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梁权看方舟子与普洱茶事件 [打印本页]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7-9-15 11:06
标题: 梁权看方舟子与普洱茶事件

哥没兴趣蹭热点,哥只是写个事件发展的趋势和预计的答案,客官自便。

要问我这2010和2012这两次对普洱茶检测的报告有没有猫腻,我认为绝对没有。数据骗不了人的。但......

2010年广州70份普洱茶调研“菌超标”,是哪70份?那个茶厂哪一年出品的哪一个批次的生茶还是熟茶?在什么仓储环境下存放了多少年?是干净存放的,还是露空存放的,是“新鲜茶”还是“回收再造茶”?这些详情,方舟子知道吗?
2012年南昌60分普洱茶调研还是“菌超标”,又是哪......方舟子知道吗?

2010年和2012年这两次调研,方舟子亲身参与了吗?就算没参与,这些详细的资料和对应的茶样,方本人过手了吗?他只是引用了别人发布的这两套检测资料,其实这两套资料的详情他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咋回事,反正是听说有问题就对了。到今天已经过去5年了,死无对证啊。我倒是敢说,方本人一定不知道详情。

看客们有看过315晚会不?晚会公布的各种食品不合格的详情吧?厂家、品名、规格、重量、生产日期.....广州和南昌公布这些了么?至今没有人看到过这些数据。那这两次检测的意义何在?

我们估算一下广州和南昌两个调研的经费.....以我个人的判断,应该是公费。从购买样品到最终检测完成,一个样应该不会少于500块钱(我猜的)。70份和60份是多少总价?那就是35000和30000。如果一单不止500呢?这俩小机构有这等公费?国家的钱那么容易花的啊?换了是我,咋买呢?肯定挑便宜的买,越便宜越长相难看的越买,或许还能“打点斧头”。但是,哪怕不计算检测费,那500块钱一片能买到啥?你信他们会花500块钱买片茶吗?动动脑筋想想。那他们会买什么?肯定是买几十甚至十几一片的啦………那不是什么超标问题,而是能不能喝的问题了。

云南生产普洱茶外销到欧盟日美韩东南亚已经几十年了(无三不为几),现在通过各种渠道邮寄茶叶到国外都很困难,除非有报关单或者检验检疫报告,而在很多中等或发达国家,公开售卖的茶品经常都会被抽检,如果真的存在明显的“有害菌”,不仅仅是下架问题,而是罚的很重。

这种行业被动危机之下,居然没有一个云南普洱厂家敢当鸡头的,哪怕有个肯花个几万块钱,拿出自己手里30个品种到公检机构认真检测下,出个报告一公示到各个平台......看,哥自产自销的普洱数据都在这里,放心喝吧!这次事件中连一个这样的人都没出来。由此可见,云南这票人除了懂生产和销售之外,智商真的该充值了。另外就是,真的是抠门的可以!太JB吝啬了!

云南普洱茶协会向方索赔?索赔???
你索赔个腚啊?一个茶协会成功代言中国一个体量最大的茶系?谁给你的权利?国家哪条法律规定了茶系归协会统管?根据现有的法律,你要向他索赔,你要明确出具你在这次事件中切实损失了多少钱的证据,他对你个人或者对你公司实际造成了多大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失。如果他压根没针对过你个人或你公司,你索啥?他想赔你钱也得找个合法的理由啊。所以号称的索赔,其实就是无休止的吵架,反正经济不好,闲着也是闲着,去法庭玩玩控诉应诉也挺过瘾。

人家多聪明啊,方可没说大益出问题,没说下关出问题,没说福今、陈升、雨林、澜沧古茶....出问题,他说的是普洱茶出问题。那谁能代表普洱茶呢?谁敢说自己能代表普洱茶??谁??!方舟子当然不会说任何一个实力派大厂出问题?打个比喻:如果这次方直接针对的是大益,那大益从生产到制作到囤货到经营再到盲从的那上百万人,不得四处挖深坑等着活埋了他......那坑得挖多深啊?再说了,国人最大的特点是:事不关己己不忧心。既然有人说普洱茶都出问题,那作为从业者的我就帮忙吆喝下好了,不呐喊好像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但,反正跟自己没多大关系。粉丝还是粉丝,代理还是代理,难道经过这次闹剧,这票人都成了方舟子的拥趸了吗?稍微动动脑筋想想,说普洱茶有问题最终也没动到自己的奶酪嘛。大声喊几句:打倒方舟子!各位客官,且看我真的出了一份力。

