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璟鈺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玉~及語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4:06 | 只看该作者
平常心 发表于 2013-7-13 08:23
赞阿祖兄妙论。如兄所说:“泥非唯一、型非唯一、工非唯一、款非唯一、烧非唯一”,这话非常正确,但细想却 ...

泥型工落款窯燒是鑑別紫砂湖的一道程序
眾合這五點後剩下的就是對一把壺的感觀.這感觀包含很多. 
神~對一把壺您有感覺否.韻~對一把壺您玩到感覺否
這點確實也只是觀感問題.如同兄說的是個人感覺
所以小弟後面說的氣氛才是對一把壺對錯最重要的判斷
如同古壺.很多人會看蓋內氣氛
如同新壺.很多人會看韻味氣氛
如同廠版.很多人會看器型氣氛
所以一定要能全面性的判斷才能看出您的等於=是甚麼
若只是從一個方面去評判.那廠版就非廠版.我也老早就畢業.不會還是個學生
這概念也絕無偷換過程.五大項是紫砂壺唯一製作過程.缺一不可
所以沒有唯一論點
若能以平常心又客觀的認清早期壺.這才是正道
還是老話一句.看懂了再買
不懂還是要多方請教.沒有唯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4:09 | 只看该作者
玉蟾川 发表于 2013-7-13 08:50
在某些台湾玩家来看 厂料厂工厂模厂里的窑烧 都不代表是厂壶 只有紫砂厂常规出品的大宗商品壶才叫厂壶 这种 ...

商品類跟創作類名家類是有區別的
認定是個人的事
但要能認清才是較為客觀的
謝兄參考意見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4:13 | 只看该作者
远山石泉 发表于 2013-7-13 08:59
泥+型+工+款+燒
这一“烧”字加得精辟!

燒=窯燒
古今燒窯大不同
廠版也是如此
窯燒會有溫度高低.色澤變化
當然最重要的是決定一把壺能否完成完美最後的一道程序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4:15 | 只看该作者
zhugh 发表于 2013-7-13 09:03
高手,壶的神韵是这么来的啊。

怎麼樣的觀感是個人的感覺
每個人對壺都會有一定的概念
這也是紫砂讓人迷的所在
20#
发表于 2013-7-13 14:19 | 只看该作者
       阿祖兄玩早期壶多年,兄言下之意小弟应该是能理解。最近观厂版区万象,感触也是颇深。以小弟这些年玩早期厂壶的经历来看,壶海浩瀚,我们没见过的和还需要再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在与壶友交流时,特别是在网路世界,同样的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来,可能效果完全不同。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看到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资深玩家的一句“这壶型我以前没见过”,“这章款我以前没见过”,也许他确确实实是没见过此类,但这样的话很容易被人解读为看仿,从而影响自己的判断和决定。比如早期的小集玉,小弟之前上手过很多把都是人名小章,假如有一把荆溪姓制小集玉摆在面前,我轻描淡写说一句荆溪款的小集玉我没见过,很可能就会被人认为我看仿。泥、型、工、款、烧、刻,每每都是判断的重要依据,综合考量才能得出较客观的评价。阿祖兄说的很多项“非唯一”我的理解是世事无绝对,仅凭某一项与自己以前的认知不符就否定恐怕有失严谨。但不管有什么特别之处,万变不离其宗,壶的综合指标,或者说所谓的“神韵”,要符合该时期厂版壶的特点。
      我们个人可以提出自己质疑的观点,也可以凭存疑的一项放弃购买的决定。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是最安全的做法。当然,也很可能会错过一些对的壶好的壶。论坛厂版区的交流氛围,应该是学堂、商场还是法庭?小弟想很多人会偏向如学堂般大家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共同提高。各方发言之前还请尽量放低姿态,虚心请教方能换来真诚回报。壶友贴了一把血汗钱买来的壶,不管照片质量如何,总是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如果是精彩的好壶,请不要吝啬掌声和鼓励。如果壶有哪些地方与您之前的认知有不同,可以提出您的观点和依据,如果图文并茂就更好。就壶论壶探讨出真伪优劣,既能帮助贴壶者厘清概念如有必要可及时联系善后,也能避免看帖的新手走入误区或者上当受骗。
      玩壶三阶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不过别忘了,山外还有山。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4:25 | 只看该作者
三果古月 发表于 2013-7-13 10:38
大家千万记住祖版的话,看懂了再下手噢。
看不懂就买,买到假货是你自己的问题,可不能怪别人。

