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梁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味生活之易武麻黑

[复制链接]
136#
发表于 2009-4-21 11:4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司马茶</i>在2009-4-21 10:55:15的发言:</b><br/><p>本贴验证了几个问题:</p><p>3、人品差的人有时还是可以有好人缘的:别人开茶贴怕是早被骂个狗血淋头了,LZ贴中有些地方还是值得商榷的,但老茶虫大多没站出来批斗,对LZ非常宽容并且非常支持,说明匪的人品虽然很差,但人缘还是不错的</p></div><p>支持!</p><p>并反对匪拿这片雨水茶出来开玩笑。</p><p>严重建议匪拿好茶出来开帖!</p>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4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呆子来也</i>在2009-4-21 11:33:24的发言:</b><br/><p>哈哈,舅舅看到又该笑掉大牙啦,</p><p>匪在驳斥:人品很好的,另外就是,在联盟里,想来是帮理不帮亲,不是说俺说错了自己哥们就不能指出,那是不合理的。 </p><p>那就是赞同阿茶的第三条啦,呆子也赞同!</p><p>大司马阿茶的第三条是相当客观地!哈哈。。</p></div><p>&nbsp; </p><p>你这个坏人!!</p>
138#
发表于 2009-4-21 11:4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乔丹</i>在2009-4-21 11:43:20的发言:</b><br/><p>&nbsp; </p><p>你这个坏人!!</p></div><p>哈哈,物以类聚,和匪混,呆子不坏也难!</p><p>嘘~~报告乔大,若无本帖图片,呆子对“黑死叶”只闻其名不见其详。</p><p>今天可看到样板啦,是不是“泡了一捏就碎”请指教,进一步学习中。</p>
139#
发表于 2009-4-21 11:55 | 只看该作者
<p>匪哪里弄来的“甜味精”?天哪,又不是鸡精,会把平常心弄糊涂地……</p><p>呆子选一芽两叶的纯料压制的味精,那是苦得杠杠的!</p><p>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的成品茶并非没有啊,自己选料,那还不想怎么做怎么做?</p><p>舅舅说得对:这小乔脑子坏啦。</p><p>哈哈,闹你一下下。。</p>
14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57 | 只看该作者
I服了U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2:31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一个具备规模的茶厂生产出来的批量用于销售的茶品,是不可能用大树纯芽料制作的。至于班章茶,我还是不多说了,这世道很多人拿着假班章到处忽悠,我曾经形容过班章的品感和班章的用途,但这些概念在这些茶商面前等同对牛弹琴。给兄一个忠告:不要指望自己能买到纯净的老班章茶500年以上的古树茶。我所指的老班章茶,并不是说老班章村里面的茶树,就如一个果园里面,可能有同时种有苹果、梨子或桃子。并不是说老班章村里面的种的就是老班章大树茶,那是用来忽悠新生的,只有真正喝过纯老班章的人才知道什么是老班章。云南布朗茶区的老班章纯种大树茶,其珍贵和稀有程度绝不亚于当年的贡品龙井和参赛观音。是绝对不可能以纯料或压制品的方式流通到市场上的,最多是被一些厂家拿去做调配的味精,或者被极少数强人私藏。
142#
发表于 2009-4-21 12:42 | 只看该作者
没喝过,没有发言权。飘过
143#
发表于 2009-4-21 12:5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乔丹</i>在2009-4-20 13:37:42的发言:</b><br/><p></p><p></p><p></p><p></p><p>我手中的易武茶材的压制品包括:99黑票/00红票/01紫票/01野生茶内飞/02“2字”绿大树、99/00易昌号、00年/02/05易武鸿庆等几只能够代表易武高水准的茶,但茶材拼的太乱,就品质而言绝对无法跟早期麻黑茶庄这片茶相比。</p><p>新的散采大树易武料偶尔能见到一些样品,用来压制的,07-08年都没有见到过,全部都是混拼的。</p><p>所以,我非常期待知游大人的易武茶材标本。</p></div><p>呵呵,虽然无图无真相,不过闲着也是闲着,先码码字,图片周末慢慢来。</p><p></p><p>说道纯料就有个纯度的问题了,到底几个九才能算是真正纯呢?三醉易简兄有篇文章说的很对,一味追纯,最后只能嚼芽头了。所以,根据不同的渠道,是有不同的纯料概念的。</p><p>流通商品茶,比如这片成兴昌、早期昌达号等等,基本上是以大易武地区为纯度概念的,再比如不少人概念里的纯料易武茶--易昌号,传说原料来自易武某寨子方圆300公里......</p><p>所以在这个概念下,商品纯料,其实也可接受-----前提是这片茶好不好喝。</p><p>再说,易武概念从90年代末被台湾商人炒作起来,直到2004年左右,基本上都是按照tw茶商的理念在做茶。特征是:</p><p>1、撒面。再标榜的纯料都会有撒面,撒面茶材大多是南糯、老曼娥(近年)等。</p><p>2、拼堆。即便是来自同一茶区的茶,在制作时,也会先大致筛检,然后拼堆压制,基本上压一饼茶会分四、五次放茶材。</p><p>----------------------现在的tw字号,大多也还是这个路子。</p><p>这种方法没什么好与不好的分别,因为不同地区对茶的偏好是不同的,茶商也是顺应市场的需求罢了。</p><p></p><p>至于宣传的“千年古树”“纯正班章”等等等等-------------------大家看侯总的广告都会笑笑,到普洱茶的侯总,为啥就信以为真了?</p>
144#
发表于 2009-4-21 13:00 | 只看该作者
<p><br/>易武古树(拼)09春</p><p>一着急,忘记拍纯料麻黑的啦。</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45#
发表于 2009-4-21 13:01 | 只看该作者

