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关于铁壶的一些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2 18:16
标题: 关于铁壶的一些讨论
本帖最后由 君临天下 于 2013-6-2 19:03 编辑

由于前几天本人发的一个帖子《对三种常用煮茶壶的测试》,引起了大家很多讨论,也可能因此影响了一些盟友,所以今天特开此帖,大家来相互讨论下我们玩铁壶究竟是玩什么?本人现提出5个观点来展开讨论,大家有不同的观点继续添加进入讨论。
1、关于铁壶的煮茶功效?
这个已经经过大家讨论,铁壶煮茶确实不太理想。
2、铁壶煮水的补铁功效?
铁壶煮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价铁离子,这个已有相关的实验证明,二价铁离子对人体能起到的有效的补铁功效,这个也有相关的论证;但是铁壶烧水来泡茶,是否还补铁呢?有很多的科学理论证明吃饭不能喝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茶会影响人体铁的吸收,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茶里面含有鞣酸,鞣酸跟铁离子结合产生不可溶解以及不会被人体吸收的鞣酸铁,所以说铁壶煮水如果来泡茶还能补铁吗?
3、铁壶的艺术价值?
日本铁壶的起源为日本茶道的铁釜,为了方便使用,在铁釜的基础上安上了壶嘴和提把,这种铁壶在日本非常流行,在几十年前铁壶在日本非常流行,基本家户都会使用铁壶,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铁壶比陶器耐用不怕破损,是非常实用的煮水好器皿,直至轻金属壶的出现(如铅壶)逐步取代了笨重的铁壶,日本铁壶也曾一度走向没落,很多铁壶制造厂走向了倒闭, 但是在日本铁壶发展的几百年中产生了众多制作精密的铁壶,以及一些制铁壶名家,这个其实跟我们中国的紫砂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名家才值钱,好比现在日本的老铁壶,为什么值钱?更多的自然是艺术价值。
4、铁壶的保温及烧水温度高功效?
这个问题本人早在去年帖子《对三种常用烧水壶的保温测试》做过测试,铁壶的烧开的水温没有很多所谓砖家说的能比随手泡高出几度,还有保温效果也远不如随手泡和陶壶。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初中物理就有学过,铸铁的导热系数是48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是16 陶的导热系数不到1,如果非随手泡底部的加热功能,保温性能应该是陶壶最好,另外由于陶壶升温相对较慢需要重复加温的频率要低很多,所以也稳定可控了。
5、铁壶的调水功能?
铁壶现在妙之又妙的地方在于大家说的调水功能,有说铁壶煮出来的水甜,也有说铁壶煮水泡出来的茶好喝,这些原理在哪里呢?曾经几时一些盟友说老铁壶有很好的调水功能,归根结底的理由是要求老铁壶,必须铁壶里面那层厚厚的硬水垢,说那样的铁壶烧出来的水喝起来会有点甜,其实这个是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老铁壶里的厚水垢起到了净化水的作用,这个就跟陶壶和紫砂壶的多孔结构吸附杂质有点类似了,但是我们来分析下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以及微量重金属物质,严格来说水垢是对人身体有害的,但是危害也没有一些卖净化器的忽悠的那么大,还有就是多次加热或者长久持续加热市面买的矿泉水,发现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增加,这个会被水垢吸收,而后累计到一定地步,又会释放到水里。那么新铁壶的呢?它的调水功能又在哪里?铁壶所含的成分铁、碳、氧化铁、氧化亚铁等;碳净化水自然是不能的,因为只有活性炭才有净化水的功能,那么其它的?氧化铁和单宁起反应会导致茶汤颜色变深,滋味变淡。其它还有哪些所带给我们口感的变化呢?这些都是大家可以探讨的地方。另外有个题外话题就是关于自来水的氯气问题,因为氯的关系自来水加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三卤甲烷,因为温度越高,游离态的氯,越活跃,越容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这是化学特性,同时温度越高他也越容易离开水,散逸到空气中,这是气体的物理特性。

本人前几天发的一个帖子《对三种常用煮茶壶的测试》,引起了大家很多讨论,为了更全面的对铁壶进行认识,尽可能避免以偏概全,今天特开此帖,大家来相互讨论下使用铁壶烧水的优、缺点究竟是什么?为此本人先提出5个观点来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补充更多有价值的观点。
另过几天铁壶版块的版主唐朝兄将来北京与我进行铁壶的一些探讨,希望届时能带来更多的资料以及铁壶保养与应用方面的一些心得。


作者: 熊猫竹子    时间: 2013-6-2 18:22
果断沙发,君大好认真!吼吼!
作者: Hrp813    时间: 2013-6-2 18:26
支持科学理性讨论
作者: 4hope    时间: 2013-6-2 18:33
1.单从铁壶烧水方面来讲,只要能耐高温的材料做的就能烧水。所以铁壶不铁壶烧水无意义
2.铁壶烧水能对人体有效补铁,肯定能补,但多了不怕出问题?
3.用铁壶的温度高,有点道理,但水沸腾的温度跟气压有关吧,而且用铁壶的时候,水沸腾之后也不能继续烧很久吧。至于保温,升温快的,降温也快吧,想要保温,烧好水之后倒暖瓶里就行了。
4.铁壶的调水功能。不知道各位喝茶追求哪种口感,是返璞归真派,还是各人口味派。铁壶能吸附水碱,关于水碱的问题,涉及到自来水添加氯气的副作用,相关资料网上大把。既然能吸附吸附水碱,那自然也能吸附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果你想让少出的水更纯净,请用玻璃壶和蒸馏水。
5.既然是手做的,自然会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至于这个价值有多高,就只能因壶而定了。但艺术价值太高的,就已经脱离了实用器皿类别的,除非某人钱太多,哪几百年的古董喝茶,但那是人家有条件,个人行为,谁也管不着哈。

东洋铁壶并不是一无是处,存在既有存在的价值,作为实用与艺术兼具的器物,现在还有人在使用和生产,自然有其道理。不怕东西太差,就怕你不会使用。物尽其用
作者: 善金堂    时间: 2013-6-2 18:45
看起来一场争辩是避免不了了!
作者: TandB    时间: 2013-6-2 18: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19:08
此刻正在出差的茶余饭后时间,很高兴看到君版的讨论贴。铁壶引起大家的关注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铁壶市场的慢慢扩容,作为一件新兴的茶道具让茶人多一项选择余地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俗话说,有选择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改良,长期以往,如果有正确的知识引导和敬业的生产源头,对茶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
对于君大提出的几点议题,做如下讨论,为了存同去异,先对一些经过日本官方权威机构以及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的公开资料,做一个引用和总结,希望这是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讨论帖。这是茶友之幸,壶友之幸,也是联盟之幸
请大家文明探讨,存同去异为先,尽量不要进行情绪上的吐槽和态度上的争论。
再谢大家
————————————————————————————————
关于君大提铁壶不要煮茶,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观点,以日本方面的知识为例:
日本出口国外的南部铁壶可以把茶叶放在铁壶内冲泡使用,同样也可以适当的煮茶。大家仔细观察,南部铁壶之内都有一层陶瓷涂层,作为隔离使用,日本人对这方面的态度,从中可以明白其原因

在中国,如果拿铁壶适当煮茶可以,因为铁的化合物在人的胃中最终要经过盐酸(胃酸)的分解。但是煮茶毫无意义,说实在的对人体和对铁壶都会有多少不好的影响。哪怕里面加了陶瓷涂层,那又如何呢?

在中国的铁壶道友和商家,因为台湾书籍的舆论影响,一把都是大谈铁壶释放铁离子,所以不原因接受陶瓷涂层的存在。而中国的铁壶生产厂方也很聪明的把日本铁壶的亮光搪瓷涂层技术,悄悄的改层亚光搪瓷涂层技术
在这个情况下,如果商家仍然宣传他的壶煮茶补铁等书面知识,那么形成事实上的自相矛盾。

在此,支持一下:铁壶不宜煮茶,也不适合煮茶,最好不要煮茶的结论。
对于是否绝对不可以煮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铁器伴随人类数千年,很多老传统还是靠现代科学依据进行分析和核实。

这是我对君大第一条观点的看法。
中国有很多人刚刚接触铁壶,好奇加好玩,拿铁壶以煮茶的人比较多,这也是人之天性。
尝试就可,不要养成习惯就是。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19:25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2 22:37 编辑

对于铁壶煮水是否可以补铁

按照日本科学家的说法:
5岁之前儿童可以考虑用铁釜(壶)煮水煮粥,以增强体质。5岁之后,继续通过铁壶烧水煮粥这方面进行补铁,从健康方面来说则无意义。中国因为有养生的观点,即有益的就是健康的,比如说一天晒太阳1分钟从理论上来说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但是从生物学数据上来说则无健康值的增加。
所以结论是,铁壶可以补充铁分,但是绝无防止贫血,治愈缺铁带来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真正需要补铁,建议还是服用医用药剂或者保健品比较好。

我个人观点,铁和茶发生化学作为生成其他物质值得探讨
1   铁和茶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成其他物质呢 (温度,催化剂,合成速度)?这个化合的温度是在开水的100度之内吗?化合过程很迅速还是十分缓慢?因为一泡茶的时间少则几秒,多则几分钟,这个时候有充分的化合了吗?

