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493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商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8 1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上宜兴紫砂壶的输出是伴随着茶叶出口开始的。紫砂壶以良好的实用功能和具有东方情调的艺术美感得到西方宫廷贵族们的公认并被称为“红色瓷器”民国时期,随着紫砂出口量的增加,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一带出现了不少专营紫砂陶器的商号。下面我们就以时间为线索,一一讲解一下民国时期较为著名的紫砂商号,希望对您了解紫砂、收藏紫砂壶有所帮助。
      葛德和陶器公司(1860-1954年)
      鼎山大窑户葛翼云(1842-1928年)于清咸丰十年(1 860年)在上海老北门开设。1912年又与日商和田一雄合资在日本大阪开设陶器店,经销紫砂器与钧陶盂缽等,产品还出口菲律宾。公司陶工最多时达300余人。1915年生产的大花瓶获巴拿马国际赛会头等奖,1928年后由子葛亚诚经营,印记“葛德和”。
      赵松亭艺古斋(1905-1930年)
      赵松亭(1852-1934年)出生于川埠上袁村清贫秀才家庭,幼学古文,习书绘画。后随邵夫廷学习紫砂技艺,因制隐角竹鼓壶得到刻字名工吴月亭赏识,教其陶刻,并起艺名“东溪”,1893年受苏州大收藏家吴大潋之邀,到吴府制壶2年,壶底铭“憲斋”印,壶盖用“支泉”章,刻铭署“东溪”。1905年创办“艺古斋”陶坊,聘请程寿珍、储铭、潘德根等好手制壶,底有“艺古斋”方印,盖内作者章。他还亲授儿子赵乾泰制壶技艺,长期仿制古壶。其出品的朱泥小壶、独钮洋桶壶,出口南洋。1925年重建川埠紫砂龙窑,取名“复兴窑”,生产“贡壶”系列产品,供应沪上,也有出口,底有“贡局”、“龙凤图”等印款。有些朱泥水平壶刻“雍正二年”款。
      阳羡紫砂陶业公司(1909-1911年)
      绅士潘宝仁(1850-1923年)创办。曾延聘俞国良、江案卿等名工制壶。产品外销日本及南洋、欧洲等国家和地区。1910年其生产的海竹顶壶、大柿壶、宝鼎壶等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其高档紫砂壶底有“阳羡紫砂陶业公司出品”章款,盖内或把下钤作者小印。
      利用、利永陶业公司(1913-1954年)
      利用陶业公司1913年由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的父亲周文伯投资设立于蜀山。范大生、程寿珍、裴石民等曾为之制陶。1915年该公司产品参展巴拿马国际赛会,程寿珍制掇球壶得头等奖。
      1921年改为江苏利永陶业公司,江苏省实业厅投资入股,由邵氏家族管理,并在上海豫园城隍庙设店。开办“利永陶工传习所”,为中国第一家紫砂职业教育机构。招收包括冯桂林在内的20名艺徒,由俞国良、范大生、程寿珍、范福奎、江案卿、邵云如等传教。
      紫砂龙窑——永安窑,产品远销日本及南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产品曾获1926年费城世界艺术博览会金奖和1930年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银奖。
      铁画轩陶器号(1911-1956)
      1911年由戴国宝(1875-1926年)开办于上海福民街。戴原为刻瓷名家,书画俱佳。字玉屏,艺名玉道人、访雪、铁画轩主人等。后受蒋祥元(蒋蓉伯祖)影响,以经营紫砂陶器为主业。1923年与蒋祥元等合股在潜洛创办铁画轩陶器厂,聘范大生、胡耀庭、强义海等制壶,陈少亭、谈泉明等陶刻。还长年订制俞国良、汪宝根、陈光明、李宝珍、吴云根、储铭、史莲生等人的壶坯,供货的还有王寅春、顾炳荣(顾景舟父)的水平壶,毛顺兴、赵乾泰的商品壶等。产品不仅内销,还出口日本、泰国及欧美。其产品均署刻“玉屏生”、“铁画轩”款,大壶底钤篆书“铁画轩制”大方章或大圆章,小壶铭“铁画轩制”楷书长方小章,壶盖壶把下有制壶人印款。
      1926年戴国宝病逝后,由其妻杨德宜经营,自此陶刻署款改为“莲生”、“铁画轩主人”。1942年起由其子戴相明(号莲生)经营。抗战胜利后,业务渐渐兴盛,出口扩大,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迁址豫园。
      吴德盛陶器行(1916-1939年)
      1916年由吴汉文开设于宜兴县城。吴会制壶,为陶刻名手,常署“岐陶”、“企陶”、“潜陶”、“松庐主人”、“岩如”等:该行前店后场,聘请俞国良、范大生、冯桂林、胡耀庭、邵陆大、王熙臣、储银兰等常年制壶,任淦庭等陶刻,还向汪宝根、蒋燕亭、范锦甫、裴石民、吴云根等订购泥坯。早期制壶底铭“松鹤轩”楷书方章或“岐陶发明”篆书方章。
