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32030|回复: 1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铁/银壶类] 关于铁壶的一些讨论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 1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君临天下 于 2013-6-2 19:03 编辑

由于前几天本人发的一个帖子《对三种常用煮茶壶的测试》,引起了大家很多讨论,也可能因此影响了一些盟友,所以今天特开此帖,大家来相互讨论下我们玩铁壶究竟是玩什么?本人现提出5个观点来展开讨论,大家有不同的观点继续添加进入讨论。
1、关于铁壶的煮茶功效?
这个已经经过大家讨论,铁壶煮茶确实不太理想。
2、铁壶煮水的补铁功效?
铁壶煮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价铁离子,这个已有相关的实验证明,二价铁离子对人体能起到的有效的补铁功效,这个也有相关的论证;但是铁壶烧水来泡茶,是否还补铁呢?有很多的科学理论证明吃饭不能喝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茶会影响人体铁的吸收,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茶里面含有鞣酸,鞣酸跟铁离子结合产生不可溶解以及不会被人体吸收的鞣酸铁,所以说铁壶煮水如果来泡茶还能补铁吗?
3、铁壶的艺术价值?
日本铁壶的起源为日本茶道的铁釜,为了方便使用,在铁釜的基础上安上了壶嘴和提把,这种铁壶在日本非常流行,在几十年前铁壶在日本非常流行,基本家户都会使用铁壶,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铁壶比陶器耐用不怕破损,是非常实用的煮水好器皿,直至轻金属壶的出现(如铅壶)逐步取代了笨重的铁壶,日本铁壶也曾一度走向没落,很多铁壶制造厂走向了倒闭, 但是在日本铁壶发展的几百年中产生了众多制作精密的铁壶,以及一些制铁壶名家,这个其实跟我们中国的紫砂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名家才值钱,好比现在日本的老铁壶,为什么值钱?更多的自然是艺术价值。
4、铁壶的保温及烧水温度高功效?
这个问题本人早在去年帖子《对三种常用烧水壶的保温测试》做过测试,铁壶的烧开的水温没有很多所谓砖家说的能比随手泡高出几度,还有保温效果也远不如随手泡和陶壶。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初中物理就有学过,铸铁的导热系数是48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是16 陶的导热系数不到1,如果非随手泡底部的加热功能,保温性能应该是陶壶最好,另外由于陶壶升温相对较慢需要重复加温的频率要低很多,所以也稳定可控了。
5、铁壶的调水功能?
铁壶现在妙之又妙的地方在于大家说的调水功能,有说铁壶煮出来的水甜,也有说铁壶煮水泡出来的茶好喝,这些原理在哪里呢?曾经几时一些盟友说老铁壶有很好的调水功能,归根结底的理由是要求老铁壶,必须铁壶里面那层厚厚的硬水垢,说那样的铁壶烧出来的水喝起来会有点甜,其实这个是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老铁壶里的厚水垢起到了净化水的作用,这个就跟陶壶和紫砂壶的多孔结构吸附杂质有点类似了,但是我们来分析下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以及微量重金属物质,严格来说水垢是对人身体有害的,但是危害也没有一些卖净化器的忽悠的那么大,还有就是多次加热或者长久持续加热市面买的矿泉水,发现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增加,这个会被水垢吸收,而后累计到一定地步,又会释放到水里。那么新铁壶的呢?它的调水功能又在哪里?铁壶所含的成分铁、碳、氧化铁、氧化亚铁等;碳净化水自然是不能的,因为只有活性炭才有净化水的功能,那么其它的?氧化铁和单宁起反应会导致茶汤颜色变深,滋味变淡。其它还有哪些所带给我们口感的变化呢?这些都是大家可以探讨的地方。另外有个题外话题就是关于自来水的氯气问题,因为氯的关系自来水加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三卤甲烷,因为温度越高,游离态的氯,越活跃,越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这是化学特性,同时温度越高他也越容易离开水,散逸到空气中,这是气体的物理特性。

本人前几天发的一个帖子《对三种常用煮茶壶的测试》,引起了大家很多讨论,为了更全面的对铁壶进行认识,尽可能避免以偏概全,今天特开此帖,大家来相互讨论下使用铁壶烧水的优、缺点究竟是什么?为此本人先提出5个观点来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补充更多有价值的观点。
另过几天铁壶版块的版主唐朝兄将来北京与我进行铁壶的一些探讨,希望届时能带来更多的资料以及铁壶保养与应用方面的一些心得。

评分

16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3-6-2 18:22 | 只看该作者
果断沙发,君大好认真!吼吼!

