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标题: 给陶手们的一封信 [打印本页]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10-27 07:50
标题: 给陶手们的一封信
跨入收藏紫砂壶的第九个年头了,可以很客观的说,我是看着紫砂从衰败走向再次繁荣。现时的行情已经逐渐接近1988-1993年的历史高峰了。

紫砂业的繁荣是以台湾和香港为源头的,早年的台湾地区已达到人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人手至少一壶,因大家彼此都爱茶,所以带动了壶的实用和收藏需求。经历一时的争相购买,紫砂行情水涨船高。很多的爱好者从藏过渡到商再过渡到厂家行为。而又有相当部分的人,看着紫砂一周一个行情,不惜重本购置高价品甚至向银行借钱买壶意图增值…………..当他们被银行追缴利息,计划卖壶套现还债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有很多跟他们一样的人都借了钱买壶预期升值,也像他们一样开始套现还债。台湾人口少,人均拥有壶的密度饱和,经济发展严重不良,没那么多闲钱,当时又没有两岸流通的概念。一个个藏者求套现引发了借债方全盘求套现,即便没有借钱的收藏爱好者看着大盘一天一天滑落也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大批抛售,壶的行情一天一个价的往下暴跌,紫砂收藏的市场从顶峰滑落到谷底,在紫砂消化地最繁荣的台湾已经沦落到壶店相继关门大吉。壶卖不出去了,陶手的作品自然无人问津,但陶手也要生活,只能贱价抛售,因为卖价太低,很多人从自己认真做壶卖高价逐渐转向找人代工批量贱价出货的境地,这些现象几乎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

我和一些资深的玩家和陶手一直都在讨论紫砂的未来,我们怎么看大陆紫砂行市?答案是让人颓丧的————大陆将步台湾壶市崩盘的后尘!2008年奥运会之后,将会是紫砂行情的一个大分水岭。在中国经济正常发展的状况下,精品将会更贵,普品将会更便宜而且更没人要。到底有多少普品流通在市场上?大家只要到各地壶店随便走走就明白了,积压在壶市还没卖出的壶的数量绝对是让人震惊的。而今时今日,已经有很多店家不敢轻易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压壶了。因为,连他们的客户也逐渐清醒,能够认清壶本质了,不会再那么轻易的一掷万金了。藏家不买,店家压货的等于自己挖个洞跳进去,店家是什么人?当然是聪明人。

我一直都在鼓励一些身边的陶手兄弟,希望他们拿出紫砂高峰那个时期的认真,多做全手工精品,求质不要求量。现在可以壶卖贵,但一定要品质精。可惜,只有少部分人认可我的说法,或者说即便认可我的说法,也不愿意认真做。有更多的陶手对我说:乔丹,现在整个行业都在抢钱,我们如果不趁现在捞一些,将来怕连赚钱机会都没有了,现在对我们来说就是要赶紧积累一些财富,为以后的家庭做打算。
我对他们说:08年紫砂崩盘之后,你们再重新回到泥凳上认真做全手工品吗?现在已经懒成了习惯,08之后重操旧业,真的可以做的下去吗?就算认真做,又能回到你们的高峰期的水平吗?如果你们08之后重新又做回了高水平,而08之前你们大批量出货模子代工万货,被藏者认清了壶品本质,拿出来倒售告诉下家是你们早年大批量的复制品,你们是认还是不认?如果别人问起你们两个时期的作品品质为何相差那么大,你们如何对你们的追捧者交待?
对我的话,一些陶手似乎不以为然。而对我来说,这样的状况,也在预料之中。

即便现在身处这样一个怪诞的状况,我们也还是能看到一些希望:认真制壶的陶手,如何道洪,周桂珍、陈国良,葛陶中等早年被行内普遍追捧的优秀陶手,他们的作品相对于其他作者来说,在紫砂高峰到低谷的过渡,跌幅是相对小的多的,直到今天,这些优秀业者价格一直坚挺。而在他们后辈的唐彬杰,邹跃君、高旭峰,张正中、刘景、吴界明、薛卫平、范国华、徐桓静等认真做壶的陶手,也逐渐以中青辈精英的姿态撑起整个紫砂市场。而对于收藏的同好来说,只要买对了壶,把心态放平稳了,即便用明年的行情买到了今年的壶,也基本上是不用担心会大跳水的现象会重演。而中国大陆有十几亿人口,目前还未达到半数人天天喝茶,更谈不上百分之一的人口会对紫砂壶收藏有什么欲望,加上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地也逐渐开始了解和认识紫砂,所以紫砂的市场还是非常庞大,非常让人乐观的,只要是优秀陶手的优秀作品,甚至说只要是真正意义上优秀的作品(不用计较陶手职称是什么),都是完全不用担心和绝望的。

