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5345|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超级长,一下整出好几百年的知识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1 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宜兴紫砂陶大事记
资料来源:宜兴紫砂陶艺网

公元前 16世纪~前221 年(商周春秋战国) 太湖地区出现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

公元 25~220 年(东汉时期) 宜兴已烧造釉陶,出现南山窑(均山窑)。

公元 220~589 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宜兴烧造青瓷,技艺日臻完善。

公元 581~600 年(隋开皇年间) 宜兴烧造白砂胎绿釉器。

公元 618~907 年(唐代) 宜兴开始使用匣钵烧制青瓷产品。

公元 960~1279 年(宋代) 宜兴开始烧造紫砂器。

公元 1386 年(洪武十九年) 为皇室制作大龙缸。洪武后期,生产宜兴均陶,欧(子明)窑问世。

公元 1506~1521 年(明正德年间) 宜兴紫砂供春壶面世。

公元 1573~1620 年(明万历年间) 欧子明烧造的均釉陶器为世人所珍,称“欧窑”。

公元 1651 年(清顺治八年) 宜兴汤渡窑户林十万为宫廷烧造御器——大龙缸。

公元 1700 年(清康熙三十九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各式宜兴大缸,用以存放生鸦片胶。

公元 1726~1732 年(清雍正四至十年) 宜兴大缸制作由“卡把法”向“片子镶接法” 演变,工效提高一倍。

公元 1729~1733 年(清雍正七至十一年) 宜兴三次为宫廷内务府造办处制造双管瓜棱瓶、鳅耳乳足三足炉和霁青、霁红陶钵等仿钧产品。

公元 1736~1820 年(清乾隆、嘉庆年间) 宜兴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烧造的宜均陶器以釉彩丰富而著名,称“葛窑”。

公元 1796~1820 年(嘉庆年间) 荆溪县知事陈曼生与紫砂名手杨彭年合作设计了18把紫砂壶,款式各异,制作精美。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关心民间工艺的官吏,便将这些紫砂壶取名为“曼生壶”。

公元 1824 年(清道光二十二年) 宜兴各式大缸经上海“鲍鼎泰”陶器行远销东南亚各国。

公元 1878 年(清光绪四年) 宜兴紫砂匠金师恒应日本常滑鲤江高须的邀请,东渡日本传艺,从学者有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人,金士恒被当地奉为陶业先师。

公元 1875~1908 年(清光绪年间)
    江苏陶器大量出口东南亚、日本、墨西哥及南美各地。
    丁山白宕鲍、陈二氏于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年)在新加坡开办“鼎生福”陶瓷店。

公元 1910 年(清宣统二年) 高1米的均釉大缸获南洋劝业会奖状;均釉特大花盆获南京工艺赛会金质奖章,该产品后被日本商人和田以重金购买收藏。

公元 1912 年(民国元年) 宜兴葛逸云与日本商人和田合资在大阪开设陶器店。

公元 1915 年(民国 4 年) 9 月 2 日 ,“葛德和”和“利永公司”生产的陶器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得头等奖和二等奖。

公元 1917 年(民国 6 年) 江苏省实业厅投资宜兴兴办永利、利永陶业股份公司。

公元 1919 年(民国 8 年)
    宜兴潜洛窑户张兰舟试制成功汽灯用陶瓷三脚泥龙头。
    北洋政府江苏省公署派员到宜兴视察陶业生产。

公元 1921 年(民国 10 年) 利永陶器公司在蜀山开办“利永陶工传习所”,并建30米龙窑1座。

公元 1925 年(民国 14 年) 10 月,葛定梅首次为苏州宝恩寺烧制金黄色琉璃瓦。

公元 1926 年(民国 15 年) 宜兴陶器大件和多式茶壶杯碟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

公元 1928 年(民国 17 年) 宜兴陶工顾浩元、郭佩勋等人制成化工陶瓷面砖与管道。

公元 1930 年(民国 19 年) 宜兴紫砂陶瓷在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银牌奖。

公元 1931 年(民国 20 年) 江苏宜兴公立职业学校建立,设陶工科( 1932 年陶工科改为窑业科)。同时在江苏省立陶器工厂旧址设立制陶工厂。

公元 1932 年(民国 21 年)
    宜兴潜洛张兰舟、张良金兄弟从美商“勒勃氏瓷器公司”引进技术图纸,建成省内第一座倒焰窑。
    紫砂艺人朱可心的作品“云龙鼎”参加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并获得优秀奖。

公元 1935 年(民国 24 年)
    紫砂名手范大生的作品“鹰”参加伦敦博览会获得奖状和奖章。
    均陶制品“蟠桃核笔洗”参加英国伦敦博览会获得奖状和奖章。

公元 1936 年(民国 25 年)
    宜兴龙窑多达 76 座,全年共烧 4740 窑,为宜兴陶业历史上鼎盛的一年。
    宜兴潜洛窑户崔鹤鸣与上海商人万国安合股开办省第一家低压电瓷厂,定名“鹤鸣窑业厂”。
    均陶鹬蚌式笔洗在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被誉为“名器名陶,天下无类”。

公元 1937 年(民国 26 年) 11 月 30 日 ,日军侵入丁蜀镇。两年中有 23 座龙窑相继被日军强占改作碉堡或炮台。

公元 1946 年(民国 35 年)
    是年,宜兴“高大昌”陶器工场场主高汝舟与上海建筑工程师董乃康利用当地白泥试制成卫生陶瓷坐便器及水箱等。
    宜兴陶新厂生产的金星绿釉西班牙瓦 30 万件销往国外


