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乔丹对古树茶的理解读后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支烟    时间: 2011-11-17 14:47
标题: 乔丹对古树茶的理解读后有感
不可否认,乔丹的这篇文章在联盟里一石激起千层,对茶商们造成了一定的冲激,但未尝不是好事,其中不乏精采之处,乔丹对古树茶的理解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但篇章里不少地方本人不敢苟同,有必要提出疑问,以免对新晋茶友造成误解,让一众新茶友走入误区。
一、乔丹身为联盟管理员,其说出的任何话都会对新茶友起到一定程度的引领,新茶友们在如今大量古树茶充斥市场本就迷惘,这篇文章一出,新茶友们会突然感到有盏明灯指引,但其实这盏真是明灯吗?
二、乔丹文中所指:
1、倚帮曼松茶区王子山:不到40棵树
2.布朗茶区章家三堆:不到20棵树
3.易武茶区麻黑:一季度头春前两采总量不到80公斤
4.临沧茶区滨岛:一季度头春前两采总量不到50公斤
5.布朗茶区老班章:超过1000棵树,国家公布的数据是一年3季产80吨以上的毛茶。但80吨和1000棵树对比,水份较大
6.布朗茶区新班章:具茶农透露新班章没有古树茶(待考)
7.勐宋茶区纳卡:不到200公斤
.........
按目前古树茶一棵树一次能采茶青4公斤左右,做成成品1公斤左右算,王子山只能出40公斤茶,章家三堆只能出20公斤不到,麻黑只有40棵超过百年的茶树,滨岛只有25棵超过百年的树……….,这里就存在疑问了,茶文化几千年的历史,云南茶农一直以茶叶买卖做生意,不说千年古树的传奇文化了,诺大一个茶区,百年以上的老树都去哪了,难道茶农们把超过百年以上的茶树都砍了当柴烧,然后留下几十棵做种,不会吧,要烧柴有大把长得更快的树,何必砍茶树呢,云南近百年来也没听说过有大至可以让茶区的古树灭绝的自然灾害。而据业内人士所说,光易武茶区的古树茶园麻黑、落水洞就有两千多亩,只是有些茶树矮化了,但也算是超过百年树龄的茶树,其他茶区要再算的话就不用说了。
三、乔丹本人没去过云南,所知道的是从几个茶农和个别茶商口中得知,云南有多少个茶农,有多少个茶商,乔丹所认识的这几个人能代表整个云南茶区吗,供乔丹茶叶的茶农所说的话可信度有多高,是否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这几个茶农做的茶才是古树茶。
四、整个市场做普洱的有多少人,其中不乏有实力的茶商,光乔丹手上就有100公斤的古树茶,那整个茶叶市场的茶商比乔丹有实力的有多少人,他们手上的古树茶又有多少,这个说法跟乔丹给出的古树茶数据出入太大了。
五、乔丹口中一直把普洱做为粗茶,那么这些粗茶在乔丹手里的售价是多少,班章一斤上万元,易武多少钱一斤,更低端一点的南糯在你手上又是多少钱一斤呢。
总结一点,想真正了解云南茶区有多少古树,最好是亲自到茶区去一趟,认真的考察一下,就一目了然。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5:01
有图有真相,还是希望看到各位实地考察的照片为证。

道听途说,有意是人品问题,无意是蠢的问题。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5:02
南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它茶区有少量分布。据初步统计,全省共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18000公顷以上,多半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有的成片分布,有的单株散生。现将云南省主要地、州、市的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介绍如下: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古茶园分布海拔从760米到2060米,最低在勐腊县曼腊乡曼乃新寨,最高在勐海县勐遮镇、巴达乡、打洛镇交界处的大黑山,主要集中在1400-1800米的山区地带,历史上著名的“古六大茶山”就分布在该地。如今古茶园主要分布在勐海县巴达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乡和勐宋乡,勐腊县象明乡和易武乡;景洪市基诺乡、大勐龙乡勐宋等地。据2004年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分布在该区的野生茶树和古茶园面积约5300多公顷,以人工栽培的古茶园居多,古茶树树龄从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数在200-500年之间。