举个例子,水碰上铁肯定生锈,对!但是生锈这种化合反应需要高温和时间,不是说所有水一碰上铁就马上成锈。就好像铁壶水也不一定碰上茶就成为另外一种物质一样的道理。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更多的数据和探讨。

2  茶水入胃,进行营养吸收阶段之前,还是要经过口腔分泌物,消化酶,胃酸等多道化合和还原等过程,在此复杂的化学环境下,最终是铁加茶进行了化合,又经消化酶和胃酸后又重新还原了呢??

还是需要继续探讨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19:28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2 19:30 编辑

铁壶的艺术价值:

在富裕社会
手工制作,无法批量生产,有一定美术价值和不可复制性的产品为艺术品
可以批量制作,具有一定美术价值的产品为工艺品

所以,不同的铁壶,可以有艺术品,可以看成工艺品,也可以看做实用器
总之还是那句话,有选择,有比较,有竞争,有改良
各有所好,各尽所需
只要有正确的知识和负责的生产源头,最终受益的还是喝茶玩茶的人

作者: 4hope    时间: 2013-6-2 19:44
本帖最后由 4hope 于 2013-6-2 19:46 编辑

要我说啊,自己喝茶当然看自己喜好和口味了,想要铁壶煮出来口感的,又不想用铁壶的,随手泡里放块铁壶碎片就行了。不喜欢那种味道的,就不用呗。说这么多干嘛,还能喷得大家都用铁壶啊

自己问问自己,你懂茶么?你懂紫砂么?泡茶用手用脑子用眼睛用鼻子,我还没听说过用嘴泡茶的?谁能用嘴泡茶,我第一个买票围观。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19:44
铁壶的保温功能,其实是一个很简单也很复杂的议题

首先,受热快的物体同样散热也快
但是,作为铁壶工厂来说,他制作铁壶是考虑到3点因素,并进行铁质的冶炼
1  可塑性(就是铁水凝固成复杂固体形状的能力)
2  柔韧性(防脆,防摔)
3  导热性(烧水的速度)
远在日本古时,考虑的比现代人反而要更加周到
铁壶(釜)类的底部都有测量铁水厚度的小薄铁片,底部薄让铁壶受热快(因为铁壶是底部受热的)
铁壶所谓的听其响声,原理就是水和高热的壶底之间的水汽冲撞水层的声音

所以,真正的铁壶应该是壁厚底薄,加热于壶底,散热于壶壁,一个资源贫瘠的国家他对资源的利用是谨慎到极致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但是,中国茶人因为害怕破底漏水,所以中国工厂和日本工厂均制作厚底壶,坚固才是品质的王道

所以,目前铁壶的品质标准是可塑性,柔韧性, 导热性。
保温性不在现代铁壶的标准之内
所以,根据物理原理,吸热快也就是散热快,这点支持君大。

但是君大也要理解,真正的铁壶理念其实考虑到吸热快,散热慢这个环节,底薄壁厚确实曾经是铸造师的追求。
这也是我很少参与一些铁壶讨论帖的原因,大家要从深度去理解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19:50
中场插一下:
一位朋友说在随手泡中放入铁块,是否可以达到铁壶的效果
这样举例吧,同样铝锅,为什么烧排骨建议用高压锅呢?
铁块不是味精,铁壶也没有那么神奇
但是,不锈钢的镍,锰,铁壶的铁最好不好混一起,个中原因以后再谈

也会和君大的试验中,我会现场用实验证明个中原因。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19:54
铁壶有调水能力吗

君大说铁壶里面有水垢的物质应该有调水能力
那么为什么接近岩石的物质可以改变水质口感,而金属物质不能改变口感呢?

金,银,铜,铁,锌,铝,铅,锰,镍这些金属物质难道没有味道吗?
如果这些物质是有味道的,难道所有金属物质的味道都是完全一样吗?

那么岩石物质的味道有从何而来呢

先吃饭,说到味道,饿了!!
——————————————————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19:59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2 20:01 编辑
4hope 发表于 2013-6-2 19:56
复制黏贴挺熟练啊,有自己的感受和总结么?古代的那些大思想家,大文学家,那些被后人崇拜并推崇的古人,哪 ...


复制黏贴挺熟练啊,有自己的感受和总结么?古代的那些大思想家,大文学家,那些被后人崇拜并推崇的古人,哪有唧唧歪歪,挑肥拣瘦的。这种人注定就成不了大师,成为胡同口侃大山的还差不多。
——————————————————————————————————
麻烦楼上这位朋友去百度一下我以上的话是从那里复制黏贴而来的。
谢谢您

[attach]1187535[/attach]
作者: 爱若清茶    时间: 2013-6-2 20:01
不喜铁壶,其实主要是从自身使用角度出发。铁壶对我而言,过于笨重,而且担心倒水的时候,盖子掉下来,砸到茶桌的壶或杯子,会心痛。曾经有人教我,用夹子夹住铁壶的盖子再倒水,就不用担心掉下来,试过,太累,也紧张,失去了轻轻松松喝茶的意义。至于那些铁锈斑斑的铁壶,坦白讲,洗得再干净,我还是心里有阴影。故,弃之不用。
作者: 善金堂    时间: 2013-6-2 20:16
本帖最后由 善金堂 于 2013-6-2 20:21 编辑

欣赏和使用一件美得器物总会给人带来愉悦!更何况是品茶论道此等美事?
功能仁者见仁!
铁壶论造型论美感,都比不锈钢的雅致的多!
如若和讨论铁壶一样(送检,深挖其本质)讨论茶叶,紫砂,瓷器等...............
作者: 抚云阁    时间: 2013-6-2 20:19
值得关注和学习的权威级强帖!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20:21
4hope 发表于 2013-6-2 20:02
我是粗人,又是新手,说得不对大家可以指正,我也会虚心接受。你肯定骂我傻X了,有木有,有木有?哈哈。你可 ...

4hope老兄问我懂不懂喝茶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便宜到超市10元一斤的茶叶到贵到NN万元级别的茶叶
都有不同的人群在享受,各得其乐
喝茶喝出自己喜欢的味道,给自己愉悦的享受,这就是喝茶

紫砂我是门外汉,仅仅就是冲泡工具,有空向兄多多请教!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20:30
4hope 发表于 2013-6-2 20:24
是你自己问自己,懂不懂茶,答案很简单,懂或者不懂,说了一大堆,你到底懂还是不懂。别告诉我,我是让你 ...

如果要先说明一下自己是否懂茶才可以加入铁壶的探讨。
那么我跟您声明一下,茶水很深,但是我资历很浅,我不懂茶,谢谢你的提问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3-6-2 20:34
4hope 发表于 2013-6-2 20:31
哥们,字数怎么跟不上鸟,难道你键盘坏了?是不是复制黏贴,拿别人的充自己的,大家心里有数了吧。

这位仁兄:
别盖歪楼。
要盖其它楼,可以另开帖呵呵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20:38
4hope 发表于 2013-6-2 20:31
哥们,字数怎么跟不上鸟,难道你键盘坏了?是不是复制黏贴,拿别人的充自己的,大家心里有数了吧。

对不起,人在出差,电脑设备不是自己熟悉的办公室设备。
刚才又说了我在吃饭中,一只手打字都被您看穿了。

另外,您一直想要表达什么呢,要不要我帮您。



作者: 抚云阁    时间: 2013-6-2 20:43
       强烈建议君版和该板块相关版主,认真审视把关该贴的讨论内容和情绪,目前已经偏离了君版提出的讨论方向,不利于问题的商榷和大家的学习!
作者: Hrp813    时间: 2013-6-2 20:50
与抚云阁兄同感,这已不是正常范围的讨论。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20:57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2 20:58 编辑
抚云阁 发表于 2013-6-2 20:43
强烈建议君版和该板块相关版主,认真审视把关该贴的讨论内容和情绪,目前已经偏离了君版提出的讨论方 ...


大家不必在意,真正想进行铁壶探讨的人,自然会进行认真探讨的
小圈子爱好,同者相吸,异者相斥,各人都有说话的权力

4hope兄既然有话想说,就任他说个痛快吧
毕竟大千世界什么声音都有,姑且静心当音乐,作一回自我修养吧。



作者: 抚云阁    时间: 2013-6-2 21:01
Hrp813 发表于 2013-6-2 20:50
与抚云阁兄同感,这已不是正常范围的讨论。


不同的观点可以在理性和谐的状态下充分发表,君版发帖也就是为了让大家讨论的。但决不能允许一些恶意的倾向予以胡乱的纠缠,这不利于联盟的学术讨论氛围健康有序进行!
作者: BJUE    时间: 2013-6-2 21:07
好帖子。

一个确切的现象:偶尔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几乎每家每户都使用铸铁器皿,且在各类商场,同类产品

价格明显高于许多知名品牌其他材质,自己做菜等,色香味综合与其他材质比较,的确有明显改善。缺

点,实在太重。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在思考,为何?

是否因为热传导因素导致口味的改善?正如唐版所说“调水”功能。

确切的说,铁壶不是改变而是恢复了水的真实口感?