三果兄也是熟識的好壺友
您很熱心
若可以小弟很想也建議站長另開一版區
這版區是讓壺友連結網址詢問買賣或對錯問題專區
可由熱心壺友提供意見


点评

若能如此,当是所有厂壶爱好者之幸事  发表于 2013-7-13 17:04
22#
发表于 2013-7-13 14:43 | 只看该作者
好贴,进来学习。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5:02 | 只看该作者
桃林茶社 发表于 2013-7-13 14:19
阿祖兄玩早期壶多年,兄言下之意小弟应该是能理解。最近观厂版区万象,感触也是颇深。以小弟这些年玩 ...

小弟是在山下看山上
不斷地往上努力學習
當然世事非唯一.所以世道上完全沒有任何唯一
廠版區近來我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
但這現象還真有說不出的感覺.
回歸正題
如同小弟我有時還真看不懂壺
不懂要如何說.說錯怕冤枉了一把好的壺
要說錯一把壺很容易.要冤枉一把對的壺那可是會枉費玩紫砂
在這版塊需先撇開的是買賣.討論才是重點
用客觀的心態去探討與釐清
當然現在的壺友購壺能力眼力也有相當的程度
就比如小弟貼壺可以當成賣.那往後是否要再思考分享心態
就比如小弟與桃版觀點不一致.但心態上是一樣的.一樣對紫砂的熱愛
刻也是包含在款裡的.這是我的感觀.陶版在燒後加刻這也是一種感觀
所以在小弟所描述的泥.型.工.落款.窯燒過程中到之後的等於是什麼?
對我來說是神韻氣氛這四字.對大家來說又是什麼這還要問問自己才能正解
此帖只是小弟一時興起.對壺對現下情況的概說謬論.
更歡迎有不同見解的壺友加入探討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5:10 | 只看该作者
三果古月 发表于 2013-7-13 10:41
或者我们换个角度贯彻祖版的话,自己水平不够就别买了,让这些壶都烂在卖家手里吧

有很多壺友不懂.但很想買
我的意見是多私下請教別人.而且要多請教幾人
這樣也較能買到對的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5#
发表于 2013-7-13 15:30 | 只看该作者
璟鈺堂 发表于 2013-7-13 14:06
泥型工落款窯燒是鑑別紫砂湖的一道程序
眾合這五點後剩下的就是對一把壺的感觀.這感觀包含很多. 
神~對 ...

