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0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滇说茶1001夜之289 冬天里的春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 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节在西双版纳过,由于昼夜温差的原因,感冒厉害,为避免危害他人,所以尽量远离聚会,静静喝茶,偶尔四处路边游荡,有所得,故分享之。

   
在某地温和的冬天,如果你看到一幅热气腾腾的景象:几百个簸箕盛满了绿油油的茶,在阳光下晒制,你会做何感想?传说中的冬茶?早春茶?还是把老生茶拿出来翻晒?

    那么,再走近一点,会发现更奇特的现象:这些茶都是湿淋淋的,阳光下一晒,雾气腾腾,恍如仙境。毫无疑问,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而且是温水。

    这搞的是哪一出呢?这就是著名的烘青变晒青工艺。年末了,年初的绿茶经过了一年的消耗,还未卖完,作为绿茶,已经丧失了基本价值。丢弃了太可惜,所以烘青改晒青了。我把这种过程称为过水晒青。

    关于烘青,许多时候,大家只注意到了浓郁的豆香味,即便是非常熟悉云南烘青茶的茶友,也未必敢确认这些烘青改晒青的茶。许多时候,我对某些茶叶有所怀疑,总觉得疑似烘青,但又混合着晒青味,因此不敢断言。经过温水漂洗,残留下的证据已经不太足了。

    这些烘青茶经过改头换面,混合晒青也好,“纯料”烘青压制也好,总之都要流向市场。

    过水晒青的工艺不仅仅用于烘青茶,还用于处理烟味太大的晒青茶,让烟味更淡些。听着这些有经验的工人分享,学到了很多东西。知识这个东西,光看书是不够的,来自一线工人的实践经验更可信。很多道理我都是这样边喝茶边学习来的。

    冬天里还有很多事可做,一切都为了春天。秋茶变成春茶,这显然是一种快速致富的途径。比较厚道的是山上的茶农,把本地的秋茶混了当做春茶卖给不小心的茶商。这种事在我的收茶经历里,经过许多次。因为畏惧,所以屡次改进收茶方法。最初,每一袋都检查,把自己累死,还是会有不小心中招的时候;后来,放弃了这种方法,改为固定人家制作,再后来,就发动大批人马上山收鲜叶了。中招次数多了,心头会很沮丧,把对茶山茶农的美好印象都毁了,累觉不爱,然后,自建初制所等等,避开无数陷阱。

    冬天对于制茶来说,应该是清闲的,但对于很多有心人来说,是很忙碌的。就如我很诧异的某些茶,居然在每年3月10日就上市古树早春茶。去年曾见过一批弯弓饼茶,在3月15日就号称已经卖了2吨,某款昔归春茶,3月20日就已经压制完了。而这些茶,当时实际上还未采摘鲜叶呢。

    常识只是制茶人的常识,却不是喝茶人的常识,这些事说多少遍,总会有太多的人上当,而成就了少数人的财富。而这些成就了财富的人反过来笑话认真做茶的人挣不到钱。更多的人向往财富,而不断学习这些致富的方法。我们的社会就是这样滚滚前进,让劣币驱逐良币?在很多时候,有心灰意冷的感觉,却告诫自己:谨守自己的内心,你不是在为大多数人制茶,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滇号,只为少数人制茶,世界之大,属于你的,也仅仅是一张床的空间。因此,内心坦然。


                     大滇飞扬于2015年2月6日

2#
发表于 2015-3-2 12:30 | 只看该作者
在折腾中不断前进!
3#
发表于 2015-3-2 21:35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3-4 15:26 | 只看该作者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0:20 | 只看该作者
山海会 发表于 2015-3-2 12:30
在折腾中不断前进!

呵呵,折腾不断!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0:28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0:2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大家支持!
8#
发表于 2015-3-6 11:05 | 只看该作者
绿豆香
9#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4:37 | 只看该作者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2 05:2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