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找回密码
 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查看: 17325|回复: 57

普洱生茶数字化评价体系2010茶纲修正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成辉 于 2012-12-3 16:51 编辑

前些日子在不断学习实践的普洱生茶相关理论,
原创作者:PPK730(网络用名),
此文章是PPK730相关普洱生茶研究的部分知识精髓,个人觉得适普性实用性很强,
转发到联盟茶版大家共共同学习交流(文章有点长,各位请耐心阅读学习),
盟友如转发请注明出处,尊重个人知识产权,原文如下:

2007年开始,就过往几年对普洱生茶演化问题开始系统思考,在大量品茗实践中,特别是注意到普洱生茶仓储后,茶性转变以及给人效果的不同侧面,归纳不同仓储年份、仓储状态、原料选取、制程等诸多因素,陆续就普洱生茶的评价问题,开始系列探讨,其中,数字化评价方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
数字化评价方法,基于模拟品茗茶品的方式,适当考虑完成冲泡的时间、热水加热时间、一般品茗时的摄入量、重视冲泡规范带来的影响等等。数字化评价方法,基于测试规范,对于模拟品茗方式下,还原茶给人的感受,是基本的方法。
数字化评价方法侧重普洱生茶的生津回甘这个过程,这是最早评价普洱生茶时,就一直关注的命题,这个命题就是在大量品茗普洱生茶时,归纳出无论是品茗普洱新生茶还是普洱陈茶都占有特殊地位的生津回甘过程这种茶给予人的效果,直接与茶的品茗价值正相关。
当茶纲发表后,我们现在清晰知道了这个命题包含的意义:生津回甘与茶气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共同反应了普洱生茶的品茗价值。而且是等效的。只是由于要避免热水带来的热量对茶气的量度,茶纲中将茶气的量度方式规定为室温下冷喝,也可以清晰感受到这种等效过程。避免了数字化评价方式在量度生津回甘过程中断点判断的困难,但是,对于方便、快速、符合品茗方式的评价手段,数字化评价依旧不可或缺。而且还隐含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个体对茶给予的效果的不完全等同性,长期实际与关注周边茶友的反应以及个人走过的路程都指出了这一点。早期个人对于茶气除陈茶具备茶气可以感受到外,对新生茶茶气并不敏感,这是个共同的问题,和我们个人的身体状态有关,具备茶气的陈茶几乎人人都以感受到,而具备茶气的新生茶却不尽然是这样,这个问题可以由茶纲候选理论中的第三个茶性归经理论与第二个经络是水通道理论获得解释。这预示(我个人就是这样)对于新生茶,虽然具备茶气,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感受到,具备茶气的新生茶给人的效果并不是人人相同,这和你喝了多少年茶没有多大关系,只和你身体某种状态相关,而这种状态是可以获得的,就是用有茶气的新生茶训练(毋宁说是持续的热能与循环往复的生津回甘过程不断冲刷)你身体中的某些通道,这些通道或许就可以称为茶路。
基于气与津的等价关系,早期寻找的那种生津回甘过程强烈而且持久的茶品,刚好训练了个人的茶感(通茶路),逐渐地感受到了新生茶中茶气的存在。所以,当茶友反应我说的新生茶茶气(给人的那种效果)并未体验到时,不妨思考下上面说的茶路问题,也勿强调自己的喝茶历史是多么的悠久,这和茶路的通否没有多大关系,也勿企图用自己手头的普洱生茶来验证这个问题,因为市面留存的普洱生茶并没有在成茶时做出这种选择毛茶的指标,我们从编号茶编号的定义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问题。普洱生茶是个特殊的茶类,这里仅仅揭示的茶路问题就显示出来一个,下面将揭示更多类似的问题。由于气、津等价,即使我们身体的茶路不那么通畅,然而生津回甘却容易感受。我们不能设想人体是个精密的、精确的、按确定性方式运行的机器,也不能设想茶品一年四季、不同地域、不同仓储、不同环境下都是一种状态,当气、津不等价的时候,这就说明不是人的问题(茶给人的效果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就是茶的问题(状态不同)。幸运的是,新生茶毛茶的状态(回顾下毛茶的诞生到快递至我们手中那个短暂的时间),以及按生津回甘判断茶的好与差,刚好未严重脱离这个框架。早期对于基于品茗方式量度茶气的困难,现在交由茶纲中发展的方法来解决,所以,普洱生茶数字化评价只需在模拟品茗方式下,重点判断生津回甘过程即可,屏蔽对茶气的量度。
1.1   历史回顾与新的修正
我们从提出对普洱生茶评价方法开始,就一直认定一种结构可以系统表述普洱生茶,这就是 “气”、“津”“滋”、“质”、“仓”、“陈”六位表达方式。除了后两位对换位置试图猜测某种对称性外,结构没有改变过,由于后两位属于未发展成熟的下阶段主题:仓论,所以这里只讨论前四位。这六个位置上的名称定义如下:
1.1.1  气:茶气,茶叶融入热水中的茶叶内能。在茶·人关系中,产生了可测量的效应,也就是伴随性物理现象体温的变化过程。这个部分是最难于处理的问题,如果将茶纲中茶气的演绎用简单的语言叙述出来,就是:能量流过系统可以使系统有序性增加。能量转化过程中茶叶内能能利用的自由能部分,一部分被用于生命的保持(耗散结构),一部分被用于生命的维持(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ATP中),不能利用的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茶叶内能我们无法测量,但是自由能用于生命的保持那部分排高熵换低熵放出的热能以及不能利用的那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出来的部分,是可以反映在体温上的,这个综合的热量可以被我们度量。因此我们用体温变化这个伴随性的物理变量来衡量茶叶溶于热水中的内能,也忽略了水中的内能(和茶叶溶解的内能比较可以忽略不计)。从这个概念来看,茶路问题就获得更多的解释,第一是水通道问题,第二是茶性归经部位器官、组织的状态问题,第三是茶叶自由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于ATP的量,这些都是与人的状态相关的。1.1.2  津:生津回甘,是个过程,喝茶后超乎常态加强的、源源不断的生津及伴随生津过程带来的口腔那种甘味的感受。
1.1.3  滋:茶汤气息、汤色、口感。
1.1.4  质:茶叶气息(冲泡前后)、茶叶色泽(冲泡前后)、茶叶外形(冲泡前后)。
1.1.5  仓:仓储状态的描述。
1.1.6  陈:仓储年份。
量度采用一种模型,这个模型有六个位置,各个位置用数字化的方式标识,这是为量化而预备的方式,所谓量化,就是在模式表达中的每个位置代表的意义陈述用符号(这里是数字)表达出来,让定义好的每个位置的意义陈述(本来是语言的)变成符号(这里是数字的)的陈述。这是一种混合型的量化结构,将能量化或者能被伴随性事实替代的量(如津、气),与不能被完全量化而必须用语言描述的意义陈述(如滋、质)混合在一个结构当中,这使我们可以部分地摆脱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取而代之的是能量化的将变为毫无含糊之处的符号语言,不能量化的依旧使用经验式的、描述类型的量化符号语言(程度的差别)。后来的研究进展看清了能量化类型的重要性及不能量化类型的辅助特征。两种类型的量,都有决定性的影响,都不可或缺。仓、陈这一对在仓论未完成之前,暂时是归入滋、质那样的形式化方式,其实它们不是,从实用上来说暂时的处理还没有产生整体结构性的灾难,只是太模糊而已。能量化的“气”与“津”,表达方式是数字化表达,其意义在相关段落中阐明,不能量化的“滋”与“质”,表达方式也是数字化表达,但是需要明白的是这仅仅是个人主观上的,表面形式上相同,但有重大的区别,只为简洁。W) K: _$ N4 ?4 _6 y
1.2  生津回甘的量度及滋、质的量度
生津回甘是过程,量度起始点是喝完茶之后开始,由于是热喝,喝完茶后,生津回甘处于高峰期,截止时间就是额外的生津感受平复到人平时的感受,而不是口感甘味的感觉是否存在。由于“气”与“津”的关联,数字化侧重“津”过程,屏蔽了“气”的量度(已经交由茶纲演绎中的H图),所以仅提示“气”的存在,但不表达,用 X 代之。数字化表达中,必须将“气”与“津”的表达联系在一起,屏蔽的也需要用 X 标示出。
1.2.1  生津量度规定:生津过程用时间量度,分为1~5个阶段,后一阶段时间是前一阶段的倍计,每一阶段均分三个等级,划分如下:

表1.2.1 数字化生津度量表
生津量度时间起始点为喝完茶之后,终止于生津平复之时。
1.2.2  滋量度规定:
滋采用经验上的程度区别,也是分为1~5个程度,从对普洱生茶制程的理解上、从大量品茗实践中,可以获得这种程度的直觉判断,在制程判断为正常后,从最浓郁的口感、愉悦的香型、透亮的汤色标识为5到淡淡的口感、平平的香型、混浊的汤色标识为1。它基本上是直觉中好喝与不好喝的写照。陈茶的气息(茶汤)尤为重要,是判断新生茶制程、陈茶仓储的重要依据。
1.2.3 质量度规定:
质也是采用经验上的程度区别,也是分为1~5个程度,从对普洱生茶制程的理解上,通过茶叶气息,依靠嗅觉判断制程是否正常,通常高温制程都有迷人的香气,然而高温制程是普洱生茶的致命杀手锏,普洱生茶并未通过制程来刻意人为制造迷人的香气,而是随其自然在低温制程中保留的那种自然的茶区、山头风格香型。不良制程中遗留的烟味也可以轻易察觉到,通过冲泡前的茶叶色泽靠经验也能透视制程上的缺陷,冲泡后的茶叶色泽也能透漏制程的相关信息。在判断制程上无重大致命缺陷后,茶叶外形的选择一般是质量度的标识,通常采摘上完美的一芽、两叶带嫰茎到制程流程过程中的杀青、揉捻、阳光干燥的信息,都可以反映的茶叶外形上,当然这些都是靠经验来粗略判断的。普洱生茶制程过程与制作前期的处理,都会给茶叶本身带来损伤,从完美的一芽、两叶带嫰茎的形态,到损伤的程度做出相应的标识,最完美而且损伤最小的茶叶外形为5,以这种情况一直到碎散不成形、损伤严重的1。陈茶的叶底尤为重要,是判断新生茶制程、陈茶仓储的重要依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防广告机注册,验证问答见提示)