方舟子真的懂茶吗?在普洱茶这个体系内,他能不能通过外包装、闻香、口感等各种条件判断茶品的年份、品质、仓储等问题。是否懂得普洱茶制作工艺、生产程序、存储方式、转化变化等一系列科学依据?他究竟亲身做了多少次对普洱茶“有害菌”的检测?他自己的实验室,是不是比云南各茶科所的设备更完善更专业更具有说服力?他研究茶多久了?到现在为止,他手里究竟掌握了多少厂家的多少份茶的实际检测数据呢?方怎么能解释的通普洱茶普遍含有“有害菌”却可以顺利出口外销的?而且出口了几十年。仅仅这一条,让方直面回答,他就得想方设法避开话题。

可以肯定的说:通过这次事件,方舟子成功跻身国内茶界一线大咖。这次之后,他说什么茶没问题,那茶就肯定没问题了。这叫什么?丁俊晖成功去踢欧冠了!奥沙利文在奥运会夺得十米跳台金牌了。没办法,云南那票搞对抗的人智商实在堪忧,咋就那么蠢呢?

换了是我会咋办呢?
太简单了,他说所有人都有问题的话,那我会说:他最近闲的蛋疼,想蹭热点。越搭理他越嘚瑟。
如果他只说我有问题的话,那我会说:我拿自产20个产品检测去做直播,输了的裸奔,赌吗?



梁权
2017年9月15日






作者: 又喝多了    时间: 2017-9-15 11:09
先顶后看
作者: 风玲號    时间: 2017-9-15 11:10
强烈支持
作者: 东奔西跑    时间: 2017-9-15 11:13
素质素质!注意你的素质!
作者: 陋室茗    时间: 2017-9-15 11:16
感觉,普洱茶又要涨价啦!
作者: zhangyn    时间: 2017-9-15 11:17
我一直当娱乐新闻看的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7-9-15 11:19
东奔西跑 发表于 2017-9-15 11:13
素质素质!注意你的素质!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7-9-15 11:19
zhangyn 发表于 2017-9-15 11:17
我一直当娱乐新闻看的

本来就是娱乐新闻嘛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7-9-15 11:31
感觉更像是相互炒作。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7-9-15 11:33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7-9-15 11:31
感觉更像是相互炒作。

是啊,我也有这种感觉

作者: 秧歌    时间: 2017-9-15 11:33
喝茶就喝茶,拿来那多话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7-9-15 11:33
秧歌 发表于 2017-9-15 11:33
喝茶就喝茶,拿来那多话

老贼
作者: 红青百年    时间: 2017-9-15 11:44
免费收普洱茶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7-9-15 11:51
红青百年 发表于 2017-9-15 11:44
免费收普洱茶

收费
作者: 钟永华    时间: 2017-9-15 11:57
喝吧!用我自产的十几个品种,用自已的身体来实践吧!
作者: 成辉    时间: 2017-9-15 11:58
普洱茶茶的大行情看来要来了
作者: 钟永华    时间: 2017-9-15 11:59
提醒一下,02年开喝的!
作者: 壶一乐    时间: 2017-9-15 12:06
说着说着过去了,生活还要继续,该干嘛干嘛去...
作者: 大悲空行009    时间: 2017-9-15 12:11
方绝对一臭煞笔,到处招摇撞骗
作者: 叶榆妙香    时间: 2017-9-15 12:18
支持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7-9-15 12:19
老乔讲到点子上了
作者: 奈足n    时间: 2017-9-15 12:26
大佬们不就是想手中的茶再一次涨起来赚一笔吗!炒作无耻。
作者: 问学    时间: 2017-9-15 13:05
方的背后肯定有推手
作者: stdgz    时间: 2017-9-15 13:20
方舟子就是靠炒作成名的!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不怕你骂,越骂越出名,普洱有毒,转基因没事,他已与这时代同步了。
作者: 千字文    时间: 2017-9-15 13:41
不看好方先生说的
作者: 4856327    时间: 2017-9-15 14:36
奈足n 发表于 2017-9-15 12:26
大佬们不就是想手中的茶再一次涨起来赚一笔吗!炒作无耻。

