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cty_200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早期一厂产品的介绍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7-9-22 15:2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壶懂我在2007-9-22 13:50:15的发言:

我大概个人的解释.厂品的泥除了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发上有它规定的工艺流成.就拿传统的报春长青等等象同的壶型为利把.就报春除壶身是借用摸子外.其他应有5快不等厚度的泥片相加接的1满片2第片3上沱片4上线片5下脚坨片<就是做瓢底线用的>.每一片相接都要用不同工具,壶身要上竹睥子.当然嘴和吧和纽也是借用摸子.不象现在很多商品壶的壶型大部分是借用摸自的.朋友不在,错字多点.标点乱点.语言组织的乱点.

兄的认识让乔某汗颜,佩服您!!非常佩服!

盼兄经常光临小站指导。

17#
发表于 2007-9-22 16: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8#
发表于 2007-9-22 1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9#
发表于 2007-9-22 16:43 | 只看该作者
一厂的做法当然和外面的不一样啦。包括一厂的开模也和外面的不一样。一厂的做法是追求成品率,而外面是追求的是数量,所以做出来的产品也就好坏不一了。先提供一些建议,让大家参考一下。
20#
发表于 2007-9-22 16:48 | 只看该作者

春春

"三代同堂"应该是施小马早期厂里的作品?!

泥色漂亮,工序规范!

21#
发表于 2007-9-22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厉害厉害,精彩精彩.

楼主是个好玩家

22#
发表于 2007-9-22 23:0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壶懂我在2007-9-22 13:50:15的发言:

我大概个人的解释.厂品的泥除了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发上有它规定的工艺流成.就拿传统的报春长青等等象同的壶型为利把.就报春除壶身是借用摸子外.其他应有5快不等厚度的泥片相加接的1满片2第片3上沱片4上线片5下脚坨片<就是做瓢底线用的>.每一片相接都要用不同工具,壶身要上竹睥子.当然嘴和吧和纽也是借用摸子.不象现在很多商品壶的壶型大部分是借用摸自的.朋友不在,错字多点.标点乱点.语言组织的乱点.

怕大家看不太明白,我帮壶懂我兄重新组织了一下语句。

壶懂我兄:

我大概的解释一下厂版产品的特点:厂内的泥料常规的都是由专职配泥师进行配制的。另外厂版产品的工艺流程非常有特点。以比较常见的报春或长青等心型壶为例。虽然身桶成型有借助模具(主要是为了固定容量),但该壶在成型时必须在身桶上镶加满片、地片、上坨片、上线片、下脚坨片(此线是用来制作飘底线的)。每一个泥片的镶接都必须借助不同的工具,身桶上还需要使用竹秕子。当然,报春壶的流、把以及盖上桥钮都是借助模具成型的。

而现在的许多商品壶,整个身桶有颈根开始一直到底脚完全都是借助模具一次成型的,同样是使用模具,这种模具的概念和一厂的模具不可相提并论。

23#
发表于 2007-9-22 23:06 | 只看该作者

土匪开坛也来灌点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24#
发表于 2007-9-22 23:12 | 只看该作者
LU兄最后一把集玉很水灵啊
25#
发表于 2007-9-22 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乔兄有用普养过顾夕珍的,厂料虽是机制料但质地优好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22 23:26:5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26#
发表于 2007-9-22 23:3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乔丹在2007-9-22 11:24:36的发言:

求教于2006兄

关于以前一厂厂版正品的做法,除了泥料为厂内四大常规基础泥并有专职配泥师配制外,就做法方面,有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规定?有没有大致上诸如编号上、暗计或者必须遵守的特殊做法?

盼兄详细赐教。

除了你们都知道的,应该是没什么你们所谓的暗计。编号是有可能的,是为了敲规定的印章,不能敲作者自己的印,而又要把所有做这批产品的人区分开来,(每批产品是有很多工人同时在做,每个工人每个月是有任务的,而且是必需完成的,这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这样就要敲编号了。约定俗成的规定,一厂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而制度是为了有更好的效率,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每道工序都有专职的师傅。举个小小的例子,一把壶的坨子是需要手工上,这是一厂的工序,但是到了外面就把这坨子连在模子里了,这样工人做起来效率就提高了。但是这样的后果是次品率高了,我们懂的人知道是次品,不懂的人就会说,这不是壶吗?又不漏,只是稍微口不平而已。文字组织能力差,大家能理解的就理解吧!

27#
发表于 2007-9-22 23:32 | 只看该作者

砂缘兄在一厂待过不断的时间,应该有足够的发言权。

盼兄常来指导收藏意识啊。^_^

28#
发表于 2007-9-22 23:45 | 只看该作者

上网至今,在这个帖子里看到的厂版是最正路的。跟几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29#
发表于 2007-9-22 23:57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上海的同僚们是厂版的忠实拥戴者啊

这个帖子一出,估计很多“厂版”要趴下了。

30#
发表于 2007-9-23 0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20 16:48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