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禅茶壶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营紫砂一厂紫砂壶的特点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19-2-26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六七年大汉君,四道刻,庚娣款




22.jpg (29.91 KB, 下载次数: 5)


33.jpg (30.82 KB, 下载次数: 4)


44.jpg (35.3 KB, 下载次数: 6)


55.jpg (61.13 KB, 下载次数: 4)


66.jpg (42.24 KB, 下载次数: 6)


77.jpg (44.39 KB, 下载次数: 4)


88.jpg (43.27 KB, 下载次数: 6)


47#
发表于 2019-3-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60前发面馒头,70死面馒头,80后发酵粉馒头。60的馒头最好吃。
60左右老艺人,老思想,泥料都风化、陈腐三五年才用,渣质都氧化和沉底。泥料肯定好啦。
60中期前,有雷蒙机,无真空机。还需要手工炼泥。泥料不陈腐,粘锤子,也需要陈腐,只是时间短了。
后来,真空机来了,泥料从出矿到工手手上,就一俩周时间了,可用但是很丑。
再到后来,香港人来了问“能不能做好看一些”。因此就开始加各种东西了。好看也好用。
我爱厂壶。
48#
发表于 2019-3-4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直都在说早期壶的辨识要把“工、型、土、章、窑”作为重点,其中土和窑烧应该要结合起来判断,因为接触过紫砂壶的朋友应该都知晓,同样的一块土,不同的窑烧,不同的温度,乃至于在窑内不同的位置,都会影响壶品最后的发色。所以土胎的辨识存在很大的难度,并且很多时候如果仅仅只有图片,那么拍摄时的角度和灯光又会增加辨识的不确定性。
   紫砂用土一般要经过开采、陈腐、炼泥、去杂质等工序,一厂所使用的土胎在60及70时期以上工序做的较好。到了70末及80中期,由于产量要求,土胎的陈腐及去杂质工序就没有前期那么精细了,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80期的土胎表面,普遍存在肉眼可见的“黑碳点”和“云母片”颗粒。      
                                                                                                                                                      
                                                         
                                                                                 

       黑碳点产生是由于土胎中各种类型的铁矿质,在受到高温后融出流到土胎的表面。早期一厂是采用物理法去除此类铁质,因此在60及70年代几乎很难看到这样的黑碳点,而在80绿标期,由于对土胎的要求有所降低,出现这样的黑碳点反而较正常。因此我们可以用“黑碳点”作为判别70前或70后的一个依据。
   图片上的云母片可能不是很清楚,其实分辨的方法很简单,拿着壶品在阳光下,可见土胎表面会有亮晶晶的颗粒,那就是云母片。
在60及70土胎中极少会出现黑碳点和云母片,60壶品的土胎表面杂质很少,到了70时期,土胎表面会出现少许杂质,这样的黑色杂质与黑碳点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学会区分。
                     
                        
          土胎颗粒感在不同时期也有差别,仔细观察各时期壶品,60土胎颗粒均匀,颗粒较粗。经常可见60时期的土胎中出现这样的石黄颗粒。70时期土胎颗粒会细一些。到了80时期土胎的颗粒就变的不太均匀。
                    
                        

    土胎的发色和窑烧的温度控制息息相关,一厂历经推板窑、倒焰窑和隧道窑。其实从窑温的控制技术上讲,应该是越来越进步的。厂前壶品大多都低温、欠温,也是因龙窑窑温控制技术,很多人不敢足温烧制,就是因为风险太大,极易出现过温过火现象。
     60时期壶品的未泡养前,土胎的发色为粉色偏红,胎质细腻绵柔。70时期由于窑温控制技术进步,烧制的温度有所提高,土胎的发色开始由粉红到暗红,颜色变深,但绝非是现代电窑或者气窑烧制出来的那种明亮的暗红。
    关于厂外仿品,其实可以分为二类,一种就是黑碳点和云母片极其多的,这种就需要小心啦。还有一种是完全没有杂质的,为了迎合大家喜欢光鲜亮丽的土胎表面,现代练土普遍利用化学方法以及酸洗技术去除杂质,先不说化学方法是否有害健康,关键是失去了紫砂物件古朴醇厚的韵味。接触过早期厂壶的朋友都应该有很深的感受,未泡养前,土胎表面像是蒙着一层灰,几泡茶水滋养后才露出真容,这也小弟当初爱上早期壶的病根。undefined
   由于手上没有好的微距镜头,只能尽力而为的拍。可能图片的清晰度不够直观,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49#
发表于 2019-3-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50#
发表于 2019-3-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2345A 于 2019-3-4 15:30 编辑

......
51#
发表于 2019-3-4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厂早期土胎的简单辨识
52#
发表于 2019-3-4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53#
发表于 2019-3-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54#
发表于 2019-3-5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dy
e
e


55#
发表于 2019-3-3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笑谈壶价之80年代你买得起壶吗?

http://www.jadepot.com.cn/bbs/fo ... page%3D1&page=1
56#
发表于 2019-3-3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看到,1985年砂梨提梁30元,1987年小松鼠葡萄29元。据春哥回忆这些壶在当年就不便宜,他父亲因为买壶还常被家人唠叨。






       八十年代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的大生产时代,各行各业所生产的产品通过香港、上海等地的贸易公司源源不断的出口到世界各地,换来大量的外汇支持国家建设。这其中就包括宜兴的紫砂和景德镇的瓷器。以当时中国大陆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这些出口创汇的产品很多老百姓是消费不起的。在一家老小需要解决温饱的情况下,将工资的一半甚至全部去买一把仅仅是泡茶的茶壶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紫砂对当时的普通老百姓而言算是奢侈品。

         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当年的紫砂对现代人而言不再只是简单的泡茶工具,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层面的满足。当年漂洋过海的紫砂今天又有机会回到我们的手中,且玩且珍惜吧。
57#
发表于 2019-3-3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购的厂版壶请注意使用

http://www.jadepot.com.cn/bbs/fo ... &extra=page%3D1
58#
发表于 2019-4-14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乃至到七十年代,紫砂工艺厂的制壶原料基本上是以朴素自然的清水泥为主,大体上可以分为粗颗粒和细颗粒两种清水泥料,粗颗粒清水泥泥料质感强烈、颗粒粗大、肌理饱满,足温烧成后泥色偏紫色,细颗粒清水泥泥料质感干涩、颗粒细小、肌理细腻,足温烧成后泥色偏淡藕荷色。
==================================================



文革时期的紫砂泥料优秀是玩家老饕们公认的,毋庸置疑的黄龙山矿,规矩而传统的炼泥及陈腐方式,绝对可以用“纯粹”、“生态”这些词语来诠释。
  这把去年泡了一段时间的绿茶,今年春绿来了继续让它上。。。

清香先得五峰春的狮球









  看看这个厚实而朴拙自然的流,什么叫做有老的味道,这个就是,那些刻意仿老的壶是不会有这个状态的。。。




59#
发表于 2019-4-1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营岁月之文革那些壶


http://bbs.**.top/bbs/thread-425821-1-1.html
60#
发表于 2019-4-1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号为:

dy
e
e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5-29 19:22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