好好
作者: 远离尘嚣    时间: 2017-9-15 14:42

作者: 4856327    时间: 2017-9-15 14:47
不过说实话 中国的普洱茶界确实良莠不齐 确实需要整顿  但谁能整顿的了呢
作者: 4856327    时间: 2017-9-15 14:58
茶头的有害菌可能会有或者说细菌数可能会超标  我的一点看法不一定对
作者: 乐也    时间: 2017-9-15 15:06
我没有老茶,谁有多余的可以给点尝尝,有毒也想喝一口。
作者: 六堡    时间: 2017-9-15 15:15
说的太对了。
作者: 芙鹭儿爸    时间: 2017-9-15 15:19
茶有毒菌,都不要喝了!我一个人喝
作者: 六堡    时间: 2017-9-15 15:20
方质疑的是普洱茶,人员广,热点高,有院士,这颗炸弹威力足够大。
作者: 石愚与老人    时间: 2017-9-15 15:39
愚以为,茶的保存是关键。
茶并无好坏,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
但,保存不当,茶的品质变化孕育出其它物质比如这细菌,那霉毒就不好了 。
作者: jswx001    时间: 2017-9-15 16:04
方舟子说的是事实,但方舟子也会死的很惨。一个普洱,解决了几百万人的就业,养肥了一大群以此为业的人,方舟子若要和普洱作对,那政府不会饶了他,利益集团更不会饶了他。方舟子,你就好自为之吧。
反正,我不喝普洱,我不想做黄曲霉毒素的试验品。
作者: holiday413    时间: 2017-9-15 17:01
牛!
作者: 玉米炮    时间: 2017-9-15 17:12
路过,围观看看
作者: 一抹翠绿    时间: 2017-9-15 17:42

作者: 奉橘    时间: 2017-9-15 17:57

作者: steamtanks    时间: 2017-9-16 09:10
有请娱乐圈新贵-普洱茶先生登场
作者: ssilver    时间: 2017-9-16 09:50

作者: Potteryinthebox    时间: 2017-9-16 20:48
市场上的普洱茶大厂为什么不拿出第三方的检测数据进行反驳?
毕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品牌宣传机会啊。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7-9-16 21:16
Potteryinthebox 发表于 2017-9-16 20:48
市场上的普洱茶大厂为什么不拿出第三方的检测数据进行反驳?
毕竟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品牌宣传机会啊。

我猜:黄曲霉没超,其他农残过线了

作者: 老茶人    时间: 2017-9-16 21:17

作者: 春风入怀    时间: 2017-9-17 15:52

作者: hetqlc    时间: 2017-9-17 19:26
顶一个!
作者: hetqlc    时间: 2017-9-17 19:27
钟永华 发表于 2017-9-15 11:57
喝吧!用我自产的十几个品种,用自已的身体来实践吧!

我来试试!

作者: 茶客老金    时间: 2017-9-18 08:57
感觉没有理会的必要
作者: zengdoulai    时间: 2017-9-18 09:24

作者: rxx1971    时间: 2017-9-18 10:14
做个大保健,各取所需,各自舒服。
作者: 紫桐    时间: 2017-9-18 11:13
哎  人必自愚而人愚之 与我何干
作者: 眼中沧海    时间: 2017-9-18 11:15
方舟子从食品安全角度看待普洱茶,也没有错,他的观点并没有什么问题,他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从学术专业角度,估计论坛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

普洱茶作为一个食品类,如果加工和保存不当,确实有可能被黄曲霉污染,大量繁衍导致黄曲霉素超标,任何食品都有这个可能,普洱茶也不会例外,相反,很多茶商一直在宣称普洱茶很少蛋白质,不会发霉,这个本身就是误导。

确实有普洱茶被检出黄曲霉素超标,本来大大方方承认,并承若改进工艺和生产监督就好,完全没有必要到处找一些专家院士什么的站台,或者要起诉方舟子并索赔,这个应对方式,本身就愚蠢之极。

方舟子指出的几个问题  1.熟普发酵问题    熟普渥堆发酵,场地卫生不到位,或者原料运输保存不当,确实有可能被霉菌污染,渥堆过程产生毒素,并无不可能,这种是加工环节问题。改进它就好了。
2.湿仓茶问题   湿仓 并不是普洱茶的正常加工环节,这个是为造假而产生的环节,这个本事不是茶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3.老茶问题  或者普洱茶宣称的越陈越香问题,方舟子认为除了像,盐巴,酒,醋等几类食品是国家允许不需要标注保质期的,这类食材不会霉变,其他食品都要,普洱茶也不例外。   一直以来,普洱茶被灌输了一个概念越陈越香,似乎存放越久越好,但传统的普洱茶并没有这个要求,古代因为茶山与外教交通不便,茶叶加工工艺确实需要能长时间保存,当然解放前普洱都有轻发酵工艺,现在没有了,新生茶直接喝,胃确实受不了,在干燥环境保存一段时间,让茶多酚糅酸氧化,喝起来舒服些,但也不需要保存1,20年,放段时间,或者焙火或者火烤也可以解决。如果一定要存,适当干燥是必要的。
作者: 倾心    时间: 2017-9-19 21:59
喝普洱的是癌症高发的群体吗?好像没听说,但为身体健康,看看云茶协与方先生的大戏也好