具有代表性的南糯古茶山位于勐海县境内,面积近800公顷,是云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园,树高一般在2-5米,主干直径在0.2米以上,其中有名的栽培型“古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就生长在这里。从树型来看,古茶树多为小乔木大叶类型,也有部分乔木型高大古茶树,如勐腊县曼腊乡曼洒村委会杨家寨森林中生长着一株高为23.5米的大茶树,可堪称为至今世界所发现的栽培型非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中最高的大茶树。

初步鉴定全州茶组植物有3个茶系、7个种和变种。人工栽培的古茶园以普洱茶种(C.assamica)分布最广,其次在勐腊县分布有约100公顷的茶种(C.sinensis)(当地称倚邦小叶茶),景洪勐宋和勐海曼糯分布有苦茶变种(C.assamica var. kucha),此外在勐腊县和景洪市还发现了勐腊茶种(C.manglaensis)、滇缅茶种(C.irrawadiensis)和多萼茶种(C.multisepala)。

野生茶树群落集中分布在勐海巴达贺松大黑山,处于海拔1900米的森林之中,在高大阔叶林覆盖下,植株生长茂盛,基部围在1米以上高度,超过1.5米有11株,其中著名的野生茶树王---巴达大茶树就生长在这里。这些野生茶树为大理茶种(C.taliensis),叶片绿色,新叶带红色,芽叶茸毛稀少,树干灰白,多数长满苔藓地衣,松萝垂挂,藤本植物缠绕攀附其上,周围的小茶树参差不齐,繁衍不断,和野生茶树混生的还有近缘植物厚短蕊茶。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5:02
(二)思茅市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
思茅市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广泛,主要在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在1450-2600米之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野生茶树分布在7个县的29处,多为散生,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思茅市野生大茶树主要集中在镇沅的九甲千家寨,景谷的困庄大地、大水缸、大黑龙塘,景东的石大门、驴打泥溏、李家村、花石岩梁子、安定、景福等,孟连的腊福黑山,澜沧的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普洱的困鹿山、小高厂、梅子箐,墨江的苍莆塘,西盟的佛殿山。其中,比较集中的约为1200公顷,具有代表性的是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大茶树群落。栽培型古茶园具有代表性的是澜沧县景迈万亩古茶园。全市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2个茶系,4个茶种。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aliensis和厚轴茶种C.crassicolumna为主,景东和镇源分布有少量滇缅茶种C.irrawadiensis;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C. assamica为主,有少量茶种C.sinensis;此外,在澜沧县富东乡还发现一株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Camellia sp.)。

千家寨野生茶树群落面积约1300公顷,分布于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千家寨和猴子箐原始森林中,地处东经101°14ˊ北纬24°7ˊ,海拔2100-2500米之间。其中千家寨上坝1号古茶树高25.6米,胸径0.89米,2号古茶树高19.5米,胸径0.86米,。

景迈古茶园位于澜沧县惠民乡景迈、芒景两村之间,海拔1500-1700米,总面积近万亩,属栽培型古茶园。据记载,现存古茶树大多数是明、清以来种植或自然繁育生长,树高一般为2-5米之间,基部直径0.2米以上,株距2-4米。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5:02
(三)保山市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
保山市境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近年来调查,在腾冲县古永,龙陵县镇安,昌宁县苟街,保山市瓦窑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有成片的古茶园和散生的野生茶树。在保山隆阳的德昂旧寨、大中寨、摆落塘、帮陇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还续存有300乃至800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的垂直分布海拔为1200-2400米,以1640-2200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分布面积近1000公顷。全区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3个茶系,5个茶种。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aliensis和滇缅茶种C.irrawadiensis为主;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C. assamica和茶种C.sinensis分布较广泛,勐腊茶种C.manglaensis仅在昌宁和隆阳区瓦渡乡有少量分布。此外,该地区还发现有大量山茶科非茶组植物存在,如:落瓣油茶、怒江红山茶、猴子木等。

