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楼主: 梁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味生活之易武麻黑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I服了U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个具备规模的茶厂生产出来的批量用于销售的茶品,是不可能用大树纯芽料制作的。至于班章茶,我还是不多说了,这世道很多人拿着假班章到处忽悠,我曾经形容过班章的品感和班章的用途,但这些概念在这些茶商面前等同对牛弹琴。给兄一个忠告:不要指望自己能买到纯净的老班章茶500年以上的古树茶。我所指的老班章茶,并不是说老班章村里面的茶树,就如一个果园里面,可能有同时种有苹果、梨子或桃子。并不是说老班章村里面的种的就是老班章大树茶,那是用来忽悠新生的,只有真正喝过纯老班章的人才知道什么是老班章。云南布朗茶区的老班章纯种大树茶,其珍贵和稀有程度绝不亚于当年的贡品龙井和参赛观音。是绝对不可能以纯料或压制品的方式流通到市场上的,最多是被一些厂家拿去做调配的味精,或者被极少数强人私藏。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hiyou</i>在2009-4-21 12:52:49的发言:</b><br/><p>呵呵,虽然无图无真相,不过闲着也是闲着,先码码字,图片周末慢慢来。</p><p></p><p>说道纯料就有个纯度的问题了,到底几个九才能算是真正纯呢?三醉易简兄有篇文章说的很对,一味追纯,最后只能嚼芽头了。所以,根据不同的渠道,是有不同的纯料概念的。</p><p>流通商品茶,比如这片成兴昌、早期昌达号等等,基本上是以大易武地区为纯度概念的,再比如不少人概念里的纯料易武茶--易昌号,传说原料来自易武某寨子方圆300公里......</p><p>所以在这个概念下,商品纯料,其实也可接受-----前提是这片茶好不好喝。</p><p>再说,易武概念从90年代末被台湾商人炒作起来,直到2004年左右,基本上都是按照tw茶商的理念在做茶。特征是:</p><p>1、撒面。再标榜的纯料都会有撒面,撒面茶材大多是南糯、老曼娥(近年)等。</p><p>2、拼堆。即便是来自同一茶区的茶,在制作时,也会先大致筛检,然后拼堆压制,基本上压一饼茶会分四、五次放茶材。</p><p>----------------------现在的tw字号,大多也还是这个路子。</p><p>这种方法没什么好与不好的分别,因为不同地区对茶的偏好是不同的,茶商也是顺应市场的需求罢了。</p><p></p><p>至于宣传的“千年古树”“纯正班章”等等等等-------------------大家看侯总的广告都会笑笑,到普洱茶的侯总,为啥就信以为真了?</p></div><p></p><p></p><p>实在太经典了!!!!</p><p>俺的帖子,却永远达不到这么含蓄。哈哈哈</p><p>为知游大人写的再露骨一点:一般用作散面的细嫩金黄色芽头,一般都是南糯茶,且绝大多数都是南糯的台地茶,因为南糯的大树茶撒面没那么“宫廷”</p><p>一片茶里面有4到5种茶材并不新鲜,最多我不说清楚是什么茶材的就行了。</p><p>最恶劣的是茶商用纯粹的黄片枝梗压制的茶,美其名曰“野生茶”,那真的是纯料,属于变废为宝的经典杰作。</p>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hiyou</i>在2009-4-21 13:23:39的发言:</b><br/><p>2005以后,炒作日盛,顺便各类大神级企业和高人纷纷关注普洱,这时候的纯料概念就很有意思了。 </p><p>我喝过的有,纯易武地区的,纯易武地区某山头的,纯易武地区某山头上某村寨的,纯易武地区某山头上某村寨的某颗树的....... </p><p>这个时候当真是各显神通了。。。 </p><p>不过每个人概念里纯正料子的概念也是不同的,比如,某年某XD下决心收点正品刮风寨荒山茶,蹲点易武一季,最终搞到的茶材连两饼都不够,搞得我也只能蹭一两泡了事。再比如某年某XD搞了点刮风寨大树茶,压了两三件饼,搞来开汤一看,叶底能明显分出是两家不同茶农的茶混起来的,不过喝起来也非常的</p><p></p><p>所以其实说到纯料,就看你怎么看了。</p><p>再说茶材的混杂:我一直想引诱人给我做点纯正一芽两叶的易武茶,可惜一直没能得逞。究其原因,不一定是因为经济的因素。易武地区茶的采摘制作,一直都会混杂一些青壮叶和梗,与不同渠道不同做手不同大师不同牛人聊过,似乎都挺坚持这点的。后来实在不服,就搞了点纯芽头来喝,实在确实没觉得超越多少,并且在同一个箱子里放的,纯芽头会出一些闷味,所以后来也就作罢。</p></div><p>&nbsp; </p><p>&nbsp; </p><p>兄不见当今已经已经有N多茶店里标杆为纯料易武刮风寨大树茶?哥们运气估计比较背,蹲点一个季度才两片茶材,汗颜啊........我认识的店家几个都号称自己有吨为单位计算的刮风寨料子。 </p><p>知游大人后面那段比较经典,也确实是现在同僚们安慰自己的最好办法!管他纯不纯,好喝是关键,哪怕茶饼拆碎了弄出几片薄荷叶,咱在卖茶的时候也得说这是纯料,是咱蹲点蹲出来的成果。否则家里怎么卖?卖不起价格的话,怎么养家糊口? </p><p>乔比较老实,家里那些超过10年的干仓茶..........的确都是台地茶。如果我说那都是大树茶,怕在行家面前早就挨板砖了。</p>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呆子来也</i>在2009-4-21 13:45:13的发言:</b><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211344173404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9-4/20094211344258169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br/>乔看看,哈哈,就这么大的茶砖!09春。