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梁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型论文】我对古树茶的理解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1-11-18 01:33 | 只看该作者
妖妖小刀 发表于 2011-11-17 22:37:38
对啊,他也抽烟斗
不过最近少抽了
很多人不喜欢那个味道

上次给他的烟丝不知他抽完没有
122#
发表于 2011-11-18 01:47 | 只看该作者
少年巴蒂 发表于 2011-11-18 01:33:20
上次给他的烟丝不知他抽完没有

啊???
他没和我说啊
找他算账去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1:58 | 只看该作者
忘记备注一下:早前看管大红袍母树茶家族成员在我茶室喝茶的时候提起过,现存母树大红袍的真正树龄应不到百年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1:59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觉得猿抱应该很快成名了。
125#
发表于 2011-11-18 02:37 | 只看该作者
妖妖小刀 发表于 2011-11-18 01:47:15
啊???
他没和我说啊
找他算账去

嘘,别说是我说的,刀姐,我觉得男人抽烟斗很Man的
126#
发表于 2011-11-18 06: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不易
127#
发表于 2011-11-18 07:22 | 只看该作者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8 01:59:36
我倒是觉得猿抱应该很快成名了。

网络成名对现实有什么好处呢?
神马都是浮云,何况是网络的虚名,不要以己度人。
128#
发表于 2011-11-18 07:36 | 只看该作者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8 01:58:42
忘记备注一下:早前看管大红袍母树茶家族成员在我茶室喝茶的时候提起过,现存母树大红袍的真正树龄应不到百 ...

大红袍研究进展
作  者:陈岱卉[1] 郭雅玲[2]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福州350002 [2]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乌龙茶加工岗位,福州350002 出  处:福建茶叶》 2011年第1期 28-31页,共4页Tea In Fujian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行业公益科研专项3-35-13乌龙茶标准化加工体系研究摘  要:本文综述了大红袍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大红袍的历史、生物学特性、大红袍母树与无性繁殖后代的比较研究,及大红袍品质研究四个部分。关 键 词:大红袍 研究 进展分 类 号:S667.3 [农业科学 > 园艺 > 果树园艺 > 热带及亚热带果类]全文快照:大红袍;研究;进展武夷山是中国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是中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作为武夷茶高贵象征的大红袍,名列“中国十大名茶”,品质优异是茶中极品,堪称“国茶”。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证明商标,2002年武夷茶获得原产地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且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茶类巾唯一获此殊荣者l1。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景区的大红袍母树仅有棵,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根据联合国批准的《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红袍母树作为古树名木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保护大红袍母树这一珍贵的世界遗产,2006年5月,武夷山市政府决定停采留养母树大红袍,实行特别保护和管理,从此不再用大红袍母树生产制作茶叶,大红袍母树茶叶已成绝品。近代大红袍的繁育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直到80年代,大面积大红袍无性繁殖才获得成功。近20多年来,以扦插繁殖为基础,目前武夷山大红袍栽植面积已得到很大发展。如北斗岩茶研究所、幔亭及苑香茶叶研究所等在武夷山内山开辟生产基地外,在星村、黄村、程墩等地也有栽种大红袍茶树,形成不同地段的茶园。1 大红袍的历史大红袍是武夷山岩茶的一个种类,被誉为武夷岩茶之王,为历代贡品。
129#
发表于 2011-11-18 0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猿抱子 于 2011-11-18 08:11:03 编辑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8 01:58:42
忘记备注一下:早前看管大红袍母树茶家族成员在我茶室喝茶的时候提起过,现存母树大红袍的真正树龄应不到百 ...

兄这种话有点外行和道听途说之嫌。
一般而言,我对听信这种话的人是很同情的。按照上海话说就是拎不清。

直接的、一手的资料远高于二手资料的可信度。所以我建议楼主实地考察,既然您那么喜欢茶。

不要老说这种传说。"我看到"远比“我听说“来得靠谱些。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30#
发表于 2011-11-18 07:44 | 只看该作者
不过看乔兄写的壶的资料,受益颇多,谢啦!
131#
发表于 2011-11-18 08:0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完毕
学到不少。谢谢乔大
132#
发表于 2011-11-18 09:20 | 只看该作者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8 07:44:19
不过看乔兄写的壶的资料,受益颇多,谢啦!

争论无对错,很有益于联盟的提高。两位前辈的精彩图文,小弟直叹佩服!拜读!小弟刚来,对茶也是个初学者,今年才开始喝普洱。乔兄的观点非常突出,发人深思,当头棒喝!猿兄的实地考察资料也很珍贵!望能开帖详述,让盟友多交流学习!两位能到深圳切磋古树茶,那就是我们的福音了!记得叫上我啊,谦虚向两位学习!
133#
发表于 2011-11-18 09:24 | 只看该作者
好像回甘会伴强烈的生津,
会持续一段时间,
有回甘生津的茶底不都是是苦的,
有些口感有些甜的茶也会。
134#
发表于 2011-11-18 09:29 | 只看该作者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8 07:36:09
大红袍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收藏本页导出题录作  者:陈岱卉[1] 郭雅玲[2]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 ...

135#
发表于 2011-11-18 09:3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是一家之言,但是学习到很多好的观点,顶下!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11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