1950 年 3 月 22 日 ,宜兴县人民银行给当地陶业发放折实贷款大米 1.5 万斤,帮助恢复生产。

1952 年
    1 月,宜兴丁蜀镇部分烈军属创办釉水厂(后为宜兴釉水厂)。
    2 月,江苏陶瓷行业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1954 年 4 月,宜兴丁山 464 户小窑户组成陶业生产供销合作社。

1955 年
    9 月,江苏供销社合作社宜兴陶瓷批发站成立,推广流水作业法。
    10 月 1 日 ,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蜀山紫砂工场招考第一批有文化的青年 26 名学习紫砂陶技艺。
    12 月,我国第一套均釉蟠龙陶台问世,制作者魏红春,贴花杨耀生和谈金荣。 是年,省内第一套蟠龙圆陶台问世,由魏洪春制坯,杨耀生、谈金荣贴花。

1956 年
    2 月 10 日 ,宜兴县陶瓷公司成立。
    12 月 10 日 ,宜兴丁蜀镇举行陶业新工具操作表演示范,近万人观摩。

1957 年
    2 月 10 日 ,大新陶瓷厂工人侯士明、董连大两人试制成功“五口耐酸坛”,质量胜过进口货,而且造价比进口货降低 4/5 ,这种专用于制药工业耐酸坛,过去全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
    7 月 22~28 日,紫砂艺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受到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的接见。

1958 年 4 月 15 日 ,宜兴县丁蜀镇陶瓷技术研究所成立。

1959 年
    10 月,紫砂艺人任淦庭被评为工业特等劳动模范,参加全国群英大会。
    是年,南京博物院在丁蜀镇均山西麓大公塘山谷附近,发现宜兴古代青瓷窑址。经测定,陶瓷碎片与周墓墩中出土的西晋青瓷属同一时代。
    是年,紫砂女工许慈媛制作的提梁竹节壶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的展览。

1963 年,宜兴青瓷首次出口 500 件。

1966 年 1 月中旬,宜兴精陶厂的精陶产品和建筑陶瓷厂的琉璃瓦发运香港,参加“中国陶瓷器展览会”。

1968 年 12 月 28 日 ,著名紫砂刻画装饰艺人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 78 岁。

1972 年,国家投资 258 万元,在宜兴黄龙山西侧新建 4 号井甲泥矿。 宜兴瓷厂、红星陶瓷厂(均陶工艺厂)分别制成大型木莲花盆作为祝贺金日成 60 寿辰的国家礼品。

1974 年 5 月,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制成“宜兴花釉”。

1975 年 11 月,南京大学历史系蒋赞初带领师生 30 余人,到宜兴参与古窑址普查工作。

1979 年 9 月 1 日 ,“宜兴陶瓷展览”在北京故宫举办。 是年,宜兴东风陶瓷厂许建中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宜兴紫砂工艺厂沈蘧华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981 年 7 月初,宜兴紫砂工艺厂的 29 件(套)紫砂器运往加拿大,参加 8 月举办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会”。 10 月,江苏陶瓷艺术家小组宋伯胤、顾景舟、徐秀棠、高海庚一行四人应邀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

1982 年 2 月上旬,著名画家、安徽省国画院副院长韩美林到宜兴丁蜀传艺并创作。

1983 年
    1 月 1 日 ,宜兴陶瓷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 28624.68 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 2617.71 平方米,内设古陶、紫砂、均陶、精陶、青瓷、美彩陶、工业卫生陶、名人名作、新产品等 9 个展览室。
    5 月,宜兴均陶 2.26 米 高的石竹大花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展出,并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当地政府。
    7 月下旬,“宜兴陶瓷展览会”在日本横滨开幕,展出紫砂、均陶、青瓷精品 430 件(套)。
    9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方圆牌紫砂茶具”获国家金质奖。

1984 年
    3 月 16 日 ,宜兴紫砂工艺师李昌鸿赴美国参加新奥尔良国际博览会,这是紫砂艺人第一次参加国际博览会。
    4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竹简茶具”、“百寿瓶”荣获民主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宜兴陶业界知名人士华荫棠将珍藏多年的紫砂古壶、清嘉庆年间名家杨凤年制作的“风卷葵”和“竹段”各一把,献给了宜兴陶瓷陈列馆。
    丁蜀医院中医杨葆清将邵大亨制作的“掇球”献给陶瓷陈列馆。
    9 月中旬,宜兴瓷厂特制 3500 件青瓷仿哥窑纹片釉花瓶,由共青团中央分赠来中国参加中日青年友好联欢的日本青年。
    宜兴紫砂工艺厂顾绍培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翌年全国总工会授予“五 · 一劳动奖章”)。

1985 年
    1 月 1 日 ,宜兴邮堂乡西溪村发现距今约 5000 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出土有陶片、陶鼎足、陶壶、陶罐等。
    1 月 18 日 ,江苏陶瓷精品 682 件(套)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国陶瓷展览”。
    3 月中旬,科教片《紫砂陶》由文化部译成英、法、俄、西班牙、葡萄牙等语言对外发行。
    5 月 1 日 ,全国总工会授予紫砂助理工艺师顾绍培“五一劳动奖章”。

1986 年 12 月,宜兴陶瓷公司地质队于丁蜀镇青龙山发现一大型甲泥矿,其储量约 1300 万吨。

1987 年
    1 月 20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为国务院办公厅定制特大紫砂百寿瓶,作为中南海紫光阁陈设品。
    5 月,宜兴选送紫砂 40 件、均陶 20 件、青瓷 24 件(套)供中南海紫光阁接见厅陈列用,国务院发给生产单位荣誉证书。