点评

发到后面估计很多人会看不到,一楼又不能评论,所以接兄宝地一用,谢谢  发表于 2013-6-2 20:58
首先向君临天下学习了,这种钻研精神值得推广和学习。其实铁壶好不好根本就没正确答案。吸毒不好,不照样有人吸么。好与不好看个人喜好而定,而不存在铁壶的好坏问题。  发表于 2013-6-2 20:57
失策啊,应该先占沙发再码字,否则沙发铁定是我的。。。。。。  发表于 2013-6-2 20:54
3#
发表于 2013-6-2 18:2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科学理性讨论
4#
发表于 2013-6-2 18:33 | 只看该作者
1.单从铁壶烧水方面来讲,只要能耐高温的材料做的就能烧水。所以铁壶不铁壶烧水无意义
2.铁壶烧水能对人体有效补铁,肯定能补,但多了不怕出问题?
3.用铁壶的温度高,有点道理,但水沸腾的温度跟气压有关吧,而且用铁壶的时候,水沸腾之后也不能继续烧很久吧。至于保温,升温快的,降温也快吧,想要保温,烧好水之后倒暖瓶里就行了。
4.铁壶的调水功能。不知道各位喝茶追求哪种口感,是返璞归真派,还是各人口味派。铁壶能吸附水碱,关于水碱的问题,涉及到自来水添加氯气的副作用,相关资料网上大把。既然能吸附吸附水碱,那自然也能吸附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果你想让少出的水更纯净,请用玻璃壶和蒸馏水。
5.既然是手做的,自然会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至于这个价值有多高,就只能因壶而定了。但艺术价值太高的,就已经脱离了实用器皿类别的,除非某人钱太多,哪几百年的古董喝茶,但那是人家有条件,个人行为,谁也管不着哈。

东洋铁壶并不是一无是处,存在既有存在的价值,作为实用与艺术兼具的器物,现在还有人在使用和生产,自然有其道理。不怕东西太差,就怕你不会使用。物尽其用

点评

与兄同感,加分鼓励  发表于 2013-6-2 21:18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3-6-2 18:45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一场争辩是避免不了了!
6#
发表于 2013-6-2 18: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7#
发表于 2013-6-2 19:08 | 只看该作者
此刻正在出差的茶余饭后时间,很高兴看到君版的讨论贴。铁壶引起大家的关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铁壶市场的慢慢扩容,作为一件新兴的茶道具让茶人多一项选择余地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俗话说,有选择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改良,长期以往,如果有正确的知识引导和敬业的生产源头,对茶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
对于君大提出的几点议题,做如下讨论,为了存同去异,先对一些经过日本官方权威机构以及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公开资料,做一个引用和总结,希望这是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讨论帖。这是茶友之幸,壶友之幸,也是联盟之幸
请大家文明探讨,存同去异为先,尽量不要进行情绪上的吐槽和态度上的争论。
再谢大家
————————————————————————————————
关于君大提铁壶不要煮茶,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观点,以日本方面的知识为例:
日本出口国外的南部铁壶可以把茶叶放在铁壶内冲泡使用,同样也可以适当的煮茶。大家仔细观察,南部铁壶之内都有一层陶瓷涂层,作为隔离使用,日本人对这方面的态度,从中可以明白其原因

在中国,如果拿铁壶适当煮茶可以,因为铁的化合物在人的胃中最终要经过盐酸(胃酸)的分解。但是煮茶毫无意义,说实在的对人体和对铁壶都会有多少不好的影响。哪怕里面加了陶瓷涂层,那又如何呢?