作者: 鼓惑朽    时间: 2017-9-20 17:26
方的诸多文章只是杂文、戏说,离科普十万八千里。
科普大体分两类,一是用通俗文字介绍科学原理、定理和结论,二是用科学原理、定理解释某种现象。
方只是读取他人的论文数据作为己用、并且其读取是片面的、结论也是不对的,不符合“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
更何况、极端的说、生物学不属于“科学”(索恩说的——量子力学与空间弯曲),简单说、生物学问题具有不确定性,而“科学”是确定并可重复验证的。
如果、非按方所说其是科普的话,那么、仅用梁站的茶品检测结果就足以推翻方的结论,所以、方的结论是不科学的。从转基因、雾霾~~~到普洱,我不认为方是做学问的。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刚看到云南方面已经做了初步报告,一万份茶样检测的结果会看到的。
但这、绝不是方的初衷和功劳 。
当然、方仍然可以一贯之的继续使用其诛心论。

作者: 鼓惑朽    时间: 2017-9-20 17:57
起诉、嗯,也未尝不可,方文中有起诉点
方在博文中回应到美国去告他,真么有洋奴的嘴脸模样?呵呵,在一地做的事受该地法律管辖,哪怕你是火星人。
作者: 农夫    时间: 2017-9-20 19:25
梁教授果然拳拳到肉
作者: 好快的刀    时间: 2017-9-20 21:26
本帖最后由 好快的刀 于 2017-9-20 21:54 编辑

我从来就不认为,方是个学渣,基本上算人渣一类
当年,郭跳跳对骂现场就看出其人本质
这么多年本来以为他会改变,毕竟喝过洋墨水的人

基本的科学观点来源与具体的实验结论,
作为一个学者的观点,其引用资料必须有具体针对性,相关性、权威性、必须自己去研究体验
我是药品专业
药品如果证明其有毒副作用基本上几个途径
1.研发时候动物实验 GLP
2.做人体临床实验GCP
3.生产阶段做质量控制 GMP 要求,重金属,有机磷,不同的标准有药典规定。一般用HPLC和气相监测。
4.使用时做不良反应监测,建立使用追踪制度

普洱茶不同于药品,不过要证明其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必须沿用相关科学考研标准
上面我说的是美国 FDA 质量控制标准
方作为海龟,又和我专业相近,他绝对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知道了还故意乱说,BBB,方是**第一人,人家是不懂装,他是懂了反而装不懂
完全是为了出名,找死


还有,普洱茶学会也太扯淡,方吹他的,关你屁事
没有实际造成你们什么损失,何来诉讼一事。
当然,检察院出面,可以提公益诉讼,问题是检察院是不会出头滴。民事诉讼法有明文规定检院帮助支持起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作者: 绿羽    时间: 2017-9-21 11:52
  一直以来,普洱茶被灌输了一个概念越陈越香,似乎存放越久越好,但传统的普洱茶并没有这个要求,古代因为茶山与外教交通不便,茶叶加工工艺确实需要能长时间保存,当然解放前普洱都有轻发酵工艺,现在没有了,新生茶直接喝,胃确实受不了,在干燥环境保存一段时间,让茶多酚糅酸氧化,喝起来舒服些,但也不需要保存1,20年,放段时间,或者焙火或者火烤也可以解决。如果一定要存,适当干燥是必要的。
个人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作者: 绿羽    时间: 2017-9-21 11:57
眼中沧海 发表于 2017-9-18 11:15
方舟子从食品安全角度看待普洱茶,也没有错,他的观点并没有什么问题,他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 ...

个人觉得这些观点还是比较客观的。

作者: 茶气东来    时间: 2017-9-25 21:23
方舟子是神还是妖?在他嘴里,除了普洱茶,阿胶、冬虫夏草、云南白药、甚至中医。。。都不是好东西。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7-9-26 18:20
最近几天,我刚刚看了一篇微文,是关于“打假基金”和相关监管人员的详细的记录乃至新闻采访。

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方要这样针对普洱茶,这样一来,一切的谜团都解开了,原来有一条清晰的利益链在里面。如果募集到群众、机构乃至公家的现钱用于“打假”,那这钱是需要有去向的,关键是要有用途,不能空挂着。
作者: 野趣禅意    时间: 2017-10-31 22:01

作者: 河北鑫    时间: 2017-11-4 22:02
有道理
作者: liuquanqi    时间: 2017-11-11 15:29

作者: 海越    时间: 2017-11-19 20:41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www.jadepot.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