保山市栽培古茶园分布较集中且有代表性的是腾冲坝外古茶园,上营文家塘古茶园和昌宁漭水乡黄家寨古茶园。一般树高6-12米,基围超过30厘米。大折浪大叶茶和文家塘大叶茶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制茶品质较好,是云南大叶茶中的优良群体品种。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5:03
(四)临沧市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
临沧市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临沧市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范围内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树群落分布,面积10000公顷以上。全区共发现的茶组植物有4个茶系,7个茶种。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aliensis和滇缅茶种C.irrawadiensis为主,而大苞茶种C.grandibracteata为临沧市独有种;栽培茶中以普洱茶种C.assamica为主,茶种C.sinensis、细萼茶种C.parvisepala和勐腊茶种C.manglaensis有少量分布。

该区野生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双江县班骂雪山、帮木大箐、大浪坝箐巴、柒麻林、糯五良,凤庆诗礼、郭大寨、三岔河、腰街,耿马县芒洪,永德大雪山,沧源县大黑山,云县幸福、涌宝等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双江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双江县勐库野生茶树群落地处大雪山中上部,东经99°46ˊ-99°49ˊ,北纬23°40ˊ-23°42ˊ,海拔2250米-2800米。分布面积约10000余亩,茶树密度为一个样方(62㎡)19株,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分类上属于大理茶种(C. taliensis)。基围1.5米以上的茶树随处可见,最粗的茶树基围3.25米,株高15米,冠幅13.7×10.6米。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临沧市人工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凤庆、双江、沧源、云县、临沧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凤庆香竹箐大茶树是已发现的大茶树中基围最粗的一株,基围约5.8米,株高9.3米,冠幅7×8米。凤庆县的凤山、勐佑、大寺、三岔河、雪山,双江的勐库,云县的漫湾等地均有上千亩的栽培古茶园。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的冰岛古茶园,已有500年的历史。据2002年调查,现存有基部干径0.30-0.60米古茶树1000余株,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种,1985年被认定为国家品种,被广泛引种到省内外。而云县漫湾的白莺山古茶园,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尤其丰富,既有野生型的大理茶种,又有栽培型的普洱茶种,还零星分布有德宏茶种,亦有较多大理茶与普洱茶自然杂交后代的过渡类型。这些类型集中在一起,为茶树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古茶树分布。如德宏州的潞西、瑞丽、梁河;红河州的元阳、金平;文山州的广南、马关、麻栗坡等等。尽管这些地区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面积不大,但却分布着云南较多的茶组植物种类,尤其是文山、红河两州,就发现有17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有9个种为云南独有种。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5:08
云南一年的古树茶产量约在两千吨左右。
作者: 道心种魔    时间: 2011-11-17 15:33
MARK, 学习了!
作者: 密斯特弓长    时间: 2011-11-17 16:39
看明白了~~~
作者: 年轮手工坊    时间: 2011-11-17 16:56
不错 不错 [em49]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7 16:59
出差中,手机很难打字,回来再认真回复。
简短两句,王子山的大树多数砍伐掉盖房子去了,。我手中的茶,新茶部分可以作为同茶区产品中最优质的代表。但我没能力全包山头。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7 17:05
从2-5楼看下来,跟前面我说的没啥区别,还是临沧料

确实没看出人品问题,而是品位问题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7 17:07
备注一下:被矮化的古茶树无甚讨论价值
作者: 少年巴蒂    时间: 2011-11-17 17:19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7 16:59:18
出差中,手机很难打字,回来再认真回复。
简短两句,王子山的大树多数砍伐掉盖房子去了,。我手中的茶,新 ...