在中国的铁壶道友和商家,因为台湾书籍的舆论影响,一把都是大谈铁壶释放铁离子,所以不原因接受陶瓷涂层的存在。而中国的铁壶生产厂方也很聪明的把日本铁壶的亮光搪瓷涂层技术,悄悄的改层亚光搪瓷涂层技术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商家仍然宣传他的壶煮茶补铁等书面知识,那么形成事实上的自相矛盾。

在此,支持一下:铁壶不宜煮茶,也不适合煮茶,最好不要煮茶的结论。
对于是否绝对不可以煮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铁器伴随人类数千年,很多老传统还是靠现代科学依据进行分析和核实。

这是我对君大第一条观点的看法。
中国有很多人刚刚接触铁壶,好奇加好玩,拿铁壶以煮茶的人比较多,这也是人之天性。
尝试就可,不要养成习惯就是。

点评

要我说啊,自己喝茶当然看自己喜好和口味了,想要铁壶煮出来口感的,又不想用铁壶的,随手泡里放块铁壶碎片就行了。不喜欢那种味道的,就不用呗。说这么多干嘛,还能喷得大家都用铁壶啊 自己问问自己,你懂茶么?   发表于 2013-6-2 19:49
8#
发表于 2013-6-2 1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2 22:37 编辑

对于铁壶煮水是否可以补铁

按照日本科学家的说法:
5岁之前儿童可以考虑用铁釜(壶)煮水煮粥,以增强体质。5岁之后,继续通过铁壶烧水煮粥这方面进行补铁,从健康方面来说则无意义。中国因为有养生的观点,即有益的就是健康的,比如说一天晒太阳1分钟从理论上来说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但是从生物学数据上来说则无健康值的增加。
所以结论是,铁壶可以补充铁分,但是绝无防止贫血,治愈缺铁带来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真正需要补铁,建议还是服用医用药剂或者保健品比较好。

我个人观点,铁和茶发生化学作为生成其他物质值得探讨
1   铁和茶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成其他物质呢 (温度,催化剂,合成速度)?这个化合的温度是在开水的100度之内吗?化合过程很迅速还是十分缓慢?因为一泡茶的时间少则几秒,多则几分钟,这个时候有充分的化合了吗?

举个例子,水碰上铁肯定生锈,对!但是生锈这种化合反应需要高温和时间,不是说所有水一碰上铁就马上成锈。就好像铁壶水也不一定碰上茶就成为另外一种物质一样的道理。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更多的数据和探讨。

2  茶水入胃,进行营养吸收阶段之前,还是要经过口腔分泌物,消化酶,胃酸等多道化合和还原等过程,在此复杂的化学环境下,最终是铁加茶进行了化合,又经消化酶和胃酸后又重新还原了呢??

还是需要继续探讨

点评

专业!  发表于 2013-6-2 19:29
9#
发表于 2013-6-2 1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2 19:30 编辑

铁壶的艺术价值:

在富裕社会
手工制作,无法批量生产,有一定美术价值和不可复制性的产品为艺术品
可以批量制作,具有一定美术价值的产品为工艺品

所以,不同的铁壶,可以有艺术品,可以看成工艺品,也可以看做实用器
总之还是那句话,有选择,有比较,有竞争,有改良
各有所好,各尽所需
只要有正确的知识和负责的生产源头,最终受益的还是喝茶玩茶的人

点评

要我说啊,自己喝茶当然看自己喜好和口味了,想要铁壶煮出来口感的,又不想用铁壶的,随手泡里放块铁壶碎片就行了。不喜欢那种味道的,就不用呗。说这么多干嘛,还能喷得大家都用铁壶啊 自己问问自己,你懂茶么?   发表于 2013-6-2 19:50
10#
发表于 2013-6-2 1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4hope 于 2013-6-2 19:46 编辑

要我说啊,自己喝茶当然看自己喜好和口味了,想要铁壶煮出来口感的,又不想用铁壶的,随手泡里放块铁壶碎片就行了。不喜欢那种味道的,就不用呗。说这么多干嘛,还能喷得大家都用铁壶啊

自己问问自己,你懂茶么?你懂紫砂么?泡茶用手用脑子用眼睛用鼻子,我还没听说过用嘴泡茶的?谁能用嘴泡茶,我第一个买票围观。
11#
发表于 2013-6-2 19:44 | 只看该作者
铁壶的保温功能,其实是一个很简单也很复杂的议题