      受教啦,感觉阿祖兄这段话讲的就非常正确,尤其是“泥、型、工、落款、窑烧是鉴别紫砂壶的一道工序”以及“五大项是紫砂壶唯一制作过程,缺一不可”深以为然。
      后进以为只有充分了解当时的各种背景,严格按照兄所讲的鉴别程序逐一排查仔细识别,大部分赝品还是可以现形的,之所以有争论,究其原因无非是:(1)由于知识缺乏、信息不对等、情况不明,对兄所讲的“非唯一”认识不足造成的。(2)当时的作者因目前种种利益诱惑而人为造成的。(3)售假者由于利益驱使,团伙作案,分工合作,轮番上阵,混淆视听造成的。(4)厂版高手明知真假,但出于各种目的,蓄意遮掩造成的。(5)厚黑者脸皮太厚,已被证假却死不认账造成的。
      判别厂壶的真假,之所以要从泥、型、工、款、烧、韵入手,是因为这几项具有鲜明的不可复制的时代特征。泥(与当时特有的矿井产料、陈腐时间及配方有关), 型(与厂版模具制作及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有关 ), 工( 与作者手法惯性线条走势、当时师承的审美眼光及制作技法有关 ) ,款(与不同时期一厂印章的流行使用方式及不同时期作者用章习惯有关),烧(与当时的特有窑烧方式及烧制方法有关 ) “非唯一”但是缺一不可,而综合这几点所传达到眼界的直觉叫神韵  ,就目前来看,神韵还应包括厂壶经过几十年的存放、使用所展现出的时间赋予它的特有温润美感,对于神韵的感受与认知,玩家的阅历深度不同看法也会不同 , 但同作者约同期作品差异是不会太大,并非无可认知的。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5:58 | 只看该作者
平常心 发表于 2013-7-13 15:30
受教啦,感觉阿祖兄这段话讲的就非常正确,尤其是“泥、型、工、落款、窑烧是鉴别紫砂壶的一道工序 ...

平常心的重點來了
年代產生的氣氛是有的.雖這是判斷但也非完全
如同庚午年水平因當時熱銷.幾乎隨後不久的同年就有仿品出現
如同80初港商定制壺因熱銷會有再訂製現象
如同此類就很難再看出氣氛.所以收藏者必須再從其它加以辨別
所以我說的型非唯一泥也非唯一
每一時期都有不同的現象
就如同小弟至今未曾步入丁山過一次.靠的是花錢買壺買經驗買得失之間的玩壺過程
當然有一種對壺的觀感概念是好事.但若能再多一點.甚或多幾點那將會有更多的感受
當下有網路.這更能更快速增長我們的知識
壺友能在此同聚總歸是緣分.願大家珍惜


27#
发表于 2013-7-13 16:05 | 只看该作者
璟鈺堂 发表于 2013-7-13 15:02
小弟是在山下看山上
不斷地往上努力學習
當然世事非唯一.所以世道上完全沒有任何唯一

确实如此,特别是仅凭网路图片,误判也常有可能。我们对某把壶观点可以不一致,但是大家爱紫砂与虚心探讨之心是一致的。关键是论坛应该倡导这种以壶论壶、平等交流的氛围,让更多老玩家新玩家愿意参与讨论,提供更多宝贵的参考意见。而不是一语不和,唇枪舌剑,引向壶以外的人身攻击。论坛里的厂壶达人非常多,对早期厂壶有丰富的经验,有一些壶友对自己特别钟爱的品种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且论坛也有很多渠道可以寻访到当年参与制作的工艺师,进一步求证来供参考。阿祖兄是前辈,还请多多发言才是。
28#
发表于 2013-7-13 16:06 | 只看该作者
平常心 发表于 2013-7-13 15:30
受教啦,感觉阿祖兄这段话讲的就非常正确,尤其是“泥、型、工、落款、窑烧是鉴别紫砂壶的一道工序 ...

日进千里,令人刮目。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6:16 | 只看该作者
桃林茶社 发表于 2013-7-13 16:05
确实如此,特别是仅凭网路图片,误判也常有可能。我们对某把壶观点可以不一致,但是大家爱紫砂与虚心探讨 ...

前輩不敢當.大家都是熱愛紫砂的愛好者
人生學.無止盡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徵
如同紫砂也有不同的特徵
雙胞胎也會有不同的神韻與氣氛特徵
從小到大我們看老房子與新房子很容易分辨
因為我們經常時刻的在看.所以我們都能看懂
但老房子再改建.外表呈新房.骨子裡卻是老房子
這要如何辨別還是那句話.再學
再一起互相學習各方知識
與桃版大家共勉
30#
发表于 2013-7-13 16:44 | 只看该作者
唯一的唯一是 看懂再买!!!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19 06:36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