1988 年
    1 月 28 日 ,在江苏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宜兴紫砂厂工艺师谭泉海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2 月 25 日 ,国家质量奖评定委员会授予宜兴均陶工艺厂“均釉园林陶”银牌奖。
    3 月 6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助理工艺美术师顾绍培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山东省总工会合编的《职工自学成才辞典》。
    3 月 14 日 ,中共江苏省委授予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副所长汪寅仙优秀党员称号。
    3 月 16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为七届全国人大和七届政协会议赶制的一万套刻有“全国七届人大政协会议留念”字样的“小水平茶具”,由空军某部运抵首都北京。
    4 月 21 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被誉为“壶艺泰斗”的宜兴紫砂工艺厂 71 岁著名工艺师顾景舟“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5 月 7 日 ,市委、市政府在丁蜀镇举办首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参加这次陶艺节的中外来宾 791 人。中顾委委员江渭清和江苏省副省长李授章为陶艺节剪彩。
    6 月 30 日 ,由香港市政局主办,香港双鱼艺瓷有限公司赞助的“当代宜兴陶瓷陶艺展”在香港隆重开幕,展出 500 多件(套)紫砂精品,其中助理工艺师鲍仲梅用黄金镶嵌的“三阴喜壶”开创了紫砂装饰的新天地。
    9 月 9 日 ,宜兴陶瓷公司副经理田志芳、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唐伯年、助理工艺师谢曼伦、宜兴均陶工艺厂厂长胡国荣及紫砂二厂范永良,赴美国参加中美合资天山有限公司在纽约和芝加哥两大城市举办的“中国节”紫砂工艺陶瓷展览。
    10 月 6 日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日中陶艺交流协会举办的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在日本东京开幕,宜兴市副市长林德意前往参加开幕式。 1000 多件优秀陶瓷艺术作品在展览会上展出。展览期间,工艺美术师汪寅仙、助理工艺美术师张红华等现场表演紫砂艺陶的制作技术。
    11 月 1 日 ,江苏省授予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师汪寅仙“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
    2 月 9 日 ,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的紫砂茶具获农业部 1988 年优质产品称号。
    7 月 23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的中高档茶具、均陶工艺厂的均釉园林陈设陶、精陶厂的硬质精陶获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金牌;宜兴青瓷厂的青瓷获银牌。
    7 月 26 日 ,季益顺创作的《环食奇光》,张守智、刘建平合作的《夜之神》,徐维民创作的《烛的奉献》,吴鸣、葛陶中创作的《日月星》在日本东京第二届“美浓国际现代陶艺展评会”上获入选奖。
    8 月 29 日 ,宜兴陶瓷陈列馆高级紫砂工艺师吕尧臣,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精心制作了一尊“熊猫壶”,以奖励本届亚运会第一块金牌获得者,并专程将熊猫壶送往北京亚运会,在捐赠仪式上,张百发主任代表组委会,授予了吕尧臣“支持亚运”荣誉证书。
    9 月 24 日 ,紫砂高级工艺师汪寅仙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1990 年
    2 月 2 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省人大主任韩培信、无锡市委书记刘济民等来宜兴视察,并参观了紫砂工艺厂、精陶厂和陶瓷陈列馆。彭冲副委员长为宜兴题词:“宜兴腾飞”;为精陶厂题词:“精湛工艺品质优,畅销四海名扬五洲”;为紫砂工艺厂题词:“东方明珠,紫砂一绝”;为《宜兴报》复刊十周年题词:“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8 月 17 日 ,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探明宜兴市丁蜀镇北部的黄龙山山麓,以甲泥为主的陶土蕴藏量为 1167 万吨,其中紫砂泥 41 万吨。

1991 年
    3 月 13 日 ,紫砂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捐献人民币 20 万元,创立顾景舟教育奖励基金会;紫砂高级工艺师徐汉棠捐献人民币 10 万元,创立徐汉棠儿童奖励基金会。
    3 月 22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谭泉海雕刻、装饰的《百帝图》鼻烟壶自去年获全国陶瓷展评一等奖后,日前在国际精品陶瓷展评中又获一等奖。
    4 月 25 日 ,在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的茶叶、茶具和包装设计评比中,宜兴紫砂陶茶具获得三项奖:紫砂二厂的“井栏茶具”获一等奖,“一节竹段茶具”获三等奖,市旅游工艺品厂的微型小壶获二等奖。太华乡乾元茶场的“阳羡雪芽”获优质文化名茶奖。
    8 月 21 日 ,宜兴紫砂四厂残疾青工夏淑君于 12 至 14 日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展能节上,与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0 余名残疾人的激烈竞争中,夺得制陶金牌。并受到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接见,今日载誉而归。
    9 月 30 日 ,宜兴陶瓷陈列馆陶瓷古作坊艺人邵九林、张裕福、陈品寿经过 6 个月的设计制作,特大紫砂壶—五福百寿壶今日在丁蜀镇烧制成功,并发运南京“陶都精品展”中一展风姿。此壶呈紫色,高 125 公分,宽 60 公分,壶嘴、壶把之间长 120 公分,可容水 200 余公斤。

1992 年
    3 月 22 日 ,宜兴大新陶瓷厂王永模、承念和制作的“鲨鱼出海”和“老寿星”两件根雕作品在第二届全国名家根艺盆景迎春赛中获金牌。
    11 月 7 日 ,宜兴紫砂工艺二厂高级工艺师徐汉棠、徐秀棠兄弟应台湾民间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赴台进行为期 12 天的紫砂文化艺术交流。

1993 年
    3 月由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承制的展示宜兴紫砂古朴风貌和东亚运动会特定标志图案的“茄段壶”和“掇球壶”,被东亚运嘉定县柔道赛区选中,作为赠送 8 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选手和贵宾的礼品。
    6 月 20 — 24 日,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 93 科技专利博览会上,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紫砂泥绘装饰壶》、《紫砂色泥塑形壶》获金牌。

