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95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洱茶记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31 1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载:“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者,研敷立愈”。 <br/>二、清代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载:“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清热消炎,肃肺胃,明目解渴。普洱产者,味重力竣,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 <br/><br/>三、《木经逢原》中有载:“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止痢之功”。 <br/><br/>四、《物理小常识》中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br/><br/>五、《本草拾遗》中载:“治疮痛化脓,年久不愈,用普洱茶隔夜腐后敷洗患处,神效”。“治体形肥胖,油蒙心包络而至怔,普茶去油腻,下之三虫,久服轻身延年”。 <br/><br/>六、《普济方》中载:“治大便下血,脐腹作痛,里急重症及酒毒,用普茶半斤碾未,百药煎五个,共碾细未。每服二钱匙,米汤引下,日二服”。 <br/><br/>七、《验方新篇》中载:“治伤风,头痛、鼻塞,普茶三钱,葱白三茎 、煎汤热服,盖被卧,出热汗愈”。 <br/><br/>八、《圣济总录》中载“须霍乱烦闷,用普茶一钱煎水,调干姜未一钱,服之即愈”。 <br/><br/>九、《本草纲目拾遗》中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消胃生津,功力犹大也”。 <br/><br/>十、《百草镜》中载:“闷者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三大闭。唯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目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二钱煎服,少顷尽出。费容齐子患此,已黑暗不冶,得此方试效。” <br/>十一、《滇南见闻录》中载:“其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br/><br/>十二、《严茶议》中载:“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因此,助消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普洱茶,成了藏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 原因在于,普洱茶的原料云南大叶种 <br/>茶中所含咖啡碱较其他茶叶的咖啡碱要高得多。   <br/><br/>十三、清光绪《普洱府志》卷之十九载: “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温,生于赤土或土中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   <br/><br/>十四、清代张庆长撰《黎岐纪闻》中言: “黎茶粗而韶、饥秘消积食,去胀满,陈者尤佳。大抵味近普洱茶而功用亦同之。 <br/><br/>十五、《本草拾遗》中载:“治疮痛化脓,年久不愈,用普洱茶隔夜腐后敷洗患处,神效。”<img id="paperPicArea1" src="http://imgcache.qq.com/qzone_v4/b.gif" style="DISPLAY: none; POSITION: relative;" alt=""/>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08-3-31 19:33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支持!
3#
发表于 2008-4-1 11:57 | 只看该作者
<strong>加顶一个!!!</strong>
4#
发表于 2008-4-3 08:2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继续顶,支持!
5#
发表于 2008-4-3 18:30 | 只看该作者
<br/>
6#
发表于 2008-12-2 18:02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10-23 12:11 | 只看该作者
有心人啊
8#
发表于 2012-10-23 14:4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9 07:30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