x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2-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

点评

没有这么快看完吧??我可是花了半个月时间来消化相关理论知识的。  发表于 2012-12-3 16:5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1.3  冲泡规范

冲泡规范对评价有非常大的影响,这点在茶纲中已经有实例演示,其机理也在茶纲中的讨论中涉及。早期的冲泡规范,是将普洱生茶的正常品茗过程中三壶热水十五泡的机制,演化为前两壶热水十二泡个人摄入量对应于三壶热水十五泡的个人摄入量。而且是三壶热水十五泡那种机制演变而来,过于快速的出汤对两壶热水冲泡来说,未全面获取茶叶内能,现在看来,这个方式对茶品的耐泡性反应也有所缺失。这里做出修正方法。冲泡规范其实并不单单关注茶品的冲泡过程,还需要关注我们人自己本身的准备、茶品状态的鉴定等等,茶纲中都涉及了这些问题,这里仅仅对冲泡过程定下规范程序。


1.3.1  修正后的冲泡规范如下:

1:普洱生茶的投茶量为8克/100CC,建议使用10.5克茶品130CC盖碗,出水快。

2:建议烧水器具能保持滚水温度在98℃以上,全程滚水冲泡。

3:冲泡过程二十分钟内,一般为两壶热水,每壶热水六泡,整个冲泡过程为十二泡。

4:冲泡时间分配:

润茶:快入水快出水,润茶时间60秒,分组进行冲泡,

每组三泡,

第一组:冲泡时间 10秒,歇茶时间 10秒,

第二组:冲泡时间 20秒,歇茶时间 20秒,

第三组:冲泡时间 30秒,歇茶时间 30秒,

第四组:冲泡时间 60秒,歇茶时间 60秒,

5:取茶汤原则:

每泡30CC,第四、七、十泡60CC,合计450CC。

6:评价间隔:

获得 X 1+ 评价以内的,继续评价其他茶品,间隔时间为二个小时以上,

获得 X 1+ 以上,X 2+ 以内的,继续评价其他茶品,间隔时间六个小时以上,

获得X 2+ 以上评价,休息等到第二天,间隔时间不得低于十二个小时。


1.4   普遍性

主观性是个人的东西,主观体验无法与人分享,当面对一片普洱生茶,它的各个方面呈现给知觉者的效果,需要寻找出普遍性的性质,形成客观规律。才能称为知识。在客观性上种种真实的现象(茶给知觉者的效果)才能被建立模型。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概念由知觉者的体验提供,或是知觉者的头脑(直觉)提供,概念通常是理想化的,直觉、理想化、概括、抽象等过程都能被用于建立模型。当然还有证明,使得模型中各个组成部分牢固结合。在充分体验普洱生茶过程中,我们建立的普洱生茶模型就是一个结构,这个结构由六个部分组成,气、津、滋、质、仓、陈,或许未来的仓论能发现一些对称关系,它们明显地分为三组,气、津一组,滋、质一组,仓、陈一组。

在气、津这一组,是客观性的,是具备普遍性的,这是普洱生茶研究的核心,也是普洱生茶认识论的核心,正是具备普遍性,而且能量化,我们能度量它们,我们能刻画它们,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而形成知识。茶纲演绎了它们的关系,刻画了它们的性质。

在滋、质这一组,滋被赋予气息(茶汤的)、汤色、口感,第一个是嗅觉的,第二个是视觉的,第三个是味觉的,质被赋予叶底气息、叶底色泽、叶底外形,第一个是嗅觉的,后两个是视觉的,在茶·人关系当中,嗅觉、味觉是主观性的无法建立客观标准,只有视觉是客观性的可以建立量化的客观标准。