作者: 抚云阁    时间: 2013-6-2 21:11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3-6-2 20:57
大家不必在意,真正想进行铁壶探讨的人,自然会进行认真探讨的
小圈子爱好,同者相吸,异者相斥,各人 ...

       对于铁壶的知识本人也是迷蒙的学习者,既不盲目推崇也不强烈反对。
       我个人认为:针对一个话题,不同的观点可以在理性和谐的状态下充分发表,君版发帖也就是为了让大家参与讨论的,并率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唐版的跟帖也是在正常的探讨气氛之内。
       但是,决不能允许个别恶意的倾向予以胡乱的起哄和纠缠,这不利于联盟的学术讨论氛围健康有序进行!

作者: singlesing    时间: 2013-6-2 21:16
健康和谐有序!对于铁壶几乎犹如一滴清水这样纯洁的人,需要健康的科学的水分补充。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21:25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2 21:27 编辑
BJUE 发表于 2013-6-2 21:07
好帖子。

一个确切的现象:偶尔发现,欧美等发达国家,几乎每家每户都使用铸铁器皿,且在各类商场,同类 ...


老兄和我理念十分接近
铁壶“调水”的原称叫“改善水质”,后来演化成“调水”这个名词。

如果有人说道,如果铁壶煮山泉可以煮出更加美妙的口感,我相信所有铁壶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会共同联合发对其言论。
我记得台湾书籍的原句是:城市水质恶劣,茶人苦不堪言,用了铁壶感觉甚妙,然后是一大堆赞美之词。

现代水质污染严重,口感恶劣,所以导致铁壶风大行其道,最后衍为风气,风靡至今
但是有一个规律,你要是用的水越自然越美好,铁壶的功效就越弱。
另外,铁壶煮出来的水口感绝对不如山顶湖泊水源的美妙感觉。

我想其中的原因值得大家的探讨



作者: 抚云阁    时间: 2013-6-2 21:34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3-6-2 21:25
老兄和我理念十分接近
铁壶“调水”的原称叫“改善水质”,后来演化成“调水”这个名词。

如此说来,我的初浅理解:铁壶用来煮自来水可能其“调水”的功能要比煮纯净水明显的多。另外,之所以很多人对铁壶调水效果感受不明显(也包括我本人),正是因为大家往往用铁壶烧煮的是矿泉水或者纯净水。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21:35
另外探讨一下
“调水”这个新名词虽然不知道发明人是谁
但是这个名词含义是不是表示:“调节水质”。吹嘘点说,是不是叫“改善水质”

如果把“调水”这个中国茶界新名词说清楚了
那么大家探讨起来是不是更有方向了呢?
大家发表一下看法

作者: 老花猫    时间: 2013-6-2 21:37
支持理性和谐的讨论交流!
作者: 抚云阁    时间: 2013-6-2 21:44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3-6-2 21:35
另外探讨一下
“调水”这个新名词虽然不知道发明人是谁
但是这个名词含义是不是表示:“调节水质”。吹嘘 ...


依据“调水”二字的定义和其功能的理解,我倒觉得应该是“调理水质”则更好理解一些。调节和调理的意义应该略有不同,改善水质则区别更大。这个建议唐版仔细揣摩一下。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21:44
抚云阁 发表于 2013-6-2 21:34
如此说来,我的初浅理解:铁壶用来煮自来水可能其“调水”的功能要比煮纯净水明显的多。另外,之所以很多 ...

大家所处的圈子各不相同,很多圈内心得交流不是很完整

有句话马后炮一下,亡羊补牢也不晚
水质越强,铁壶越弱
水质越弱,铁壶越强

基本泡茶测试建议用筒装纯净水
长期食用自来水建议选择比较实惠低廉的铁壶作为食用器
筒装纯净水口感偏薄,食用者一般也是小康收入者,买壶玩水玩意境都是生活的目标,买壶时更多考虑品牌,工艺性等。




作者: 抚云阁    时间: 2013-6-2 21:52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3-6-2 21:44
大家所处的圈子各不相同,很多圈内心得交流不是很完整

有句话马后炮一下,亡羊补牢也不晚

恰恰我用的正是桶装水,所以就想到由于水质好,铁壶的功能体现才不明显。就像我们今天很多弟兄喝茶,烧的是农夫山泉,本身就有点甜。再说,我们如今看到的老壶,水垢层层,可想而知那些铁壶恐怕都不是烧煮桶装水或者纯净水而成。而我们想想小时候在老家用铁锅、铝壶烧井水,几天就生了水垢。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2 22:04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2 22:06 编辑
抚云阁 发表于 2013-6-2 21:52
恰恰我用的正是桶装水,所以就想到由于水质好,铁壶的功能体现才不明显。就像我们今天很多弟兄喝茶,烧的 ...


我本人用的是两种水
1是桶装纯净水(水源也是山水),2是山下直接引下来的山水
几年的长期使用铁壶后,去别人那用不锈钢泡出来的茶(山水)仍然感觉不习惯

所以这也是我本次想从上海北京一路走走,拜访铁壶使用者,特别是口感不佳的使用者
看看其中是什么原因,从开壶,养护,使用水源,使用频率等方面做一个完整的调查和亲身体会
并整理拜访资料和亲身体验,做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上海这边结果不大,叫好声为主
因为大部分使用铁壶者都已彼此熟悉,相互信任,并有共同语言
(彼此一起使用铁壶喝茶都是同样的心理暗示和催眠效果吧,另外上海和我处于地方的气候环境也雷同)
所以这次特别想去北方走走,看看原因

出差中,夜已深,俺先休息
欢迎大家多探讨

作者: BJUE    时间: 2013-6-2 23:24
唐版最大的失误在于把简单的事务复杂化,越绕越远,越绕越“科学”。

你累大家更累。
作者: 佛鱼    时间: 2013-6-3 00:31
其实,这个帖子讨论的是铁壶烧水对水质的影响和改变,被改变过的水是否能得出利茶的结论因人而异,有人喝得出有人喝不出,有人喜欢有人不喜。君版想求证,唐版想论证,大家摆事实作探讨,至于什么叫懂喝茶并以此做为条件有点形而上的意思了没必要,我玩壶喝茶十几年都不敢说我懂这些东西。还是回到主题,到底水质有什么变化才是探讨的重点,关于泡茶后的口感这种东西是没结论的,请参与的同好不要钻牛角尖了。
作者: 如果飞有天意    时间: 2013-6-3 00:39
我喝茶的道行较浅,先不论铁壶调水如何,我个人就喜欢用铁壶烧水泡茶的过程,喜欢这种感觉,觉得这是件优雅的事,需用平和的心态来完成,我用铁壶来调节心态,呵呵,大家肯定说:这样的人也有?让大伙见笑了!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01:11
抚云阁 发表于 2013-6-2 21:01
不同的观点可以在理性和谐的状态下充分发表,君版发帖也就是为了让大家讨论的。但决不能允许一些恶意的 ...

阁老的热心及谦和的态度是我辈需要学习的。
作者: 魟龙轩    时间: 2013-6-3 01:12
我也说说自个的使用心得(只说补铁与调水)。接触铁壶纯粹是因给孩子补铁的需求。去年带孩子体检做微量元素时有一项未达标——发现竟然缺铁?而我认为最好的补充摄取就是平时的饮食习惯,所以没要大夫开的药。听说铁壶烧的水可以适量补铁,就买了把铁壶。平日里喝水做饭尽可能用铁壶烧的水。还真别说是否与喝铁壶烧的水有关,但现在微量元素指标一切正常。
北方的水和南方的水有较大的区别。北方水质较硬。因我喜欢养鱼,算是初级发烧友,所以对水质略知一点。我地处西北兰州,兰州的水资源主要依靠黄河地表水。虽说黄河穿城而过,但可利用水资源十分有限,人均每年仅为742㎡,远远低于国际缺水警戒线1700㎡的水平,是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其中地表水源占90%,地下水占约10%左右。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5公里,兰州市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的水源为二类水源(也就是二级的黄河水),据说可以直接饮用。兰州市95%的自来水源采自西柳沟取水口,这位于黄河兰州段的最前沿,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引用官方报道的说法是:这个取水口是五十年代前苏联专家和我国专家经过反复对比、论证选定的。西柳沟取水口选的非常好,五十年来从未出现过断流,既保证了源水取得,又避开了污染。兰州自来水的硬度在200以下(国家标准为不超过450),PH值在8左右,水质中性偏碱,这样的水质特别适宜人体饮用。我个人因养鱼而测的实际自来水的PH值是7.9~8.3之间(从1996年到现在),但这个水质养鱼就不很好,呵呵。
说这些是为说明下铁壶的调水。水质较硬口感就略涩,甚至会感觉略苦或略咸,并且特别容易形成水垢。家里使用会做些过滤,加个三胞胎或过滤什么的。因为我认为再好的壶也不过是烧水的器皿,所有的附加值大都是人为的添加和宣传出来的,所以最好是亲身感受。孩子因上学这学期一直在安宁区住,很少回城关区的房子。铁壶在安宁区用,城关区用的随手泡。在安宁区家里用的水是自来水沉淀加麦饭石,在城关区家里用的水是饮水机滤筒(含活性炭麦饭石等),每天回城关区家里喂喂鱼就走了,也不烧水喝茶。五一节放假回城关区家时无意发现水的口感明显不同。
纯开水。铁壶烧过的水口感明显略甜,这次发现用随手泡烧的水口感略涩。也许近2、3个月每天喝的是铁壶烧的水缘故。同样泡生普,铁壶的水泡后口感较醇厚、甘滑。我的口感感觉方法是:喝口水闭嘴缓慢咽下后,由喉咙将一口气从鼻腔呼出。
所以从我个人使用的情况看铁壶可适量补铁,对水质的口感有较明显的改善。原本就是生活中的道具点缀。当然了,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作者: 少年巴蒂    时间: 2013-6-3 01:22
想不到这几天这么热闹,看了大家的讨论后联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在这次探讨结束后,来一次对紫砂壶的探讨,让大家知道盖碗和紫砂壶对茶的影响在哪几方面,是否能让大家一口喝下就能辨别双方差距。
作者: 爱若清茶    时间: 2013-6-3 01:28
思想的碰撞+理性的辩论,可以擦出智慧的火花!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01:29
佛鱼 发表于 2013-6-3 00:31
其实,这个帖子讨论的是铁壶烧水对水质的影响和改变,被改变过的水是否能得出利茶的结论因人而异,有人喝得 ...