老乔又出差了,啥时候回来啊,好久没去你那了
作者: 一支烟    时间: 2011-11-17 17:21
我只能很客观的去评价,难道矮化过的古树茶就不是古树茶?就不是长了几百年的树,就没有价值。这个我是不敢苟同!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7 17:21
明晚回来,8:30可开局,有空就过来吧
作者: 眼中沧海    时间: 2011-11-17 17:41
倚帮的茶,貌似是中小叶子种的比较多,不管是否古树
临沧料喝不来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7:47
云南古茶山大部分地方我都亲自去过,楼主说话不实,指出后还要强辩,真的没意思。我不说了,发些考察记给大家看看吧。

有图有真相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8:13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7 17:05:44
从2-5楼看下来,跟前面我说的没啥区别,还是临沧料

确实没看出人品问题,而是品位问题

版纳茶区一年也五六百吨古树茶。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7 18:21
深圳本地来找我喝茶的同僚,2成以上去过茶区,又如何?
作者: b2619219    时间: 2011-11-17 18:22
有图才有真相,有意思的是发帖回帖的2位都是新注册的,但文笔老辣,是否传说中的。。。。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8:25
本帖最后由 猿抱子 于 2011-11-17 18:28:23 编辑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7 17:21:46
明晚回来,8:30可开局,有空就过来吧

口水之争而已。我准备花十到十五年好好走完古茶山,并测定茶样和土样,个人更相信仪器些。
什么口感、喉韵、茶气,早已厌倦了。相信实地考察和仪器测定。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8:33
本帖最后由 猿抱子 于 2011-11-17 18:54:33 编辑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7 18:21:29
深圳本地来找我喝茶的同僚,2成以上去过茶区,又如何?

那我的学生还很多都是古茶山土生土长的。

您朋友转述的话,难免有信息失误。

建议乔版主先走一下版纳的茶山再说。

您语言和文字,以及对他人的说服能力很强,但是,我需要一手的证据,而不是自我标榜。


作者: 流金岁月    时间: 2011-11-17 18:50
LZ很客观
作者: 莲花精舍    时间: 2011-11-17 18:53
大家也别争论了,有空看看我朋友蒋文中的书《云茶大典》吧,那里面应该是有比较权威的数据了。
人家花了20多年在云南各地茶山折腾,著书20多部,专业学术论文100多篇。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8:56
莲花精舍 发表于 2011-11-17 18:53:18
大家也别争论了,有空看看我朋友蒋文中的书《云茶大典》吧,那里面应该是有比较权威的数据了。
人家花了20 ...

蒋老师的书可以,不过詹英佩女士的更客观些。
作者: 莲花精舍    时间: 2011-11-17 19:03
《云茶大典》是以李师程老师为编委会主任,蒋文中为执行主编,几十位云茶研究者为成员,历时一年多完成的。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9:06
莲花精舍 发表于 2011-11-17 19:03:52
《云茶大典》是以李师程老师为编委会主任,蒋文中为执行主编,几十位云茶研究者为成员,历时一年多完成的。

作为技术人员,我喜欢看实地考察录和文献资料。
这种领导主编的典籍不是我的菜。

请代问蒋老师好。我是谢老师的学生。

作者: 莲花精舍    时间: 2011-11-17 19:09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作者: 莲花精舍    时间: 2011-11-17 19:10
喝茶吧!
作者: 莲花精舍    时间: 2011-11-17 19:10
喝自己喜欢喝的茶!
作者: 东奔西跑    时间: 2011-11-17 19:29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7 18:25:20
口水之争而已。我准备花十到十五年好好走完古茶山,并测定茶样和土样,个人更相信仪器些。
什么口感、喉 ...

同意,如果能用仪器来评价最好,毕竟每个人的口感是不一样的,用仪器会更客观,但问题是此种方法有多大的可行性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7 19:31
某行长的前任领导也是研究茶文化和茶史的,他最大的不足是:给他喝什么茶,基本上没啥大区别。。。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19:36
东奔西跑 发表于 2011-11-17 19:29:50
同意,如果能用仪器来评价最好,毕竟每个人的口感是不一样的,用仪器会更客观,但问题是此种方法有多大的 ...