在仓、陈这一组,仓被赋予仓储环境,陈被赋予年份,是客观性的,可以形成客观性规律,也就是知识,也是仓论的重点。

这个模式显然是遵从经典科学的伽利略式策略,也就是度量那些可度量的,并把那些还不可度量的变成可度量的,从而将茶·人关系中那些基本的能被度量的侧面分离出来。幸运的是我们有了宏观上气与津这一对质的和因果的探索结果,虽然还没有获得关于度量的数学描述,这也与仓论还未成熟有关。虽然伽利略和牛顿等经典科学的方法并不去探测现象背后的机制,然而对茶研究来说这个方式不行,背后的机制依然需要探测,这也是普洱生茶研究中困难的地方,因为茶·人关系中的秩序需要背后的机制去解释与理解,这也是茶纲中引入三个候选理论中第二个与第三个理论的初衷。无论如何,我们现在都可以通过量化的、描述的知识去理解普洱生茶了。模式中勿忘记遵循的是茶·人关系,这是始终强调的,茶离开给人的效果,就不是茶了。在这个关系中,给人效果的是气(体觉)、津(体觉)、滋(嗅觉、视觉、味觉)、质(视觉、嗅觉),而仓(隐藏在背后的地域函数关系)和陈(隐藏在背后的简单变量)施加隐蔽的效果。能量化的气与津已经被量化了,而且从宏观上看到了质的因果关系(茶纲),不能量化的滋与质(嗅觉、味觉部分)采用描述的形式,在程度上予以量化(经验的),仓与陈将在仓论中处理。前两组四个变量都是理想化处理的,因为还有人这个不确定的因素在内。模式中的度量关系与描述性质,将看似散漫的各种普洱生茶给人的各种效果,均被浓缩在这个模型当中,显示出它们的共有性质,这是模式能涵盖各种效果现象的能力。从这个模式来看,滋中的口感既然无法度量,那将更不可预测,缺乏逻辑演绎的基础,从而变成一种伴随性的效果,我们只知道任何一款普洱生茶随仓储进程,汤色由浓黄、亮黄转为酒红,茶汤的刺激性将逐步降低,茶汤中的气息(嗅觉部分)从新生茶的典型地域、山头香型,转化为(毋宁说是在大脑皮质处整合为)共同的陈香、药香型。茶,任何茶类,给人的第一效果就是滋(1.1.3),但是,对于普洱生茶这种茶类,滋却是伴随性的,这确实是个令人惊奇的推论,但这是事实,也是普洱生茶特有的性质。想想普洱生茶的制程当中并未像其他茶类般处理滋以给人新茶的愉悦感,从新生茶一开始,滋就是伴随性的了。

1.4.1  普洱生茶的滋是茶·人关系中茶给人的伴随性效果。

当然我们清醒地看到,由于仓论的未完成,茶·人关系中的规律,不是我们未经质疑的感官所能全部告诉我们的,也不是我们有限的知觉所能全部描述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并未脱离知觉范畴,并未引进超越知觉的概念,这预示在仓论未完成之前,我们并不会走得很远。一旦在仓论中发现那些超越知觉的、由茶给人效果启发出来的概念,并发现联结这些概念的规律,那么理解普洱生茶的钥匙就在手了。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是一种欲望:在我们的心智中获得一种比我们的粗糙经验更有理性的秩序形式。


1.5   为什么不能用口感来判断普洱生茶的好坏

茶给人第一印象确实是感官感觉,包括了视觉、嗅觉、味觉,一般我们常说的人类五觉(还有听觉和触觉)中用到了三个。其他茶类也确实可以用这三觉来评判茶的好与差,唯独普洱生茶不行。正是这个观念促使我们研究普洱生茶,并发展了一个体觉概念,体觉被赋予监察未喝茶之前与喝茶之后人体状态的改变情况,包括了热喝(模拟品茗)与室温喝(纯粹是为避开某种干扰)。普洱生茶并不是一个这样的茶类,可以用经验与直觉来判断好与差,茶纲第一次让我们看清了气、津在揭示茶·人关系中如何判断茶的好与差,在茶·人关系中,视觉、嗅觉、味觉这些茶对人产生的感觉器官上的效果不足以担当这个重任,依靠视觉、嗅觉、味觉在直觉上判断普洱生茶的好与差是不可靠的。简单地说,