感谢佛鱼兄就事论事的态度,如果论个人口感的话,这个东西确实就无法有定论了,铁壶烧水的口感如此,茶也是如此,各有自己的口感,各有自己喜欢喝的东西(也可能会存在被人误导),但是为什么茶叶会有标准,会有等级等评定,说明标准的重要性,但是对于铁壶估计标准的设定更多就是卫生性和环保型,对于烧水的口感估计无法来设定什么标准,曾经看过国外一个实验,用不同金属做的勺子来食用各种美味,结果因为餐具所用金属的不同,导致了口感不通过。也有朋友测试过用不同的品茗杯来喝同一款茶也能喝出不同的感觉来,所以也是小弟认为关于铁壶煮水是否可以改变茶性以及改变茶品质的可讨论性。也希望更多的铁壶发烧友以及高手来参与讨论和分享,让更多的盟友受益。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01:30
如果飞有天意 发表于 2013-6-3 00:39
我喝茶的道行较浅,先不论铁壶调水如何,我个人就喜欢用铁壶烧水泡茶的过程,喜欢这种感觉,觉得这是件优雅 ...

兄的这种心态非常好,玩壶品茶各有自己的一套玩法。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01:31
佛鱼 发表于 2013-6-3 00:31
其实,这个帖子讨论的是铁壶烧水对水质的影响和改变,被改变过的水是否能得出利茶的结论因人而异,有人喝得 ...

哈哈佛鱼兄晚上好
因为销售给人食用的器具,害怕以后有重大质量危机使自己商业基础崩溃,所以我对自己的铁壶进行了第三方实验室监测。
这样自己不至于背着心理包袱做事

实验室检测分为两部,这点大家需要了解
1。检测数据
2。分析报告
好像医院体检数据是一回事,医生根据体检数据作出诊断报告又是一回事。

先说说科学吧,科学是铁证如山的
以下是第三方检测
1。 铁是有味道的物质,舌头能感知(口感)。
2。 送样的国产全寿堂铁壶经铁质溶解等检测,对人体无害。(具体有害物质另帖详谈)
3。 铁壶益部分,回头详谈,也有测试数据

检测结果已经全部出来,分析报告在编写中。
检测和分析结果会加盖实验室公章,作为公信,这也是费用不菲的原因。

另外全寿堂铁壶曾经在日本作为食用器被抽检过两回,结果OK。

以上是我有持无恐,特别放得开的原因。
所有数据大家宽待几天。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01:32
少年巴蒂 发表于 2013-6-3 01:22
想不到这几天这么热闹,看了大家的讨论后联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在这次探讨结束后,来一次对紫砂壶的探讨 ...

巴蒂大人的这个提议非常好,这个估计很多盟友都试验过,到时候估计讨论更加欢乐。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01:47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3 02:04 编辑

至于我推荐的2种铁壶让人不信的口感,以正确开壶养壶为基础,坚守两点必然会有特别明显感觉

1。一段时间连续使用铁壶使口腔习惯(一星期以上,每天1壶以上),忽然换不锈钢铁壶。绝对串味。
2。快速换壶,马上串味。(我可来现场泡茶)
要求水源:桶装纯净水
如现场演示达不到效果我马上送市价5万元以上云色堂铁壶一把作为联盟下次义卖的捐金,所以我是有绝对的自信。

理论,加科学,加现场考核
希望这是联盟一次权威的知识考证。。。。。。。。。

最后补充下我推荐的开壶和养壶方法,在多个帖子里经常提起过
1。 清水洗,清水烧
2。 不煮茶,莫串味
3。 可以热水淋壶身烫的铁壶表面养铁味
4。 壶道自然随意使,过于养壶终伤铁。
作者: BJUE    时间: 2013-6-3 01:55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3-6-3 01:47
至于我推荐的2种铁壶让人不信的口感,以正确开壶养壶为基础,坚守两点必然会有特别明显感觉

1。一段时间 ...

兄好:龙文堂 “茶道武花”什么含义?谢谢。

作者: manson_jok    时间: 2013-6-3 02:02
我也来凑下热闹。
首先日本茶道中煮水器明确的是铁釜,不是铁壶。这些在日本的一些教材书中都有体现:比如 茶道具の世界 再比如 茶道美術全集 。示范教材都是铁釜而不是铁壶。
铁壶是台湾人炒作起来的,铁壶的价格也是被中国人哄抬起来的。
我个人更喜欢中国的炭炉+砂铫。日本人的砂铫我也买过几个略老的(年纪大概50-100年),煮水效果都不好,现在自己用的也是熟悉的朋友做的白泥砂铫。日本的铁壶我也用过几个,总觉得对水没有调理的效果,更破坏了茶的味道,喝茶不是很舒服(有龍文堂,有龟文堂。也是前2年自己雅虎日本买的和朋友买的。但是可能本人用的不是对的东西,不是真正的好铁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茶道,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包容一切。既然有些人喝茶更多的注重于仪式,那铁壶的使用也未尝不可。也许真的好铁壶确实如唐总所说。
希望大家就事论事,理性讨论问题,不要人身攻击,伤了和气
作者: BJUE    时间: 2013-6-3 02:03
BJUE 发表于 2013-6-3 01:55
兄好:龙文堂 “茶道武花”什么含义?谢谢。

兄好,06年购买的一把老铁壶,盖上刻字"茶
                                                           武          花
                                                                  道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02:09
BJUE 发表于 2013-6-3 02:03
兄好,06年购买的一把老铁壶,盖上刻字"茶
                                                          ...

兄是前辈了,06年大陆玩壶是第一批了,台湾人更早些
个人愚见茶花武道应该是 茶道花道武道的合意,以示雅兴



作者: 晓芳党    时间: 2013-6-3 02:12
君版第三条的(铅壶)应该是锑吗? 铅是重金属哦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02:21
manson_jok 发表于 2013-6-3 02:02
我也来凑下热闹。
首先日本茶道中煮水器明确的是铁釜,不是铁壶。这些在日本的一些教材书中都有体现:比如 ...

感谢兄的回复和带来的知识
日本茶道传统器是汤釜,铁壶最多属于生活器,当然也有高端和低端等
日本铁壶多用于出口,包括百年前出口欧洲,现代出口中国
出口量最大的是南部铁壶
京都铁壶号称从京都汤釜演变而来,所以才自称为茶道汤釜的另外一种继承和延伸
如日本云色堂既做茶壶又做汤釜。

日本铁壶在日本使用率不高
一个原因是咖啡可乐等饮料,二个原因是铝壶不锈钢壶,两者的联合冲击
最主要的是,日本茶重点品顺滑,不品回甘,日本茶涩,完全不甜,无需铁壶的水质。
日本铁壶在日本茶界水土不服,反在中国茶界异军突起。



作者: 佛鱼    时间: 2013-6-3 02:29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6-3 01:29
感谢佛鱼兄就事论事的态度,如果论个人口感的话,这个东西确实就无法有定论了,铁壶烧水的口感如此 ...


       喜欢这样的讨论氛围,君版客气了,我们所见到的很多标准都是通过科学的试验和论证的,这需要排除太多的人为及不确定因素并经过反复和大量的试验才能得出,过程中的某个小小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而这些普通人很难做到,作为爱好者我只希望能看到比较严谨的分析,可以质疑可以不接受,但希望不要凭自己武断的猜测来得出结论,所以开放的心态必不可少。我曾和老乔讨论过铁壶煮水的问题,甚至得出过因为物理因素而导致水分子变化进而影响口感的结论。君版和唐版都是比较认真和负责的人,因而我会对这次讨论特别关注,也希望能够维持这种氛围。
      
作者: manson_jok    时间: 2013-6-3 02:32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3-6-3 02:21
感谢兄的回复和带来的知识
日本茶道传统器是汤釜,铁壶最多属于生活器,当然也有高端和低端等
日本铁壶 ...

