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49098|回复: 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味生活之分辨大树OR台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5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难得周六,家中无茶友到访唠嗑........特冲泡一道【易武茶】
为何要选易武茶呢?因为易武茶是版纳六大茶区内最容易通过茶底辨认的茶材,也是普洱之皇后。普洱百年历史,易武长盛不衰。追求者众,好茶难觅。

乔拍下品饮和对比过程供大家参考,与大家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大树茶什么是台地茶。当然,都是所谓的易武茶,其状况就是这么大的差距。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分辨,我特意挑选了一些具备名品特征的茶品。玩超过3年以上普洱茶的人,应该大多都认得这些茶品的。
大家先看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平常心</i>在2009-4-25 15:31:01的发言:</b><br/>请问以上四种是不是不同茶区的台地茶啊/</div><p></p><p></p><p></p><p>以上四种,是同一个茶区的茶。都叫易武茶</p>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我要对大家说明一下关于易武茶的大致概况:</font></p><p><font size="4">易武茶树种随着树龄的增加,叶片随之缓慢加长,茶梗逐渐变粗,叶片与叶片之间的茶梗距离也逐渐拉长。树龄越大,这种状况越明显。大树茶(可以判断为70-100年之间的茶树)或古树茶(100年以上的老茶树)的叶片在冲泡的时候,呈软化状态,树龄越大,茶叶叶片越软化,经常会像被子一样盖在上面。而树龄偏小的所谓台地茶(30年以内树龄的茶树),因其茶质含量较高,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生命活力强,其质量要明显比大树茶重。故在冲泡过后,大树茶的叶子往往是浮在表面,而台地茶是被压在最下面的。越嫩的台地茶芽头,越是被压在下面。</font></p><p><font size="4">另外一个观念:用肥料催长的普洱茶。这种茶的汤入口之后在舌面和上颚会明显有钉刺感,喉头发疼,只要认真品饮,这个感觉是相对容易感受到的。但肥料是不可能把叶片之间的茶梗长度催出来的,所以,从视觉效果上看,用肥催出来的茶,就算叶片很大,但叶片和叶片之间的茶梗却会短的多。这是判断加化肥易武茶的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font></p><p><font size="4">洗茶一次,冲泡了三道水,<font size="4">大家看看冲泡的效果:</font></font></p><p>&nbsp;</p><br/><br/><br/><br/><br/><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p>根据上面这些图片,大家可以好好的对照一下,你们自己家里那些纯料的易武大树或者古树茶,真的是纯料吗?</p><p>已经不止十次有人拿着巴达或南糯的台地茶冒充易武茶来忽悠新手了。那些广告说辞我早已听厌烦了,无聊无休止的顽固忽悠,只有用实际的图片来说明问题。当然,有人愿意学易武茶的话,可以来我的茶室,我泡给你喝,一次你就什么都明白了。要是还不明白,带上你的易武茶,来跟我PK吧。</p><p>我不是天才也没有去过云南,我那点能力,是我勤奋和执着的结果。</p>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石头哥哥</i>在2009-4-25 16:21:45的发言:</b><br/>乔总教教我们怎么分辨正宗的易武</div><p></p><p>1.易武茶的回甘位置遍布舌面的大面积,在口腔其他位置是没有明显感觉的,或者转瞬即逝。要感受明显的回甘,要待茶汤温度低于50度的前提下满口喝。喝完了一杯之后停5分钟,慢慢感受口腔内的变化。</p><p>2.如果你的易武茶除了舌面回甘之外舌头两侧也明显感觉,那就是拼配了巴达茶,如果你的易武茶在口腔上颚正中的位置有强烈回甘的话,那就是拼配了南糯茶。易武茶的纯料,在口腔内的品感位置只有一个,那就是舌面的大面积,回甘通过舌面能够到达喉头的部分,那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好易武了。当然,如果拼配了一些那卡或者是味精,当然可以轻易到达喉头了。</p><p>3.易武茶,舌面回甘但微涩,香气中存在梅子韵,有酸意但无酸味。</p><p>4.用易武茶制作的熟茶,在后期存放转化中会逐渐转为药香形茶。</p>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v23</i>在2009-4-25 16:41:22的发言:</b><br/><p>乔大这样对茶深入的研究</p><p>值得钦佩</p></div><p></p><p></p><p>兄客气。的确有些人是不明白的,在我看来,只能是就事论事,至于信或不信,我就干预不得了。</p>
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ohl</i>在2009-4-25 17:10:37的发言:</b><br/>没怎么看明白?4种都是易武茶,除了形状大小不同外,口感有何不同?哪种最好?</div><p></p><p></p><p></p><p>口感的差别就大了去了</p><p>树龄小的台地茶,口感刺激烈性大、苦涩感重,香气扬但汤水薄、不耐泡,虽然回甘位置接近,但香气和古树茶明显不同,无梅子韵,只有花草清香。茶汤咽下之后,苦留口中十分钟也无法完全散去,是台地茶的最明显特征。</p><p>树龄大的古树茶,口感绵软,粘稠度大,甜感强,润滑,有舌苔覆面的厚重质感,梅子韵很强,近乎无苦的汤感。</p>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平常心</i>在2009-4-25 17:40:29的发言:</b><br/><p>为了在乔大的指导下找喝普洱的感觉,连续几天泡在茶城,收获颇丰,是那么回事,基本和写的一致,哇哈哈。。。很高兴。就是天天一肚子的普尔茶水,有点撑的慌。晚上看文章,明天继续去。。。</p></div><p></p><p>&nbsp;</p><p>&nbsp;</p><p>当你懂得了普洱茶的真相之后,谁都忽悠不了你。</p><p>这些文,我其实窝在心里快一年了,就是怕写出来破了别人的【古树纯料】谎言,把人家饭碗打碎了,人家一定不会高兴的起来</p><p>信我的,日后就用我文中的概念去试茶,记得泡完了8道水之后,把盖在面上那些大叶子拎起来,看看盖碗下面那些都是一些什么咚咚,当然,也要看看面上盖着的是一些什么东西来了</p><p>有过1-2次经验之后,呵呵.......</p>