仪器测只是为了真实数据,跟卖和品都没关系。
只是这么多年听够了滋味、喉韵、茶气,厌倦了。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7 19:41
其实我最大的其中一个优势:就是比一些常在茶区倒腾茶青的同行拿出更像古树茶的普洱茶
作者: 1030664003    时间: 2011-11-17 19:50
猿抱子您好:能否先发一些权威性、知识性的文章给大家共享。给大家学习。
作者: 紫砂茶客    时间: 2011-11-17 20:03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7 18:25:20
口水之争而已。我准备花十到十五年好好走完古茶山,并测定茶样和土样,个人更相信仪器些。
什么口感、喉 ...

那是喝茶还是喝仪器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20:04
紫砂茶客 发表于 2011-11-17 20:03:46
那是喝茶还是喝仪器

听人忽悠多了,只能相信仪器。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20:05
1030664003 发表于 2011-11-17 19:50:46
猿抱子您好:能否先发一些权威性、知识性的文章给大家共享。给大家学习。

正在发
作者: 紫砂茶客    时间: 2011-11-17 20:10
喝茶跟吃饭道理是一样的,一道菜端上桌有的说好吃,有的说不好,有的说咸了,有的说淡了众口难调。茶叶喝道嘴里了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非要用仪器量化吗,喝到适合自己的就行。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20:13
紫砂茶客 发表于 2011-11-17 20:10:18
喝茶跟吃饭道理是一样的,一道菜端上桌有的说好吃,有的说不好,有的说咸了,有的说淡了众口难调。茶叶喝道 ...

不是茶的错,是人的错。
不难懂的是茶,难懂的是人。

作者: jkyc    时间: 2011-11-17 20:23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7 20:04:53
听人忽悠多了,只能相信仪器。

仪器?
您的仪器难道比立顿的更先进?还是您的技术力量难道比立顿的更雄厚?
没有吧,那您直接喝立顿算了,何必浪费时间和生命?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20:29
jkyc 发表于 2011-11-17 20:23:32
仪器?
您的仪器难道比立顿的更先进?还是您的技术力量难道比立顿的更雄厚?
没有吧,那您直接喝立顿算 ...

立顿还没研究古树茶。

作者: 1030664003    时间: 2011-11-17 20:38
哈哈!以茶说茶,就不要说人了。感谢乔大同时也感谢猿抱子给大家带来很多新的知识。你们都是为了大家好没有乔的文章也没有猿抱子的文章。愿大家共同进步。谢谢。
作者: 紫砂茶客    时间: 2011-11-17 20:43
希望大家在和谐中找到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茶。
作者: 毛豆    时间: 2011-11-17 20:53
猿抱子好文章,资料详细形式严谨
作者: 费费    时间: 2011-11-17 22:08
毛豆 发表于 2011-11-17 20:53:34
猿抱子好文章,资料详细形式严谨



作者: 人生如意    时间: 2011-11-17 22: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人生如意    时间: 2011-11-17 22: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妖妖小刀    时间: 2011-11-17 22:54
本帖最后由 妖妖小刀 于 2011-11-17 23:04:12 编辑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7 18:25:20
口水之争而已。我准备花十到十五年好好走完古茶山,并测定茶样和土样,个人更相信仪器些。
什么口感、喉 ...


感谢楼主和您的技术讨论
有个疑问向您提出,请指教
首先您之前花了多少时间走茶山?
再准备花十到十五年好好走完茶山并测定茶样和土样
您是搞科研吗?和走茶山的目的是?
至于利用仪器是检测什么?
那么这个仪器又是何人制造?
仪器检测的标准怎么设定?谁设定?谁认可?
真心请教!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23:07
测定成分一般都用色谱仪,这是常识。

之前花了四年走茶山。
作者: 妖妖小刀    时间: 2011-11-17 23:17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7 23:07:48
测定成分一般都用色谱仪,这是常识。

之前花了四年走茶山。

敬佩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7 23:23
本帖最后由 猿抱子 于 2011-11-17 23:24:17 编辑
妖妖小刀 发表于 2011-11-17 23:17:09
敬佩

走了四年,还是不太懂,觉得错误还是很多,不敢轻易下结论。所以再走十年。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8 02:16
请问可口可乐,你指的人是?
作者: 少年巴蒂    时间: 2011-11-18 02:45
可口可乐 发表于 2011-11-17 22:29:19
说到底...无非就是为了卖茶而已别人喜欢吹嘘就让人家吹嘘去喜欢普洱茶的人都知道葫芦里卖 ...