恩,还是很期待唐总能做些中国元素的东西,比如老铁的炭炉(中国式炭炉)

作者: 佛鱼    时间: 2013-6-3 02:40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3-6-3 01:31
哈哈佛鱼兄晚上好
因为销售给人食用的器具,害怕以后有重大质量危机使自己商业基础崩溃,所以我对自己的 ...

哈哈,周兄的性格很直爽,我差不多也是06年接触的铁壶,但我玩的一直很随性,而且我的兴趣在于玩物,所以没什么进步,趁着这次讨论我也多向各位学习学习。
作者: 至清无鱼    时间: 2013-6-3 02:47
本帖最后由 至清无鱼 于 2013-6-3 03:18 编辑

个人体会:
1.
  关于铁壶的煮茶功效?
    铁壶是用来煮水的,为啥非要证明它煮茶不太理想,难道还要证明铁壶煮奶, 煮酒, 煮醋...不太理想???
2. 铁壶煮水的补铁功效?
    铁壶煮水补不补铁个人不在乎,有的话就是锦上添花了。但之前确实听过不少关于医生提倡国人多用铁锅而少用不锈钢锅煮食的报道。
3. 铁壶的艺术价值?
    个人认为不论铁壶还是紫砂壶都是侍茶器具而与,如果当投资迟早变投水...
4. 铁壶的保温及烧水温度高功效?
    个人做过测试,铁壶的烧开的水温确实能比随手泡高出几度,因随手泡的温控开关往往在还未达
100度时就提早跳掣。另保温效果方面,用铁壶和随手泡分别烧滚-壶水,随手泡的水凉了,铁壶里的水还喝不下口。“铁壶保温效果也远不如随手泡之说从何谈起???
5. 铁壶的调水功能?
    这就正如玩音响时的"金耳朵" 和 "木耳朵" 的现象-样,不少"嘴刁"的人会觉得铁壶煮出来的水甜,铁壶煮水泡出来的茶好喝。但也有不少"牛吃牡丹,不知其味"的。因人而异,确实不能一概而
论。(个人有洁癖,只喜欢用自己新开的铁壶。)  


作者: vague    时间: 2013-6-3 10:59
铁壶调水,但是又众口难调,毕竟每个人的口感要求各不相同,要想让所有人都说好,那是天方夜谭,有争议有讨论,也说明了现在铁壶的普遍应用性,至于补铁什么的,我倒是从来不关注,我最关注的倒是铁壶的那种粗狂的感觉,视觉效果比较好。

我觉得营造一种好的茶道氛围,未尝不是坏事,所以陶壶,铁壶,银壶,铜壶,等等,只要是对人身体无害的,赏心悦目的,就是好东西,至于价格,存在及合理。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1:25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3-6-3 01:47
至于我推荐的2种铁壶让人不信的口感,以正确开壶养壶为基础,坚守两点必然会有特别明显感觉

1。一段时间 ...

我代表北京的几位茶友真诚欢迎唐版主到访。唐版主一直以来对联盟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我们这次的交流完全是出于爱好者之间的善意切磋。如果有了唐版主的5万铁壶,我怕我们会心存顾虑。唐版主之善,我等钦佩之至。但就此次切磋而言,我们希望唐版主收回成命。如果联盟下次为社会做出贡献,希望唐版主首当其冲。我等定大力支持。我真诚希望我们这次切磋,仅仅是同好之间的交流。望唐版主体谅!
作者: 赌东道    时间: 2013-6-3 11:29
非常佩服唐朝1949 的大气,意见不同可以讨论,但言语不宜过激,喝茶就是个养性的过程,啥事都不要太激动才好!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11:48
可能一些朋友没有看过我写的关于专业铁壶调水的知识贴,故再做一个温习
先上一块专业铁壶的材料横截面,大家仔细看这块材料的蜂窝状气孔结构
(备注:非茶道专业铁壶不在此例)

————————————————————————————————
[attach]1188255[/attach]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11:56
扩大横截面的照片尺寸
可以发现生铁不是纯碎的钢材
其中结果成分复杂,有铁,有白色物质,有气孔,有晶体
因为生铁是含碳百分之2到6以上的化合铁
——这种结构造就的煮水环境虽然不能和井,湖泊等复杂自然环境相比
——但是和不锈钢这种单纯的镍锰合金的煮水环境比,是否有极大差异呢??
PS:为什么我谴责黑心壶,铁壶的冶炼和净化工艺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工艺很重要!!
——————————————————————————————————————————

[attach]1188257[/attach]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3-6-3 11:56
至清无鱼 发表于 2013-6-3 02:47
个人体会:
1.  关于铁壶的煮茶功效?
    铁壶是用来煮水的,为啥非要证明它煮茶不太理想,难道还要证明铁 ...

第3条个人持保留意见哈哈
作者: jkyc    时间: 2013-6-3 12:03
本帖最后由 jkyc 于 2013-6-3 12:14 编辑

2、铁壶煮水的补铁功效?
鞣酸铁,不能够被人体吸收,这是定论的东西。有疑问,请自行百度。

3、铁壶的艺术价值?
这个就更简单,因为这年头凡是和“艺术”沾边的东西,都。。。。。。
这个话题不延伸

4、铁壶的保温及烧水温度高功效?
材料的导热系数,在先天就决定了。初、高中教材里面好像有,可以翻看一下。 有疑问,请自行百度。

5、铁壶的调水功能?
老铁壶有很好的调水功能,归根结底的理由是要求老铁壶,必须铁壶里面那层厚厚的硬水垢。水沟有没有危害,请自行百度。

另请教下:
大型专业制作纯净水工厂的灌装管道是什么材料的?通过专业认证实验室的供水管道是什么材料的?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3-6-3 12:05
魟龙轩 发表于 2013-6-3 01:12
我也说说自个的使用心得(只说补铁与调水)。接触铁壶纯粹是因给孩子补铁的需求。去年带孩子体检做微量元素 ...

弟与兄长有类似经历,所以近2年来一直习惯用铁壶烧水泡茶。
现在去朋友处喝茶,第一口就能喝出是随手泡水,热水瓶水,陶壶水。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12:07
继续分析
为什么我告诉大家专业铁壶只可以煮清水(最好连自来水都不要煮)
也不要进行煮茶,更不要在里面放茶叶水等有味道的东西呢
请继续放大铁材料,并记住会呼吸的铁壶这个定位
——紫砂的渗透结构原理是否和铁壶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一把紫砂不要泡多种茶叶仿制串味,和专业铁壶只能碰清水是否同一原理呢?

通过放大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铁壶内有非常密集的气孔,其气孔孔径肉眼可见,排列密集。
这也是为什么后期养壶很重要,这些气孔如果吸收水中矿物质最好,如果经常煮茶气孔内塞满了茶末茶渣,基本上调节口感的能力就毁了,一句话,严仿串味

————————————————————————————————————————————————————
PS1:专业茶道铁壶冶炼会使用增碳效应的炉子,为什么不用电炉就是防止材料的结构改变
PS2:专业茶道铁壶在壶内还要渗入米脂防漏,而米脂也会增加醇厚的口感
PS3:专业茶道铁壶在壶内涂有机物涂层,湖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有机物(植物根叶,水生动物残骸等)
————————————————————————————————————————————————
[attach]1188286[/attach]

作者: jkyc    时间: 2013-6-3 12:21
4hope 发表于 2013-6-2 19:44
要我说啊,自己喝茶当然看自己喜好和口味了,想要铁壶煮出来口感的,又不想用铁壶的,随手泡里放块铁壶碎片 ...

4hope兄,这帖是讨论帖。
在家言行随意,无所谓
但联盟亦属于互联网公开场合
请就帖论帖,请注意言行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12:36
jkyc 发表于 2013-6-3 12:03
2、铁壶煮水的补铁功效?
鞣酸铁,不能够被人体吸收,这是定论的东西。有疑问,请[/backcolor ...

J大提出铁离中碰上茶叶变成鞣酸铁的例子来说明铁壶不能补充铁分。
首先要符合物质合成基本原理
1  溶液或空气环境  2 温度    3活跃性 4时间
其他:催化剂或其条件


正证法:
冲泡时,铁壶水和茶叶一接触15秒到5分钟,铁离子就全部都被茶叶化合了?铁离子一点都不剩?所以J大要考虑该温度下的化合反应时间。

反证法:
水冲入铁壶,按照化学公式马上就生锈了
但是
水冲入铁壶后,水还是水,铁还是铁,只是多了一点点的微量氧化铁溶液而已啊,我前面的实验证明铁壶水里面还是有铁离子的呀?并非全部是铁锈。
温度高,氧气足那就出锈快。温度低,氧气少那就出锈慢。这是我们都知道的自然现象,是制约于化合时间的。


作者: 壶海无涯    时间: 2013-6-3 12:40
本帖最后由 壶海无涯 于 2013-6-3 12:49 编辑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6-3 11:25
我代表北京的几位茶友真诚欢迎唐版主到访。唐版主一直以来对联盟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我们这次的交 ...


抚云阁  这是···是····必····呃必·····呃必须地!呵呵·!  发表于 2013-6-3 12:26

我就知道现实中有这么说话的,回帖子也有这么回的?!有点意思。

喝完茶不如喝两杯!估计大家都比较happy,!

武林大会后还得豪饮呢!