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平常心</i>在2009-4-25 17:53:26的发言:</b><br/>今天上午和两个同好在茶城试茶,喝到第三个铺子的时候,从低档喝起,边喝边聊(当然是现学的),把老板聊得一头汗,喝啦他十几个品种的普洱,为证明自己有好普洱,最后老板竟把他珍藏十几年的普洱拿出,只有两饼啦,果然是好喝的没法说,问价,老板说不卖,只给懂普洱的茶客品尝。没想到看啦几天文章,竟然成啦行家。我的感觉是不要多看,看啦就赶快去实践,兄弟们快行动吧。</div><p></p><p></p><p>乔不才,早在4年前就已经带着手里的茶坐飞机去几个城市和别人PK斗茶了。运气还行.......</p><p>没有经历行内各个门道的“木人巷”,何来今天的经验和大家分享?</p><p></p>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p>鼓励大家用这三篇文来检阅你们手里的茶品。一一对照着条件去分析,去看。</p><p>^_^</p>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ohl</i>在2009-4-25 18:42:51的发言:</b><br/><p>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秀逗了,还是没看明白。</p><p>疑惑一:4种茶里面到底哪种是真正的易武古树茶?哪种是易武台地茶?如果只是区分大树跟台地,那么是不是一种是大树,三种是台地,或者2:2,再或者3种大树一种是台地?如果有2种以上都是大树或者台地,那口感的区别又在哪里?</p><p>疑惑二:既然是混泡,怎么区别4种茶各自的口感?</p></div><p></p><p></p><p>这全贴里您只看了几个字?</p><p>备注一下:我可没说混泡之前,这四种茶我没各自泡过哦</p>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老潘</i>在2009-4-25 22:17:00的发言:</b><br/><p>上京 去黄老邪店里 没 pk ?</p></div><p></p><p></p><p>京茶东邪的茶庄我去了。老邪大人已经接触过,上次他请我喝88青,老潘可以问问他的^_^</p>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紫山</i>在2009-4-26 10:01:23的发言:</b><br/><p>本人也只是凭乔大的茶帖不吝赐教才初窥一点茶叶知识,乔大此经验之谈应该对我们同仁日后受用无穷。</p><p>新手诚意问:本人遇上一种散茶生普-----干茶一条条,枝条分明,条型瘦长,显毫,呈暗紫(偏黑)色,冲10泡后观察叶子,芽叶片粗壮,叶和梗都有像乔大的易武昌茶一样长,茶叶叶脉分明,其中大部分一芽两叶,少部分刚长成叶(观感很嫩)的叶子,条型很长,约有4-5CM长,喝后个人感觉只有舌面部分有明显回甘,此茶很耐泡,走十几水也一样出荼色和茶味,这种茶是易武茶吗?</p><p>还有一问请教,如果发现有好的<strong>散茶</strong>生普(或熟普),可以把它作为收藏品种收藏吗?</p><p>----期望共同学习。</p></div><p></p><p></p><p>如果与兄说的这些品茶后的口腔反应是非常接近的话,那应该是易武茶没错。</p><p>易武茶的汤在于舌面接触后,会有一种非常明显的舌苔覆面的油脂感,哪怕是很差的易武茶,对舌面的刺激也是很明显的。这是茶种的特性,无法改变的。</p><p>很多普洱茶人都对我说,压制成品的保存变化要比散茶转的好很多。这个问题上,我有属于自己的理解,我从不随大流的。实例说明:我2000年三月份买了30多片省公司的生饼,是我普洱茶生涯里购买的第一份批量茶。因为这批茶压制的工艺非常差,极松,包在纸里面很多边都破了,碎散的厉害。我就去市场上买了一个大铁皮桶,把压制松的茶,全部拆成了散茶,这些茶装在铁桶里至今是整整九年了。时常还拿出来喝的。可以负责的告诉大家,这样的散茶存放后和压制的成品,在品饮口感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p><p>也借助这个帖子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很多茶商都在扯淡,说茶叶放在广东就等于放轻微湿仓,那是为他们故意进仓的茶找出的借口。假设说我的茶在广东放9年都不会受任何影响,那和放20年也不会有任何区别。就看怎么放了。懂得保存普洱茶的,永远不会把干仓放成湿仓。除非故意了。</p>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p>非常抱歉,那是人家的生意</p><p>要是诸位想知道是什么茶,带实物来我茶室吧,你能找到答案的</p>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6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奉橘</i>在2009-4-26 15:57:47的发言:</b><br/><p>跟着学习!</p><p>这间教室里我也在听课</p><p>呵呵!</p><p>大环境很重要,普洱辐射到华中地区,卖茶的基本全部忽悠了……</p><p>嘿嘿!</p><p></p></div><p></p><p></p><p>卖茶可以忽悠价格,但如果卖茶忽悠品质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p><p>别人可以不懂,我们自己必须要了解的</p>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6-13 16:3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