希望这是一个讨论帖、学习帖,不要夹带其他成份

作者: 少年巴蒂    时间: 2011-11-18 02:46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7 23:23:32
走了四年,还是不太懂,觉得错误还是很多,不敢轻易下结论。所以再走十年。

敬佩

作者: may2088    时间: 2011-11-18 10:46
支持兄桉自已方法走下去再走十年二十年,总好在外面听故事谢谢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8 11:18
应该支持所有已经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茶人让猿兄带队去茶山走上十年,这样就不用在家里喝勐海下关了。
对了猿兄,你平时喝勐海下关不?
作者: 一笑    时间: 2011-11-18 11:36
少年巴蒂 发表于 2011-11-18 02:45:22
希望这是一个讨论帖、学习帖,不要夹带其他成份

支持巴蒂的观点,希望讨论能说到点子上

作者: Tariq    时间: 2011-11-18 11:44
还是期望能喝到猿兄的茶,再进行探讨。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2:08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8 11:18:29
应该支持所有已经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茶人让猿兄带队去茶山走上十年,这样就不用在家里喝勐海下关了。
对了 ...

我走四年而已,不是十年。是准备再走十年。
在家只喝没有农残的古树。

您别问有没有农残你怎么知道?只要看实验室有色谱仪就知道我可以测了。

判断有没有农残,我不靠喝。记得有一次,我拿经过检测没有农残的样品给在茶山自己做古树茶的一个韩国人、一个台湾人和一个本地人喝,他们都说,叮嘴、麻舌、喉头干,这茶肯定有农残。这几个人都是做茶多年的、平时我很尊敬的人。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信有人能喝出有没有农残。

大厂茶是普洱茶行业的中流砥柱,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品质保证。

只是人一年也就能喝2-5公斤茶,所以在家我喝点树龄大没农残没包装的。



作者: jkyc    时间: 2011-11-18 12:11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8 12:08:34
我走四年而已,不是十年。是准备再走十年。
在家只喝没有农残的古树。

您在http://www.jadepot.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395&extra=page%3D1&page=3的27楼的科学试验大家都可以看见!
作者: 妖妖小刀    时间: 2011-11-18 12:15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7 23:23:32
走了四年,还是不太懂,觉得错误还是很多,不敢轻易下结论。所以再走十年。

有机会定会拜访当面讨教
现在如此认真的人不多了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8 12:17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8 12:08:34
我走四年而已,不是十年。是准备再走十年。
在家只喝没有农残的古树。

我相当同意,大厂是中流砥柱,但大厂和猿兄你一样,都卖百年以上的纯料无公害古树茶吗?

作者: 妖妖小刀    时间: 2011-11-18 12:17
少年巴蒂 发表于 2011-11-18 02:45:22
希望这是一个讨论帖、学习帖,不要夹带其他成份

相当的给力啊,呵呵
联盟确实需要这样的讨论贴
所以真心希望大家对事不对人
让我们有个更加纯净的讨论空间


作者: 妖妖小刀    时间: 2011-11-18 12:18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8 12:17:50
我相当同意,大厂是中流砥柱,但大厂和猿兄你一样,都卖百年以上的纯料无公害古树茶吗?

估计是和你一样固执的茶人了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2:23
jkyc 发表于 2011-11-18 12:11:16
您在http://www.jadepot.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6395&extra=page%3D1&page=3的27楼的 ...