呆子也只有这么一噶达。</div><p></p><p></p><p></p><p>呆子,这不会又是【17味】的产物吧?</p>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nikecarter</i>在2009-4-21 14:18:13的发言:</b><br/>哈哈,乔兄真是个细心人,有空在我画里,也找出几根"易武料"来</div><p></p><p>&nbsp;</p><p>张兄,我的茶室还在期待您的大作加盟啊</p><p>&nbsp;</p>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有茗堂掌柜</i>在2009-4-21 17:55:18的发言:</b><br/><p></p>晒青毛茶压的才是普洱茶哇?一个刮风寨就能产那么多,成品就集中在那么小楼主所说的一个地方!!!算起来全国那么多做茶的,不知道有好多吨为单位的料子哦!在云南高原上,要好大的晒坝才能晒得出这样子多的料哦...吓到了....算不来了....</div><p></p><p></p><p></p><p>嗯,所以说嘛,现在的普洱店家都搞标题党.......哈哈哈</p><p>我是早就习惯了,实话说多了,人家不会高兴的。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自己都没喝懂普洱茶的所谓专业户,抱着那些号称【贡品】的酸酸的“茶苞芽”到处忽悠说是普洱极品,我真是看着都无语</p>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壶说壶言</i>在2009-4-21 21:51:48的发言:</b><br/><p><font color="#0909f7" size="5"><strong>老乔的帖子很客观也很能说明问题!</strong></font></p><p><font color="#0909f7" size="5"><strong>易武的大树茶叶片和茶梗都很长,这可能和树种、树龄和采摘方式有关,冲泡之后叶底很肥厚、脉络清晰、很有质感,易武茶性较温和,入口温润、甘甜,和班章的霸气、强烈持久的回甘形成鲜明对比。</strong></font></p><p><font color="#0909f7" size="5"><strong>大树茶产量很少,批量生产的茶只能是台地茶,一来成本低,原料来源广,二来品质也较稳定。茶农家自产的大树茶即使同一鲜叶原料,因制作的不同(我想可能与杀青的火候、揉青的时间长短、手法等有关系),所制的毛茶条朔、口感也会有区别,这对需保持品质稳定的量产茶也是个问题。</strong></font></p><p><font color="#0909f7" size="5"><strong>纯料压制成本高、产量少,市场没人接受,没人相信你是用纯料压制,因此也没人干这蠢是。除非你特别定制,或自己选料、监制,一般消费者谁能做到这些?</strong></font></p><p><font color="#0909f7" size="5"><strong>个人观点,请乔大及各位茶友斧正。。。。。。</strong></font></p></div><p></p><p></p><p>兄是行家,而且兄是敢于直言的真爱好者!</p><p>我至今未去过云南,所以无论在坛子里还是在茶店里,别人都可以有一百个不相信我的理由,但我扪心自信没有瞎掰。</p><p>反过来,昧着良心号称自己卖批量纯料老班章、易武大树茶的商家,姑且不论那些人是真不懂还是想骗人,其造成的结果都是非常恶劣的,直接误导喜欢普洱茶的新人。</p><p>这两天我只要腾出时间来就再写一些关于台地茶和混拼茶的图文,期待大家指正</p><p>感谢兄,理解万岁!</p>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csd</i>在2009-4-22 11:09:58的发言:</b><br/><p>乔大的造诣,w</p><p></p></div><p></p><p>&nbsp;</p><p>&nbsp;</p><p>其实,是一种执着,对自己有要求</p>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fquan</i>在2009-4-22 21:11:19的发言:</b><br/><p>何天能的东东????</p></div><p></p><p></p><p></p><p>何天培的咚咚。</p><p>现在的麻黑茶庄是何天强掌管</p>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乔大,有朋友最近对易武鸿庆有点兴趣,想买点来收藏,可否推荐一两款04.05年的?
ty89 发表于 2009-5-16 22:36


早年的鸿庆茶为马大姐所监制,其中有两年的茶,制作存在硬伤,这个我就不详解了。
2005年春季,鸿庆出了一款300克装的小厚饼,制作工艺没有任何瑕疵,但选茶材不同了,苦茶成分稍微多了一点。
再后,鸿庆打官司,分成了鸿庆和鸿字牌,茶材变多了,就不多说了
72#
 楼主| 发表于 2016-6-6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一下老帖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10 11:20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