1.5.1  任何依靠口感来判断一个普洱生茶好与差,其实都是依靠直觉来判断的,实际上只是经验、感官印象和粗糙的猜想。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是,在茶·人关系当中,我们的感官(嗅觉、味觉)产生的效果无法被无歧义地记录、描述、刻画,无法形成一个具普遍性的认识,也就无法形成知识。由于是主观性的,无法被形式化,也就建立不起来现在与未来的任何联系,不存在逻辑演绎的基础。先来看看味觉的形成,味觉感受细胞的感受器感受溶解在唾液里的专门的化学物质,而且是钥匙与锁那种一对一的关系,味觉感受细胞群称为味蕾,主要分布于舌上面,在腭、咽喉、会厌部也会有一些味蕾,研究显示只有四种基本的味觉:酸、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产生的。这是可以被无歧义记录、描述和刻画的味觉,其他味觉是是由四种基本味觉混合的。而且需要呈味物质我们才能有味觉,那些不呈味的物质我们是感受不到的。呈味物质刺激味蕾,通过相应的神经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经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产生了味觉,由于味觉是神经中枢系统产生的,而且是混合的,是主观感受,因此试图无歧义记录、描述与刻画味觉是困难的,除了四种基本的味觉。不具备客观性。

嗅觉和味觉一样,也是化学感受,嗅觉感受器扑捉到气味分子,也是钥匙与锁那种一对一的关系,嗅觉感受细胞的纤毛受到刺激产生了神经冲动,沿相应的神经系统传递到生长在脑外的脑组织--嗅球,嗅球对进入脑以前的嗅觉信号进行分类和整合,然后信号在大脑深层被处理成嗅觉。味觉与嗅觉都是化学感受,也都是专门感受器通过相应神经系统由脑处理产生的觉,嗅觉与味觉是成组工作的,嗅觉提供的线索让大脑了解你在吃什么或者品尝什么,虽然我们能够感知数千种不同的味觉与嗅觉,而且有强大的脑记忆系统,能分辨出不同的食物,但是和人类最有价值的视觉相比,味觉与嗅觉依然不能被无歧义地记录、描述、刻画,只能在大脑皮质处把嗅觉、味觉与记忆和情绪相整合而已。嗅觉的气息如被描述出来多数使用比拟的方式,用自然界稳定的物质、活的植物、花蕾等气息来形容,味觉也一样,除了四种基本味觉,也需使用比拟的方式来形容。不呈味物质无疑被嗅觉、味觉所遗漏掉了。视觉是人类最有价值的觉,我们研究自然科学,古典意义上基本就是用视觉系统去理解自然现象,以至于牛顿力学体系都处于视觉系统中。视觉在研究物理性质中的位置、大小、形状、运动规律中是人类了解自然所依赖的觉,有一整套的理论,然而物理性质中的味道、热度和颜色等物质给予知觉者的诸多效果中,只有颜色属于视觉体系。面对普洱生茶演化过程中千变万化的视觉、嗅觉、味觉,我们的大脑这种整合只能给出情绪,不能给出记忆。也无法推断几十年后的视觉、嗅觉、味觉,整合给出的直觉失去判断未来普洱生茶好与差的依据。


1.6  普洱生茶一票否决机制靠滋与质

滋被我们赋予气息(嗅觉)、汤色(视觉)、汤感(味觉),感官愉悦性都是从这里出发的,质被我们赋予叶底气息(嗅觉),叶底色泽(视觉)、叶底外形(视觉)、虽然滋、质失去评价茶好坏的能力,不过却具有一票否决的力量。这个力量来自于普洱生茶的特殊性,在影响未来演化的制程上,在演化过程中的仓储上,都是由滋与质来完成否决机制的,当然这个机制现在还停留在经验层面上,但是只有滋与质适合担当这个否决的主角。气、津担当监察角色,当我们充分理解普洱生茶演化过程的时候,我们才能充分明白这个否决机制的重要性。把否决机制的经验或者说是直觉判断,转化到具备普遍意义的客观形式化上的模式判断,是个困难的问题,也是仓论面临的问题,这里就不继续了。这个特性也是普洱生茶特有的性质。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2.1  茶·人关系中的秩序