1994 年
    5 月 4~7 日,为期 5 天的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设计创作评比在宜兴揭晓,来自 15 个省市的 1041 件(套)作品参评,有 106 件获奖。宜兴参评 452 件(套),获一等奖 8 个,二等奖 16 个,三等奖 18 个,占获奖总数的 40% 。宜兴陶瓷公司在江苏省陶瓷获奖的 42 个作品中占 37 个,并包揽 8 个一等奖, 16 个二等奖。
    5 月 5 日 ,《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宜兴紫砂工艺厂举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由王虎鸣设计,一套四枚,票面的 4 把茶壶分别为明代时大彬的三足圆壶、清初陈鸣远的四足方壶、嘉道年间邵大亨的八卦束竹壶和现代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提壁壶。此套邮票由邮电部向全国及世界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1995 年 11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汪寅仙、蒋蓉,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吕尧臣,宜兴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的徐秀棠被评定为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师。

1996 年 5 月,丁蜀镇东方陶瓷工艺厂创制的特大紫砂汉方壶壶壁仅厚 2 厘米,重 280.25 千克,高 127.6 厘米,宽 162 厘米,容量 725 升 。经世界吉尼斯总部核实,为世界紫砂壶之最,将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1998 年
    [98 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 ] 5 月 25 日 ,由宜兴市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 宜兴陶瓷公司、宜兴陶艺协会承办的 98 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暨中外陶艺界作品邀请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隆重举行。
    5 月 12 日 ,宜兴地区鲍志强、周尊严、吴鸣、蒋彦、许艳春等 25 位紫砂陶艺家向无锡市博物馆捐赠了 25 件紫砂作品。
    宜兴陶瓷博物馆高级工艺师吴培林制作的《荆溪十景》系列紫砂壶,在北京举办的 98 首届国际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1999 年 6 月 8 日 ,经国务院港澳办同意,中共中央外宣传批准,宜兴蜀古紫砂工艺厂创制的“迎澳门回归祖国”紫砂工艺纪念品成为国家级礼品。

2000 年
    4 月 20 日 ,由宜兴陶瓷博物馆征样、杭州卷烟厂发行的“宜兴紫砂作品百图”烟标上市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
    12 月,国家邮政局发行紫砂艺术品 2001 年贺年明信片一套 6 张,明信片图案分别由蒋蓉的“湖塘清趣”壶、汪寅仙的“千禧”壶、吕尧臣的“大漠风情”壶、徐秀棠的陶塑“除三害”、谭泉海的陶刻“千寿”挂盘和徐汉棠的“古兽窥今”壶组成。

2001 年
    5 月 30 日 ~ 6 月 2 日 , 2001 年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暨陶艺展在陶瓷博物馆举行。本届陶研会和陶艺展由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和美国中华陶艺学会承办。 500 多位海内外来宾和记者出席开幕式, 300 多位陶艺工作者参加研讨会和陶艺展,收到参展作品 700 件(套)、学术论文 62 篇,共有 144 件作品获奖。
    10 月,由上海鸿运斋和宜兴醉陶居联合创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及其儿子吕俊杰工艺师设计制作的“申奥成功壶”出窑。该壶呈奖杯造型,容量 550 毫升,用紫红砂精制,壶体两侧分别镌刻何振梁的题字“申奥成功”和萨马兰奇的签名,壶肩浮雕奥运五环,壶盖钮是北京天坛造型。

2002 年
    4 月,在全国旅游交易会期间,宜兴市葛盛陶庄青年陶艺家葛韬送评的紫砂陶板“江南民居”获银奖,市搭建的旅游展台获优胜奖。
    5 月 26 日 ,宜兴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紫砂作品选》个性化邮票举行首发式,这是全国发行的首套以个人作品为内容的个性化邮票。

2003 年
    8 月,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被中国陶瓷行业协会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至此,宜兴共有 11 人被评为国家级陶瓷艺术(工艺美术)大师。
    10 月,中国首次陶瓷产业发展论坛在陶都丁蜀镇举办。

2004 年
    7 月 22 日 ,市陶瓷艺术版权保护中心成立。中心成立后将对现有中级职称以上的陶艺工作者及其作品登记,打击制假、贩假现象,增强陶艺工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保证陶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9 月 17 日 ,由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无锡市广播电视局和宜兴市政府、宜兴方圆紫砂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大型电视艺术片《中国紫砂》在宜兴开机。《中国紫砂》是全国首都全面、系统展示中国紫砂艺术的大型艺术片。

2006 年 10 月 28 日,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活动开幕。

2#
发表于 2008-9-11 22:5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
3#
发表于 2008-9-11 23:01 | 只看该作者
够长的.
4#
发表于 2008-9-11 23: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吓先~~~~
5#
发表于 2008-9-11 23:38 | 只看该作者
超人辛苦了。这份宝贵的资料,迟一些转移到实话实说。
6#
发表于 2008-9-12 00:58 | 只看该作者
藏喽,楼主认真的说.
7#
发表于 2008-9-12 06:40 | 只看该作者
此帖作为永久收藏
8#
发表于 2008-9-12 09:00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地球超人在2008-9-11 22:44:04的发言:

宜兴紫砂陶大事记
资料来源:宜兴紫砂陶艺网

公元前 16世纪~前221 年(商周春秋战国) 太湖地区出现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