恕我直言,您不像好人。
作者: 丝丝不烦    时间: 2011-11-18 12:25
这是一个很好的讨论贴,希望从现在开始,还是讨论茶吧。其他的先放旁边去。
作者: jkyc    时间: 2011-11-18 12:25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8 12:23:41
恕我直言,您不像好人。

我也没有说我是好人啊!
个人对好人的判断标准:参加说自己是好人的,估计不是好人!
作者: 梁权    时间: 2011-11-18 12:25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8 12:23:41
恕我直言,您不像好人。

JK是个很好的人,但他的执着和认真,当下很难有比肩者。这点,我人格担保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2:26
妖妖小刀 发表于 2011-11-18 12:18:36
估计是和你一样固执的茶人了

大厂茶是市场的主力。
特别好的茶是用来收藏和品鉴的。也许升值空间还没有大厂茶大。

自己喝,肯定喝没有农残的,管它是谁生产的。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2:28
乔丹 发表于 2011-11-18 12:25:56
JK是个很好的人,但他的执着和认真,当下很难有比肩者。这点,我人格担保

觉得这个紫砂论坛很专业,学到了东西。当然还要去宜兴实证一下。
如果他是好人,只能说他有些偏执。那我就不在意他的话了。

作者: 丝丝不烦    时间: 2011-11-18 12:32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8 12:28:20
觉得这个紫砂论坛很专业,学到了东西。当然还要去宜兴实证一下。
如果他是好人,只能说他有些偏执。那我 ...

请继续讨论茶,而不是讨论别的。拿点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出来。让联盟一万多个会员服你。你就红了啊!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2:36
丝丝不烦 发表于 2011-11-18 12:32:47
请继续讨论茶,而不是讨论别的。拿点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出来。让联盟一万多个会员服你。你就红了啊!

我看还是退出的好,网上的虚名也能当真。
不知道为什么您们总把名不明的当一回事,而且还是这种网络虚名。

作者: 老沙河里    时间: 2011-11-18 12:41
别走,我觉得你可以当版主。多做普洱茶的科普对联盟也是个促进。
作者: 胡不归    时间: 2011-11-18 12: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丝丝不烦    时间: 2011-11-18 12:45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8 12:36:42
我看还是退出的好,网上的虚名也能当真。
不知道为什么您们总把名不明的当一回事,而且还是这种网络虚名 ...

我已经找到你管理的版块了,很佩服你的茶的热爱和执著。但有一点和茶无关的事情,想了解下。你的热爱和执著只是为了公益事业,还是推广普洱文化。还是推销自己的产品?你对名和利真的一点都无所谓了吗?
作者: 黑眼圈的绵羊    时间: 2011-11-18 12:45
哈,这个帖变得可爱了~支持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2:49
本帖最后由 猿抱子 于 2011-11-18 12:50:45 编辑
丝丝不烦 发表于 2011-11-18 12:45:05
我已经找到你管理的版块了,很佩服你的茶的热爱和执著。但有一点和茶无关的事情,想了解下。你的热爱和执 ...

这几天感冒歇菜了,所以上网无聊一下。
过几天就没那多时间,也不会经常上网了。

放心,我不会在网上买东西的。没时间整天在网上混,我是无米之人,等米下锅呢。

作者: 胡不归    时间: 2011-11-18 12: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丝丝不烦    时间: 2011-11-18 12:53
猿抱子 发表于 2011-11-18 12:49:15
这几天感冒歇菜了,所以上网无聊一下。
过几天就没那多时间,也不会经常上网了。

你理解错了啊!我还担心你不卖呢。好的东西,好的产品,联盟是需要的啊!我也是爱茶之茶,以茶养茶这是很正常的啊!只要产品是好的。联盟会为你推广的啊。
作者: 胡不归    时间: 2011-11-18 12: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2:56
胡不归 发表于 2011-11-18 12:54:47
钦佩楼主对普洱茶热情,欢迎猿兄常来古道发贴介绍茶山知识。毕竟茶民并不都是有机会去茶山实地研究考察。 ...