味精和十七味

<br/><br/>非常纯粹的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46#
发表于 2009-4-21 13:04 | 只看该作者
<p>自己玩可以纯、可以拼,</p><p>纯就纯个纯粹,</p><p>拼就拼个独到。</p><p>没什么不可能地呀。</p>
147#
发表于 2009-4-21 13:1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呆子来也</i>在2009-4-21 13:01:48的发言:</b><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2113151464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21131146869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非常纯粹的说!</div><p>很期待呆兄的十七味09版啊 </p><p>&nbsp;</p>
148#
发表于 2009-4-21 13:2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hiyou</i>在2009-4-21 12:52:49的发言:</b><br/><p>呵呵,虽然无图无真相,不过闲着也是闲着,先码码字,图片周末慢慢来。</p><p></p><p>说道纯料就有个纯度的问题了,到底几个九才能算是真正纯呢?三醉易简兄有篇文章说的很对,一味追纯,最后只能嚼芽头了。所以,根据不同的渠道,是有不同的纯料概念的。</p><p>流通商品茶,比如这片成兴昌、早期昌达号等等,基本上是以大易武地区为纯度概念的,再比如不少人概念里的纯料易武茶--易昌号,传说原料来自易武某寨子方圆300公里......</p><p>所以在这个概念下,商品纯料,其实也可接受-----前提是这片茶好不好喝。</p><p>再说,易武概念从90年代末被台湾商人炒作起来,直到2004年左右,基本上都是按照tw茶商的理念在做茶。特征是:</p><p>1、撒面。再标榜的纯料都会有撒面,撒面茶材大多是南糯、老曼娥(近年)等。</p><p>2、拼堆。即便是来自同一茶区的茶,在制作时,也会先大致筛检,然后拼堆压制,基本上压一饼茶会分四、五次放茶材。</p><p>----------------------现在的tw字号,大多也还是这个路子。</p><p>这种方法没什么好与不好的分别,因为不同地区对茶的偏好是不同的,茶商也是顺应市场的需求罢了。</p><p></p><p>至于宣传的“千年古树”“纯正班章”等等等等-------------------大家看侯总的广告都会笑笑,到普洱茶的侯总,为啥就信以为真了?</p></div><p>2005以后,炒作日盛,顺便各类大神级企业和高人纷纷关注普洱,这时候的纯料概念就很有意思了。 </p><p>我喝过的有,纯易武地区的,纯易武地区某山头的,纯易武地区某山头上某村寨的,纯易武地区某山头上某村寨的某颗树的....... </p><p>这个时候当真是各显神通了。。。 </p><p>不过每个人概念里纯正料子的概念也是不同的,比如,某年某XD下决心收点正品刮风寨荒山茶,蹲点易武一季,最终搞到的茶材连两饼都不够,搞得我也只能蹭一两泡了事。再比如某年某XD搞了点刮风寨大树茶,压了两三件饼,搞来开汤一看,叶底能明显分出是两家不同茶农的茶混起来的,不过喝起来也非常的</p><p></p><p>所以其实说到纯料,就看你怎么看了。</p><p>再说茶材的混杂:我一直想引诱人给我做点纯正一芽两叶的易武茶,可惜一直没能得逞。究其原因,不一定是因为经济的因素。易武地区茶的采摘制作,一直都会混杂一些青壮叶和梗,与不同渠道不同做手不同大师不同牛人聊过,似乎都挺坚持这点的。后来实在不服,就搞了点纯芽头来喝,实在确实没觉得超越多少,并且在同一个箱子里放的,纯芽头会出一些闷味,所以后来也就作罢。</p>
149#
发表于 2009-4-21 13:45 | 只看该作者

麻黑(纯)

<br/><br/>乔看看,哈哈,就这么大的茶砖!09春。呆子也只有这么一噶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50#
发表于 2009-4-21 14:11 | 只看该作者
<p>慢慢学习!</p>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4 01:1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