公元 25~220 年(东汉时期) 宜兴已烧造釉陶,出现南山窑(均山窑)。

公元 220~589 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宜兴烧造青瓷,技艺日臻完善。

公元 581~600 年(隋开皇年间) 宜兴烧造白砂胎绿釉器。

公元 618~907 年(唐代) 宜兴开始使用匣钵烧制青瓷产品。

公元 960~1279 年(宋代) 宜兴开始烧造紫砂器。

公元 1386 年(洪武十九年) 为皇室制作大龙缸。洪武后期,生产宜兴均陶,欧(子明)窑问世。

公元 1506~1521 年(明正德年间) 宜兴紫砂供春壶面世。

公元 1573~1620 年(明万历年间) 欧子明烧造的均釉陶器为世人所珍,称“欧窑”。

公元 1651 年(清顺治八年) 宜兴汤渡窑户林十万为宫廷烧造御器——大龙缸。

公元 1700 年(清康熙三十九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订购各式宜兴大缸,用以存放生鸦片胶。

公元 1726~1732 年(清雍正四至十年) 宜兴大缸制作由“卡把法”向“片子镶接法” 演变,工效提高一倍。

公元 1729~1733 年(清雍正七至十一年) 宜兴三次为宫廷内务府造办处制造双管瓜棱瓶、鳅耳乳足三足炉和霁青、霁红陶钵等仿钧产品。

公元 1736~1820 年(清乾隆、嘉庆年间) 宜兴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烧造的宜均陶器以釉彩丰富而著名,称“葛窑”。

公元 1796~1820 年(嘉庆年间) 荆溪县知事陈曼生与紫砂名手杨彭年合作设计了18把紫砂壶,款式各异,制作精美。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关心民间工艺的官吏,便将这些紫砂壶取名为“曼生壶”。

公元 1824 年(清道光二十二年) 宜兴各式大缸经上海“鲍鼎泰”陶器行远销东南亚各国。

公元 1878 年(清光绪四年) 宜兴紫砂匠金师恒应日本常滑鲤江高须的邀请,东渡日本传艺,从学者有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人,金士恒被当地奉为陶业先师。

公元 1875~1908 年(清光绪年间)
    江苏陶器大量出口东南亚、日本、墨西哥及南美各地。
    丁山白宕鲍、陈二氏于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年)在新加坡开办“鼎生福”陶瓷店。

公元 1910 年(清宣统二年) 高1米的均釉大缸获南洋劝业会奖状;均釉特大花盆获南京工艺赛会金质奖章,该产品后被日本商人和田以重金购买收藏。

公元 1912 年(民国元年) 宜兴葛逸云与日本商人和田合资在大阪开设陶器店。

公元 1915 年(民国 4 年) 9 月 2 日 ,“葛德和”和“利永公司”生产的陶器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得头等奖和二等奖。

公元 1917 年(民国 6 年) 江苏省实业厅投资宜兴兴办永利、利永陶业股份公司。

公元 1919 年(民国 8 年)
    宜兴潜洛窑户张兰舟试制成功汽灯用陶瓷三脚泥龙头。
    北洋政府江苏省公署派员到宜兴视察陶业生产。

公元 1921 年(民国 10 年) 利永陶器公司在蜀山开办“利永陶工传习所”,并建30米龙窑1座。

公元 1925 年(民国 14 年) 10 月,葛定梅首次为苏州宝恩寺烧制金黄色琉璃瓦。

公元 1926 年(民国 15 年) 宜兴陶器大件和多式茶壶杯碟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得特等奖。

公元 1928 年(民国 17 年) 宜兴陶工顾浩元、郭佩勋等人制成化工陶瓷面砖与管道。

公元 1930 年(民国 19 年) 宜兴紫砂陶瓷在比利时世界博览会获银牌奖。

公元 1931 年(民国 20 年) 江苏宜兴公立职业学校建立,设陶工科( 1932 年陶工科改为窑业科)。同时在江苏省立陶器工厂旧址设立制陶工厂。

公元 1932 年(民国 21 年)
    宜兴潜洛张兰舟、张良金兄弟从美商“勒勃氏瓷器公司”引进技术图纸,建成省内第一座倒焰窑。
    紫砂艺人朱可心的作品“云龙鼎”参加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并获得优秀奖。

公元 1935 年(民国 24 年)
    紫砂名手范大生的作品“鹰”参加伦敦博览会获得奖状和奖章。
    均陶制品“蟠桃核笔洗”参加英国伦敦博览会获得奖状和奖章。

公元 1936 年(民国 25 年)
    宜兴龙窑多达 76 座,全年共烧 4740 窑,为宜兴陶业历史上鼎盛的一年。
    宜兴潜洛窑户崔鹤鸣与上海商人万国安合股开办省第一家低压电瓷厂,定名“鹤鸣窑业厂”。
    均陶鹬蚌式笔洗在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上展出,被誉为“名器名陶,天下无类”。

公元 1937 年(民国 26 年) 11 月 30 日 ,日军侵入丁蜀镇。两年中有 23 座龙窑相继被日军强占改作碉堡或炮台。

公元 1946 年(民国 35 年)
    是年,宜兴“高大昌”陶器工场场主高汝舟与上海建筑工程师董乃康利用当地白泥试制成卫生陶瓷坐便器及水箱等。
    宜兴陶新厂生产的金星绿釉西班牙瓦 30 万件销往国外


1950 年 3 月 22 日 ,宜兴县人民银行给当地陶业发放折实贷款大米 1.5 万斤,帮助恢复生产。

1952 年
    1 月,宜兴丁蜀镇部分烈军属创办釉水厂(后为宜兴釉水厂)。
    2 月,江苏陶瓷行业第一个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1954 年 4 月,宜兴丁山 464 户小窑户组成陶业生产供销合作社。

