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93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盟古树春芽品评山头茶》—编号01号与02号茶样 数字化评价体系快速测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2 17: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习惯了用数字化化这套工具去测评新生普洱茶,这次晴和堂提供的1—10号毛料茶样,我将用数字化评价体系快速测试来测评,一次随机两个茶样,快速筛选比较,每次在两者之一挑选一个较好的到下一轮测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面链接的帖子:
普洱生茶数字化评价体系2010茶纲修正版
http://www.jadepot.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6141&fromuid=14209
(出处: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快速筛选比较冲泡规范如下:
1.3   冲泡规范

1:普洱生茶的投茶量为8克/100CC,盖碗。

2:建议烧水器具能保持滚水温度在98℃以上,全程滚水冲泡。

3:冲泡过程二十分钟内,一般为两壶热水,每壶热水六泡,整个冲泡过程为十二泡。

4:冲泡时间分配:

润茶:快入水快出水,润茶时间60秒,分组进行冲泡,

每组三泡,

第一组:冲泡时间 10秒,歇茶时间 10秒,

第二组:冲泡时间 20秒,歇茶时间 20秒,

第三组:冲泡时间 30秒,歇茶时间 30秒,

第四组:冲泡时间 60秒,歇茶时间 60秒,
5:取茶汤原则:

每泡30CC,第四、七、十泡60CC,合计450CC。
第一组辨别:
产区、工艺制程、茶青用料等,如制程出现严重瑕疵一般放弃不进行下一组测试;
第二组看茶汤表现:
好的指标:饱满度/厚度(果胶感)、生津回甘强度 、生津回甘持久度、 喉韵 、体感等;不好的指标以及转化时间及转化后带回好的指标:苦涩度、 口腔挂涩面积和时间 、苦涩化开后带回的生津回甘和体感强度;
第三组看茶汤表现:
各项指标与第二组比较,好的指标与第二组比较是否保持一致或者有所提升或者下降,不好的指标与第二组比较是否减弱或者增强或者消失;
第四组看茶汤表现:
耐泡度(茶水分离的程度) 即好的指标是否还持续,不好的指标是否持续,是否还有好的指标我们需要的。
碰到极品的茶,走完第四组流程,还是会增加第五组测试的,看下茶汤的表现。
这次量化的测试环境:
固定地点:办公室 空调固定温度:25度抽湿度模式(相对稳定的温度湿度控制)
固定时间:午睡后2点开始 4点结束
固定测试用水:桶装农夫山泉(广东河源万绿湖水源);
固定茶水比例:100CC:8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17:25 | 只看该作者
1#茶样
一组:传统晒青工艺;杀青到位,揉捻适中,干茶含水量适中,茶汤苦涩底稍重带浅喉韵,入口欠饱满,口腔上鄂靠前、舌面大面积挂涩,初步判断为大小树混采,小树居多;
二组:果胶感中度,生津回甘较慢,生津回甘强度力度中等,挂涩感增强,稍有热感;
三组:较二组好的指标下降,生津回甘持续没有减弱,汤感变薄,涩感持续;
四组:水薄带甜味,生津回甘弱。

1#茶样 综述:经验性初步判断数字化评价:X343,易武小树茶或者易武大小树混采。
2#茶样
一组:传统晒青工艺;杀青到位,揉捻适中,干茶含水量适中,茶汤汤感薄苦底无喉韵,入口欠饱满,舌大面积挂涩,初步判断为大树茶 二采?;
二组:果胶感一般,生津回甘持续加强,生津回甘强度力度一般,挂涩感一般,无体感;
三组:较二组好的指标下降,生津回甘持续弱,汤感变薄,涩感持续;
四组:水薄带甜味,生津回甘弱。

2#茶样 综述:经验性初步判断数字化评价:X3-43,易武大树茶二采或者雨水过后采茶青。

快速测试比较结果:
1#茶样好于2#茶样
3#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1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成辉 于 2014-5-23 12:56 编辑

1#茶样



干茶

快速洗茶


第一组:传统晒青工艺;杀青到位,揉捻适中,干茶含水量适中,茶汤苦涩底稍重带浅喉韵,入口欠饱满,口腔上鄂靠前、舌面大面积挂涩,初步判断为大小树混采,小树居多;



第二组:果胶感中度,生津回甘较慢,生津回甘强度力度中等,挂涩感增强,稍有热感;



第三组:较二组好的指标下降,生津回甘持续没有减弱,汤感变薄,涩感持续;
第四组:水薄带甜味,生津回甘弱。
茶漏 盖碗底 茶底
1#茶样 综述:经验性初步判断数字化评价:X343,易武小树茶或者易武大小树混采。


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2 1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成辉 于 2014-5-23 13:11 编辑




干茶


一组:传统晒青工艺;杀青到位,揉捻适中,干茶含水量适中,茶汤汤感薄苦底无喉韵,入口欠饱满,舌大面积挂涩,初步判断为大树茶 二采?;
二组:果胶感一般,生津回甘持续加强,生津回甘强度力度一般,挂涩感一般,无体感;
三组:较二组好的指标下降,生津回甘持续弱,汤感变薄,涩感持续;
四组:水薄带甜味,生津回甘弱。
茶底
2#茶样 综述:经验性初步判断数字化评价:X3-43,易武大树茶二采或者雨水过后采茶青。
比较结果:
1#茶样好于2#茶样
5#
发表于 2014-5-22 17:55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后续图片
6#
发表于 2014-5-22 18:25 | 只看该作者
专业啊
7#
发表于 2014-5-22 18: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专业。。。。。
8#
发表于 2014-5-23 01: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的样板,很好。
9#
发表于 2014-5-23 1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腰带 于 2014-5-23 11:33 编辑

专业茶评。。。。。。。。。学习学习。。。
10#
发表于 2014-5-23 13:47 | 只看该作者
够专业的,咱喝茶太菜鸟,只会说:好喝,不好喝

点评

够直接哈。就是好喝和不好喝之分。  发表于 2014-5-23 14:15
11#
发表于 2014-5-23 13:47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专业~~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12 20:23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