      1921年注册“金鼎商标”,图形为一圆圈中央以“吴德盛”三字组成一鼎,四角为阳文楷书“金鼎商标”四字,构思巧妙。此后所制紫砂器底铭此商标或“吴德盛制”方印。
江苏省立陶器工厂(1917-1932年)
      1917年经江苏省议员潘宝坤提议,由省政府拨款10.8万元,建立于蜀山北麓,又称北厂。潘宝熙任厂长,程寿珍、俞国良、范福奎、江案卿等人为技师。建窑一座,以生产细货茶壶为主。后因管理欠善,厂址一度改为“江苏省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简称“省宜陶”)实习工场。
      陈鼎和陶器厂(1920-1954年)
      1920年由陈元明兄弟俩开办,在宜兴县城开店,并在上海设办事处。生产紫砂壶、杯、盆、瓶及文具。底铭“陈鼎和造”方印、圆印和“陈元明”印,出口产品则有美文C.T.H.CO字样。有的器皿钤“乾隆年制”篆书阳文方印或定制店家的名号。
      毛顺兴陶器厂(1937-1954年)
      毛氏家族开办于蜀山。业主毛顺兴( 1901-1977年)系当代陶刻名家毛国强之父,擅长制花盆,其弟毛振声(1905-1984年)则善制盘底壶,制壶名工有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沈孝鹿等,任淦庭、谈泉明(泉石)为其刻铭。砂器底钤“毛顺兴制”楷书方印,或署“毛顺兴出品”字样。
      汪裕泰汪庄茶叶行(1937-1940年)
      1937年安徽汪裕泰茶行老板汪惕予在杭州南屏山之北营造汪庄,成为风光秀美、园林宜人的旅游点,庄内特辟饮茗室和茶叶供应部。为吸引顾客,汪惕予特聘紫砂大家冯桂林至汪庄制壶。同时,汪还请画家至店中与冯桂林探讨壶艺,协助其绘制壶样,从而使冯步入高潮期,创制了许多新品。这批壶部底钤汪惕予号“卷翁”方章,盖内有“桂林”小方章。1940年因日寇占领杭州而停产。
      此外,较为有名的紫砂商号还有豫丰陶器厂、立信陶器厂、立新陶器厂、德新陶器厂与福康、闻记、和泰、吉德昌、裕民等。
      这一时期,紫砂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在国际上频繁获奖。这些在国际上取得的声誉推动了民国时期紫砂工艺产业的发展,宜兴紫砂兴隆一时,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原文转自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研究院网艺讲座栏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6-18 16: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16:48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6-18 16:56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6-18 19:3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6#
发表于 2015-6-19 18:1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帖子多好
7#
发表于 2015-6-25 09:49 | 只看该作者
知识贴,赞一个
8#
发表于 2015-6-25 14:45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6-25 18:54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5-6-28 16:5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增长知识
11#
发表于 2015-6-28 21:08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5-6-28 21:37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13#
发表于 2015-6-28 21:57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5-6-30 15:42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5-7-1 16: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3 19:24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