1955 年
    9 月,江苏供销社合作社宜兴陶瓷批发站成立,推广流水作业法。
    10 月 1 日 ,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蜀山紫砂工场招考第一批有文化的青年 26 名学习紫砂陶技艺。
    12 月,我国第一套均釉蟠龙陶台问世,制作者魏红春,贴花杨耀生和谈金荣。 是年,省内第一套蟠龙圆陶台问世,由魏洪春制坯,杨耀生、谈金荣贴花。

1956 年
    2 月 10 日 ,宜兴县陶瓷公司成立。
    12 月 10 日 ,宜兴丁蜀镇举行陶业新工具操作表演示范,近万人观摩。

1957 年
    2 月 10 日 ,大新陶瓷厂工人侯士明、董连大两人试制成功“五口耐酸坛”,质量胜过进口货,而且造价比进口货降低 4/5 ,这种专用于制药工业耐酸坛,过去全靠国外进口,价格昂贵。
    7 月 22~28 日,紫砂艺人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受到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的接见。

1958 年 4 月 15 日 ,宜兴县丁蜀镇陶瓷技术研究所成立。

1959 年
    10 月,紫砂艺人任淦庭被评为工业特等劳动模范,参加全国群英大会。
    是年,南京博物院在丁蜀镇均山西麓大公塘山谷附近,发现宜兴古代青瓷窑址。经测定,陶瓷碎片与周墓墩中出土的西晋青瓷属同一时代。
    是年,紫砂女工许慈媛制作的提梁竹节壶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的展览。

1963 年,宜兴青瓷首次出口 500 件。

1966 年 1 月中旬,宜兴精陶厂的精陶产品和建筑陶瓷厂的琉璃瓦发运香港,参加“中国陶瓷器展览会”。

1968 年 12 月 28 日 ,著名紫砂刻画装饰艺人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 78 岁。

1972 年,国家投资 258 万元,在宜兴黄龙山西侧新建 4 号井甲泥矿。 宜兴瓷厂、红星陶瓷厂(均陶工艺厂)分别制成大型木莲花盆作为祝贺金日成 60 寿辰的国家礼品。

1974 年 5 月,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制成“宜兴花釉”。

1975 年 11 月,南京大学历史系蒋赞初带领师生 30 余人,到宜兴参与古窑址普查工作。

1979 年 9 月 1 日 ,“宜兴陶瓷展览”在北京故宫举办。 是年,宜兴东风陶瓷厂许建中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宜兴紫砂工艺厂沈蘧华被全国妇联命名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981 年 7 月初,宜兴紫砂工艺厂的 29 件(套)紫砂器运往加拿大,参加 8 月举办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览会”。 10 月,江苏陶瓷艺术家小组宋伯胤、顾景舟、徐秀棠、高海庚一行四人应邀赴香港参加第六届亚洲艺术节。

1982 年 2 月上旬,著名画家、安徽省国画院副院长韩美林到宜兴丁蜀传艺并创作。

1983 年
    1 月 1 日 ,宜兴陶瓷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 28624.68 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 2617.71 平方米,内设古陶、紫砂、均陶、精陶、青瓷、美彩陶、工业卫生陶、名人名作、新产品等 9 个展览室。
    5 月,宜兴均陶 2.26 米 高的石竹大花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展出,并作为国家礼品馈赠当地政府。
    7 月下旬,“宜兴陶瓷展览会”在日本横滨开幕,展出紫砂、均陶、青瓷精品 430 件(套)。
    9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方圆牌紫砂茶具”获国家金质奖。

1984 年
    3 月 16 日 ,宜兴紫砂工艺师李昌鸿赴美国参加新奥尔良国际博览会,这是紫砂艺人第一次参加国际博览会。
    4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竹简茶具”、“百寿瓶”荣获民主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宜兴陶业界知名人士华荫棠将珍藏多年的紫砂古壶、清嘉庆年间名家杨凤年制作的“风卷葵”和“竹段”各一把,献给了宜兴陶瓷陈列馆。
    丁蜀医院中医杨葆清将邵大亨制作的“掇球”献给陶瓷陈列馆。
    9 月中旬,宜兴瓷厂特制 3500 件青瓷仿哥窑纹片釉花瓶,由共青团中央分赠来中国参加中日青年友好联欢的日本青年。
    宜兴紫砂工艺厂顾绍培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翌年全国总工会授予“五 · 一劳动奖章”)。

1985 年
    1 月 1 日 ,宜兴邮堂乡西溪村发现距今约 5000 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出土有陶片、陶鼎足、陶壶、陶罐等。
    1 月 18 日 ,江苏陶瓷精品 682 件(套)参加在香港举办的“中国陶瓷展览”。
    3 月中旬,科教片《紫砂陶》由文化部译成英、法、俄、西班牙、葡萄牙等语言对外发行。
    5 月 1 日 ,全国总工会授予紫砂助理工艺师顾绍培“五一劳动奖章”。

1986 年 12 月,宜兴陶瓷公司地质队于丁蜀镇青龙山发现一大型甲泥矿,其储量约 1300 万吨。

1987 年
    1 月 20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为国务院办公厅定制特大紫砂百寿瓶,作为中南海紫光阁陈设品。
    5 月,宜兴选送紫砂 40 件、均陶 20 件、青瓷 24 件(套)供中南海紫光阁接见厅陈列用,国务院发给生产单位荣誉证书。