在茶纲中,第一条就阐明茶是人造物,任何茶类都是人为某种目的性为人感官而造,历史上,这种人的感官评判就是视觉(叶底形态、色泽及汤色)、嗅觉(香型)、味觉(口感)一体化的评判,既然存在这种初始的目的性,一般茶类最好的品茗(视觉、嗅觉、味觉一体化)状态就在茶制作完成之时,这使制茶者的目的性得到充分的验证,也有品茗最好状态不在制作完成之时,但并不相隔充分长时间,短期内即可达到。这类茶,在茶·人关系中的秩序很好评判,通常随茶制作完成后时间的推移,是感官的愉悦性降低,背离制茶者初始的目的性,或通过新一轮制作再现制茶者的目的性,或完全不可恢复制茶者的目的性。代表性茶类如铁观音、岩茶与绿茶。还有一类茶,其本身对人的感官而言,制作完成之时或许有某些缺陷,可以通过茶与自然接触过程中的某种变化达成更好的感官愉悦性,可以自然存放的时间可以相当长,代表性茶类如黑茶类和普洱熟茶。以上茶类均可以用感官评价来评判好与差,因为只涉及人的感官带来的愉悦性,而且这种感官愉悦性就茶本身的基础特征来说保持不变。注意这里所说的感官愉悦性特征不变这个概念,它们都保持各自茶类的特征,并不因时间而改变基本的特征。而这种茶类各自独有的特征带来的感官愉悦性正是感官评价的基础。唯有普洱生茶不能用感官评价来评判,这从普洱生茶的制程中可以看出,新生茶并不具备让人达到品茗的愉悦性,制作者并没有这个目的性,而且也并未就这种目的性采用其他茶类制作的手段达成这种目的性,普洱生茶要达到某种品茗的愉悦性需要后天形成,普洱生茶随时间的推移,其感官特征是变化的,特别是独有的茶性转化(寒性转化为温性),如果感官(视觉、嗅觉、味觉)可以被形式化描述,那么这种特征变化我们完全可以用动力学系统理论——系统按照特定的规则随时间而改变,去刻画,然而虽然视觉信息可以被描述,也就是可以形式化表达,嗅觉(香型)、味觉(口感)却是主观的,在茶性转化过程中,嗅觉、味觉不具备形式化的条件,也就是没有客观性。特征的变化当用语言来完成这两个感官评价时,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随意性、片面性、模糊性和不确切性。同时也不可能用语言达成普洱生茶演化的逻辑演绎基础。感官评价不能演绎普洱生茶在茶性转化过程中与人关系的秩序。一切的困难都是这种感官特征变化所造成,当继续沿用其他茶类的感官评价时,不可避免地出现感官评价的歧义性。普洱生茶研究的思想就诞生在这里,我们需要一种模式而不是感官特征来刻画普洱生茶的演变,人类的心智和文化已经为模式的识别和分类建立了规范的思想体系。普洱生茶演化模式的建立将杜绝由于特征的改变,使用语言描述带来的随意性、片面性、模糊性和不确切性。

2.2  结构联系着思想

我们试图寻找普洱生茶演化模式。我们需要寻找那种具有普遍性的模式,前提是不能脱离茶·人关系,因为茶始终是人为某种目的性的人工物,这是茶纲第一条所阐明的。其他茶类可以用感官评价就是模式的简单,普洱生茶不能用感官评价就在于其模式的复杂。自然中每一个模式都是我们无法完全清晰洞察的,我们总是在努力发现隐藏在观察到的模式背后的规律与结构,进而利用那些规律与结构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自然中普遍性模式的建立依靠我们的观察,茶·人关系中普洱生茶演化模式的建立依靠我们的体验,这种体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清晰起来,就是除了视觉(叶底形态、色泽、汤色)、嗅觉(香型)、味觉(口感)外,还存在一种体觉,阐明体觉在茶·人关系中的意义,是历史的进步。体觉在普洱生茶演化模式中具有普遍性,在洞察体觉的意义中,发现了很有价值的普遍性规律,这些规律包括了茶·人关系中,茶品存在状态、人体品茗状态、品茗环境状态等一批影响品茗评判的相关因素,同时也给予茶树生长状态、茶树生长环境、人工干预茶树带来的影响等等因素的指引,破除所谓古树、大树、野生、野放、台地等不具实质性的表述带来的盲目追求。

在我们目前发现的这个普洱生茶演化模式中,我们是用数字的秩序表达一种模型或者结构,数字只是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秩序与概念。普洱生茶的演化当然不是那些数字,而是蕴含在那些数字背后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理想化的概念,或可以被知觉(体感)量化(气与津),或可以被经验(视觉、嗅觉、味觉)赋值(滋与质),但在茶·人关系中,都将偏离理想化而与茶品存在状态、人体品茗的状态、品茗环境状态相关,但是模式是不变的。早期数字化评价体系中,说了一个普洱生茶演化的路线图,现在看来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形成本身是基于市面留存的普洱生茶,当全面检验这些历史留存下来的茶品,形成了一个事实,我们把这个市面留存的事实当成了一个规律,好在我们看清茶魂是气与津,茶纲也阐明了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当我们早期从津出发,不断寻找津强的毛茶,潜在地训练了我们的品茗水平,也潜在地训练了身体内的“茶路”,这个“茶路”就是茶纲组成部分的经络理论与茶性归经理论所言明的茶内含物在身体内部的水通路与归属地(生化反应区域),以及隐蔽的那些留存在ATP中的能量,身体状态达到体验茶品茶性之时,我们才发现,路线图是错误的,云南新生毛茶完全具备了强大的气、津状态,气、津状态天然就存在。但是形成路线图的市面茶品很少这个状态,这说明两点,第一,市面历史遗留茶品是不知道云南普洱生茶应该具备的天然本性,第二,是以拼口感成茶没有展示这个天然本性,第三,我们的身体没有准备好,显然路线图仅仅根据市面遗留茶品来论断是错误的,忽视了成茶的那个时刻生产者对毛茶的选择。早期数字化评价体系中,也试图定义普洱茶(生茶),是把茶性由寒性转为温性为转折点来定义,现在根据茶纲看来也是有问题的,一个连续性的演化是无需人为分割开来,普洱茶(生茶)就是一个连续性的茶性演化的茶类,这个特性就是普洱茶(生茶),越陈越香这个概念就是普洱生茶的茶性演化过程中,从寒性转化为温性给人带来的品茗愉悦性,由寒性的新生茶那种具有苦(或微苦或不苦)、涩(或微涩)、汤色浓黄、地域香型转化为没有苦涩感、汤色酒红、陈香(乃至药香),后者的品茗愉悦性比前者大大提高,而且后者茶性为温性更加适合绝大多数人群品茗。