首先,受热快的物体同样散热也快
但是,作为铁壶工厂来说,他制作铁壶是考虑到3点因素,并进行铁质的冶炼
1  可塑性(就是铁水凝固成复杂固体形状的能力)
2  柔韧性(防脆,防摔)
3  导热性(烧水的速度)
远在日本古时,考虑的比现代人反而要更加周到
铁壶(釜)类的底部都有测量铁水厚度的小薄铁片,底部薄让铁壶受热快(因为铁壶是底部受热的)
铁壶所谓的听其响声,原理就是水和高热的壶底之间的水汽冲撞水层的声音

所以,真正的铁壶应该是壁厚底薄,加热于壶底,散热于壶壁,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他对资源的利用是谨慎到极致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但是,中国茶人因为害怕破底漏水,所以中国工厂和日本工厂均制作厚底壶,坚固才是品质的王道

所以,目前铁壶的品质标准是可塑性,柔韧性, 导热性。
保温性不在现代铁壶的标准之内
所以,根据物理原理,吸热快也就是散热快,这点支持君大。

但是君大也要理解,真正的铁壶理念其实考虑到吸热快,散热慢这个环节,底薄壁厚确实曾经是铸造师的追求。
这也是我很少参与一些铁壶讨论帖的原因,大家要从深度去理解



12#
发表于 2013-6-2 19:50 | 只看该作者
中场插一下:
一位朋友说在随手泡中放入铁块,是否可以达到铁壶的效果
这样举例吧,同样铝锅,为什么烧排骨建议用高压锅呢?
铁块不是味精,铁壶也没有那么神奇
但是,不锈钢的镍,锰,铁壶的铁最好不好混一起,个中原因以后再谈

也会和君大的试验中,我会现场用实验证明个中原因。

点评

别最后搞不出来你说的,找理由,什么环境啦,条件啦,水啦,这个那个的,你最好提前说出来,君临准备不了,我来弄,我非得让你闭嘴  发表于 2013-6-2 19:52
13#
发表于 2013-6-2 19:54 | 只看该作者
铁壶有调水能力吗

君大说铁壶里面有水垢的物质应该有调水能力
那么为什么接近岩石的物质可以改变水质口感,而金属物质不能改变口感呢?

金,银,铜,铁,锌,铝,铅,锰,镍这些金属物质难道没有味道吗?
如果这些物质是有味道的,难道所有金属物质的味道都是完全一样吗?

那么岩石物质的味道有从何而来呢

先吃饭,说到味道,饿了!!
——————————————————

14#
发表于 2013-6-2 1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2 20:01 编辑
4hope 发表于 2013-6-2 19:56
复制黏贴挺熟练啊,有自己的感受和总结么?古代的那些大思想家,大文学家,那些被后人崇拜并推崇的古人,哪 ...


复制黏贴挺熟练啊,有自己的感受和总结么?古代的那些大思想家,大文学家,那些被后人崇拜并推崇的古人,哪有唧唧歪歪,挑肥拣瘦的。这种人注定就成不了大师,成为胡同口侃大山的还差不多。
——————————————————————————————————
麻烦楼上这位朋友去百度一下我以上的话是从那里复制黏贴而来的。
谢谢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15#
发表于 2013-6-2 20:01 | 只看该作者
不喜铁壶,其实主要是从自身使用角度出发。铁壶对我而言,过于笨重,而且担心倒水的时候,盖子掉下来,砸到茶桌的壶或杯子,会心痛。曾经有人教我,用夹子夹住铁壶的盖子再倒水,就不用担心掉下来,试过,太累,也紧张,失去了轻轻松松喝茶的意义。至于那些铁锈斑斑的铁壶,坦白讲,洗得再干净,我还是心里有阴影。故,弃之不用。

点评

个人方面的特例,有心理方面的,也有使用不当的情况。  发表于 2013-6-4 22:00
这位仁兄的心态很好。我不支持,也不贬低,只是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如果过分倾向性的,大量文字的表述,那就个人情感参杂太多了。  发表于 2013-6-2 20:10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5 05:30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