1988 年
    1 月 28 日 ,在江苏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宜兴紫砂厂工艺师谭泉海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2 月 25 日 ,国家质量奖评定委员会授予宜兴均陶工艺厂“均釉园林陶”银牌奖。
    3 月 6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助理工艺美术师顾绍培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山东省总工会合编的《职工自学成才辞典》。
    3 月 14 日 ,中共江苏省委授予紫砂工艺厂研究所副所长汪寅仙优秀党员称号。
    3 月 16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为七届全国人大和七届政协会议赶制的一万套刻有“全国七届人大政协会议留念”字样的“小水平茶具”,由空军某部运抵首都北京。
    4 月 21 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被誉为“壶艺泰斗”的宜兴紫砂工艺厂 71 岁著名工艺师顾景舟“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5 月 7 日 ,市委、市政府在丁蜀镇举办首届“中国宜兴陶瓷艺术节”。参加这次陶艺节的中外来宾 791 人。中顾委委员江渭清和江苏省副省长李授章为陶艺节剪彩。
    6 月 30 日 ,由香港市政局主办,香港双鱼艺瓷有限公司赞助的“当代宜兴陶瓷陶艺展”在香港隆重开幕,展出 500 多件(套)紫砂精品,其中助理工艺师鲍仲梅用黄金镶嵌的“三阴喜壶”开创了紫砂装饰的新天地。
    9 月 9 日 ,宜兴陶瓷公司副经理田志芳、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唐伯年、助理工艺师谢曼伦、宜兴均陶工艺厂厂长胡国荣及紫砂二厂范永良,赴美国参加中美合资天山有限公司在纽约和芝加哥两大城市举办的“中国节”紫砂工艺陶瓷展览。
    10 月 6 日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日中陶艺交流协会举办的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在日本东京开幕,宜兴市副市长林德意前往参加开幕式。 1000 多件优秀陶瓷艺术作品在展览会上展出。展览期间,工艺美术师汪寅仙、助理工艺美术师张红华等现场表演紫砂艺陶的制作技术。
    11 月 1 日 ,江苏省授予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师汪寅仙“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 年
    2 月 9 日 ,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的紫砂茶具获农业部 1988 年优质产品称号。
    7 月 23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的中高档茶具、均陶工艺厂的均釉园林陈设陶、精陶厂的硬质精陶获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金牌;宜兴青瓷厂的青瓷获银牌。
    7 月 26 日 ,季益顺创作的《环食奇光》,张守智、刘建平合作的《夜之神》,徐维民创作的《烛的奉献》,吴鸣、葛陶中创作的《日月星》在日本东京第二届“美浓国际现代陶艺展评会”上获入选奖。
    8 月 29 日 ,宜兴陶瓷陈列馆高级紫砂工艺师吕尧臣,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精心制作了一尊“熊猫壶”,以奖励本届亚运会第一块金牌获得者,并专程将熊猫壶送往北京亚运会,在捐赠仪式上,张百发主任代表组委会,授予了吕尧臣“支持亚运”荣誉证书。
    9 月 24 日 ,紫砂高级工艺师汪寅仙出席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

1990 年
    2 月 2 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省人大主任韩培信、无锡市委书记刘济民等来宜兴视察,并参观了紫砂工艺厂、精陶厂和陶瓷陈列馆。彭冲副委员长为宜兴题词:“宜兴腾飞”;为精陶厂题词:“精湛工艺品质优,畅销四海名扬五洲”;为紫砂工艺厂题词:“东方明珠,紫砂一绝”;为《宜兴报》复刊十周年题词:“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8 月 17 日 ,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探明宜兴市丁蜀镇北部的黄龙山山麓,以甲泥为主的陶土蕴藏量为 1167 万吨,其中紫砂泥 41 万吨。

1991 年
    3 月 13 日 ,紫砂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捐献人民币 20 万元,创立顾景舟教育奖励基金会;紫砂高级工艺师徐汉棠捐献人民币 10 万元,创立徐汉棠儿童奖励基金会。
    3 月 22 日 ,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谭泉海雕刻、装饰的《百帝图》鼻烟壶自去年获全国陶瓷展评一等奖后,日前在国际精品陶瓷展评中又获一等奖。
    4 月 25 日 ,在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的茶叶、茶具和包装设计评比中,宜兴紫砂陶茶具获得三项奖:紫砂二厂的“井栏茶具”获一等奖,“一节竹段茶具”获三等奖,市旅游工艺品厂的微型小壶获二等奖。太华乡乾元茶场的“阳羡雪芽”获优质文化名茶奖。
    8 月 21 日 ,宜兴紫砂四厂残疾青工夏淑君于 12 至 14 日在香港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展能节上,与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000 余名残疾人的激烈竞争中,夺得制陶金牌。并受到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的接见,今日载誉而归。
    9 月 30 日 ,宜兴陶瓷陈列馆陶瓷古作坊艺人邵九林、张裕福、陈品寿经过 6 个月的设计制作,特大紫砂壶—五福百寿壶今日在丁蜀镇烧制成功,并发运南京“陶都精品展”中一展风姿。此壶呈紫色,高 125 公分,宽 60 公分,壶嘴、壶把之间长 120 公分,可容水 200 余公斤。

1992 年
    3 月 22 日 ,宜兴大新陶瓷厂王永模、承念和制作的“鲨鱼出海”和“老寿星”两件根雕作品在第二届全国名家根艺盆景迎春赛中获金牌。
    11 月 7 日 ,宜兴紫砂工艺二厂高级工艺师徐汉棠、徐秀棠兄弟应台湾民间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赴台进行为期 12 天的紫砂文化艺术交流。

1993 年
    3 月由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承制的展示宜兴紫砂古朴风貌和东亚运动会特定标志图案的“茄段壶”和“掇球壶”,被东亚运嘉定县柔道赛区选中,作为赠送 8 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选手和贵宾的礼品。
    6 月 20 — 24 日,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 93 科技专利博览会上,宜兴紫砂工艺厂的《紫砂泥绘装饰壶》、《紫砂色泥塑形壶》获金牌。