2.2.1  普洱生茶:

可以通过自然仓储,达成茶性转变且不失品茗价值的云南特定原料特定制程的茶类。

2.2.2        越陈越香:

通过普洱生茶茶性的转换,达成更加愉悦的品茗价值,并且越来越适合大多数人群品茗。模式的意义开始显现出来,这个模式触及了三个方面:茶品存在状态,人体品茗状态、品茗环境状态。这里,状态并不能全部由物理量表达出来,除了品茗环境状态可以,其他两个均不可以。这里需要看清一个重要的思想,我们需要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来认识自然之模式,很多自然模式不是能用定量的描述可以刻画,大多数是用明显定性的理论来刻画的。从定量到近似到定性,是人类理解自然的进步。茶品存在状态:我们现在似乎还无法给出定义,最大的关联因素似乎是茶品的含水量,这个是这个因素的表象,内在的原因可以罗列出许多。因为过于干燥的茶品在品茗上是不完全展现茶性的。在新生毛茶上,这个问题不大,毛茶的制成到制茶者手里,时间短暂,特别是春季的毛茶,环境本身湿度就高,毛茶含水量变动有限,当然要排除特殊的影响因素。对于仓储茶,这个问题就变得比较明显,冬季问题尤为突出,测试时需要考虑这个因素。人体品茗状态:同样无法给出定义,但是从茶纲候选的经络理论及茶性归经理论来看,确实存在着在品茗意义上的茶路,这条路通与不通,影响着品茗水平,早期我们在品茗新生茶过程中,这个因素显然制约了我们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品茗环境状态:这个状态可以用物理量表达出来,实践中,环境温度低于20℃时,茶性表达也不完全。这个影响因素是低温下,人体的保护机制所致。勿忘记茶是给人喝的,品茗描述是人的状态在喝茶后变化的刻画。茶品存在状态: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是指向新生毛茶代表的茶山茶树出品的好坏,由于有量化的手段,非语言定量看清这个问题有了可能,虽然和人体状态与品茗环境状态也相关,但是都是可以训练(人体茶路)、调整(适当的环境)的,这个意义在于破除无用的指称,比如山头名、古树、大树、小树、野生、野放、台地茶等等。指称并不代表茶质。同时由于有量化的模式,用于指导茶园的种植,给出了方向。从追求产量到追求茶质。第二个是指向存茶环境,这个问题是未来仓论论及的课题,这里就不讨论了。人体品茗状态:这个状态直接指向我们身体的某种水平,实践中我们强烈感受到强大的气、津过程疏通我们人体的经络,体感从最容易被感受到的津过程逐渐体验到气过程,这和饮茶长短时间不太相关,普通茶品即使饮用几十年,茶路依旧可以是不通的。所以饮茶年限长短并不是品茗水平的高低评价。可以想象我们人体内有无数个相关于器官、组织、结构中的化学汤,无时无刻不在反应变化之中,既有反应物,也有生成物、也有中间产物、也有能量储备机制,茶水不过是加入这些化学汤中,如何加入,则是经络的运输能力与茶性归经的目的地到达与否,归经的要点就是器官与组织的选择性。从而能解释新生茶与陈茶的体验为何不同。品茗环境状态:当模式建立后,我们才明白了,品茗也是需要环境的,这是模式在量化后直接显现出来的,明白我们人本身也是处于自然环境之中,身体状态随自然而调节,内在的反应与环境的交换都受制于一定条件下的调节机制。

到这里,研究普洱生茶的思想就显露出来,一切都离不开茶·人关系,模式反映出这种关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茶与人、茶与环境、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那种所谓科学的分析(仪器分析茶内含物质),实际上是种破碎化过程,忽视了这些关系对品茗的影响,试图用化学物质机械化的直接对应人的感受,是行不通的。茶纲中阐明气与津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同一个事物分别被我们人所同时体验,这是人体的构造形成的,当气与津分离时,我们在极度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测试到这个状况,从模式上来说,这个状态不是正常的茶品状态,模式间接告诉我们仓储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当然,极度的湿仓状态就是消耗能量的状态,自然在我们的模式中可以检测到,这些都是模式的力量在展现。