作者: good    时间: 2013-6-3 13:14
少年巴蒂 发表于 2013-6-3 01:22
想不到这几天这么热闹,看了大家的讨论后联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是否在这次探讨结束后,来一次对紫砂壶的探讨 ...

支持巴蒂兄的提议!紫砂壶的讨论更加有意义,至少可以尽量减少一些极度意淫以及处心积虑忽悠的成分。

作者: 壶海无涯    时间: 2013-6-3 13:18
本帖最后由 壶海无涯 于 2013-6-3 13:21 编辑
石头 发表于 2013-6-3 12:05
弟与兄长有类似经历,所以近2年来一直习惯用铁壶烧水泡茶。
现在去朋友处喝茶,第一口就能喝出是随手泡水 ...


有一个悲凉的故事!
我爱人的同学加好友,从小生活在农村,过着贫苦的生活。由于自己身体不好所以有了女儿后倍加珍惜,老公和自己日夜忙碌,就希望孩子平安健康。所以一袋可能对富裕家庭都看都不看的奶粉,对她们来说就要节衣缩食。但是他们没有吝啬,一直坚持给孩子喝品牌,直到震惊的消息传出。。。。。。因为他们喝的是——三鹿。
今天无论你多么信服一个厂家,一个品牌,一个产品。你是否能能或者敢站在这里大声宣布!如果日后出现任何问题,本人绝不追究责任!?
我不行,我是小市民。
那些有问题的产品,那个没有国家准字号?
用才是关键,忽悠,还是斟酌为好!
这次没用无涯体!
作者: 壶海无涯    时间: 2013-6-3 13:57
本帖最后由 壶海无涯 于 2013-6-3 13:59 编辑
魟龙轩 发表于 2013-6-3 01:12
我也说说自个的使用心得(只说补铁与调水)。接触铁壶纯粹是因给孩子补铁的需求。去年带孩子体检做微量元素 ...


兄,小弟劝你一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随着成长需要体内微量元素发生变化。我家孩子有段时间锌缺的厉害。只有正常40%。药拿了,但是看看说明书,没给吃。应该说没敢吃。缺铁了,可以吃些猪肝等食品。不但补铁而且还能顺便把心补了。我们说如果铁壶可以补铁,但是到底是吸收的是啥呢?我化学和知识不行!但是铁离子单独是如何被人体吸收的?如果每次儿童体检后缺了什么,是不是我们可以建议买什么东西?比如缺铁了,我们让孩子喝2年铁壶煮的水。要是不喝铁壶煮的水,孩子随着饮食变化是不是一直缺铁呢?妇女同志们在怀孕的时候大部分却特性贫血,是不是从想要孩子开始就喝铁壶烧的水呢?
我不否定铁壶有铁离子释放,但是在多少度释放,释放多少?是水进去就释放还是到温度释放?到温度才释放的话需要保持多长时间?物质在化合的过程中避免不了衍生物存在。那么温度变化会不会在释放铁离子的时候产出其他物质,尤其图层释放的物质?
我晕了,还是老实点好!
这次亦没用无涯体!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4:07
至清无鱼 发表于 2013-6-3 02:47
个人体会:
1.  关于铁壶的煮茶功效?
    铁壶是用来煮水的,为啥非要证明它煮茶不太理想,难道还要证明铁 ...

兄好!
1、现在讨论的铁壶是茶具,身边有很多茶友拿铁壶来煮茶(一般喝过几水的茶,然后拿来煮茶底),所以谈论下煮茶效果是否可行,铁壶不是奶瓶也不是酒壶所以自然不会拿来试验那些用途。
2、关于铁壶烧水补铁的功能,目前据资料是靠谱的,但是真如果缺铁估计也不会拿把铁壶烧水来补铁的。但是铁壶煮的水泡茶是否还有补铁的功效,这个有待论证。
3、铁壶的艺术价值问题,这个好比一些紫砂壶和一些茶具的瓷器一样,目前炒的价格,已经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了,虽然我们只是爱好者,又不是把这个作为投资,但是不可否认这些茶具的艺术价值,好比为什么顾景舟的壶值钱,难道是泡茶比别的壶泡的好喝吗?那自然不是,这个在别的茶具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一要是名家作品二要制作精美有艺术价值,但是这些跟我们讨论的实用器自然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了,再说了咱也玩不起。
4、关于铁壶随手泡烧水温度和保温效果,请兄看我另外个帖子以及盟友的一个帖子,早有定论
http://www.jadepot.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3597&extra=page%3D2
http://www.jadepot.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8880&extra=page%3D1
5、调水功能,这也是目前最有争论的话题,一是看味蕾是否敏感的能否区分出来,二是个人的口感习惯问题,有些人就喜欢吃甜的,有些就喜欢吃咸的,总口难调啊!
作者: vague    时间: 2013-6-3 14:12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6-3 14:07
兄好!
1、现在讨论的铁壶是茶具,身边有很多茶友拿铁壶来煮茶(一般喝过几水的茶,然后拿来煮茶底),所 ...

君大,小弟认为铁壶用来煮茶本身就是错误的。他就不是一个煮茶的工具,它是单纯的一个煮水的工具,为什么非要用它来煮茶呢?煮茶的话,我更倾向于您的测试结果,陶壶煮茶绝对无可挑剔,远胜于铁壶。铁壶煮茶我个人感觉茶的味道被干扰了不说,还伤铁壶,没有什么意义感觉,但是这是小弟我的个人感觉,没有什么依据,只是凭借我的个人常识推断的。
作者: 昌闻小书童    时间: 2013-6-3 14:23
我也是铁壶爱好者 铁壶煮水泡茶的感觉是我所追求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4:39
manson_jok 发表于 2013-6-3 02:02
我也来凑下热闹。
首先日本茶道中煮水器明确的是铁釜,不是铁壶。这些在日本的一些教材书中都有体现:比如 ...

兄好!日本茶道的煮水器是铁釜没错的,铁壶一般用来添水使用,先别论别的,在以前日本茶道中瓷器是非常昂贵 的。中国唐代用铁鍑,后来逐步发展为金、银、铁、石銚(瓶),后续又发展到磁壶注水,砂銚煮水为上。
作者: manson_jok    时间: 2013-6-3 15:07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6-3 14:39
兄好!日本茶道的煮水器是铁釜没错的,铁壶一般用来添水使用,先别论别的,在以前日本茶道中瓷器是 ...

日本传统茶道是用水指置水,铁釜煮水,用竹水勺来注水的
至于兄所说的瓷器,金银器,砂铫是三个不同系统
之前有人说日本人最推崇的是锡器(替茶器即茶罐),这完全是笑谈,日本最流行的是木漆器,推崇银器。
锡器也是因为日本人喜欢中国沈存周的锡器,故多有托款作品。算不上主流。
瓷器唐宋的注水,唐宋的茶碗,中国明清紫砂都是备受推崇的

很多人说铁壶煮水甜,我却觉得有铁腥味。
小弟不接受铁壶,但是也不反对别人用。毕竟可能我接触的非正道铁壶,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茶道。

但是日本人做事很极致,很多茶道具都做成了一个系统。比如漆器,比如竹器,比如香炉等···
小弟最近就在学习日本人的茶勺,简单的竹制品却有多种器形,衍生出很多大师作品。



作者: 黑★白    时间: 2013-6-3 15:10
先不论其他,光是君临兄这种严谨的态度就值得赞一下。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5:45
vague 发表于 2013-6-3 10:59
铁壶调水,但是又众口难调,毕竟每个人的口感要求各不相同,要想让所有人都说好,那是天方夜谭,有争议有讨 ...

兄好!正如佛鱼兄说的这个帖子讨论的是铁壶烧水对水质的影响和改变,关于泡茶后的口感这种东西是没有结论的,这个是主要的话题之一,如果不讨论铁壶煮水了,那铁壶单论外形来说,我想瓷器和陶壶的造型也是非常精美的,价值方面确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只能说国内被炒作的东西太多了;存在即合理这句话不敢苟同,但哲学方面不在本帖讨论范围,所以不做讨论。
作者: BJUE    时间: 2013-6-3 16:05
铁根据合成物差异分为 铸铁  锻铁 由提炼技术所决定

铁具 传热功能均匀 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沸点

铁锈对人体无害 对水质有轻微腥味

铁对水中六氯乙烷具有还原脱氯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对铁制餐具大力推荐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6:13
vague 发表于 2013-6-3 14:12
君大,小弟认为铁壶用来煮茶本身就是错误的。他就不是一个煮茶的工具,它是单纯的一个煮水的工具,为什么 ...

兄好!为什么 讨论煮茶,这个问题我提过多次了,因为目前我认识的很多茶友以及他们身边的一些朋友,都有用铁壶煮茶的习惯,别的一些论坛也经常有很多茶友拿铁壶煮茶的实验,包括联盟也有:http://www.jadepot.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1222&highlight=%CC%FA%BA%F8%2B%D6%F3%B2%E8
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一定讨论煮茶的关系,就是看到此贴的盟友,能明白铁壶是不适合煮茶的!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6:23
黑★白 发表于 2013-6-3 15:10
先不论其他,光是君临兄这种严谨的态度就值得赞一下。

兄客气了,相互讨论相互提升,取长补短才能增加见识。
作者: vague    时间: 2013-6-3 17:00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6-3 16:13
兄好!为什么 讨论煮茶,这个问题我提过多次了,因为目前我认识的很多茶友以及他们身边的一些朋友 ...