1994 年
    5 月 4~7 日,为期 5 天的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设计创作评比在宜兴揭晓,来自 15 个省市的 1041 件(套)作品参评,有 106 件获奖。宜兴参评 452 件(套),获一等奖 8 个,二等奖 16 个,三等奖 18 个,占获奖总数的 40% 。宜兴陶瓷公司在江苏省陶瓷获奖的 42 个作品中占 37 个,并包揽 8 个一等奖, 16 个二等奖。
    5 月 5 日 ,《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宜兴紫砂工艺厂举行。《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由王虎鸣设计,一套四枚,票面的 4 把茶壶分别为明代时大彬的三足圆壶、清初陈鸣远的四足方壶、嘉道年间邵大亨的八卦束竹壶和现代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的提壁壶。此套邮票由邮电部向全国及世界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1995 年 11 月,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汪寅仙、蒋蓉,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吕尧臣,宜兴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的徐秀棠被评定为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师。

1996 年 5 月,丁蜀镇东方陶瓷工艺厂创制的特大紫砂汉方壶壶壁仅厚 2 厘米,重 280.25 千克,高 127.6 厘米,宽 162 厘米,容量 725 升 。经世界吉尼斯总部核实,为世界紫砂壶之最,将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1998 年
    [98 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 ] 5 月 25 日 ,由宜兴市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 宜兴陶瓷公司、宜兴陶艺协会承办的 98 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暨中外陶艺界作品邀请展在宜兴陶瓷博物馆隆重举行。
    5 月 12 日 ,宜兴地区鲍志强、周尊严、吴鸣、蒋彦、许艳春等 25 位紫砂陶艺家向无锡市博物馆捐赠了 25 件紫砂作品。
    宜兴陶瓷博物馆高级工艺师吴培林制作的《荆溪十景》系列紫砂壶,在北京举办的 98 首届国际民间工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1999 年 6 月 8 日 ,经国务院港澳办同意,中共中央外宣传批准,宜兴蜀古紫砂工艺厂创制的“迎澳门回归祖国”紫砂工艺纪念品成为国家级礼品。

2000 年
    4 月 20 日 ,由宜兴陶瓷博物馆征样、杭州卷烟厂发行的“宜兴紫砂作品百图”烟标上市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
    12 月,国家邮政局发行紫砂艺术品 2001 年贺年明信片一套 6 张,明信片图案分别由蒋蓉的“湖塘清趣”壶、汪寅仙的“千禧”壶、吕尧臣的“大漠风情”壶、徐秀棠的陶塑“除三害”、谭泉海的陶刻“千寿”挂盘和徐汉棠的“古兽窥今”壶组成。

2001 年
    5 月 30 日 ~ 6 月 2 日 , 2001 年中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暨陶艺展在陶瓷博物馆举行。本届陶研会和陶艺展由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和美国中华陶艺学会承办。 500 多位海内外来宾和记者出席开幕式, 300 多位陶艺工作者参加研讨会和陶艺展,收到参展作品 700 件(套)、学术论文 62 篇,共有 144 件作品获奖。
    10 月,由上海鸿运斋和宜兴醉陶居联合创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及其儿子吕俊杰工艺师设计制作的“申奥成功壶”出窑。该壶呈奖杯造型,容量 550 毫升,用紫红砂精制,壶体两侧分别镌刻何振梁的题字“申奥成功”和萨马兰奇的签名,壶肩浮雕奥运五环,壶盖钮是北京天坛造型。

2002 年
    4 月,在全国旅游交易会期间,宜兴市葛盛陶庄青年陶艺家葛韬送评的紫砂陶板“江南民居”获银奖,市搭建的旅游展台获优胜奖。
    5 月 26 日 ,宜兴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紫砂作品选》个性化邮票举行首发式,这是全国发行的首套以个人作品为内容的个性化邮票。

2003 年
    8 月,李昌鸿、鲍志强、何道洪、周桂珍被中国陶瓷行业协会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至此,宜兴共有 11 人被评为国家级陶瓷艺术(工艺美术)大师。
    10 月,中国首次陶瓷产业发展论坛在陶都丁蜀镇举办。

2004 年
    7 月 22 日 ,市陶瓷艺术版权保护中心成立。中心成立后将对现有中级职称以上的陶艺工作者及其作品登记,打击制假、贩假现象,增强陶艺工作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保证陶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9 月 17 日 ,由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无锡市广播电视局和宜兴市政府、宜兴方圆紫砂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大型电视艺术片《中国紫砂》在宜兴开机。《中国紫砂》是全国首都全面、系统展示中国紫砂艺术的大型艺术片。

2006 年 10 月 28 日,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活动开幕。

好资料!超人兄辛苦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2 9:00:44编辑过]
9#
发表于 2008-9-12 09: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10#
发表于 2008-9-12 11:01 | 只看该作者
编年史啊
11#
发表于 2008-9-12 11:23 | 只看该作者

少了少了.

2007年9月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成立

2008年8月   怀旧茶人坊首次茶壶聚会圆满成功.

12#
发表于 2008-9-12 11:2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壶水很深在2008-9-12 11:23:48的发言:

少了少了.

2007年9月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成立

2008年8月   怀旧茶人坊首次茶壶聚会圆满成功.

13#
发表于 2008-9-12 11:4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历史,也要整出个历史!再往里面加点文化和艺术!新人不懂,瞎说说!
14#
发表于 2008-9-12 13:05 | 只看该作者
紫砂历史好资料!超人兄辛苦了.
15#
发表于 2008-9-19 13:32 | 只看该作者
超级长。。。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4-28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