我们用模式来刻画茶·人关系,并使之条理化,试图阐明支配茶·人关系当中的那些规律,而且对理解普洱生茶有了至关重要的线索。贯穿普洱生茶一生,一定有个逻辑链条,这个逻辑链条才是逻辑演绎的基础,从发现的逻辑链条来看,其推论:普洱生茶的口感只是普洱生茶给人的伴随性效果这个惊人的结论,就是其一。无需困惑,这是事实。如果制茶者为这个目的性在制程上采用其他茶类的手段,那么已经不是普洱生茶了(丧失茶性转换的条件),如果制茶者为这个目的采用拼配手法,那么从逻辑链条上来看,未来的口感是不可预测的,显然也是失败,当前的某种愉悦口感并不能维持下去。何况普洱生茶的品茗价值并不由口感确定。这个模式显然存在定量与定性的混合,我们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要力图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来认识自然的模式。当逻辑链条推论普洱生茶给人的口感只是伴随性的效果时,这个模式一下子就揭示了茶·人关系中的简单性,从而现实中千差万别的普洱生茶那种复杂性就变得统一而简单起来。这似乎就是复杂性理论中一种思想的再现:宏观大尺度上的简单性是从大量组分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出现的。气、津就是如此,都是宏观的,也是简单的,而且是所有普洱生茶共同具有的。当品茗价值指向气、津时,我们不再为企图用千变万化的口感(未来的不确切性)判定品茗价值而困惑,它们只是伴随性的效果,不是品茗价值决定性的力量。

2.2.3  无论茶性如何,普洱生茶的品茗价值是由气、津确定的,在茶性转化过程中,滋是茶·人关系中茶给人的伴随性效果,不能确定普洱生茶品茗价值,只能形成否决机制。

以下框架论述被简略提及,为缩短内容未全文发表。

2.3  茶·人关系中许多方面表面上看起来简单,但是深入下去思考这种简单性就会逐渐消失。

2.4 简单性确实被深藏,从原因通向结果的道路是如此地错综复杂,结果是简单的产生简单结果的原因却不简单,而自然的机制却可以是简单的,只是通往结果的道路无比复杂。

2.5 感性知识是不可靠的,随知觉者不同而产生变化,普洱生茶的可理解性通过模式来把握,而这个模式是理想化的一个整体,可为人的心智所理解。

2.6 我们不是描述茶·人关系,而是描述我们对这种关系的知识。

2.7 这种关系中有某种普遍意义上的东西,我们的理论能够捕捉住并加以概述,它有限

但有效且理性,从我们的心智上给这种关系加上一种比我们粗糙的经验秩序更有理性的形式。

3.1 理论预言的重要性

4.1 精确性与无歧义性

5.1 我们的预言





结语

最好的结语就是一位数学家说的:

自然是简单的。

自然的那些简单性并不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是以其独特的、难以捉摸的方式表现出来。

          --伊恩·斯图尔特

                                               ----以上全部原文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将前段时间的一些数据化评茶贴复制到此贴中,而且会陆续更新,大家共同学习:

品2011秋 易武大树茶
http://www.jadepot.com/bbs/forum ... 75550&fromuid=14209

品 2011年春 勐海大树茶(散)
http://www.jadepot.com/bbs/forum ... 75138&fromuid=14209

数据化测评茶茶样之A004
http://www.jadepot.com/bbs/forum ... 74774&fromuid=14209

数据化测评茶茶样之A005
http://www.jadepot.com/bbs/forum ... 74297&fromuid=14209

数据化测评茶茶样之A006
http://www.jadepot.com/bbs/forum ... 74078&fromuid=14209
发表于 2012-12-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哪儿下载的论文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费费 发表于 2012-12-3 20:04
哪儿下载的论文

隔壁。
发表于 2012-12-3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慢慢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atooli 发表于 2012-12-3 20:13
收藏了,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12-12-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头大,自己的决定还是对的,对茶只了解,不研究了,凭自己口感吧,这玩意太深奥,

点评

慢慢看,认真学习哇。  发表于 2012-12-3 22: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持续更新:

品 2012年春 易武 弯弓大树茶
http://www.jadepot.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6198&fromuid=14209
发表于 2012-12-3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丁兄的研究越来越趋于深入了。
发表于 2012-12-3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茶客 发表于 2012-12-3 23:18
看来丁兄的研究越来越趋于深入了。

是我们收茶的主要武器啊
发表于 2012-12-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靠谱
发表于 2012-12-4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一切以数据为标准。
大家觉得这样喝茶还有什么意思。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深圳市腾晟轩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 粤ICP备18063540号,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100号 )

GMT+8, 2024-4-19 09:41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