嗯。。。。。佛鱼版和唐版主说可以煮茶,在这点上我是不认同的,我不认为煮水的铁壶可以煮茶,那种日本急需是否可以煮就不得而知了,我没有尝试过。不过论煮茶我也认为陶壶更胜一筹。毕竟陶器本身在煮这方面的优势在那摆着呢。
作者: 李小恩    时间: 2013-6-3 17:07
我觉得铁壶要是那么好,那随手泡还要加上那个涂层干吗?直接用生铁做更省成本了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7:08
vague 发表于 2013-6-3 17:00
嗯。。。。。佛鱼版和唐版主说可以煮茶,在这点上我是不认同的,我不认为煮水的铁壶可以煮茶,那种日本急 ...

与兄想法一致,煮茶确实还是陶壶合适,我们去年用铁壶也煮过,后来发现问题后,就没敢用了,就又用陶壶煮了,因为我们煮茶底经常是一煮就是1-2个小时的,一般是2-3种茶底一起放进去煮,一泡好的陈年普洱,冲泡后煮煮喝尾水,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 爱若清茶    时间: 2013-6-3 17:12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6-3 17:08
与兄想法一致,煮茶确实还是陶壶合适,我们去年用铁壶也煮过,后来发现问题后,就没敢用了,就又用 ...




“经常是一煮就是1-2个小时的,一般是2-3种茶底一起放进去煮”--------没看马老师专门给你们北京帮写的那段话呀,不听马老师言,吃亏在眼前。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7:15
李小恩 发表于 2013-6-3 17:07
我觉得铁壶要是那么好,那随手泡还要加上那个涂层干吗?直接用生铁做更省成本了

李兄好,现在随手泡很多都采用不锈钢了哦,铁的很少见啦。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7:22
爱若清茶 发表于 2013-6-3 17:12
“经常是一煮就是1-2个小时的,一般是2-3种茶底一起放进去煮”--------没看马老师专门给你们 ...

碰见好茶的茶底,舍不得就扔了啊,所以就煮了,说白了还是穷啊,喝不起好茶,偶尔喝个好的,连渣都不放过了。

作者: 爱若清茶    时间: 2013-6-3 17:26
本帖最后由 爱若清茶 于 2013-6-3 18:24 编辑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6-3 17:22
碰见好茶的茶底,舍不得就扔了啊,所以就煮了,说白了还是穷啊,喝不起好茶,偶尔喝个好的,连渣都 ...




少来!
作者: 爱若清茶    时间: 2013-6-3 17:31
马老师,我不问自取了哦。

[attach]1188832[/attach]
作者: good    时间: 2013-6-3 18:05
BJUE 发表于 2013-6-3 16:05
铁根据合成物差异分为 铸铁  锻铁 由提炼技术所决定

铁具 传热功能均匀 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沸点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铁具,但推荐的是锈迹斑斑的铁具吗?铁锅释放出来是少量铁元素与以三氧化二铁为主要成分的铁锈根本就是两回事,铁锈难溶于水,会被直接带进胃里,最后需要通过肝脏代谢,增加肝脏的负担,如果长期如此,也会大大增加肝脏病变的几率。这点一些研究机构早有结论了,一些版本的初中化学课本也提到这个问题。

作者: good    时间: 2013-6-3 18:12
铁壶究竟适不适合煮茶?铁壶商咋就能随便变换观点呢?卖壶的时候,都说可以,别人一说煮茶不如陶壶,他就说铁壶本来就不适合煮茶的。哪种话值得相信?按我说,在他们眼里,适不适合煮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人民币”,在利益的驱动下,让他们说母猪也会爬树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18:19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6-3 16:13
兄好!为什么 讨论煮茶,这个问题我提过多次了,因为目前我认识的很多茶友以及他们身边的一些朋友 ...

2011年12月我的回帖孟浪了,过于简单,补充如下:

作过搪瓷涂层的铁壶,比如日本作为生活用品的南部铁器,煮茶没有不妥。
目前搪瓷涂层有亮光搪瓷涂层和亚光搪瓷涂层两种,回头我做几把搪瓷涂层铁壶大家验证一下煮茶效果。

老壶煮茶说法很多,而且老壶内膛状态不一,我就不一一说明,本身还没有结论,大家各凭兴趣

目前一两年我推荐调节水质为主的铁壶,千万嘱咐内膛不要接触清水之外的溶液

另,煮茶是一种爱好,偶然为之为佳,个人建议不要频繁煮茶喝,哪怕使用任何容器,具体数据下次开贴探讨。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18:22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3 18:33 编辑
good 发表于 2013-6-3 18:12
铁壶究竟适不适合煮茶?铁壶商咋就能随便变换观点呢?卖壶的时候,都说可以,别人一说煮茶不如陶壶,他就说 ...

对不起,我的客户是茶友,不是母猪,也无树可爬。
如果要从绝对角度探讨不锈钢,陶炉,铁壶煮茶的好处和危害的话
我会改日另贴公布数据。

您又正义凌然的将知识讨论和人民币挂上关系了
如果是在论坛里学学台湾书上理论充充电,月月卖个几把铁壶赚外快的小壶商还真得被您追问死
不过我是有实力的大壶商

呵呵,晚上开始抽时间发布数据了。。。。。。。。。。。
作者: 君临天下    时间: 2013-6-3 18:29
唐朝1949 发表于 2013-6-3 18:19
2011年12月我的回帖孟浪了,过于简单,补充如下:

作过搪瓷涂层的铁壶,比如日本作为生活用品的南部铁 ...

个人也感觉如此,毕竟以前有很多铁壶有搪瓷涂层的,我手头也有一把国产铁壶有搪瓷涂层的,怎么烧水都没事,水放里面几天都不锈。另外一把国产内壁没有明显涂层,但是好像特殊处理过,随便扔进去点茶叶煮1小时,倒出来的茶汁跟墨汁一样,估计就是唐朝兄说的劣质铁了。日本铁壶上手玩过几把,自己一把,还有茶友那边的,工艺和铁质确实比我们手头的2把国产铁壶胜出很多。
作者: gordonakl    时间: 2013-6-3 18:44
本帖最后由 gordonakl 于 2013-6-3 19:19 编辑

以下内容转自其他网站。
滑是种感觉,排开心里因数,如真的明显水质有改变就说明壶里经过加温有析出物,要被人体明显感觉到就要有一定的量,那问题就来了,第一这个析出物如果有利的就回到了我题出的,我们在随手泡里放块生铁不就一样了吗?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铁又称半微量元素)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那明显能改善水质的析出物析出量是多少?最少它的量已经明显能改变水质,那它已经超出微量元素的量了,这样对人体是否有益或者有害呢?
   胡言乱语加抬杠请大家普及

付一份关于铁的介绍请注意第四点的第二第三条
1 、铁的生理作用  

铁在人体中的含量只有 0.004% ,微乎其微。但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成员。人体中的铁,有 72% 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它是一种含铁的复合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液运送氧气的重大使命,就是由血红蛋白承担的。  

铁是一种变价元素。当铁从一种价态转变为另一种价态时,需要消耗(或放出)的能量极少,因而是血液中氧的良好载体。当血液进入肺部后,红细胞中的铁与呼吸作用吸进来的新鲜氧气相结合,铁便由低价变为高价;当血液进入到身体其它部位时,红细胞中的铁,由高价被还原为低价,并释放出氧气,供组织进行氧化反应。 1 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 4 个 Fe 2+ ,因此可同 4 个氧分子可逆结合。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64000~67000 ,因此 64000~67000g 血红蛋白可结合 22.4 × 4=89.6L 氧,即 1g 血红蛋白可结合 1.34~1.36ml 氧。  

如果用符号 Hb 代表血红蛋白的话,氧的运输过程可表示为:  

Hb + O 2 HbO 2  

(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  

其实,血红蛋白的功能,并不限于运送氧气,还有运送二氧化碳和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作用,这些功能也是与铁分不开的。  

2 、铁在人体中的分布、利用和损失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约 3~5g ,除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外,还有约 10% ,分布在肌肉和其它细胞中,是酶的构成成分之一。还有一部分称做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 15%~20% 。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做血浆铁,数量约为 3mg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 120 天,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破裂。这样,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约相当于红细胞总数的 1/120 。同时每天又有相同数量的新的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或死亡)的红细胞,分离出来的铁,转变成为血浆铁,进入骨髓中后,再次用来生产新的红细胞,肌肉及其它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细胞破裂后,变成血浆铁,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因此,铁与蛋白质、脂肪等其它营养素不同,除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铁在人体内并无消耗,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但仍然有极少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即每天脱落的肠粘膜、皮肤细胞以及毛发中所含的铁,成年男子约为 0.9mg ,女子约为 0.7mg 。因而每天需要从食物中吸收约 1mg 的铁,以资补充。又因为铁的吸收率因食物而异,通常为 10% 左右,再加上安全系数,从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中,铁的摄取量成年男子为 12mg ,女子为 18mg ,孕妇、乳母为 28mg 。女子、孕妇、乳母因月经出血、胎儿成长和哺乳等原因,故每日应摄取铁的数量较多。

