江叠嶂图》,《幽谷图》,《古木遥山图》,
可信的,差一些的,
统统进了上海博物馆的库房。

从收藏上来看,
上海博物馆一直是全国的激进派。


所以才会有《歌乐图》《望贤迎驾图》《雪景山水》等优秀的、在当时还不引人注意的宋画入藏。



历来葬送于书法的天才,
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高的,
书法,是天才的屠宰场,
令人扼腕长叹。

194#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20:43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20:41
上海博物馆的藏品来源

那把8000多万的椅子,是上海人买的


发表于 2009-10-9 17:20:56
又是刘益谦?


听说买家还买了青花瓶子,3000万。

直接花费上亿资金买这些东西的人,
其实也不多。

一个紫檀椅子,这个价格还真难说,
上海博物馆里面就放着几个呢,
故宫就别提了。


当然啦,
8000万的那种八大山人,
全世界也一大把,
但是那个价格,也许应该看作买家有些别的意思。

我感觉到,
第一次新闻中说“上海人”,
其实记者应该知道是谁,
只是不好意思说。


195#
 楼主| 发表于 2013-9-30 20:48 | 只看该作者
奉橘 发表于 2013-9-30 20:43
那把8000多万的椅子,是上海人买的

诗史


发表于 2009-9-30 12:45:18


绘画史,接近诗史,
你把诗词都阅读了,
甚至都会背诵了,
你就会有自己的喜好,
自己的鉴赏,
自己的判断标准。


而且,
你可以不理会标准教科书的说法,
自己喜欢某一些诗词,
没有人可干扰。


但是一旦这个范围扩大,
在一定范围内交流你的感受,
你就得面对那个标准教科书,
即便你反对,
也得首先面对。


所以说,终究来看,
没有个人的“诗史”,只有大众的“诗史”。

现在玩书法的人,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以为他自己认识到的书法史,
就是大众的书法史。

你能意识到标准教科书在演变,
已经很好了,
其实,
标准教科书正是在演变。


这引导了市场的大方向。

什么叫标准教科书?


1981年出版的《八大山人书画集》,
32开,黑白版,
这就是标准教科书。


什么是标准教科书的演变?


1981年版本的书中,
223页,《与石涛合作兰竹》这样的作品,
在拍卖中流标,
就是因为知识的进步,
标准教科书发生了演变。


不能等到下一本书籍出来,发生变化,
才认识到发生了“演变”,
那就晚了,
太晚了。

如果没有分辨能力,
那么只好盲从教科书了。


我们讨论的前提就是分辨能力的基础上。


否则,
如何知道,
你个人的“书法史”,与大众的“书法史”,哪个更有趣?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5-6 14:40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