都是血汗,不会轻易拿出来放到网上。
作者: 丝丝不烦    时间: 2011-11-18 12:56
胡不归 发表于 2011-11-18 12:51:26
对于喜欢茶叶的普通茶民来说,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关健是在这次争论中知道些什么。

网络的力量就是推广,能从争论中得到真理,可能吗?那是不够的啊!最重要的是,还要看产品的本身,我相信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2:57
胡不归 发表于 2011-11-18 12:54:47
钦佩楼主对普洱茶热情,欢迎猿兄常来古道发贴介绍茶山知识。毕竟茶民并不都是有机会去茶山实地研究考察。 ...

其实我的意思是我不买茶,我只是有些特殊的样品而已。
我可以收大家做得好的茶。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3:00
本帖最后由 猿抱子 于 2011-11-18 13:05:33 编辑
丝丝不烦 发表于 2011-11-18 12:56:52
网络的力量就是推广,能从争论中得到真理,可能吗?那是不够的啊!最重要的是,还要看产品的本身,我相信 ...

网络的信息是有局限的。
现实中感受得到的色声香味触,都感觉不到。所以也不是特别相信网络,只把它当做信息工具。

作者: 丝丝不烦    时间: 2011-11-18 13:01
到现在为止,我喝的只有乔大的和妖妖版主的普洱茶,能让我很惊讶!也可能经常喝自己的茶,太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试其他的茶。不过对你的茶品已经感兴趣了啊!
作者: 胡不归    时间: 2011-11-18 13: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爱若清茶    时间: 2011-11-18 13:06
老沙河里 发表于 2011-11-18 12:41:04
别走,我觉得你可以当版主。多做普洱茶的科普对联盟也是个促进。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3:07
可以找些特别的样品和大家喝喝。
个人嘛,还是当消费者最好。
作者: 丝丝不烦    时间: 2011-11-18 13:10
胡不归 发表于 2011-11-18 13:06:37
楼主说出这番话很让人失望,就象乔丹一样,说了一大堆,转来转去无非就是想说自己有能力拿些别人没有的东 ...

看来胡版也和我一样,对猿先生的极品普洱感兴趣了。可惜我们联盟的爱好者没有口福啊!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3:18
丝丝不烦 发表于 2011-11-18 13:10:02
看来胡版也和我一样,对猿先生的极品普洱感兴趣了。可惜我们联盟的爱好者没有口福啊!

我的意思是,像森林里发现的二十多米高的过渡型古茶树的茶样,有缘可以大家一起品品。不一定好喝,但是有代表性。

我只想过纯粹的生活,所以没什么茶是舍得卖的。卖也没意义,留着自己喝吧。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3:19
老沙河里 发表于 2011-11-18 12:41:04
别走,我觉得你可以当版主。多做普洱茶的科普对联盟也是个促进。

当斑竹要有时间,我没时间也没能力。
作者: 东奔西跑    时间: 2011-11-18 14:24
贴是好帖,但讨论的事情很多,有点乱
作者: luchunron    时间: 2011-11-18 17:00
我认为茶确实是喝出来的,仪器只能带来一堆死板的数据.不过,化肥农药的除外.
作者: 孤独剑    时间: 2011-11-18 17:15
好的学习帖子!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7:47
luchunron 发表于 2011-11-18 17:00:53
我认为茶确实是喝出来的,仪器只能带来一堆死板的数据.不过,化肥农药的除外.

看茶制茶,品饮定论。——这些都是常识,我觉得没有必要反复强调。
多谈点具体的东西,少谈大而空的东西。

作者: 小杨    时间: 2011-11-18 17:58
号称无米之人用10W的仪器,不在乎虚名的人图片里一定要加上自己照片广而告之,嗯嗯,懂了
作者: 娜乌西卡    时间: 2011-11-18 17:59
凑热闹,长知识,增学问,

谢谢乔丹大哥,谢谢楼主.
作者: 猿抱子    时间: 2011-11-18 18:04
小杨 发表于 2011-11-18 17:58:36
号称无米之人用10W的仪器,不在乎虚名的人图片里一定要加上自己照片广而告之,嗯嗯,懂了

仪器室学校的,只是想说,实验室设备还是可以的。学仪器分析的都看得懂。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www.jadepot.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