一件优秀的作品,往往在还没烧之前就已经卖掉了,而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个人展、茶博会、文博会、工艺品博览会铺天盖地。展位上一个作者能随时摆出上百把自己的作品……..为何会有这么多?如果真的那么好,在丁山本地早就消化干净了,用得着带出来巡展吗?说白了,多数都是在本地消化不掉才搬到外地去套现的。
举个同等性质的教材例子:好友邹跃君早前去了一趟马来西亚办个人作品展,一共带去了11把壶,却没有一把是属于他自己的,都是临时找藏家借回来的之前早已卖掉的壶。连一把他刚做好的都没有。

在这里衷心向我的陶手朋友们提一个醒:你们的未来,把握在自己手里,不要为眼前一时的小利抛弃了自己的未来。认真做,对你们的下家有交待,尽量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让人揪小辫的机会。也对所有的藏家提个醒,认清本质,不要患得患失,掏钱之前先看清楚再决定买不买。
作者: BJUE    时间: 2007-10-27 10:26

乔兄,此文早该发表了!

赞!

陶手认真做壶,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壶商,有利于壶友!

三得利!


作者: 老鸦    时间: 2007-10-27 15:35
这个写的实在,不顶不行的说
作者: 梁权    时间: 2007-10-28 01:52
QUOTE:
以下是引用BJUE在2007-10-27 10:26:34的发言:

乔兄,此文早该发表了!

赞!

陶手认真做壶,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壶商,有利于壶友!

三得利!

小贝,我玩壶多年,其实写了很多文章的。

我计划把那些还没删除掉的慢慢的发上来,希望能帮到一些同好。


作者: 紫玉金砂    时间: 2007-10-28 12:42
顶!紫砂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
作者: 香壶一品    时间: 2007-11-1 00:22
好文章, 冷静的思考, 真切而及时!!!!
作者: cast    时间: 2007-11-1 01:57

我認同這樣的呼籲,即使我知道仍會有聽者藐藐。按照大陸現在的經濟發展,紫砂收藏仍有

一片天及一段美好時光,是可以預期的,但過後仍能保持不墬的,確實祇有認真負責的陶手

及他們手中完成的精品。

說現實面也好,認真的陶手不用擔心搶不到這波紫砂錢潮,以大陸的人口及經濟發展狀況,

我大膽的預測,只要有優質的紫砂作品持續面市,大陸紫砂的高峰會超出台灣當時的高峰甚

多,且將延續的更久,以台灣作為例子,是可以對比出數據的。

另外,以藝術收藏品的市場價值來說,紫砂壺是遠遠比不上書、畫、瓷器、雕塑....等等

的動輒天價,其中的因素雖多,但基礎條件還是在「紫砂壺是不是夠得上稱為藝術品」,藝

術的創作不管是否具有天份,認真、投入、思考...是不可避免的條件過程,一個只會汲汲

於短期利益而大量粗製濫造或找人代工的陶手,怎麼可能會成為藝術家!他的作品又怎能成

為藝術品!?不是藝術品卻妄想價值連城,這不是癡人說夢,或者把大家當白癡嗎?~~~~~~


作者: 黑色幽默    时间: 2007-11-1 12:07
天道酬勤,自欺者终究人弃之。老乔这篇文章说出了一些真理啊~~~
作者: wsug2004    时间: 2007-11-2 13:37

好文!

这是指导性的“文件”。

其实很多事情不是坏在了别人身上,而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说实话:这是中国人骨气里的“垃圾”,且已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了。

我们时常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岂知还有一些国人共知,而改不掉的,又逐渐向国外蔓延的趋势。虽然我是一个中国人,但不护短!

真的呀

悲呀!


作者: 阿童木    时间: 2007-11-3 15:06

有才的说

信已收到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15:08:09编辑过]

作者: 子冷    时间: 2008-12-13 15:52

作者: 古月古    时间: 2008-12-13 19:56

喬兄這一番話極有道理,得放在心上!


作者: 品茶思源    时间: 2008-12-17 16:57
紫砂世界,也是个名利场,有人耐得住寂寞,有人不甘于寂寞,有人厚积薄发成为大才,有人一朝爆发后籍籍无名。时间会见证一切,且看时间如何检验。
作者: 大张    时间: 2008-12-17 18:01

作者: 壶途逗逗    时间: 2009-10-12 16:48
一定要转给我认识的做壶的朋友,这个让人心浮气躁的今天,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陶手,才是以后市场的大赢家,也许他们自己会看不到这一天。。。
作者: 半粒山房    时间: 2009-10-12 17:01

作者: lmy1997    时间: 2009-10-12 18:52
写得很精彩
不过就现在工手的工价已明显虚高了,一把普通工手做的普通的壶,最低也要大几百,动辄就几千了。大家的工价都在涨,自己为啥不涨?至于能否达到楼主所说的情况,谁顾得上谁啊,把钱挣到手,日子过得舒心了就行了。真正耐得下寂寞的有几个呢?
也只有耐得住寂寞的才能达到真正楼主所说的境界,。
作者: 壶途逗逗    时间: 2009-10-12 21:01
本帖最后由 壶途逗逗 于 2009-10-12 21:02 编辑