当每日摄取的铁量,少于损失(应补充)的铁量时,经过一段时间,贮备铁用完,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便会相应减少,从而不同程度地出现贫血症状。医学上常采用红细胞计数的方法,来作为确定贫血的标准。一般红细胞在 400 万个 /mm 3 ,血红蛋白在 12g% 以上者为正常。红细胞数在 300~400 、 200~300 、 100~200 、 100 万个 /mm 3 以下,血红蛋白在 9~11 、 6~9 、 3~6 、 3g% 以下,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  

一般足月胎儿肝内贮存的铁,可以供应 6 个月,早产儿仅够供应 3~4 个月;同时婴幼儿生长迅速, 5 个月时体重增加 1 倍, 1 岁时增加 2 倍;又婴幼儿的排泄量比成年人高出数倍,因而在出生后 9~34 个月期间,往往容易缺铁。如不能及时添加含铁多的辅食,贫血症状还会延续很长时间。其它如大量出血或慢性出血者,患慢性疾病、发热性疾病者,以及病理情况下铁代谢异常者等,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3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症状是:⑴由于供氧不足,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向重要的脏器;而通向暂时影响不大的皮肤、粘膜的血管开始收缩,因而常会出现皮肤、眼睑内粘膜变白;特别是口唇、指甲和耳垂等部分,这种现象更为明显。⑵由于无法供给细胞足够的氧气,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乏力、易疲劳、食欲减退以及嗜睡等。⑶缺铁性贫血还容易造成脑内缺氧,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思维,使思考能力变差,健忘以及经常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对于 2 岁以内的婴幼儿,还会直接影响到脑的正常发育以及身体的发育。此外,还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和能量的利用等。  

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当每天摄入的铁数量不足时,并不会立即发生贫血,而是利用身体中贮备的铁;当贮备的铁用完,开始向贫血的倾向发展时,也不会立即出现上述症状,甚至多数人连自我感觉都不明显。当病人到医院就诊时,病情一般都已发展到了中度贫血。因此,经常注意铁的补充,并使体内有一定数量铁的贮备,以保证身体的真正健康,实属必要。  

4 、铁的补充  

⑴含铁丰富的食物 有动物肝脏(每百克含铁 25mg )、动物全血(每百克含铁 15mg ),其它为肉类、淡菜、虾米、蛋黄、黑木耳(干)、海带(干)、芝麻、芝麻酱、大豆、南瓜子、西瓜子、芹菜、苋菜、菠菜、韭菜、小米以及红枣、紫葡萄、红果、樱桃等,含铁都很丰富或较为丰富。  

⑵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 设法提高铁的吸收和利用率也是重要的。动物肝脏、血和肉中的铁,是以血红素形式存在的,最容易被吸收,其吸收率一般为 22% ,最高可达 25% 。植物中所含的铁,大多是以植酸铁、草酸铁等不溶性盐的形式存在,所以难以被人吸收、利用,其吸收率一般在 10% 以下。  

实验证明,铜也参与人体的造血过程,并能够影响铁的吸收、运送和利用。因此,在补充铁的同时,还要适当补铜。此外,维生素 C 能促进肠内铁的吸收。  

⑶食铁过多的危害 服用各种铁剂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只有缺铁的人才能服用,而且不能过量,过量可中毒。体内过多的铁沉积于器官中,对肝、心脏等脏器有害。

铁不甜,一般甜的是硫酸亚铁,硫是甜的,所以大家认为铁就是甜的。尝试是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避免舌尖去尝。用舌尖的话可以试试嘬根筷子也会觉得是甜的。


看到唐朝版主在这帖里回复,兄弟我受宠若惊呀,不知怎么才能回复唐朝版主的这个回复,只能大声的说:谢谢唐朝版主,兄弟不辛苦,为联盟服务。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19:05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3 19:13 编辑

影响水的口感因素:
完全不含杂质的水并不好喝,水的味道是由水及其它组分决定的。水中其它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自然成分及其含量,二是受到污染后所包含的物质及其含量。
————————————————————————————————

(一)在水的自然成分,对水的味道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硬度:
洁净的水中,钙、钠、镁离子含量远比其它几种(钾、锌、锶等)高,将钙、镁换算成碳酸钙浓度就是水的硬度。
硬度过高,口感不好且有异味,个别饮用者还会有胃肠反映;硬度过低,水就没有甘甜味。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总硬度小于450mg/L。

2、溶解性总固体:
指水中所含能溶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总量,亦称蒸发残留物,包括钙、镁、钠、钾等矿物质及氯离子、碳酸根、硅酸根、硫酸根和部分有机物等。如MgCl2和CaCl2过多时,水表现为苦味。

3、碳酸根:
碳酸就是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碳酸根存在,使水具有清爽可口的味道。如含量过高,水味便产生刺激性,产生汽水的感觉,从而使水失去应有的味道。

4、氯离子:
氯离子含量过高,有和盐相同的味道。沿海地区地下水不能饮用,往往是由于海水侵蚀,或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导致海水入侵,氯离子含量过高,不适宜饮用。GB5749规定,饮用水中的氯化物要低于250mg/L。如NaCl含量大于100mg/L时,味觉灵敏的人已经觉得有咸味了,达到250mg/L时,绝大多数人都感觉到咸味。

5、硫酸根:
天然水普遍存在硫酸根,其含量高时,水就会带有涩味。当硫酸根过高时,大多数人感觉到轻泻的影响。

6、硅酸根:
硅酸根是从岩石溶于水的成分,特别是火山岩更容易溶解出硅酸盐,天然水中硅酸根浓度高,饮用水时觉得有些硬。

7、铁:
铁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金属,水中也普遍含有这类金属,水中含铁量较多时,会感到有铁锈腥味,会明显影响饮料的味道,而且能够玷污洗涤衣物以及输水设备。铁对人体健康无毒性影响,只是影响使用。铁的评价标准限值是在于感官而不在于毒理学。悬浮的黄褐色或红色铁沉积物在感官上会使人讨厌。

8、锰:
在自然界中锰以化合物存在于各种盐类,常与铁的化合物共生。锰对动植物都是极为重要的微量元素。供水中锰浓度超过150μg/L时,与铁一样会玷污衣物并给饮料增加令人不愉悦的味道。

9余氯:
余氯是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时残留在水中的氯,具有特有的氯臭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漂白剂味。自来水处理过程中,为了防止供水系统的微生物增长,必须保持供水系统中有一定的余氯含量,因此市政自来水往往都有这种味道,这种漂白剂味很难降低到人们不能觉察到的程度。特别是气温较高的地区和气温高微生物增长较快的夏季需加大投氯量,自来水中的这种味道就更加明显。

10、高锰酸盐指数:
以氧化水中有机物和无机还原性物质时消耗高锰酸钾量来表示水质,受到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饮用水标准限值为小于3mg/L。水质受到有机物污染越重高锰酸盐指数越大。消毒时氯气用量也多,同时水的味道也变差。

(二)受到污染后所包含的物质对水味的影响:
1、自然界中腐殖质的分解及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
  自然界中腐殖质分解的主要物质包括1,10-二甲基-9-萘烷醇、甲基异冰片、反转,2-顺式,6-九正烷、甲基硫醇、二甲基硫等,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味道为泥土气味、霉味、黄瓜味、腐烂的卷心菜味、腐烂的蔬菜味等。

2、某些人为污染物
  人为的污染包括很多,其中苯酚、二甲基三硫、亚硝酸盐和有机物等。如苯酚表现为药味;二甲基三硫表现为大蒜味;亚硝酸盐表现为咸性和苦涩味


作者: 茶一器 唐朝1949    时间: 2013-6-3 19:22
本帖最后由 唐朝1949 于 2013-6-3 19:31 编辑

以上说明,不同的湖泊,山涧,泉眼,水井,水库,河流,地下水,因为水环境不同,水中各种物质含量不同,某种物质偏多或者偏少,都会造成水口感的不同。

铁壶调整口感,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化学性质活泼的水在调节水中的物质含量呢?
以上是对铁壶调水原理的思考,值得讨论!

作者: 佛鱼    时间: 2013-6-3 19:40
君临天下 发表于 2013-6-3 16:13
兄好!为什么 讨论煮茶,这个问题我提过多次了,因为目前我认识的很多茶友以及他们身边的一些朋友 ...

呵呵,被点名了,当年老乔要我当铁壶版的版主我就说过我只是比一些茶友早些接触铁壶,而且玩得很随性。许多同好经常提出些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都会令我回答时内心忐忑,生怕误导,直到唐版出现后我才如释重负,看来很有必要哪天再跟老乔聊聊这个问题。再说我的回答,我之前所用的都是日本老铁,身边不少玩铁壶的朋友也都有用铁壶煮茶的情况,以我的味觉系统来说无论是自己煮的还是朋友煮的都无甚不妥,某些茶品煮过后感觉确实更醇厚些。这里有必要说明下,我们用的壶大多是日本老铁,水垢很厚或很干净的都有,差异并不太大。新壶我也买了,但并没有用来煮过茶,所以没有结论。感觉这次是被我绕远了,大家继续回到水质的改变上吧。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www.jadepot.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