LS说的不错,不知外面壶的市场行情如何,但是在丁山现在已是如此,壶做的很好的没有职称的陶手真的很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人捧,有人捧了说不定壶到做不好了,现在市面上一些壶身桶都是侧的,缩盖的,要价上千元,看了都想笑呵呵。
作者: 湛悟斋    时间: 2009-10-13 22:40
学习了,谢谢!
作者: buss    时间: 2010-5-26 10:39
这个真的粉好!
作者: jkyc    时间: 2010-5-26 12:18

作者: 卧南山    时间: 2010-5-26 20:49
顶!紫砂的发展需要可持续性
紫玉金砂 发表于 2007-10-28 12:42





作者: 汲古    时间: 2010-5-26 21:22

作者: 汲古    时间: 2010-5-26 21:36
我相信真正的好壶是经的起推敲,耐得寂寞的陶手才能赢得市场。
作者: 汲古    时间: 2010-5-26 21:49
乔兄言之有理呀。身为陶手应该好好的反思。
作者: 壶中日月    时间: 2010-5-29 22: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易木    时间: 2010-5-30 14:15
乔大大太有才了,这就是叫长者,才能有这远光。
作者: 砂蕴堂    时间: 2010-6-11 17:35
好文章,拜读谢谢
作者: 兰石山人    时间: 2010-6-12 10:20
深刻体会!认真思考
作者: vincent    时间: 2010-6-23 17:05
说的不错
作者: 琛昕壶    时间: 2011-10-25 17:53
天道酬勤,自欺者终究人弃之。。。。。
作者: 北京老牛    时间: 2011-10-26 15:13
看得都灰心了。我们这丁山都没去过的,到哪里能买到好壶呢?

作者: 川伯    时间: 2011-10-26 15:40
很抱歉對於樓主所描述台灣當時買壺者的心態不太苟同
作者: 秋月春风    时间: 2011-10-26 17:08
新手报到,领教乔版的文笔!
作者: wangfh1997    时间: 2011-10-27 15:21
冷静的思考,真诚的反思,也值得其他行业借鉴
作者: jzq    时间: 2013-3-25 23:20
三得利!
作者: shopboy    时间: 2013-3-26 10:18
是不是现在在稍微总结下呢?
作者: 某某人    时间: 2013-3-26 20:08
听乔兄传道解惑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3-4-5 23:56
天道酬勤
作者: tvfmming    时间: 2013-5-8 23:17
对所有的藏家提个醒,认清本质,不要患得患失,掏钱之前先看清楚再决定买不买。
谢谢!
作者: 庄黄    时间: 2013-5-29 18:56

作者: 老海的海    时间: 2013-5-29 19:08
现在看紫砂壶市场比5、6年前乔大的预期要乐观得多呀!
作者: gxgang    时间: 2013-6-16 22:27
认真学习了
作者: gxgang    时间: 2013-6-16 22:28
认真学习了
作者: 瓢壶仙    时间: 2013-6-21 11:31

作者: 禅茶壶味    时间: 2013-6-21 15:46
乔兄说的很对   当今中国社会各界缺少就是文中所说的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要按照文中所讲中国的现在已经超过很多发达国家了。  但是事实往往不随人愿。  寿后面省略了5W字 想说的太多了。
作者: general    时间: 2013-6-21 16:25
都是大实话,市场总有一天会考研产品的
作者: 乐陶    时间: 2013-6-30 14:42
好文章,好好学习好好学习

作者: 子曰诗云    时间: 2013-10-10 09:40

作者: ardye    时间: 2013-10-11 10:55
认真学习。。。。。。。。。
作者: 卖壶翁    时间: 2014-3-21 09:27
好文,学习了。
作者: 毛子    时间: 2014-5-11 00:51
能静下心来做壶的少了点,毕竟社会太浮躁
作者: sanhu    时间: 2014-5-12 01:59
浮躁
作者: 观水    时间: 2014-5-12 19:57
路过欣赏
作者: shishui    时间: 2014-8-5 20:09
我觉得任何事物都会随着供需出现涨跌,但应该都有一个阶段,不知现在这阶段处于什么位置?还请梁兄指点,另外从这篇文章上来看当时对任备安还是推崇的,记得前几天看到对他是完全相反的评论,不知梁兄现在对哪些陶手还是比较认可?值得多关注的烦请推荐一下.
作者: ajia    时间: 2016-7-2 16:10

作者: 燕营    时间: 2016-8-4 16:17
很有价值,
作者: lcszm777    时间: 2016-9-23 18:54
每个工手都应认清的价值观
作者: 龍跡壺    时间: 2016-12-3 03:26

作者: sunxixi    时间: 2016-12-14 13:12

作者: selinar    时间: 2016-12-18 10:56
急功近利的时代。。。。。能静下心来做壶的有,也没有。
作者: 黄龙紫砂    时间: 2017-1-6 17:11
支持
作者: gdgkim    时间: 2017-4-26 00:40
好文,可惜这是个名利场,利益所在,特别是很多国人喜欢看眼前。




欢迎光临 宜兴紫砂爱好者联盟 (http://www.jadepot.com.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3